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一趟中年男人的求生之路

双子杀手——一趟中年男人的求生之路

首页冒险解谜双子杀手更新时间:2024-04-30

(本文含有剧透,请谨慎服用)

近年来在国际上最吃得开的华人导演非李安莫属,不同于中国队惯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思路,他的起点是美国。李安的首部个人执导电影《推手》就是脱胎于美国和中国两种迥然的文化土壤,拿下金马奖以后,从柏林到杜维尔再到威尼斯,最终直指好莱坞奥斯卡,李安的风头一时无两。熟悉他的影迷们一度坚信李安出品,必属神品,直到新技术在他影片中的出现(其实不然,上世纪末就曾扑街)。继绿巨人惨败之后,李安决心靠自己最喜欢的美国西部东山再起,比利,为了给这位德州小伙的个人秀搭建世界直播室,李安和他的朋友们打擦边球的心思却没能瞒过人民群众雪亮的法眼,北美票房口碑双扑街。三年以后,李安在万众瞩目中交上了第二份答卷。

在讲到《双子*手》(以下简称双*)这部影片以前,先介绍一下让李安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的新技术,江湖人称120帧4K3D。4K和3D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了,120帧意味着什么?新浪潮活化石戈达尔曾说过,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实,为什么是24帧呢?因为起初,24格胶片是记录1秒声音最短的长度。技术限制导致的成本限制导致近几十年来,这个帧率雷打不动,尽管有一些高帧率制作电影出现,但业界总体保持在24帧2K2D的制作标准上。那么120帧就相当于这个标准的五倍,即120fps,不是CALL OF DUTY之类的FPS,而是Frame per Second(每秒显示帧率),120帧和24帧的差距,可以类比30fps和144fps的游戏体验,人眼能从荧幕上接受到的信息更丰富,反映在影片中的好处就是人物动作更流畅,细节更多,另一方面,纪实般的逼真不仅其画面尚待视觉适应,且由于过分强调清晰导致的技术掣肘——尤其反映在景深镜头的后景虚化上而失掉24帧电影的传统美感。技术上的问题存在,现实里的问题同样没有解决,李安“拥抱潜力无限的数字技术”的雄心在双*北美首周票房仅两千万美元的冰冷数字前显得格外无力。在紧随其后的全球上映中,笔者也进入影院观看了低帧率版本的双*(别问为什么不是120帧)。

与120帧4K3D相搭配的还有CG技术,影片采用全真人CG拍摄,能够呈现数十年前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全部要拜新技术所赐。CG技术大家应该不陌生了,早年应用于动漫行业,因此产出了鼎鼎大名的《生化危机》系列和《最终幻想》系列。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真人CG也被搬上荧幕,著名的有《霍比特人》系列、《猩球崛起》系列以及漫威系大片。李安这次涉足全真人CG制作,可以看出其野心不小。李安是否能通过坚持新技术制作来推动电影行业技术和标准的革新暂且不论,作為技術標桿投入競爭,有《阿凡达》珠玉在前,市场是欢迎这样的尝试的。

除了作为技术性看点的120帧4K3D和全真人CG,双*的另一看点就是威尔·史密斯这位文能提名奥斯卡,武能圈钱演烂片、在文艺和低俗间出入自如的黑人影帝。笔者也是看着身穿黑西套的黑人小哥长大的,今年黑衣人系列新作的扑街终于不用Agent J背锅,实在可喜可贺。客观上说,威尔·史密斯每拍完高分作品就要接几部烂片保持清醒的行为已然成了规律,只是不知道这部双*算不算他眼中的前者。

尽管以双*为题,但笔者走出电影院后的第一反应,是无话可说。从题材上讲,人造人这个领域差不多被商业片玩透了,如早年的科学怪人、银翼*手、逃出克隆岛、月球甚至生化危机之流,从剧情上讲,*手复仇的套路从007到碟中谍再到谍影重重,连早期西部片也数见不鲜,诸如此类的作品要深度有深度,要画面有画面,李安犯得着在人家主场里拉着人家的演员拼刺刀吗?这个问题的百思不得其解,迫使笔者跳出题材和剧情的窠臼,重新审视李安其人其作。化用哲学经典问题,李安是谁?无论是三部曲,还是禁片与山,乃至于少年派和搞比利,李安聚焦的始终是最本质的人性话题,想通这一层,再去理解这部看似平庸的克隆人复仇戏就简单了。故事围绕51岁的休假优秀职工亨利和单位领导之间的博弈展开,影片开头,亨利刚完成上司丢来的指标任务,眼看自己的老同事们一个个被退休,*鸡的目的在于儆猴,但显然亨利并非好耍的猴,单位的吃人制度和领导的潜规则既然不光彩,那么摆在他面前的两条路,一是公了,一是私了,然而单位也不是吃素的,你要打官司,咱们可以直接上升到刑事案件,反正局里领导跟司法部本就穿一条裤衩,告状无门,亨利只好解甲归田,伺机报复老领导。这时,影片令人费解的两个角色出现了,年轻版的职工亨利双份,与之同期出现的还有一句令人费解的台词,原句笔者记不清了,大意是51岁的正版亨利讨厌照镜子,为什么李安要设置盗版亨利出现?为什么正版亨利不愿意照镜子?笔者相信,是为了突出正版亨利对自己年龄的忧虑。

来自单位的压力,和来自年龄的忧虑结合在一起,则成为大龄男同胞所津津乐道又讳莫如深的话题——中年危机。

至此,影片的主题终于浮出水面。一切都说的通了,亨利在影片中遇到的人物实际在影射官场职场里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

退休职工杰克,一脸老爹相,出现在这样的电影里,往往不是被*就是主角团团草,表面与世无争,其实掌握了不少领导的把柄和机密信息,这样的人绝不能放虎归山,杰克本可以靠着这份有利条件爬向高层,奈何当断不断,最终反受其乱。

年轻女同事丹妮,肤白貌美能力强,因不愿接受潜规则遭到排挤,如果埋头苦干还可以保住饭碗,奈何当众与领导的眼中钉肉中刺亨利勾肩搭背,自毁前程,只能出局。

下海前职工大亨,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从爱好收集飞机,豪车别墅加身可以看出,大亨财力不菲,离开单位下海经商,捎带唆使同事离职,往小了讲,是挖单位墙角,往大了讲,是薅资本主义羊毛,领导可忍,大集体不能忍,犯了众怒的大亨,最终因为违规交易伏法。

腐朽中层领导克雷,和另一位领导珍妮特,都是尸位素餐的代表,机构人员设置的冗沉导致诸如此类人层出不穷,如白蚁一般啃噬着高效运转的机器。克雷多次决策失误,却一心想着推诿责任,找人顶雷,不愿意认清现实、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而影片中克雷操持的克隆人计划既是导致多名优秀员工离职的诱因,又是使自己最终面临问责受到惩罚的直接证据。珍妮特则不然,从她家安保密码是1776便可以看出,珍妮特深谙官场之道,同时也是这样的人,极尽中饱私囊之能事,却不办实事,德不配位,没事还想和下属来点一夜情,影片没有给出珍妮特的结局,说明这样的领导在单位里不少,是很难除尽的寄生虫。

23岁克隆人小克,威尔史密斯扮年轻的目的似乎通过皱眉撅嘴扮无辜实现了,他的名字起的有些随意,Junior,克雷给自己的下属取了这么个名字,显然是把他当成工具人,利用完随时可以抛弃。同理还有连名字都没有的克隆人小明,领导最喜欢这样的新人下属,肯干活好支使,出事了可以顶雷,小明就是这样葬送前程的,事实上又有多少年轻人因此含恨退场呢?

而本片的主角,正版亨利,是一名能力强,态度好,品格优的好员工,他身上的问题有二,一是不通人情,二是年龄大。晋升之路不仅看机会,重要的还是年龄,不能适龄上位,一辈子就只能原地踏步。尽管亨利能力很强,但他对形势的判断还是出现了偏差:不能处理好自己的私生活,有离婚这样不利于晋升的背景,和单位内外不干净的人走得太近,又把了领导没把到的美女新人,即使他洁身自好,也挡不住办公室里的流言蜚语。眼见连自保也成了问题,绝望中亨利选择和欺压自己的领导玉石俱焚。

通览全片,处处透出一股中年男人的无奈。男人上了岁数,念想其实会减少,很多时候是外界因素推着自己不得不向前走。而片中让亨利不得不向前的就是古今中外祸害了无数文艺老中青年的两个字——自由,亨利在职场上处处受制,为工作把本应幸福的家庭也牺牲了,然而还是徒劳无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穷则变,变则通,亨利是栽在变这步的,他的想法没有错,可惜时机不对,不是英雄造时势,是时势造英雄。亨利面临的困境何尝不是李安所面临的困境?推进120帧新规格的想法被观众狠狠地抽了耳光。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很多,同时能做成的事也很有限,李安名也拿过了,利也拿过了,现在想造时势。年轻版的亨利寄托了李安对电影行业的愿望——不用固步自封,该来的总会来的,改变不一定是好事,但绝不是坏事。

李安不愧为李安,隐晦圆融地表达完故事,又能玩一场视效大戏。视觉效果上,最惊艳之处莫过于杰克落水到亨利梦中回忆游泳,整场水纹细节确实超出了24帧能够表达的信息,美轮美奂,令人恍若置身当场。机车追逐和中后期打斗戏的动作设计和美术设计也都达到了好莱坞标准,即使作为一部爆米花片去观看,丰富的视觉冲击场面也足够吸睛。另外,120帧的升格镜头在光影交错间更加引人注目,这样配合先进技术的恰到好处的升格处理无可指摘。仅从视听手段来评价,笔者认为双*的水准并没有先行评价中那样低。

也许有人不禁会这样问,若真按笔者所说,结尾的情节又该如何解释?不妨按上述角度转过头看,其实影片的重点根本不是克隆人,亨利想要的不过是回到身体巅峰阶段,精力十足且风华正茂,前途光明,有佳人在侧,夫复何求。年轻时光哪个中年人不怀念?然而大学生活固然好,危险思想不能要,英雄总有谢幕时,平平淡淡才是真。

文/白沙与鸿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