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本书中的插图是手绘的四架直升机以绳索吊起一整栋房屋,大概这本书会被分类到儿童作品之中。
毫无疑问,蓬勃的想象力正是面向儿童的作品所具有的一大特点,所有人都会乐于保护这份想象力,他们也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不过,成年人的想象力该如何安放呢?只配得到一句“快醒醒,不要做白日梦”的评价吗?
其实不然,与儿童经常“错漏百出”的想象相比,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的成年人发挥起来,能让人从嗤之以鼻到将信将疑再到蠢蠢欲动,再不济,也会觉得虽然眼下是没有必要或是没有技术能实现,但是未来可说不准。
这就是《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讲述的内容。
脑洞大开,逻辑严谨,看似矛盾的理念背后是为每一个严肃的问题提供多种不严肃的解决方案。你可以选择相信(但是不要尝试),你也可以保留态度,不管怎么说,进行这样一种思维游戏无疑令人获益匪浅。
1 脑洞大开是很好的思维锻炼在所有人以变得更为成熟冷静为目标时,重拾童真总是显得不那么合时宜。特别是处于“为了更好生活而工作,因为工作没时间生活”怪圈的社会人,似乎更无余力将时间花费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之中。
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真的变成不可抵达的远方,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暂时挣脱出无形的牢笼获得片刻自由呢?
一种方法是汲取新的信息,这也是无数的APP在做的,用无休止抓人眼球的信息流填充进我们的大脑中,好让我们在它们的页面多停留几分钟甚至几小时。
比起随意地浏览毫无营养价值的新闻,另一种看似有益实则更加危险的方式是使人牙慧——不进行思考,全盘接受别人的思考结晶,美其名曰“二次教育”或“自我学习”。
不过不管怎么冠之以“自我提升”这般高端大气的名头,其实质依然是捡别人现成的成果,并自以为能将其内化。事实上,那些良莠不齐的文章和课程如果真的有如此奇效,全中国的财富都不够分给学员们的。
高质量的干货内容不是没有,可是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是无法将其为己所用的,只能学到皮毛罢了。填鸭式的学习,应付考试或许绰绰有余,想要化为实践,实在过于勉强。
如果对于学习新内容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为何不用现有的知识进行新的排列组合呢?
不得不说,许多人低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并且有意无意地将其应用限制于工作之中。退一步讲,即使没有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又何妨让思维信马由缰地全宇宙发散呢?
给大脑松个绑,别再去想股票、投资、房贷、加班和孩子的成绩,去想一想那些有趣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从大脑细胞的角度而言,思考的内容不同,接收和发送的神经信号也截然不同,谓之以不同的刺激。神经突触之间的交流需要多种多样的刺激,刺激越多,思维越灵活。所以脑洞大开的思维活动,相当于给脑细胞做一做按摩,也是一次很好的思维锻炼。
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引发各种问题,大脑也是一样,虽然通常不至于出现显性的痛感,不过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思维(或大脑)固化。
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给予大脑充分地“锻炼”,当精神上感觉到疲倦时,去思考截然不同的问题——不管想起来是多么荒谬——能有效缓解这些负面感受,否则便容易困囿其中,直到不堪忍受。
2 即使是脑洞也遵循着科学基础为何我们有时无法将一个脑洞进行下去?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想得实在过于离谱,已经无法说服自己了。
脑洞并不等于胡思乱想,而是更接近“头脑风暴”,要遵循基本的逻辑和科学。
翻一翻《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看到针对每一种解决方案,作者都给出了至少在逻辑上和现行的科学水平上完全可行的理由。
如题目中所言的以涡扇发动机将整栋房子搬走的搬家方式,涉及到的问题有“房子无法承受过高的风速”“发动机需要非常多的燃料”“发动机该如何安装在房子上”等等。
这三个问题就属于典型的逻辑上可行技术上无法实现。
通常来说,技术问题只有能解决和未来能解决两种类型,达·芬奇在草稿上设计直升飞机雏形时也是如此,彼时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够轻也够强的材料,而现在我们不仅有更轻更强的复合材料,也有3D打印技术可以进行构型更加复杂的设计,更有先进的CAD软件用以建模仿真,能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优化。
或许未来,房子可以承受过高的风速、发动机的燃料也有了突破、发动机也能轻松安装到房子上,这看起来并非绝无可能。
现实生活受制于当前的科技水平,脑洞却可以在其基础上超越这种限制,这就是《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大特点。
要看科学不科学以及有多科学,一个好方法是看作者是做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前者可以理解为凭感觉描述,后者则是实打实地引用公式和数据进行估算。
依然是以“飞屋”搬家为例,作者给出了这样一个计算发动机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公式:
并在后文中明确了现有技术水平下发动机的悬浮时间,同时断言“如果你的水平速度限定在100千米/时左右,而搬家的距离超过150千米,那你就得中途停下来加油了”。
这样的公式和结论在书中并不少见,可见作者涉猎之广泛和严谨,让这些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看起来越来越有可操作性了。
3 脑洞之中蕴含着可能的发展方向在飞机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连探测器登录火星也不算耸人听闻的现在,我们对于人类翱翔于天空(虽然是坐在飞机里)已经没有丝毫质疑。
然而,若身处于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之前的时代,又有多少人笃信这一点呢?
如果《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者在莱特兄弟研制飞机之前出了这本书,书中针对如何快速从美国到达中国的问题写到“乘坐可以飞行的机械”,随后从空气动力学等专业方面展开这一“脑洞”,我们作为读者看到又会有何想法呢?
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看到当前这本书一样,觉得甚是有趣却不切实际呢?
有不少人认为,科幻小说指引着未来,实际上,优秀的科幻小说经常被评价为“脑洞大开”,不如说,脑洞指引着未来。
例如经久不衰的热门创作主题人工智能。
早在可以于围棋上虐*人类棋士的AlphaGo出现之前,就有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予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
这三条定律已然成为了相关创作的基石。从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角度而言,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这三条定律的存在越发重要,或许某一天它们就成为了人工智能的内置金科玉律。
人工智能距离发展到能对人类产生威胁的程度还有段距离,虽然它们已经令许多人产生了职业危机,不过有一项小小的发明距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也更实用,那就是外置强化骨骼。
如名称所见,这是一种可装配在身上帮助提升身体强度的装置。在一些科幻小说中,作者并非对人类从基因层面进行改造(这个脑洞距离我们也不远),而是借助于更具有可行性的器械实现增强机能的目标。显然,这种装置大有用武之地。
这个脑洞离我们近在咫尺,近得已经不能算作脑洞了。
四月下旬,微博上一则“外卖小哥穿外骨骼机甲送外卖一次背三个外卖箱健步如飞”的消息上了热搜。视频中,一名外卖小哥在外骨骼的帮助下轻松背起三个外卖箱,走路的姿态看不出一点沉重的压力。
从前只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装置,如今变成了现实,脑洞与我们的距离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样遥远。
这也正是阅读《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大乐趣所在——我们所阅读的或许正是某种未来,还有什么比这种新信息的摄入更令人觉得有趣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