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对证》:一部与原作不相上下,甚至还有所超越的翻拍片

《死无对证》:一部与原作不相上下,甚至还有所超越的翻拍片

首页冒险解谜死无对证身亡之后更新时间:2024-05-28

近日,在头条君的举荐下参加了电影《死无对证》的广州点映。

这是楼主自疫情后第二次走进电影院,上一次还是电影院宣布复工不久,《八佰》刚上映之时。

都是高智商犯罪,《死无对证》和《误*》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电影以倒叙手法展开,讲述了身为商界精英的男主因为涉嫌*害情人而面临控诉。

一名律师以帮他洗脱罪名为由,希望可以从男主口中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但却遭到男主刻意的回避,于是两人在还原案情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较量。

最终,律师成功套出了男主先后*害了两人的犯罪事实,并在借故离开男主房间后卸下伪装。原来这名律师是受害者之一的母亲乔装打扮的,她接近男主的目的就是为了取证。

其实《死无对证》和《误*》的套路是很相似的,都有父母为孩子讨回公道而智斗罪犯的剧情。

但在《死无对证》里,大家都会希望受害者父母能拆穿渣男嫌疑人的谎言,而在《误*》里,大家都会希望肖央饰演的父亲能成功掩藏自己的犯罪踪迹。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差距,主要是电影对罪犯和受害者的形象刻画有很明显的“好坏”定性。

《死无对证》里,罪犯虽然是成功的商人,但婚内出轨、犯罪后还丝毫没有愧疚感,坏人的属性非常明显。相比之下,受害者的父母是安分守己的老实人,更容易得到观众的同情。

《误*》里,受害者父母虽然是公职人员,但儿子品行恶劣,差点侮辱了良家妇女,开局就给人一种死有余辜的印象,大大减少了观众对男主一家犯罪事实的抵触感。

加上电影对男主一家的刻画很温暖、又为电影渲染了一个腐朽的社会背景,会让观众默认了男主的犯罪是对不公的反抗。

因为犯罪的主体不同,导致了两部电影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让观众的立场也会变得截然相反。

但事实上,犯罪就是犯罪,不管理由有多么正当,受害者是死有余辜还是完全无辜,只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所以不管是《误*》还是《死无对证》,罪犯最后都会被绳之以法。不过,虽然犯罪主体的不同会导致观众立场不同,但两部电影的高智商犯罪剧情设定都很精彩,十分值得大家反复回味。

凭什么剧情、分镜都相似,翻拍电影的评分和原片相差不大?

在观影前,楼主了解到这部意大利电影《死无对证》翻拍自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在豆瓣电影评分中,前者8.2分,后者8.8分,相差只有0.6分,而且都属于超过8分的优秀电影。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翻拍电影就是应该比原片低分很多的,哪怕像《十二公民》这样优秀的翻拍片也比原片差了1分有多,更别说《小小的愿望》、《深夜食堂》这种徘徊在合格线边缘的作品。

所以,在《死无对证》的评论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网友的困惑:

为什么剧情、分镜都相似,这部翻拍电影的评分依然会和原版不相上下?

看过两部电影后,我觉得《死无对证》的评分会如此高是很合理的。

首先,电影的专业理论没有硬伤,因为西班牙和意大利都在欧洲,属于同一法律体系,所以电影里关于司法理论的知识不需要进行“本土化”改动。

不像《十二公民》,由于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所以需要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寻找平衡点,尽管巧妙地用高校模拟法庭衔接了剧情,但依然难免出现生硬的改动痕迹。

例如为什么高校挂科补考会和家长扯上关系?难道家长误判了孩子就会不及格吗?

和《十二怒汉》为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据理力争不同,何冰饰演的陪审员只是因为职业特性而特别较真,如此生硬的行事动机戏剧性太浓,很难让所有观众信服。

这就是因为法律体系不同,导致“本土化”改编时出现无可避免瑕疵。

但在《死无对证》里,因为法律体系一致,罪犯如何寻找法律漏洞、受害者家属如何从法律程序上反套路男主,这些关键的剧情都不会出现类似的瑕疵,所以剧情翻拍后比较容易让人信服。

其次,电影的人文风光没有违和。正如上述所说,两国的地理位置相对较近,人文风光非常接近。

又因为电影剧情发生的场景除了乡野山区就是高档公寓,没有涉及城市风格明显的地点,不像《深夜食堂》直接把日本的食堂放到上海的弄堂,要多违和有多违和。

而且在还原原作的基础上,《死无对证》在背景的布置上明显更加精细,无论是酒店房间的装饰还是芳郊野岭的光线布置,都能看出比原版有很大的提升。

最后,演员的演技在线,两版演员无论是台词功底还是微表情的变化都是可圈可点的。

全片都是围绕老母亲和男主在一个房间里进行智商博弈展开的,两人的对手戏无疑是电影的重点。

两版的演员都成功演绎出了角色的精髓,从各种细节都能看出演员对角色有自己的理解和融入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不像《小小的愿望》里,为了复制原版表演而进行刻意模仿。

例如同样都有老母亲得知儿子被害时还有意识,《看不见的客人里》的老母亲通过一系列微表情变化,把强忍内心悲愤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死无对证》里,受害者的母亲除了在微表情上下了功夫外,还用了手部的小动作去表现人物极力克制的细节,由此可见演员对角色的揣摩是下了一番功夫,并研究出合理的改进,不是单纯地模仿经典。

综上所述,我认为《死无对证》作为翻拍片和原片是不相上下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越。

宣传语:“一次看懂,两次看爽”真是点睛之句

《死无对证》的海报宣传语是:一次看懂,两次看爽。

在刚看到这句宣传语时我是有点不太相信的,因为电影虽然反转很多,看并不是《云图》、《禁闭岛》、《信条》这样类型的烧脑作品,能让我这个熟看柯南的推理迷反复揣摩吗?

在看完电影后,仔细回想一下剧情里的细节,发现自己还真的被打脸了。

在电影的结局里,儿子被*害的老母亲通过伪造身份,化身为罪犯男主的辩护律师,通过一系列精彩的语言攻势,成功获得了自己儿子的死亡位置以及录音了男主承认*人的证词。

当男主发现被录音后目瞪口呆,一副被掌握了关键证据无法翻身的样子。

但实际上,男主真的就是因为被录音而惊恐吗?

其实,老母亲的录音其实并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像她这样乔装打扮去套话,存在诱导证人的嫌疑,行为本身就涉嫌妨碍司法公正。

更何况录音能作为庭审证据的条件之一,就是来源需要合法,很明显老母亲不是公职人员,用偷听器获得的录音证据并不合法,可以轻易地被男主的法律顾问推翻。

所以,男主是不可能因为被录音而被捕的,他之所以惊讶并不是被录了音,而是诧异和自己身份地位相差这么大的人,居然可以用这么完美的方式把自己耍得团团转而自己一点都不察觉。

这次他们能乔装成功进行套话,以后会不会真的成为“看不见的客人”刺*自己?男主最后的惊讶,其实是被两位老人的极端行为弄到有点不寒而栗。

所以,宣传语的“一次看懂”,其实是指看了一次后我们能基本弄明白这个案中案的前因后果,“两次看爽”其实是指让观众领悟剧情结局的画外音:永远不要小瞧父母为了孩子拼命的决心。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翻拍电影也有8.2分?小语种电影的逆袭,一次看懂两次看爽”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