2010年,美国游戏公司EA曾发行过一款名为《创造》的独立游戏,这款游戏本质上是一款沙盒游戏,游戏中玩家能够在各式各样的地图当中通过摆放各式各样的道具,以组成各式各样的连锁反应,通过搭建不同的连锁反应,来完成游戏当中所给出的各种任务目标,只要有心甚至还能在地图当中打造出一款精妙的小游戏,游戏当中为玩家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道具与装饰品,除去搭建小游戏之外,玩家也能够随自己喜好随意对地图进行上色与装饰,玩家可以在这里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虽然游戏的评价一般,但作为一款益智沙盒作品还是非常的有趣。
沙盒游戏的概念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许多玩家的创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为玩家准备了一大堆玩具,至于怎么玩则完全由自己决定,小时候的我们或许会将各式各样的玩具放在一起,就像《玩具总动员》那样在脑内上演一出出惊心动魄的精彩戏码,或许对于那时候的我们而言,这便是想象力最能得到发挥的时刻。而沙盒游戏则也是同样的原理,因其不对玩家设置创作限制而非常受到广大玩家的青睐,而如果说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做一款允许玩家自己创作游戏的游戏,则或许又是一副截然不同的状态,而这款即将上市的游戏《梦境宇宙》就是这样一款游戏。
近年来在游戏开发领域兴起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潮流,市面上似乎是在一瞬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游戏开发工具,而这些开发工具往往都被包装得特别精美,并且对外宣称非常容易上手,开发游戏的素材也非常容易获得,即便是对于编程一窍不通的小白也能够快速上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或许是因为近年来独立游戏的大放异彩,有越来越多的玩家由于兴趣使然而选择尝试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而奈何自己本身并没有设计与编程方面的功底,正所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正是看中了这些玩家们的好奇心,市面上的独立游戏开发工具逐渐多了起来。但即便将工具的使用方法设计得再简单,也依然需要用户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与练习,否则最终即便是能够做出一款游戏,其质量也相当之粗糙,想要对其进行更好的打磨,则无疑要掌握更加深层的技术。
RPG简易开发工具《RPG Maker MV》
说白了,工具终究还是工具,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则就无法发挥出其功效。那么如果将思维反过来,如果说将开发游戏的过程本身制作成一款游戏,则就能够在工具的前提下再一次降低制作游戏的门槛,即便是小白也能够做出一款像模像样的游戏,而对于制作大神则能够开发出更加精致的作品,能够成为一款下限够低,上限也够高的产品。马克·希里是索尼旗下Media Molecule工作室的创始人,旗下代表作为风靡全球的创意游戏《小小大星球》,早在30多年前,马克就曾有过“游戏应该需要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表达”的概念,而《小小大星球》便是初期他对于自己这种概念的完美诠释。
《小小大星球2》
在《小小大星球》中,玩家除去能够体验自带的关卡流程之外,也能够随心所欲创造自己理想中的关卡,并且能够将自己设计的关卡上传至网络供其他玩家体验,由此而确立了“玩、创造与分享”三个核心概念,而由此往后工作室所有的游戏都始终秉承着这三个理念。而要说当下最能将这一概念具现化的作品当属任天堂旗下的《马力欧制造》,同样是允许玩家制作关卡,并可以分享给其他玩家,但对于马克来说,这些游戏始终没能脱离出IP的固有框架,《小小大星球》是,《马力欧制造》亦是,他想做的是真正能够让玩家完全进行随意创造的游戏,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无法让人判断这款游戏究竟是出自谁手。
《马力欧制造》
《梦境宇宙》《梦境宇宙》这款游戏早在2015年的E3游戏展上就得以公布,在首次公布时的宣传片中,前一秒还是一个正在弹钢琴的老人、后一秒就出现了星际穿梭与异世界冒险的场景,这几个场景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任何的联系,给人一种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混剪而已的感觉,而直到宣传片的最后出现了游戏的标题,并且表示刚刚所展示的一切都是由“Dreams”制作,玩家们依然搞不懂这究竟是一款什么游戏,Dreams究竟是一个单纯的名词还是有什么别的含义,直到玩家们又一次见到这款游戏时,才终于明白Dreams本身或许并不是游戏,而是一个用于制作游戏的软件,并且还是主机平台的软件,实际上,《梦境宇宙》除开创作游戏之外,其本身同样自带一套完整的单人流程,可帮助玩家充分认识游戏系统与工具的使用方式,甚至还有一套完整的剧情。
《梦境宇宙》由《小小大星球》的原班人马负责开发,在制作人马克看来,与其说它是一款游戏,倒不如说是一款不需要任何基本功就能够轻松使用开发引擎,游戏当中预设了大量的3D模型,玩家能够在一个立体的空间当中通过手柄或体感控制器对这些物件进行摆放即可搭建出简单的立体场景,而在人物动作设计方面,只需要设置好人物模型的肢体动作与关键帧即可让其进行活动吗,而细节方面也可以通过堆积木一般进行细节填充,在开发领域有某些开发工具具备可视化界面,以帮助开发者更直观的了解游戏成品的效果,而显然《梦境宇宙》所能呈现的效果无疑要比这种最便利的开发工具还要便利。除此之外,玩家也可以下载其他玩家创作的成品,或是进入体验或是拿过来进行二次创作都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就像马克所说的:“学会写歌之前谁还不是先学会唱别人的歌?”
现如今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元素都开始以结合电子游戏的形式进行推广,比如通过游戏学习科学知识、工业知识、农业知识等等,现如今就连制作游戏本身也被做成了电子游戏,让更多有开发游戏意向的玩家参与其中,并且通过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接触并学习游戏制作。诚然,就像电子游戏本身的立意一样,它是为玩家提供娱乐的产物,并不应该对其设置太高的门槛,而倘若能与现实技术相结合,则就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学习娱乐两不误,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良好的现象,或许在不久后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类似的产品出现,或许知道那个时期,电子游戏的负面形象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