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皇帝脑溢血后给大臣表演杂技?大夫大呼:不作死就不会死

后蜀皇帝脑溢血后给大臣表演杂技?大夫大呼:不作死就不会死

首页冒险解谜無影灯更新时间:2024-04-29

自古以来皇帝这种生物自己作死的情况不要太多,有吃丹药而亡的,有吃春药而死的,还有和老婆吵架让太太拿被子捂死的,充分体现出了皇帝们对于尘世的厌倦以及在自寻死路上的推陈出新。然而因耍酷而把自己耍到驾崩的似乎只有后蜀前主孟知祥一人……

陛下吃错药?法医来瞧瞧!

且看萨苏挖出“君王诊疗复查报告”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

后蜀前主孟知祥——耍酷耍到驾崩?

史书中这位后蜀王朝的开国君主颇有能力,为人恢宏,倒是他的儿子孟昶真正是个不靠谱的,才会闹出七宝溺器和“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典故。不过前几天和朋友们聊起孟知祥的驾崩过程,席间正好有个大夫,听到关键之处忍不住拍案而起,大吼道:“这纯粹是作死啊!”

被吓了一跳的众人当然愿闻其详,等到听大夫从病理学到护理学一番分析,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跟着拍案大吼:“这纯粹是作死啊!”

那么这位皇帝究竟做了什么事,引来众口一词的作死评价呢?

前蜀/后蜀政权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孟知祥究竟何许人也。后蜀王朝是五代十国之中建立得比较晚的一个,公元924年,雄心勃勃的后唐庄宗李存勖派出大军消灭了在四川地区的前蜀政权,孟知祥奉命前往成都处理善后事务,此后后唐发生内乱,孟知祥趁机攫取蜀中大权建立了后蜀政权,其主要割据地区是四川腹地。公元965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派出大将王全斌率兵攻打后蜀。第二年,后蜀全军投降。后蜀政权从建立到灭亡不过三十几年而已,其中孟知祥统治时间不到一年,但在当地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关于他的传说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有些还带有《唐传奇》的色彩。

例如,《五代史补》记载:“孟知祥之入蜀,视其险固,阴有割据之志。洎抵成都,值晚,且憩于郊外。有推小车子过者,其物皆以袋盛,知祥见,问曰:‘汝车所胜几袋?’答曰:‘尽力不过两袋。’知祥恶之,其后果两世而国灭。”也就是说孟志祥占据蜀中之后因为当地山川险固,故此有意割据。到成都的时候,见到有个推小车的,便随口问你这车能装几袋东西呀?对方回答全力以赴也就是两袋——“两袋”谐音是“两代”,暗喻孟知祥即便在蜀中称帝,碍于格局也不过两代而亡。

在正史中出现如此怪力乱神的内容也是醉了。

关于孟知祥的记载颇多,这大概是因为在称帝之前孟知祥便长期以后唐藩属的身份镇守蜀中,实际上已经是独立的割据政权。他在治理四川的过程中轻徭薄赋,尽量避免战争,在五代十国混乱的漩涡中使当地得以休养生息,十分难得。故此孟知祥去世时受到很多蜀地百姓的悼念,他的故事也因此流传。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财政富庶人口众多,是很多军阀当时窥伺的目标,郭崇韬、李继岌、董璋、安重诲等都曾经有意夺取此地而且多兵力雄厚,但最终能够成事的却只有孟知祥。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这位后蜀前主堪称文武双全。

后蜀铁钱

在检视史料时,意外发现这位孟知祥是河北邢台人,和老萨算是老乡。邢台人大多憨厚诙谐却不失精明,孟知祥可算其中的典型。他的家族在当地是个小军阀,只是有点墙头草属性,其当家人也是孟知祥的叔叔孟迁打不过李克用后投降,不久又因为打不过朱温转换门庭,颇有些“三姓家奴”的味道。

不过孟知祥始终在李克用军中,并因为在太原之战中作战勇敢,足智多谋而被李克用提拔,成了李家的女婿(根据史料孟知祥应该是娶了李克用的弟弟李克让的女儿琼华公主,然而随着琼华公主墓志铭的出土,证实她是李克用的长女,因此孟知祥应该是李克用的女婿)。李克用这个人在五代十国中十分特别,他本来有很好的政治资源和机会,但因为做事率性,缺乏政治头脑,尽管骁勇善战却越打地盘越小,越打越憋屈,最终没有成什么大事。但是他看人极准,善于用人,为儿子李存勖打江山留下了极好的干部基础。能够在普通下级军官中一眼看中孟知祥,便是这种锦鲤属性的体现。

孟知祥是武将出身,后来在蜀中消灭各割据势力的过程中也显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但他的勇武在李克用军中还不大排得上号,李克用身边多的是武道妖孽,李嗣源、李存孝等十三太保个个都是在历史上写下名字的猛人,他们打孟知祥估计只需要一只手。只是这些太保大多有勇无谋,要是论起动脑筋来可就远比不上孟知祥了。

举个例子,因为屡立功勋,唐庄宗李存勖封孟知祥为中门使,这是一个相当于中央秘书长而且经常接近皇帝的紧要职位,再进一步就是宰辅,别人都求之不得,孟知祥却坚持不就。他推荐刚直而有能力的郭崇韬担任这一职务,郭果然干得很好。唐庄宗因此对孟知祥十分满意,认为他知人善任而且有公心。郭崇韬对孟知祥也十分感激,视为自己的伯乐。

但是孟知祥之所以不干这个职务,并非出于什么公心。他做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尽管这个职务位高权重,但伴君如伴虎,颇有风险。此前几任中门使最后都死于非命,说明这简直是一个类似日本农林水产大臣的坑。尽管未必知道概率统计这门学问,但有坑肯定是不能跳。死道友不死贫道,孟知祥才推荐了郭崇韬代替自己去顶缸,还同时收获皇帝和郭的好感,可谓一箭三雕。郭崇韬在这个位置上青云直上但最后果然死于奸臣之手,验证了孟知祥的先见之明。

却是这么一个老狐狸怎么会因为耍酷把性命给丢了呢?

我们来看看孟知祥从发病到去世的经过吧。

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四月改元明德。他选择此时称帝是因为中原混战又起,前一年后唐明宗,也是孟知祥的老朋友李嗣源病逝,此前他宠幸的儿子李从荣作乱,被群臣所*仓促间李嗣源选择威望不足的第五子李从厚为继承人,是为后唐闵帝。孟知祥料到李从厚没有能力稳定局面,中原政权已经无暇西顾,故此才宣布称帝。

事情果如这位老狐狸所料,934年二月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从凤翔起兵,试图夺取政权并屡战屡胜,李从厚最终兵败被*。此时后唐各地的节度使各拥一方,中原很快陷入混乱之中。距离后蜀政权很近的山南西道和武定军两处的节度使张虔钊和孙汉韶两人都是支持李从厚的,眼看无法取胜,便转而投靠孟知祥。这样一来后蜀北大门彻底安全,国土扩至陕西洋县一带,达到了顶峰。孟知祥十分高兴,邀请这两位节度使到成都与自己相见,并设宴招待,不料在宴会上乐极生悲。

根据《新五代史》和相关史料记载,这次宴会所说开得宾主尽欢,但是轮到张虔钊向皇帝敬酒的时候却出了岔子。孟知祥想要伸手去接,忽然感到两手不听使唤,无论如何也抬不起来。可是人家已经把酒敬到自己面前了,不喝怎么也说不过去——因为张刚刚归附,正是最为敏感的时刻,这杯酒要是不喝估计对方心中会有各种奇怪的想法。

情急之中武将出身的孟知祥展示了一个京剧的动作——他用嘴叼起酒杯抛向空中一饮而尽,尽显其洒脱。第一次看到这段描述的时候颇有目瞪口呆之感——这皇上还会耍杂技呀!古今中外大概唯此一位。另外要知道此时孟知祥已经61岁了,还能做出这么酷的动作可不容易。

史书没有记载周围人们的反应,但孟知祥在此前亲近卒伍,很有些军中作风,这个动作估计会让两位新来的节度使感到十分亲切——大家同为武人,这不是个有架子的皇帝。

可惜的是酷不过三秒(怎么感觉是把皇帝比作哈士奇?)这次耍酷敬酒之后孟知祥很快感到身体不支,随即便卧床不起,在病榻上辗转不足一个月便一命归西了。这种戏剧性的转折令人感慨不及。

而医生说孟知祥“作死”指的便是这个时刻。

突然发现不能控制自己肢体的行动,除非是被警察叔叔绑上了(这个对孟知祥来说不大现实,毕竟五代十国的时代距离中国出现真正的警察还有上千年),基本上都是因为脑卒中。所谓脑卒中其实就是急性中风的描述。这种在中国古代被描述为中风的病症实际上或者是脑梗或者脑溢血,是脑血管出问题导致神经系统异常,而且应该是急症。

无论脑梗还是脑溢血都是中老年常见病,特别是在一些饮食不健康的中老年患者中间多发,他们常常由于多年积累造成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问题,为脑卒中提供温床。孟知祥出身军旅,亲近士卒,也就是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搞什么特殊化,因此很受官兵们的拥戴。但他毕竟也是长期担任高级军官的,多少还有点特权,比如菜里面多放几把盐,或者平时多吃几块肥肉什么的。在中国古代,无论盐还是肥肉都不是一般人能每天吃得起的,作为武将如果不多吃一些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又怎么能有足够的体力作战呢?特别是当了皇帝不需要再像以前那么辛苦,运动量下降,孟知祥在登基之后不得不面对脑卒中的威胁,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在最后的宴席之前带这位皇帝去做个体检,估计很容易验出三高问题来。

脑卒中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征兆,比如头痛、情绪焦躁等,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每天都有很多头疼的事情,而且喜怒无常才是正常的,否则难免被人“揣摩圣心”,所以在目前所能找到的史料中并没有孟知祥发病之前的前兆记录。这种病一旦发作,哪怕是在今天也十分危险。一方面它的进展很快,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和预后造成危险的影响;另外一方面脑部神经的修复十分缓慢,通常即便脑卒中患者能够被抢救脱险,也会多多少少留下一些后遗症。所以在五代十国的时代,哪怕身为皇帝,如果发生这种疾病抢救的难度也非常大。

尽管还无法准确断定究竟发生的是脑梗塞还是脑溢血,但孟知祥这次发病个人认为是脑卒中之中比较凶险的,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发生了脑卒中,通常都会出现一侧肢体的偏瘫,也就是说左右脑半球中发生问题的那部分会影响到运动神经,造成了一侧肢体失控同时也可能造成一侧面瘫。发生双侧上肢同时失控的情况经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或者脑干部分脑溢血导致血块压迫脊髓,孟知祥这次发病更像是大面积脑梗,因为脑干部分的脑溢血常常会造成四肢瘫痪,而他当时还能站立。

对于这位皇帝来说,更糟糕的是在发病之后他的所作所为完全违反了医生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要求。一旦发生脑卒中,医生的要求通常会是在急救车到来之前,让患者保持静躺姿势,严格禁止进行剧烈活动,打开呼吸道,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扩大。在保障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再将其送入医院进行专业抢救。

孟知祥和各位大臣肯定没有这些医学常识,这位皇帝首先想的是如何满足自己的政治角色要求,所以才会用杂技技巧般的动作喝了部下敬的寿酒。这里面违反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没有在脑卒中发作后马上停止其他活动,对患者进行抢救。要知道抢救脑卒中病人, 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孟知祥此后治疗没有起色和救治时机太晚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违反的第二个原则是不应该在发生脑卒中之后还进行剧烈的运动,那种叼起酒杯甩头来喝的杂技性动作,肯定会对脑卒中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孟知祥真的像我们所推测的那样当时已经发生了大面积脑梗,那么这时他的血压一定很高。再做这样剧烈的运动很容易造成继发性脑出血,使得他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最后,给脑卒中患者喝酒更是典型的“作死”,因为酒会刺激已经严重出了问题的血液循环系统,进一步加剧病情。

孟知祥当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脑部病变,我们已经没有机会进行法医检验了。年代久远,很难想象即便我们发现了这位皇帝的遗骨又能检验出什么来,毕竟不是每一个古人都能够保存得像辛追夫人那样。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恐怕永远也无法找到孟知祥的遗骨了。

孟志祥的墓被称为和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南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里不远处便是一个巨大的公墓,似乎是在标榜着这位前蜀皇帝的亲民。这座陵墓的确比较亲民,它完全不像一个帝王的陵寝,面积不大,周长仅77.4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都把它当成了一座砖窑,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意识到这是一座帝王的陵寝。可惜的是孟知祥的墓在很早以前就被盗了,里面的随葬品被洗劫一空,皇帝的尸骨也不知去向。

孟知祥墓的穹顶

尽管检查皇帝遗骨的可能性因为盗墓也是十分渺茫,但孟知祥的墓依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有着非常精美的石雕而且居然有一个穹庐式的墓顶,让整个陵墓充满了强烈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气质。然而孟知祥出于中原望族,他不应该有多少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尤其在四川这个西南腹地,他为什么要把陵寝建得这么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呢?

答案可能与孟知祥的感情生活有关。和陵是孟知祥与妻子福庆长公主(即当年的琼花公主)的合葬墓,这位长公主是沙陀人,孟知祥与她几十年恩爱夫妻感情甚笃。两人婚后离多聚少而且长公主在孟知祥称帝前便不幸去世了。孟知祥是个重情的皇帝,因此在登基后仍追封长公主为皇后,此后两人也进行了合葬。这种穹庐式的墓葬格局,很可能是孟知祥为了追念妻子而特意设计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皇帝倒是挺有人情味儿的。

那么在当时应该怎样解决孟知祥先生的脑卒中问题呢?首先是后蜀朝廷的各位臣子应该提醒皇帝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三高”问题。如果后蜀的太医院能够因此为皇帝做出正确的健康攻略,给皇帝设置健康的饮食,不去参加这种可能导致脑卒中的大型宴会,则善莫大焉,可以从根本上避免问题的发生。

招数虽然好,但是这里面有很多技术问题,比如当时后蜀的太医院可能没有血压计,也缺乏验血必要的技术支持,而且皇帝如果不参加这样的宴会,可能会导致刚刚归降的两位节度使产生疑虑而重新造反,这些肯定是孟知祥没法接受的,甚至可能血洗太医院。

如果不能防患于未然,那么就只能在出现问题后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抢救了。首先在发现皇帝的双臂不能动转的第一时间,周围的亲勋大臣们应该立即阻止皇帝继续参加宴会,并将其送进净室,以侧卧位静卧。太医可以尽量拉开皇帝的下颌保持气道通畅,同时为了避免咬到舌头给皇帝的上下齿间塞一个毛巾卷。太医们还应该随时注意皇帝可能发生的呕吐,做好人工呼吸的准备。

在封建时代,这些做法可能多多少少有些忌讳(比如给皇帝嘴里塞一个毛巾卷或者给皇帝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无论谁对皇帝做出这样的动作,都可能被孟知祥那些忠心耿耿的警卫人员射*。而且这也很难保证不被其他亲王或大臣误会,认为是太医院组织了政变,而演出兵谏清君侧,血洗太医院的惨剧。

实在不行就只有死马当活马治了,前边已经耽误了这么多事儿,假如能有一个出色的脑外科专家,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判断出皇帝的病情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进行一次成功的开颅手术,达到降低脑压消除脑卒中影响的目的,那么皇帝还是有救的。只是估计这样的手术对皇帝的健康肯定有很大影响,蜀后主孟昶提前监国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干脆直接让孟知祥改任太上皇,也是一种办法。

玛雅遗址中做过“开颅手术”的头骨

当然这做危险性就更大了。在远古时代其实人类就有开颅手术的探索,比如玛雅文明遗迹中就曾出土进行过脑外科手术的人类颅骨,而且根据创口的骨质增生,判断患者在手术后成功存活了较长时间。遗憾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太接受这种创伤性治疗,尤其是对位高权重者的手术,更容易引发谋*的嫌疑。君不见华佗和曹操之间的故事?所以太医……

估计太医先生已经忍无可忍了:无影灯呢?麻醉师呢?别说核磁共振仪,能给我来台X光机也行啊,没有这些就让我做开颅手术还是给皇上做,你们都疯了吗?

真这么干也不用血洗太医院了,太医们集体跳楼就好。

虽然孟知祥最后的耍酷的确有作死的意味,但是在那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下,一旦发生脑卒中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就是一个拖延时间而已。所以这位后蜀前主死得不能算很冤枉。

《蜀梼杌》记载:“知祥好学问,性宽厚,抚民以仁惠,驭卒以恩威,接士大夫以礼。薨之日,蜀人甚哀之。”

这么一位皇帝的去世,在当时那个乱世还真是有点可惜的。

【完】

陛下也会吃错药?当然,很多太医都不靠谱的!

尽管史书上皇帝们大多死得堂皇,但放在今天,要么刑警队一看就要立案,要么御医会被送医学院回炉——这样的小病居然也会死人?!

尽管大多数帝王的病历已经灰飞烟灭,但他们的饮食起居多多少少会有意无意得到记录。学者萨苏依据正史典籍中的蛛丝马迹,运用现代医学和刑侦技术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和大家一起探究历代帝王的生死之谜。

我们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帝王们的生病、中毒、治疗、死亡,也包括帝王生死背后隐藏的历史秘密与八卦。让我们一起带着药箱穿越,揭示那些史书中未曾提及的真实情况,零距离解读皇家最隐秘的角落。

精彩看点

1. 法医视角看历史,严肃看戏,科学吃瓜

2. 医学 刑侦,当代科技解读历史人物生死之谜

上线时间

2024年1月30日起,每周二/五

主讲嘉宾

萨苏:本名弓云,汉族,祖籍河北,1970年生于北京。记者,作家,电视主持人,撰稿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日本问题专家。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管理专业。先后出版图书五十余种,有《国破山河在》《看邻人火烧》《与鬼为邻》《京城十案》《铁在烧》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