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豪宅”开建

太空“豪宅”开建

首页冒险解谜太空豪宅杀更新时间:2024-09-12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根据计划,天和核心舱将先后迎接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的访问,关键技术验证后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实施交会对接,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组装建造。

中国空间站长啥样

梦天实验舱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问天实验舱

天和核心舱

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重量:22.5吨主要功能:空间站的主控舱段,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

关键词1:太空母港

三舱结构长期在轨运行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其中,核心舱作为空间站组合体控制和管理主份舱段,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能力;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均作为支持大规模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荷支持舱段,同时问天实验舱还作为组合体控制和管理备份舱段,具备出舱活动能力,梦天实验舱具备载荷自动进出舱能力。

未来两年内,中国空间站三舱飞行器依次发射成功后,将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和转位,形成“T”构型组合体,长期在轨运行。组合体在轨运行寿命不小于10年,并可通过维修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关键词2:太空“豪宅”

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舱段,它就好比是大树的树干,其他的舱段都会安装在它的接口上。所以,天和核心舱有一个庞大的躯体和结实的身板。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核心舱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施丽铭介绍,核心舱的体积非常大,长度比五层楼房还要高,直径比火车和地铁的车厢还要宽不少,体积比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段都大,航天员入驻后,活动空间非常宽敞。此外,核心舱的重量相当于3辆大客车的空重重量,同样也超过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段。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曾经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算是“豪宅”了。

天和核心舱由节点舱,大、小柱段,后端通道和资源舱组成,发射升空后,将为航天员提供太空科学和居住环境,支持长期在轨驻留,承接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的对接停靠。空间站构型极其复杂,舱体多,不仅各个飞行器相当于一颗颗“卫星”,而且各飞行器不同的组合,又变成了一个个新的航天器。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昊介绍,天和核心舱的密封舱内配置了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六个区域。不仅能够保证每名航天员都有独立的睡眠环境和专用卫生间,而且在就餐区配置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折叠桌等家具家电,还配置了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抗阻拉力器等健身器材,以满足航天员日常锻炼;还配了天地视频通话设备,可以实现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此外,还有可以支持航天员收发电子邮件的测控通信网和相关设备。

关键词3:自主可控

实现了产品全部国产化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它的规模大约有423吨,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16国联合,先后经历12年建造完成。

中国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有什么不同?

中国空间站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这主要是采用规模适度、留有发展空间的建设思路,既可以满足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需要,又同时具备扩展和支持来往飞行器对接的能力。

此外,中国空间站由我国自主建造,实现了产品全部国产化,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

关键词4:长寿秘方

空间站在轨不小于15年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侯永青介绍:“中国空间站设计在轨飞行10年,具备延寿到15年的能力。为了保证空间站在轨不小于15年长寿命要求,我们从设计伊始,就开展了长寿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一体化设计。 ”

空间站在太空中安家后,将面对来自宇宙的各种威胁和挑战,比如,原子氧、紫外辐照、温度交变、空间碎片等危险元素。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坏和伤害,设计团队想方设法让空间站变得更结实、更强壮。 “在天和核心舱主结构设计时,我们从抗腐蚀、抗疲劳、抗断裂三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构型、参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科学优化的设计,并从材料到构件到舱段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以确保长寿命。 ”施丽铭介绍。

为了应对空间碎片等“劲敌”的攻击,天和核心舱热控分系统针对长寿命可靠性问题,为空间站安装了两条相当于“大动脉”的管子——热管辐射器,减少流体管在外暴露的面积。

/ 延伸 /

我国载人航天迈出“第三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空间站建造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空间站建造分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各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共12次。其中,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021年,要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其中包括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之后,我们将在5月和6月,分别实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郝淳表示,其中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航天员乘组有3个人,他们将在轨驻留3个月。

他表示,9月和10月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 “其中神舟十三号有3名航天员,他们将在轨驻留6个月。今后,6个月的驻留就是航天员乘组在轨的常态。 ”

2022年,我国将全面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一共规划6次飞行任务,包括两次空间站舱段问天、梦天的发射任务,还包括两艘货运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到2022年年底,我国空间站就能完成在轨建造,并转入后续的应用阶段。

扩大候选航天员选拔范围

郝淳介绍,目前,共有4个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同步开展训练,其中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任务训练,即将转入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后续的飞行乘组也都按照计划开展各项训练。

为了满足空间站阶段的各项要求,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过程中,丰富了航天员乘组的类型,增加了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这两类航天员。在后续选拔中,还会扩大候选航天员的选拔范围,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乃至其他有志于航天事业的科技人员中进行选拔。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

作者:

来源: 青岛早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