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春节匆匆而过,在家陪伴了父母一周就“逃离”了!
故乡,多么牵挂的她,像母亲,像甘泉,像大榕树一样缠缠绕绕,又像浑身的痒让你挠心挠肺。离家30载了,随着回家次数愈来愈少,从想家恋家,到突然有逃离的感觉,我无法解读自己的内心想法!心中想起儿时读的唐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难道这就是我们游子的真实写照吗?
1979年到县城一直到1995年离开去外地工作,见证了一个万人的县城快速的发展,直到惊叹于今天变成了几十万人居住的县城。县城的老记忆愈来愈少了,走在大街上虽处处闻乡音依存,个个陌生的面孔,我已变成远方回去的客人了。没有了以往经常遇到熟悉的人点头打招呼的场景了。忙碌的同学们,好朋友,老相识,匆匆挂断电话,相约有空约。空落落的拿着手机,一片茫然。这还是自己熟悉的故乡吗?在这里我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求学的成长历程,就读于离家7-8公里的大学校园。以往的每个单位和县城的角落都那么熟悉,每个乡镇的语言都能和同学们畅聊,而30年后的今天,一切好似戛然而止了!我突然觉得这里不属于我,不是我记忆深处留念的地方,友情、乡情和人情淡漠,不是那个是我想回到那里让心灵能安然栖息存放的去处。
曾以为,家乡的钢筋水泥和高楼大厦,不会和外地的一样,她仍然会藏着那份真情和踏实,朴实的亲人、同学和朋友可以给与远游回来的游子温暖,可是一切好像都渐行渐远。虽然能想到外面酒店热热闹闹的是回归领导和成功商业人士回家的忙碌应酬,觥筹交错。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和回故乡的本意。多么想远游回来的和在家乡的同学、朋友一起,走母校看师长,忆往昔时光;或者围坐一起,一壶茶,一杯啤酒,一点家乡的特产,畅谈人生交流思想;或是一场篮球,一场足球,一局昔日的扑克牌局,那是我们曾经的年少快乐。我们忘记全部现在自己的身份,回到曾经的年少轻狂我们,回到那艰苦又难忘的时光,放空现在背负的包袱,开开心心的过大年,珍惜忙碌的当下难得的相聚。
也许我不是成功的人,也许我老了,也许我被这个社会淘汰了,可我不想放弃自己的本心,看来我只能选择逃避。家乡如今对我来说,因为父母的健在,兄弟姐妹存在,我还能走回去,还有记忆的那山那水那天空,值得我回去感受一下,呼吸一下熟悉的味道,但余生难恋了!她只能埋在我的心底,藏于我的记忆中了!陪伴孩子、读书、音乐、运动是我余生!它乡已然成为了我熟悉的“故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