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儁继承了父亲慕容皝的燕王之位,同时也承担起了慕容家族南下问鼎中原的重任。不过,鉴于后赵依然强大,前燕难以与之抗衡,所以慕容儁仍旧延续慕容皝的政策,不敢贸然南下,只能做好准备的同时静待时机。
这个时机可遇而不可求。
倘若后赵一直稳定,石虎后继有人,前燕就只能一直等待下去,最多只是边界上占有优势,成为后赵的癣疥之疾,想要逐鹿中原还不大够资格。但是,上天偏偏就如此眷顾慕容家族,慕容廆负责奠基,慕容皝负责稳固,现在,就差慕容儁大举南下了。于是,老天爷马上就让后赵生乱,一点没耽误时间,配合得天衣无缝。
公元348年慕容儁上台,公元349年石虎即病逝。
石虎的死意味着后赵失去了定海神针,没了定海神针的后赵就是一个被打开封印的潘多拉魔盒,随即掀起滔天巨浪,瞬间就将后赵吞噬。
这,自然就是前燕等待已久的机会。
不过,将石虎的死视为机会的可不止慕容儁一人,从后赵这个潘多拉魔盒里钻出来的每一个势力都将是舞台上接下来的主角,哪怕它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所以,虽然老天爷给了机会,但慕容儁能否抓住还得凭真本事。
既然如此,前燕暂时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咱们只等看它未来能否抓住机会大举南下吧。接下来就把时间交给后赵,因为后赵太过庞大,完全不同于宇文鲜卑、段氏鲜卑,这种边缘政权的生与死都激不起历史的浪花。后赵的每一步演化都将影响历史,如何衰亡,衰亡后又如何,这些都是历史的精彩。
石虎在公元337年改立次子石宣为太子后,仍像当初对待石遂一样,早早就把朝政都交给石宣处理,自己只掌管征伐和刑断。后来石虎又开始宠爱第四子、秦公石韬,于是在公元340年,也就是慕容皝长驱南下直抵幽冀的那年,石虎任命石韬为太尉,让石韬和石宣两人每天轮流入朝执政,还索性把赏罚和刑断大权也交给两人,甚至准许他们事后也不需要汇报。
司徒申钟认为刑断必须掌握在皇帝手里,不能假手他人,太子不可过早主持朝政,藩王更不允许参与朝政,否则早晚必出大事,建议石虎收回大权,可石虎根本不听。
这么一安排,石虎仅仅只负责对外征伐,可问题是,后赵的对外战争越来越少,尤其在位后期,除攻打前凉外再没有大规模用兵。这种情况下,石虎的主要工作就成了征兵备战和骄奢淫逸。因为石虎完全不考虑国家和百姓的承受能力,征兵备战就成了穷兵黩武,祸害百姓。
随着前燕逐渐强大和东晋桓温的崛起,石虎的备战措施也不断加码。石虎在北方各州征兵用于讨伐前燕,在南方四州征兵用于进攻东晋,要求西部并、朔、秦、雍四州负责筹措军饷,这些在之前都曾提过。除此外,为了筹集战备物资,石虎又在公元342年下令,要求各州被征发的士卒,每五人合伙出一辆车、两头牛、十五斛米、十匹绢,拿不出者一律斩首。“征士五人车一乘,牛二头,米各十五斛,绢十匹,调不办者以斩论”(《晋书.载记第六.石季龙传》)。
老百姓不但要出人,还得出粮出物资,而且这么多东西根本就不是普通百姓能拿的出的。老百姓被逼的没办法,只能卖儿卖女,倾家荡产,可即便如此,很多人家还是拿不出,最后只能自*,道路两旁上吊的百姓比比皆是。“鬻子以充军制,犹不能赴,自经于道路死者相望”(《晋书.载记第六.石季龙传》)。
虽然后赵的地盘上已经十年没有战争了,可老百姓依旧困顿不堪、难以度日。
经过几年的折腾,石虎征募的军队总数竟高达一百多万人,另外还有十七万名船夫,五十万打造盔甲的民工。“诸州造甲者五十万人”。
石虎准备用这些兵马分别公打东晋、前燕和前凉。“既将讨三方,诸州兵至者百余万”(《晋书.载记第六.石季龙传》)。三方就是东晋、前燕、前凉。
公元344年正月,石虎把这些兵马都召集到邺城周边,准备来个大手笔,同时出征,分别攻打东晋、前燕、前凉。
出兵前,石虎在太武殿大宴群臣,席间突然有一百多只白色的大雁飞进皇宫,落在马道的南边。石虎立即命卫士弯弓射雁,结果射了半天一只也没射中。太史令赵揽悄悄走到石虎面前,说:“白雁降落殿庭,这是宫室即将空寂的预兆,不宜出兵”。
石虎已经对各种天象、预兆深信不疑,随后采纳建议,宴会后登临宣武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军队返回各自州郡。“临宣武观大阅而解严”。
如此规模的出征大事都能因白雁降落宫廷而放弃,军国大事在石虎这里竟成了儿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么多年石虎只征兵未出战,已经不能单纯从军事和政治角度来分析原因了。哪怕一个很细小的征兆都完全可能影响石虎的决定。正因如此,石虎劳民伤财打造出的庞大帝国军队,却从未用到关键地方。
既然不打仗,那石虎这个皇帝就当的相当轻松了,什么事都不用管,只剩玩了。
公元345年时,石虎征集几十万民工在邺城增建的四十多座宫殿陆陆续续都建好了,石虎开始给宫殿配美女。
石虎下令各州征集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未婚年轻美貌女子入宫,最后到手三万人。实际上各地根本拿不出这么多又年轻又漂亮还未婚的女子,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对已婚女子下手。于是,“夺人妇者九千余人”(《晋书.载记第六.石季龙传》),三万人中已婚女子竟达九千多人。
不仅如此,这九千名已婚女子中,“*其夫及夫自*者三千馀人”(《资治通鉴.卷九十七》),有三千人的丈夫被*或者被自*,另外还有大量不愿入宫的已婚女子被迫以自*方式来逃避。
各地豪强也借石虎名义趁机作乱,扛着官府大旗强占民妻民女,太子石宣、诸皇子以及一班王公贵族也借机中饱私囊,额外征为已用的女子又多达一万余人。
最后,因为征调工作完成得好,被石虎封侯的就有十多人,可老百姓却被折腾的奄奄一息。在靠近东晋的荆、楚、扬、徐等地,百姓要么举家流亡,要么被逼造反,以致各郡县几乎成了空城。石虎迁怒于地方,认为是他们没有安抚好百姓,于是又以渎职罪*了五十多名地方官员。
金紫光禄大夫逯明因劝谏石虎,被石虎下令让龙腾卫士拖在马后折磨而死,其他官员见逯明惨死,再不敢劝谏。
折腾完男人折腾女人,老百姓的日子哪还有活头,石虎成长为一个十足的暴君。
石虎喜欢打猎,经常早出夜归,毫无节制。上了年纪后因身体太胖,石虎连马都骑不了,就命人特制了一千辆打猎专用车,还造了四十辆格兽车。把灵昌津(黄河古渡,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县境内)以南至荥阳一带全都划为猎场,把猎场内的百姓强行迁出,并禁止任何人捕猎。石虎专门派御史监察在猎场巡逻,发现捕猎者一律斩首。这些御史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看上附近百姓家有年轻女子或财物就去讨要,百姓如果不给就会被以擅自捕猎为由处斩。
后赵据有十州之地,地广物丰,金银器物、珠宝奇珍不计其数,可这些仍旧不够石虎挥霍,于是石虎就很自然的打起了历代帝陵的主意。
邯郸城西石子堈上有一座大丘,当时人们认为这就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领袖赵鞅赵简子的墓。石虎下令让人开挖,挖开土丘后先是一丈多深的木炭层,接着又是一尺厚的木板层,然后是八尺厚的积板,挖开积板后发现下面全是积水,而且水非常冰冷。民夫们每天用绞车吊着牛皮囊不断往外取水,结果取了一个多月水也不见少,最终只能放弃挖掘。
当然了,根据现在的考古记录,赵简子墓是在山西省太原市南郊的金胜村,并不在邯郸,石虎挖掘的土丘到底是谁的墓已无从知晓。
石虎还曾派人发掘过秦始皇陵,得到过一些铜柱,被石虎用来铸造铜器。不过,这明显应该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墓,真正的秦始皇陵至今还未发掘。
桓温灭掉成汉之后,有个叫吴进的僧人对石虎说:“胡运将衰,晋室当兴,陛下应当奴役晋人以压制他们的气焰”,晋人就是汉人。于是石虎让尚书张群征集了十六万汉人男女以及十万辆小车,日夜不停运土至邺城北,用来修建周长数十里的皇家林苑——华林苑。
太史令赵揽、司徒申钟等人以天象错乱、百姓凋敝为由力劝石虎放弃修建华林苑,惹得石虎大怒:“就算我早上修成,下午就倒塌,我也在所不惜”。石虎这会倒不怕天象了。结果修建期间赶上狂风暴雨,导致数万民夫死亡。后来华林苑修好后,石虎又命人凿开邺城北城墙,以便引水至华林苑,结果城墙倒塌,又压死了数百民夫。
石虎的暴君行为无疑会导致民怨越来越深,将来一旦有机会,这些怨气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势不可挡。
石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基本上都说完了。最后,自然就该说说石虎生前最后一次出兵了。
早前,公元345年慕容皝东征高句丽时,石虎有心趁机北伐,于是派征东将军邓恒带着数万兵马北上至乐安城驻扎,督造攻城器具,准备进攻前燕。慕容皝得知后立即派五子慕容霸南下至徒河,防备邓恒北上。然后就没有下文了,石虎眼睁睁看着慕容皝拿下高句丽,拿下扶余,统一东北。
就在石虎犹犹豫豫的时候,公元346年五月,前凉君主、西平公张骏病逝。
前燕慕容家族各个都是豪杰,能征善战,不好惹。东晋有长江天险,北方人又不习水战,何况桓温开始崛起,正紧锣密鼓准备西征成汉,也不好惹。前凉本就弱小,加上君主更替,尤其是继任君主张重华很年轻,只有十九岁。于是,备战多年的石虎便以张骏病逝为契机,将目光投向西北。
尽管前凉对后赵称蕃,张骏世子张重华上台后立即派使者出使邺城,向石虎进献表文,以示对宗主国的尊重,可石虎仍旧决定攻打前凉。
这是石虎经过几年备战后第一次对外用兵,也是最后一次对外用兵。
公元346年六月,石虎任命凉州刺史麻秋为主帅,率数万大军西征前凉。
麻秋早前是征东将军,因公元338年在接收段辽投降时被慕容恪大败,战后被撤去所有官职。后来,不知何时,石虎又重新启用麻秋,将麻秋调到西北任凉州刺史。
麻秋出兵后一路势如破竹,先攻下陇西重镇武街(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俘虏了前凉护军曹权、胡宣等多位大将。接着兵围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迫使前凉金城太守张冲开城投降。然后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北上,一直打到了长最城(今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境内,兰州市西北)。
长最城距前凉都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不过三百里地,几天的路程。前凉为之大震。
姑臧城内,张重华把能集结到的全部兵力都交给了征南将军裴恒,让裴恒无论如何也要挡住。
裴恒认为敌强我弱,不宜硬拼,主张被动防守,于是率军南下至广武(同样位于在永登县境内)后停止前进,就地驻扎,随后修建大量壁垒,闭门不战,做长期防守准备,意图打持久战,阻止赵军继续西进。
凉州司马张耽认为后赵实力强大,凉州兵少粮缺,反倒难以持久,建议精选良将主动进攻,尽快退敌。为此,张耽还向张重华推荐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是张耽自己的主簿,名叫谢艾。张耽认为谢艾文武兼备,能力非常强,定能击退赵军。
张重华就把谢艾叫来,问退敌之策,谢艾回答得极为平淡:“给我七千兵马即可”。
尽管张重华不太相信眼前这位书生能用七千兵马就能*退数万敌军,但还是任命谢艾为中坚将军,但最后只拨给了谢艾五千步骑兵。差两千人没给,估计不至于张重华不愿意再出这两千人,而是实在拿不出来了。
谢艾便带着这五千兵马出发了。
夜里宿营时,邓艾听见两只枭鸟(即猫头鹰)一直在叫,非常高兴:“下六博棋时得枭者胜,这是好兆头啊!”。
很快,谢艾在与麻秋的前锋军遭遇时大获全胜,斩首五千余级,平均每人斩*一名赵军。消息传到姑臧,张重华刮目相看,立即下令赐谢艾为福禄伯。
麻秋见谢艾如此善战,又有裴恒重兵阻挡,倒也不急于进攻姑臧,转而掉头南下,先攻下了大夏城(今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境内),接着又进攻西部重镇枹罕(今甘肃临夏州临夏县境内),准备拿下枹罕后继续向西,再拿下西平(今青海西宁),先吞并前凉在黄河以南的地盘,最后再进攻姑臧。
公元347年三月,麻秋带着八万大军兵临枹罕城下。
因守军太少,前凉晋昌太守郎坦主张放弃枹罕外城,将士兵收缩至内城坚守,而武成太守张悛则认为一旦放弃外城必然导致人心涣散,士气不振,如此一来内城也很难守住。最后,主持枹罕军事的宁戎校尉张璩采纳张悛意见,坚守外城。
麻秋对枹罕外城发起强攻,守军则依托高大城池顽强坚守,击退赵军多次强攻。随后,麻秋命士兵架云梯、挖地道,想尽一切办法攻入城内,最终不但都被守军一一化解,反而还损失了数万兵马。
见麻秋受阻,石虎随即命大将刘浑带着两万兵马火速增援麻秋,但仍旧改变不了战场颓势。前凉守军越战越勇,张璩甚至带着敢死队主动出城,趁夜突袭赵军,烧毁大批攻城器具。
围攻多日却毫无进展,自己反倒损兵折将,无奈之下麻秋只好放弃枹罕,撤军至大夏城,随后又调头北上,继续往姑臧方向进攻。石虎不甘心失败,继续增兵,任命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带着从并州、司州抽调的两万多兵马增援麻秋。
枹罕保卫战的胜利让张重华信心大增,立即升谢艾为军师将军,又从裴恒帐下调了两万多兵马给谢艾,把谢艾的人马增加到三万,让谢艾专门对付麻秋。
谢艾带着三万兵马长驱南下,很快抵达黄河附近,和麻秋的数万大军远远对峙。
谢艾是儒生,强项其实是写文章,著有《谢艾集》,打仗只是副业。所以谢艾颇有诸葛亮的风范,行军打仗时从不骑马,只坐一辆轻便小车,也从不穿铠甲,就是一身素衣,戴着白色帽子,非常儒雅。
麻秋远远望去非常生气:“这家伙竟然穿成这样就跑来跟我打仗,分明是看不起我!”,“艾年少书生,冠服如此,轻我也”(《晋书.列传第五十六.张重华传》)。随即命身边手执黑槊的三千龙骧军快马飞驰,直奔谢艾*去。
左右大惊,赶紧劝谢艾下车,换乘马匹,便于随时撤退。谢艾却依旧从容不迫,命人搬来一张胡床(一种可以折叠便于携带的座椅),下车后竟往胡床上一坐,就这么静静地望着远处狂奔而来的黑槊军。
黑槊军行至半路时见谢艾如此镇静,反倒怀疑有诈,于是拉住缰绳,犹犹豫豫不敢前行。就在此时,谢艾早就安排好的副将张瑁从侧面突然*出,截断了黑槊军的退路。黑槊军大惊,掉头便跑。谢艾立即命大军趁势掩*,直冲麻秋大军而去。麻秋被*得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单枪匹马逃回大夏城。这一战,麻秋大将杜勋、汲鱼等人死于乱军,士兵被俘被*达一万三千多人。
谢艾一战成名,升任为太府左长史、封邑五千户,赐帛八千匹。
一个月后,公元347年五月,麻秋重新集结兵马卷土重来,加上石宁带来的援军,一共十二万人,很快又*到了黄河南岸。
姑臧再次大震,面对十二万赵军,张重华甚至决定率军亲征,最终被谢艾劝住。张重华任命谢艾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带着别驾从事索遐等人率两万步骑兵迎战麻秋。
两万对阵十二万?
不,石虎还在继续增兵,随后又派大将孙伏都带着二万人驰援麻秋。于是,麻秋带着总计十四万大军渡过黄河迅速北上,再次抵达长最城。
谢艾毫不畏惧,带着他的两万步骑兵也迅速南下,很快抵达神鸟(地名,具体位置不明)驻扎。
然后,很可惜,两万对阵十四万,这么精彩的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却没有被史*载任何细节,只有结果,简单的一句话。先是谢艾的前锋轻松击败了麻秋的前锋王擢。接着,公元347年八月,谢艾更是主动进攻,大破麻秋,迫使麻秋退守金城,战斗结束。“艾进击秋,大破之,秋遁归金城”(《晋书.列传第五十六.张重华传》)。
当然了,毕竟后赵实力雄厚,谢艾仅凭两万兵马就想渡河南下,收复黄河以南失地并不现实,能守住黄河以北,保姑臧不破,谢艾就已经立了大功。麻秋连番遭遇大败,损失惨重,此后再不敢渡河北上。双方以黄河为界,不久,谢艾班师回姑臧。
虽然拿到了一些地盘,但对石虎来说,这次西征明显失败了,因为石虎的目标是灭掉前凉。石虎自己也非常失望,事后曾对群臣感叹:“以前我用一州兵力平定了九州,现在我用九州兵力却平不了一州,看来前凉有高人相助,此天意,不可违啊”。
此后,石虎再未考虑西征,这当然就是麻秋停止进攻的原因了。
何止是西征,南征、北征,石虎同样再没考虑过。主观上,石虎身体越来越差,时日无多,家事也搅得石虎心烦意乱,越来越没有精力考虑这些了。客观上,就在麻秋攻打前凉的这段时间里,东晋桓温已经灭了成汉,开始着手准备北伐。两相对比,同样是西征,桓温成功了,自己却失败了,巨大反差无疑会深深刺痛石虎,否则石虎也不会发出那句感叹,将原因归于天意。与此同时,前燕觊觎中原已久,对后赵虎视眈眈,盯的石虎胆战心惊。
如果这次能一举拿下前凉还好,压力能减轻不少,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今后别说主动进攻了,石虎差不多都该考虑如何被动防守了。
石虎这个君主当的真的很失败,因为不顾百姓死活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而被打上暴君烙印,不惜毁掉名誉也要征集的几十万、上百万军队却没发挥任何作用,反倒把对手打的越来越强。
石虎的失败不仅于此,家庭教育上同样一塌糊涂。上梁不正下梁歪,石虎十几个儿子里竟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这些逆子不但搅得朝廷乌烟瘴气,甚至还成了后赵迅速衰亡的助推剂。
十年前,前太子石遂咱们已经领略过了,那就看看石虎其它几个儿子吧。
2、祸起萧墙石宣嫉除石韬 虐*亲子石虎三换储君镇守北疆的石斌是石虎第七子,沉迷游猎,完全不顾边关宵禁政策,夜间随意进出城门。征北将军张贺度担心被前燕偷袭,劝石斌收敛,石斌非但不听,还缕缕羞辱张贺度。石虎听说后,就罚了石斌一百军棍,还派使者去监督石斌的日常行为。
可石斌却嚣张至极,毫不顾忌,直接就把使者*了,接着还要*张贺度。张贺度一边自保一边派人急告石虎。石虎再派尚书张离持节,带着一队骑兵把石斌抓了,打了三百鞭,免去石斌一切官职,还*了石斌亲信十余人。可是没多久石虎就重新任命石斌为使持节、侍中、大司马、录尚书事。
就是这位尚书张离,当初为了巴结太子石宣,曾建议石宣找借口削夺秦公石韬、燕公石斌、乐平公石苞等几个弟弟的权力,大幅减少这些皇子的下属人数和掌管的士兵数,裁减出来的五万多士兵最后全都被充实到石宣手下。此举引起诸皇子大大不满,为将来的萧墙之乱埋下伏笔。
再说这位新太子石宣,他和当年的石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建造豪华府邸,石宣不顾寒冬腊月里百姓死活,强行征用数万民夫前往太行山采伐树木,导致民怨沸腾。别的大臣都不敢说,只有领军将军王朗冒死跑到石虎面前状告石宣。后来石虎带着王朗一起前往漳水河,果然看到大批伐好的树木沿漳水顺流而下,被人收进了邺城。石虎大怒,立即下令停止砍伐,放民夫回家。
石宣很快就查出是王朗打的小报告,想找借口*了王朗,可王朗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根本找不到*他的借口。最后石宣想到一个办法,逼迫太史令赵揽从天象上找理由。赵揽为了活命只能接下这个脏活,于是就对石虎说,天象显示荧惑守房,不利于天子。石虎问如何能解,赵揽便说需要*一个姓王的官员。石虎问是谁,赵揽说是王朗。
荧惑即火星,荧惑守房也叫荧惑守心,是指火星运行到天蝎座心宿二附近的天文现象,这种现象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
可没想到因为王朗实在是位好官,石虎也不忍心*,于是又问赵揽:“除了王领军(即王朗)之外,还有谁能解?”
赵揽没料到石虎会来这么一问,支支吾吾,沉吟半日方才说:“那其次就是中书监王波了”。
之前王波正好因为触怒石虎而被罢去中书监之职,现正以平头百姓的身份继续主持中书监工作。这下石虎没再犹豫,立即下令将王波腰斩,王波的四个儿子也被投入漳水淹死。过后,石虎又内疚起来,觉得王波不该死,于是又找了个理由赦免了王波的罪,追赠王波为司空,给王波在世的孙子赐爵为侯。
虽然最后死得是王波而不是王朗,但反映的却是太子石宣的滥*无辜。
石宣宠臣、太子詹事孙珍媚上欺下,为虎作伥,很多大臣都讨厌他。有一次孙珍患眼病,问侍中崔约有没有偏方可以治。崔约厌恶孙珍,想趁机奚落一下,就戏言道:“用尿泡一下就好了”。孙珍就问:“这眼睛怎么好用尿泡呢?”崔约笑答:“你的眼窝深陷,正适合用尿泡”。孙珍这才反应过来崔约是在调戏自己,大怒,立马报告了主子石宣。石宣的眼窝也很深,闻听后大怒,立即派人*了崔约和他的几个儿子。
石虎因为对阵前燕时总是吃亏,想灭前凉也没成功,可东晋的桓温却把成汉灭了,于是就有了后来那个叫吴进的和尚给石虎提建议,让石虎征召汉人修建华林苑。没想到修建时又赶上狂风暴雨,一下死了数万民夫。后来凿开邺城北城墙,给华林苑引水的时候,又因为城墙倒塌压死了数百人。
种种霉运让石虎意识到这并不是什么汉人胡人的问题,而是天意,是后赵国运不佳。于是,公元347年九月,石虎命太子石宣周游全国,前往各地名山大川祭祀祈福。
因为代表的是石虎,所以石宣巡游时乘着大辂豪车,加羽葆、华盖、天子旌旗,全套都按天子标准配置,尤其还配套了十六支军队随行,每支一万多人,总数高达十八万。“乘大辂,羽葆、华盖,建天子旌旗,十有六军,戎卒十八万”(《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当石宣带着浩浩荡荡的祈福队伍从邺城金明门(西门)出发时,石虎特意登上宫里的凌霄观,站在最高处观望。因为队伍绵延数十里,见首不见尾,石虎彷佛看到了后赵的辉煌,非常高兴:“看看我们父子如何?今后除非天崩地裂,我还有什么好愁的呢?以后我每天只管去抱抱儿孙,尽享天伦之乐了”。“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石虎说这话之前,后赵已经立国近三十年,说完这话之后,仅仅只过了三年,后赵就烟消云散。
石虎本意是让石宣代表自己去祈求上苍,让老天爷给后赵带来好运,可石宣却把祈福当作是出游的大好机会。
石宣每到一处都要打猎,先让人以所在行宫为中心划出方圆一百里的区域,命士兵从外围把野兽全都驱赶到这个圈子里,然后安排将士把这个圈子整个包围起来。这个圈子就是石宣的猎场。
打猎时,随行文武官员要整整齐齐的列队跪在道旁,石宣就带着姬妾坐在车里边吃边喝边欣赏。欣赏什么呢?欣赏石宣派出的一百多骑兵在这个方圆百里的猎场里往来飞驰,猎*那些因惊慌失措而到处乱跑的野兽,直到把圈子里所有野兽全都打完为止。如果到天黑还没结束,就点上巨烛和火把将猎场照得如同白昼,继续围猎。
如果有野兽逃出圈子,从哪逃出去的就惩罚围在此处的将士,有爵位的要罚步行一天,没爵位的则要被打一百鞭。
石宣喜怒无常,手段严厉,随行官员战战兢兢,唯恐无意间惹怒石宣而小命不保。普通士兵更是苦不堪言,因为时值寒冬,沿途累死冻死饿死的士兵就有一万多人。“文武战栗,士卒饥冻而死者万有余人”(《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石宣沿途都会要求当地官员按天子标准供应衣食,因为队伍庞大,这个供应量是惊人的,如果地方供应不及时,轻则丢官去嚼,重则当众被斩。石宣这次出行一共经过了三州十五郡,这些地方积攒多年的家底被石宣一次就挥霍殆尽。
可问题是,还不止石宣一个人如此挥霍。
因为后赵领土广阔,石虎怕石宣一个人跑不过来,让上天感受不到自己的诚意,也是因为太宠幸四子石韬,想让石韬也出出风头。于是,就在石宣出发后不久,石虎把石韬也派去祈福了,出行规模和石宣同样标准,只是路线不同。石韬先前往并州,然后西行至关中折返。
好吧,石虎募集的士兵原来都用在巡游祈福上了。
石虎想靠两个儿子如此挥霍来延续后赵的生命,不但不可能,反而适得其反。石虎完全没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竟成功地引发了后赵的萧墙之乱。
石宣本就忌恨石韬被宠,更无法忍受石韬的待遇处处和自己看齐。明明自己才是太子,可在石韬面前却没有体现出任何差别,石宣心里恨得咬牙切齿。
宫里有个太监叫赵生,平时很受石宣尊重,却常常被石韬训斥,因此忌恨石韬。这次石宣出行回来后,赵生知道石宣大怒,就建议石宣找机会除掉石韬。
石宣早就想除掉石韬,只因顾虑石虎,一直没拿定主意,这次赵生提议后,石宣便打定主意要*石韬。石虎这边不明就里,却还在继续推波助澜。
因为太过宠爱石韬,石虎一度想再改立太子。后来有一次石宣犯错,惹怒石虎,石虎气得指着石宣大骂:“我真后悔当初没立石韬为太子”。
石宣听了这话当然不会想着如何改过自新,而是尽快下手。
石虎的话当然也会传到石韬耳朵里,这让石韬更加为所欲为。
公元348年四月,也就是祈福回来之后,石韬在自己的太尉府里又开始大兴土木,要新建一座奢华的大殿,名曰“宣光殿”。本来石韬盖房子倒也没什么,问题是这座宣光殿太大了,超过了太子东宫里任何一座殿宇,殿中一根主梁就长达九丈。
石宣得知后大怒,立即派人冲进太尉府,当场*了所有工匠,然后又把横梁断为数截,然后扬长而去。可没想到石韬根本不把石宣放在眼里,很快又找来一根长达十丈的横木作为主梁。
针尖对麦芒,这就杠上了。
这还了得,以后我太子的脸面还往哪搁?事不宜迟,必须动手。石宣咬牙切齿,立即找来心腹杨柸、牟成等人:“石韬凶狠悖逆,如此不把我这个太子放在眼里。你们谁要是把他*了,我上台之后就把石韬的封邑全都给他。还有,石韬一死,父王必会前往太尉府吊唁,到时我连父王也一起*了”。
几天后,某个夜晚,石韬在太尉府东明观饮宴,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歌姬舞蹈,鼓乐齐鸣,甚是享乐。酒至半酣时,石韬突然长叹一声:“人生无常,别易见难。来,咱们再痛饮一杯,不醉不归。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像今天这样痛饮一番了!”
左右面面相觑,搞不清石韬为何突然冒出这番话。
当晚,石韬大醉后夜宿佛精舍。
深夜,杨柸、牟成、赵生等人用猕猴梯攀墙进入佛精舍,将睡梦中的石韬*死。其间,杨柸还特意按照石宣叮嘱的要求,把石韬眼睛戳烂,再把肚子划开。
第二天一早,石宣毫不忌讳,早早入宫向石虎汇报,说弟弟石韬被人*了。石虎大惊,当场背过气去。石虎苏醒后果然决定出宫,要亲自去太尉府探查,司空李农劝道:“*害秦公的人想必就在萧墙之内,事情未明之前为确保安全,陛下不可随意出宫。”
石虎这会倒是很清醒,立即加派重兵保卫皇宫,并在太武殿为石韬单设灵堂,在堂前痛哭。太尉府为石韬设祭堂后,石宣带着一千多随从也去了,但是到了灵前即不祭拜,也不痛哭,反倒肆意大声说话,还特意掀起尸布查看石韬遗体,看完后大笑而去。
石虎知道石宣嫉恨石韬,一开始就怀疑是石宣*,想直接把石宣召进宫里质问,又担心石宣不来,于是使了个计策,命人偷偷对外宣布,说杜皇后,也就是石宣的生母病危。石宣不知是计,立即赶往宫中探视母亲。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石宣就这么被石虎扣在了宫中。
随后,有个叫史科的人向廷尉报案,说石韬死的当夜他正好睡在杨柸家里,半夜曾听到杨柸说:“如今大事已成,但愿各位都能长寿,以后就能好好享福了。”
石虎立即命人捉拿杨柸、牟皮和赵生等人,但杨柸、牟皮二人消息灵通,早已不知去向,最后只抓到了太监赵生。赵生架不住严刑拷问,很快就合盘托出。
果然是石宣*,石虎愤怒不已,决定对石宣痛下*手。
石虎把石宣关在一个仓库里,用铁环从石宣下颌穿进去,铁环另一端锁在柱子上。石宣面前放着木槽,里面都是剩饭,石虎让人像对待猪狗一样给石宣喂食。“幽宣于席库,以铁环穿其颔而锁之”(《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石虎因为石韬的死而伤心欲绝,常常在宫里傻坐着,不时拿起害死石韬的凶器仔细端详,甚至还舔舐凶器上早已干涸的血迹,舔完后放声恸哭,哀嚎之声震动皇宫。“取害韬刀箭舐其血,哀号震动宫殿”(《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悲到极点就会恨到极点。
高僧佛图澄料定石虎必会*石宣,于是劝谏:“石宣和石韬都是陛下之子,石韬之死已是大祸,如果陛下再因石韬而*石宣,这便是祸上加祸。如果陛下以慈悲为念,能饶恕石宣,国祚尚能绵延。如果陛下*了石宣,石宣就会化作彗星,灾祸就将降临邺城,后果不堪设想”。
可石虎已决意要*石宣,谁的话也不听。石虎考虑的根本不是*不*石宣,而是以何种方式*才能解心头之恨。
石虎命人在邺城北边的空地上堆起一座巨型柴堆,柴堆两边各有立柱,一根粗大的树干架在两根立柱上。树干横跨柴堆,中间装有辘轳,辘轳上绑有绳索,柴堆边上还架着一个木梯。
这就是石虎为石宣精心设计的刑场。
石宣被带来后,石虎就让石韬生前宠幸的两个宦官,一个叫郝稚,一个叫刘霸,各自上前,一个拽着石宣头发,一个拉着石宣舌头,把石宣拉到梯子上,又通过梯子把石宣拉到了柴堆顶上。“拔其发,抽其舌,牵之登梯,上于柴积”(《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随后,郝稚用绳子穿过石宣下颌,绳子另一头拴在辘轳上,辘轳一拉,石宣就被拴在颌骨上的绳子吊了起来,架在柴堆之上。刘霸立即抽出佩刀,一刀剁掉石宣双脚,接着又戳烂石宣双眼,最后再划破石宣肚皮,和石韬被*的手法完全一样。“郝稚双绳贯其颔,鹿卢绞上,刘霸断其手足,斫眼溃腹,如韬之伤”(《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如果不是史书白纸黑字记载下来,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石虎竟会以如此残酷的手段对待亲生儿子,而且还是曾经无比宠爱的儿子。
剧痛让石宣不停惨叫,悲嚎声传遍邺城。
最后石虎命人点燃柴堆,大火将惨叫中的石宣吞噬。
石虎特意把宫中昭仪以下数千人都召集起来,登上中台,观看如何折磨石宣。大火熄灭之后,石虎命人将石宣的骨渣取出,扔在进出邺城的各条大道上,让石宣永世不得翻身。
即便如此,石虎仍旧没有完全解气,接着又把石宣的妻儿一共九人全部处死。
石宣的小儿子只有几岁,聪明可爱,石虎平时非常喜欢,经常抱着逗玩。行刑时,石虎突然看见这个孩子,连忙走过去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眼眶瞬间湿润。孩子边哭边喊:“我没罪啊,我没罪啊”。
石虎有些后悔下令仓促,没有考虑这个孙子,于是心生怜悯,想再下令特赦这个孙子,可话到嘴边终究没有说出口。
行刑的人没有接到新的命令,可不顾这些,一把从石虎怀里把孩子拉走,孩子一边大哭,一边拽着石虎的衣襟不肯放手。石虎心如刀绞,可还是没有说话。事后,石虎每每想起这个孙子就心痛不已,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了石宣妻儿之后,石虎又下令将东宫属官三百余人、宦官五十余人全部车裂,并将尸块扔进漳河。太子东宫被改为养猪场,东宫卫队十万多将士全部发配到凉州戍边。“洿其东宫,养猪牛。东宫卫士十余万人皆谪戍凉州”(《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洿,音wū,弄脏的意思。
石宣母亲杜皇后被贬为庶人,贵嫔柳氏因为有两个哥哥是石宣的宠臣,也被石虎*了。
太史令赵揽早前夜观天象,曾对石虎说“宫中将有变故,宜早做防备”。石虎此时想起这茬,认为赵揽明知道石宣要对石韬下手却没有提前说,最后把赵揽也*了。
*到这会,石虎再想不出还有谁该*,这才罢手。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立谁为太子?
石虎亲手*了两个太子,现在再次面临立太子的问题。尽管子嗣众多,但这个问题对石虎来说依旧棘手。
3、东宫遗患梁犊十万起兵 石虎病逝后赵山雨欲来
公元348年十月,某天,石虎召集群臣商议立太子之事。
接替石韬的新任太尉张举建议:“燕公石斌和彭城公石遵都是文武全才,陛下神齿已衰,然而四海却未一统,未来我大赵需要文武兼备之人统领,应从此二公择其一为太子”。
早年灭前赵时,戎昭将军张豺攻陷上邽后俘虏了前赵皇帝刘曜的小女儿、安定公主刘氏。刘氏当时虽然只有十二岁,却已出落成绝代美女,张豺就把她送给了石虎。石虎非常喜欢,随后就纳了刘氏为妾。
后来刘氏为石虎生了个儿子,名叫石世,爵位是齐公,此时只有九岁,是石虎最小的儿子。
张豺仍在朝中为官,于是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石韬、石宣之死让石虎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打击,此后石虎身体大不如前。石世年纪最小,如果成为太子,石世很可能还未成年就会上台。如此设法推立石世为太子,到时就能以推荐之功参与辅政!
张豺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张举一说完,张豺马上就站出来发表意见:“陛下之前立的太子,因为他们的母亲都出身低贱,所以祸乱不断。这次陛下应当选一位母贵子孝者立为太子”。
母贵,公主身份当然最高贵了,张豺的推荐不露半点破绽。
石虎却说:“卿等无需多言,朕知道该怎么办了”。
几天后,石虎把群臣召到太极殿东堂,说:“我准备用三斛纯灰好好洗洗我的肚子,我这肚子里太污秽,所以才生出凶恶的儿子,这些儿子一长到二十岁就想着要*老爸。如今石世只有十岁(虚岁),等他二十岁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他想*也*不到我。所以,我决定立石世为太子。”
“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余便欲*公。今世方十岁,比其二十,吾已老矣”(《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于是,年仅九岁的石世成为石虎在位期间第三任太子。刘氏被封为皇后,太常条攸为太子太傅,光禄勋杜嘏为太子少傅。
公元349年正月,已经病了几个月石虎突然感觉身体有些好转,于是安排在邺城南郊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
祭祀完毕后,时年五十四岁的石虎宣布废掉大赵天王称号,正式宣布称帝,随后大赦天下,文武百官晋升一等,诸皇子全部由“公”晋升为“王”。
石虎这次称帝显得非常突然,没有交待任何前因后果,即没有前人称帝时史书上通常记载的某地发现麒麟、发现刻字神龟等等祥瑞,更没有群臣、藩属国屡次上表劝进,石虎再反复推辞这些惯用手法。让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理解。
老天爷给石虎这次称帝安排的唯一贺礼是一场大规模兵变,这场兵变也将后赵的祸乱由萧墙之内引向四面八方。
当初石虎*了太子石宣之后,把东宫卫士一万余人发配到凉州戍边。这些卫士都是石宣专门从军队里挑选出的身强体壮的士兵,所以这些人在当时被称为高力。“故东宫谪卒高力等万余人当戍凉州”(《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这里史书有一处较大谬误,之前说石虎*石宣时,史*载的是发配了东宫卫士十万人,到了这里又变成了一万多人,差了十倍。
这些高力走到雍城(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区境内)时正赶上石虎称帝,宣布大赦天下,于是都盼着能被赦免,可圣旨到了之后却说这批高力不在大赦范围内。高力们大失所望,怨声四起。
因为地处雍州,负责押送这些高力的是雍州刺史张茂,张茂为人尖刻,原本高力队伍里配了很多马匹,用来拉运装有粮草的鹿车(古代一种小车,不是鹿拉的车),张茂却下令把这些马匹全部据为己有,改让高力们人工推车,这更让高力们怒火冲天,纷纷密谋哗变。
这批高力的首领、高力督梁犊很清楚,一旦哗变就是死罪,可如果忍气吞声被赶去戍边,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两下一比较,反正都是死,不如拼一把,带领大家打回东边老家。
于是,梁犊自称是晋朝的征东大将军,带着这帮高力很快就攻陷了下辩城(今甘肃陇南市成县境内),接着又俘虏了雍州刺史张茂。为壮大起义声势,梁犊用轺车拉着张茂跟着队伍一起,强行任命张茂为大都督、大司马,逼张茂加入起义队伍。
安西将军刘宁率军讨伐梁犊,结果大败而回,起义军迅速攻下秦州、雍州,然后一路向东,声势浩大。
高力们本就身强体壮,各个能骑善射,以一当十,虽然没有兵器铠甲,却能因地制宜,从百姓家里拿来大斧、砍刀等,再装上一仗多长的木柄,抡起来更是战斗力爆表。“虽无兵甲,所在掠百姓大斧,施一丈柯,攻战若神,所向崩溃”(《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传》)。
起义军每过一地就有大批百姓和士卒加入,等打到长安时,梁犊手下竟已聚集了十万之众。石虎穷兵黩武数年积攒下来的民怨终于有机会爆发了。
石虎之子、镇守长安的乐平王石苞集中精锐奋力抵抗,结果同样一战即败,长安随即沦陷。起义军就像一条游动的巨龙,从长安到潼关,而后继续向东*奔洛阳。
石虎意识到仅靠地方军队已无力抵挡,立即任命司空李农为大都督,带领卫将军张贺度、征西将军张良、征虏将军石闵等人,率十万步骑兵讨伐梁犊。
李农很快抵达洛阳,随后在洛阳以西的新安(今洛阳西新安县)与梁犊遭遇,结果李农大败,被迫退守洛阳。接着,梁犊强攻洛阳,再败李农,李农又退至成皋(今荥阳汜水镇境内)。拿下洛阳后,梁犊马不停滴继续向东,很快就*到了荥阳、陈留一带。
梁犊的目标直指邺城。
从陈留北上到邺城也就三百多里,石虎闻讯后大惊,急诏燕王石斌、冠军将军姚弋仲、龙骧将军蒲洪率军平叛。
前番交代过,姚弋仲是羌人首领,蒲洪是氐人首领,两家原本世代居住在西北陇西。石勒灭前赵时将两家迁到内陆定居,姚弋仲住在邺城以北的清河,蒲洪住在邺城以南的枋头,一南一北拱卫邺城。
姚弋仲的驻地在清河滠头(滠音shè,位于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得令后急率八千精骑南下。抵达邺城后,姚弋仲把队伍驻扎在邺城南郊,然后入城拜见石虎。石虎当时正好病重,不想见姚弋仲,就让人带着姚弋仲去领军省吃饭,让姚弋仲吃完直接出发。结果姚弋仲很生气,对来人说:“陛下召我来是灭贼的,不是来吃饭的。我连陛下的面都没见到,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石虎无奈,只得将姚弋仲召进皇宫。
一见面,姚弋仲就数落起石虎:“陛下是因为儿子的事愁出病的?这些孩子,小时候没安排好大臣辅导,长大了就互相残*。孩子是有错,但你加罪于下人就过分了,所以这些人才会造反。你现在身体不好,太子又年幼,一旦晏驾天下必然大乱,这才是陛下最应该担心的,那些毛贼何足挂齿?那帮人不过就是想回家,没什么长远大志,就让我老羌做前锋,保证一举灭贼!”
这也不是姚弋仲第一次数落石虎了,整个后赵,也就姚弋仲敢这么跟石虎说话。
姚弋仲生性豁达,直言快语,石虎知道姚弋仲就是这性格,也不怪罪。随后任命姚弋仲为征西大将军,还特意赐给姚弋仲一匹带甲战马。
出发时姚弋仲冲着石虎大喊:“陛下就看着我老羌为你破贼吧!”,说完飞身上马,直奔城南。
蒲洪,天水郡略阳人(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和建立成汉的李氏都是氐族人。
蒲家的祖上其实并不姓蒲,到底姓什么不知道。因为早年蒲家门前的池塘里经常长出一种巨型蒲草,高达五丈,成为当地奇观,于是当地人就把他们家称“蒲家”,久而久之,这家人索性就以“蒲”为性。
至于蒲洪如何又变成了苻洪,这是后来石虎病逝,后赵大乱,蒲洪有意称王,于是以应验“草付应王”的讖言为由,把蒲姓改为“草付”,即苻。
姚弋仲和蒲洪这两大巨头出手后效果确实不一般,叛军势头很快被遏止,梁犊开始转攻为守。随后两军在荥阳决战,梁犊战败身亡,首级被割下后送往邺城。后赵时期最大规模的起义就这么被姚弋仲和蒲洪平息了。
事后,姚弋仲被授封西平郡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蒲洪被升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雍秦二州诸军事、雍州刺史,爵位升为略阳郡公。
梁犊之乱虽然被平定了,可石虎的身体却越来越差,差到让石虎感到时日无多。
公元349年四月,平定起义后一个月,石虎就开始立遗诏了。
石虎任命第九子、彭城王石遵为大将军,镇守关中,任命燕王石斌为丞相,录尚书事,任命张豺为镇卫大将军、吏部尚书。这三人同为托孤大臣,日后共同辅佐石世。
却不料这个遗嘱让皇后刘氏深为恐惧,担心燕王石斌会对儿子石世不利,于是要设法除掉石斌。
刘氏先派人对石斌说:“主上近日身体不佳,燕王需要注意分寸,饮酒打猎这些事要适可而止”。可石斌生性好酒,沉迷游猎,根本不把刘氏的话放在心里。这,正中刘氏下怀。
刘氏立刻假传圣旨,说石斌毫无忠孝之心,免去石斌一切官职,并让张豺弟弟张雄率五百卫士昼夜守在燕王府外,严禁石斌出府。
彭城王石遵从幽州赶来邺城后,刘氏只让他在朝堂上草草领了任命,连石虎的面都没见到就带着三万禁军出发前往长安。
几天后石虎突然想起石遵,问左右:“彭城王怎么还没来?”,左右答:“早就出发去长安了”,石虎很怅然:“可惜,这次连面也没见到”。
这一幕完全就是石勒病危时的场景复现,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这天,石虎正在西阁休息,突然有二百多名龙腾卫士赶来,齐刷刷跪在石虎面前。石虎忙问何事,众人说:“陛下应当让燕王石斌进宫护卫,执掌兵马”,还有人大喊,说应当立石斌为太子。
石虎大惊,忙问左右侍从:“燕王不就在宫中辅政吗?出什么意外了?赶紧把他叫来”。
没想到这些侍从早被刘氏和张豺买通,便回复说:“燕王正病着呢,不能来”。石虎急了:“那就用朕的御辇去把他给我拉过来,朕要亲自把玺绶传给他”。
侍从们唯唯诺诺,却没有一人动身。
石虎正要大发脾气,却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已无法坐立,只得躺下,随后被抬入内室。
这让刘氏和张豺觉得继续留着石斌就是个祸患,于是很快假传圣旨处死了石斌。
除掉石斌后,刘氏又以石虎名义下诏,任命张豺为太保、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参照西汉霍光旧例辅政。
侍中徐统在诏命下发后一声叹息:“大祸将临,我却无能为力啊!”,说完痛哭不止,随后饮鸩自尽。
徐统以善于识人、远见卓绝而闻名朝野。
早年,有一次徐统在城内的官道上看到几个孩子玩耍,其中一人面相异常。徐统就上前拉住这个孩子,问:“这条路是皇帝出巡时才走的路,你在这玩耍就不怕司隶校尉把你抓走吗?”。没想到这孩子一点不怕:“司隶校尉只抓有罪之人,不会抓我们小孩子的”。徐统大为惊讶,随口就对随从说:“这孩子有霸王之相,日后必成大器”。
后来徐统又在路上偶遇到这个孩子,就对孩子说:“你的面相非比常人,日后必定大富大贵”。孩子知道徐统不是戏言,忙说:“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一定不会忘记您的恩德”。
这个孩子就是苻洪的孙子苻坚。后来苻坚掌权,果然没有忘记曾经对徐统说的话,派人找到了徐统的幼子徐攀,任命徐攀为琅琊太守。
被徐统相中的还有一位奇人,就是苻坚的首席大谋士、前秦统一北方的最大功臣,王猛。王猛幼时家贫如洗,穷困潦倒,年轻时以贩货为生,后来又辗转到邺城寻找机会。徐统有一次见到王猛,一眼看出王猛是奇才,就下聘书想把王猛招到麾下做功曹。可王猛却看出后赵即将衰亡,不愿在后赵为官,于是婉言拒绝,后来去了关中,隐居于华山,静待明主出现。
徐统自*后没几天,公元349年四月,己巳日,称帝仅三个月的石虎病逝于邺宫,结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时年五十五岁。
十六国时期朝代更替频繁,皇帝的更替也随之频繁,短时间内集中了大批帝王。在老百姓看来,皇帝如果不能为百姓考虑,昏庸残暴、骄奢淫逸、那就是坏皇帝,就像之前汉国的刘聪。毫无疑问,石虎也同样是一位坏皇帝。
相比石勒,石虎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石勒不但能打天下,还能治天下,各项利国利民的为政措施在史书里经常见到。而石虎在位期间却只见他如何折腾天下,没见他如何治天下,因为石虎早就把朝廷大事交给太子了。而作为太子的石邃、石宣之辈,虽然还没正式上台,却比石虎还要昏庸,治国理政的时间还没有打猎的时间长。正如姚弋仲所说:“儿小时不能使好人辅相,至令相*”(《晋书.载记第十六.姚弋仲传》),小时候没教育好,长大后为一己私利自相残*!
后赵曾经有一位好太子,就是石弘,可惜被石虎*了。所以即使单论对后代的教育,石虎同样比石勒差得远。如果石弘正常掌权,后赵一定又是另一番景象。
无论如何,石虎都应该感谢石勒,正是石勒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让石虎在如此昏庸无道之下还能稳坐江山达十六年。
最后,以石虎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低劣水平,竟还能让自己寿终正寝,这更是相当不错了。否则,如果石虎像赵武灵王、刘义隆、拓跋珪那样死在自己儿子手里也毫不意外。
石虎虽然昏庸,却是后赵的定海神针,所以,尽管梁犊起义声势浩大,聚众十余万,从关中一直打到中原,但有石虎在,梁犊仍旧逃脱不了被剿灭的命运。现在石虎死了,后赵也就没了定海神针,于是,整个世界开始波澜壮阔起来,各路牛鬼蛇神纷纷涌现,北方的安宁再次被打破,后赵也由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很严肃的话题,顺便说说。
虽然荀子曾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用以说明老百姓的重要性,这句话后来还被唐太宗李世民推崇备至,用于告诫自己和子孙要以民为本。于是,这就往往给人留下一种错觉,似乎只要一个政权、一股势力足够昏庸、腐朽,老百姓的怨气只要足够深,那么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带着老百姓揭竿而起,就很容易推翻这个昏庸腐朽的势力。
是这样吗?
石虎昏庸,百姓早就怨声载道,梁犊起义又是那么大声势,可梁犊成功了吗?东汉末年,桓灵二帝也足够腐朽,黄巾起义席卷各州,声势也足够浩大,可最后还不是被镇压了。隋炀帝杨广够昏庸吧,可如果没有太原留守李渊这位地方大员出手,只靠瓦岗军、窦建德就能灭了大隋?何况隋炀帝是死于叛将宇文化及之手,*隋炀帝时宇文化仍然手握十多万大军,隋朝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再以后,唐亡于藩镇而不是黄巢,北宋、南宋亡于外敌入侵而不是宋江和方腊。晚清足够昏庸腐朽,太平天国起义更是席卷整个南方,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声势不可谓不浩大,可最终还是被镇压。离我们最近的,辛亥革命同样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却依然不能摧枯拉朽,最后反倒步履维艰,不得不谈判议和。成功逼迫清帝退位,让大清成为历史的,反倒是清廷要员袁世凯。
翻遍中国几千年历史,真正因为昏庸腐朽而单纯被起义的老百姓灭掉的其实没几个。元朝算一个,被朱元璋的起义军所灭,明朝也算是吧,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京城,不过如果没有满人外部势力,明朝会不会倒还不一定。
秦朝虽然亡于秦末农民大起义,但严格说都不能算是,如果不是秦始皇暴亡于东巡途中,赵高篡改遗诏*了太子扶苏,推胡亥上台,秦朝根本不会灭亡。而且最后灭秦朝的是项羽,项羽却并不是单纯的农民起义军,而是六国遗老。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很多人想推翻它并不是因为秦国腐朽残暴,而是为了恢复六国。
所以说,导致政权覆灭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内部生乱,祸起萧墙,如果内部不出问题,没有分裂势力,仅从外部入手很难将其推翻,因为总会有大批势力愿意去维护它。
当然了,这里绝不是说老百姓不重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说得绝对没错,因为民怨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老百姓会起来造反,而且一定会催生内部势力趁机作乱,两者相辅相成。老百姓要的是生存,如果政权能及时纠正,老百姓不会跟你玩命。内部反对势力要的却是政权的命,而不在乎政权如何表现。
废话少说,关于石虎死后后赵如何走向,冒出来的牛鬼蛇神又都是谁?下回再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