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进制是中国人发明的,不是西方人。
据有关资料,十六进制出自秦相李斯之手。
传说李斯制定度量衡之前请示过秦始皇。秦始皇给了他制定度量衡的原则——天下公平。李斯根据这四个字的笔画数(十六画)就定为十六进一。
过去的秤杆上镶有秤星,满十六个秤星就进位为一市斤。民间就把这十六个秤星比附为天上的十六颗星星(实际为星座),即北斗星(七颗)、南斗星(六颗)、加福、禄、寿三星(各一颗),进而移植到人的切身。
十六进制是中国发明的。
据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