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2022 奔赴2023 | “海岛寻梦”这一年

整理2022 奔赴2023 | “海岛寻梦”这一年

首页冒险解谜异兽寻梦记更新时间:2024-10-12

文、图 | 马素平

迎着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回眸2022年,这一年对“海岛寻梦”专栏来说,真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这一年“海岛寻梦”专栏吹响了无数次集结号,组织旗下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征文和命题,他们的创作在这里获得全球传播和互联互动,文字劳作的获得感和价值感更多元、更迅速、更直接。让这方文学小天地在强手如林的战场上凸显了自己的特点,吸引了自己的读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战绩。

下面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值得为“海岛寻梦”专栏提供稿件的每一位作家和文友们骄傲。

这一年,“海岛寻梦”专栏共推出103名作者的488篇文章,很欣慰,这些文字被超1886万人次阅读过,关注本栏人数由年初的19404到年末的31605,增加12201人。

我组织文友参加了壹点号举办的“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第一届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第二届青未了金融散文奖”“致母亲”“致敬劳动者”“与父亲书”“我的阅读故事”“人文齐鲁”“中秋念师恩”“红·十月”“故乡山川”等征文活动。

其中“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活动,文友参与人数最多,先后有十多名文友,提供二十余篇的作品参赛。在初选中有我的《澡堂子留忆》和张新光《鞭炮,童年的狂欢》、徐滔《溜鲜的年味》、吴刚《记忆中的海岛‘年味’》、王胜波《春联留忆》、王国政《乡村教材》这6篇文章入围,通过复评和专家定评,最终王国政、徐滔两位文友的作品荣获三等奖;“海岛寻梦”专栏获得优秀组织奖。

“第一届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活动,徐滔《荒山秃岛变形记》获优秀奖。

“第二届青未了金融散文奖”活动,我的《柜台之歌》获得一等奖,王胜波的《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徐滔的《金融文学沃土上的追梦人》都获得二等奖。

8月份海岛寻梦以一己之力撑起壹点号没有征文活动的这个纪念日,将八一节过成了八月节,月末在壹点号评选中有三位老兵和文友的文章被评为“月度优秀征文”奖。他们是卢书志《我的老班长》、杨建新《记忆深处的老首长》、李昌《与部队同居小岛的难忘时光》。

7月份“海岛寻梦”专栏被授予唯一新锐壹点号(传播力指数1243,列上榜15个集体个人壹点号之首)

9月、10月,“海岛寻梦”专栏连续入选齐鲁壹点清泉计划榜单最佳创作团队奖。

这一年,“海岛寻梦”专栏每日在壹点号排名,名列第一有8次,名列第二有3次,名列第三有3次,名列第四有4次,名列第五有1次,名列第六有3次……七月、八月月度排榜分别是第11名和第12名。

我和102位文友(文友人数比上年增加79个)把自己精心创作的文章,放在这个平台展示,既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又将诗和远方与读者进行了分享。他们以虔诚之心、勤奋之笔和出色的才华,尽情书写着动人的诗篇,不断赋予文学以荣光。他们用火热的激情,点燃自己的文学之梦。

不少读者给予了热情的留言和点赞,尤其是有的读者自始至终关注,且每篇文章都留言点赞,这是大爱!这就是我们文学创作的动力!

这一年是疫情肆虐的年份,在我至亲至爱的父母相继驾鹤西去的日子里,我虽然创作步伐有所停滞,但给文友编辑文章的步履一直没有懈怠, 我除了自己写,还引导别人写,海岛人、老兵哥、老领导、新生代,都是我专栏的供稿人。我甚至帮老年文友电脑敲字,我经营这个专栏累并快乐着。

(一)抛“砖”引玉,我这一年的创作成绩

发表26篇文章,约10万字,阅读量38.9万人,阅读量超过一万多人次,甚至更多的有以下这10篇:《我在家乡长岛获得征文二等奖》《春节前到同学家做客》《立春日海岛同学捎来春节美食》《一双父亲没有穿走的棉鞋》《为美丽港城梳妆打扮的人》《多想与您在梦中再相见》《盛夏赴泉城 享文学盛事》《柜台之歌》《一张和军人合影的老照片》《父母爱情进校园》《海岛那个文艺范的老师》《我们收获了‘青未了第二届金融文学奖’的累累硕果》。

欣喜的是,有多篇文章获了奖。《与父亲书|多想与您在梦中再相见》入选齐鲁壹点6月壹点号原创优质长文,获得清泉计划奖。《澡堂子留忆》入围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初选名单。《柜台之歌》获得第二届“青未了”金融散文征文奖一等奖,位居第四位;还在此次活动中为所在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烟台市分行获得优秀组织奖。

(二)我的队友们一年来的成绩单

1、金融文友

我的老同事王胜波,是“海岛寻梦”专栏的主力军,今年上半年他因腿部摔伤住院治疗两次,有长达半年的时间不能自理,但他克服诸多的不适应,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参加了壹点号多个主题创作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他的系列文章也吸引了很多的读者,不管是诗词还是散文、小说的创作都有新意。

一年来他在海岛寻梦专栏发表作品36篇,阅览人次达136.1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超过万人次。其中《昔日故乡秋》获得18.7万人次阅览量。他创作的系列故事——“古时讼事”七篇,“生产队的人和事”四篇,也都好评如潮。“生产队的人和事”之一——之四分别获得2万、10.3万、17.6万和17.3万人次。这些文章被壹点号推送到各大网媒后,文后读者的留言更是精彩纷呈。“生产队”这个计划经济时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级组织,随着王大哥的深情回忆,重新从读者的记忆中唤醒。他的《春联留忆》入围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初选名单,《师傅的言传身教》获得齐鲁晚报壹点号第二届“青未了”金融散文征文奖二等奖。

济宁老同事崔玉堂行长,慕名找来让我帮忙修改他回忆父亲的文章,文章几经修改,发出后得到好评。他也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创作6篇,后来更是自己独立门户,开设专栏,沉醉在自己的文学小天地里。

他还推荐同事马德民来专栏发表文章,一篇怀念恩师的文章《烛》,让马德民沉寂了多年对恩师的感情得到了释怀。

北京工行杜敏姐姐,一篇《春的味道》获得了8.4万的阅读量,情真、意长、唯美的写作手法,是这位大院子女质朴、善良胸怀的完美诠释。

杨志平、龚新华、渠雪冰、张璇这几位金融文友,也把自己的处女作稿件交给“海岛寻梦”专栏发表,接受喜欢专栏读者的“检阅”。广东工行的龚新华后来也在壹点号开设专栏,独立在自己的文学小天地里。

《金融文坛》杂志社范振斌常务副总和副总兼编辑部主任栾晓阳也被我动员来壹点号发表文章。其中范总先后发表了36篇文章,以诗词为主,“满庭芳”“定风波”“孤雁格”等词牌名的文章作为小编的我,还是第一次了解,编辑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受益匪浅。他的诗词也获得了喜欢古诗词读者的喜欢。栾晓阳副总的文章《又是一年樱桃红》获得2.8万的阅读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家乡那份深深的热爱之情。

2、部队大院的姐姐们

非常感谢他们加入到“海岛寻梦”专栏,为讴歌父辈的好传统、传承父辈的军旅精神、弘扬当代正能量做点贡献。她们是孟立军、王世举两位姐姐。

3、长岛老家文友

长岛仙境,人杰地灵,因为没有作家协会,2022年我继续牵线搭桥帮助10位文友加入烟台市作家协会,帮助4位文友申报山东省作家协会,从而调动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他们编织美好,撰写幸福生活,一篇篇精美的稿件也被我采纳转发。

吴忠波、吴刚 、吴春明兄弟档:

吴刚去年来“海岛寻梦”专栏发表多篇文章,收获不小,今年也在壹点号开设了自己的专号,偶尔有好文章还愿意来“海岛寻梦”专栏发,用他的话来说,这个专栏有人气,热闹,文学氛围浓厚。今年他的《记忆中的海岛‘年味’》也进入了青未了第二届散文奖初选名单。

他大哥吴忠波是我高中同学,曾经是老家长岛的宣传部长,后来在烟台工作多年,去年退休,他早在“今日头条”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今年因为我的相邀,他在“海岛寻梦”栏目发稿18篇 ,其中编写我与“海岛寻梦”的评论文章5篇,如《同学马素平和她的“海岛寻梦”》《同学马素平及“海岛寻梦”的现象级思考》《“海岛寻梦”冲刺“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见证马素平“海岛寻梦”之源》《唯一“新锐壹点号”赞》(与人合作)。他用敏锐的眼光、严谨的措辞,生动的剖析我及“海岛寻梦”专栏在新媒体中发挥的作用,助推专栏成为真正的新融文媒、军旅文学“现象级”网红。

我每组织一次文友活动,他都会贡献一篇稿件,如《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长岛文友沙龙遇上“龙抬头”》《“海岛寻梦”接龙“长岛沙龙”》《送子观音|烟台名中医药专家王淑丽伉俪》《一封推荐信圆了堂哥的文学梦》《一次捐书活动的“情缘”邂逅一一走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他还新创诗文“十字言”,主要内容也是与长岛有关,如《十字言|长岛海洋生态文明新名片》《妈祖北庭长岛“显应”900年》《当“观音”变成礁》《“放歌长岛”墨香四射|读新书“放歌长岛”及其序言有感》。他的超万字文学作品《在蓬莱:与东坡同行》,我分三期编发,这是他的文史研究方向,也是触碰他文学心灵的有感而发,得到了众多“苏粉”的共鸣。

吴春明是吴刚、吴忠波的堂哥,他当年在海岛八十年代的文学圈里也小有名气。在工作单位四十多年里,对文学的爱好依然保持,但很低调,从不发表文章。后经表弟吴忠波引荐,来“海岛寻梦”专栏发表文章,半年来发表了17篇文章,阅读量达83.7万人,有8篇文章阅读量上万人次或更多。其中《老的节奏》27.1万,《醉卧古寨》25.7万,《自行车的记忆》6.1万。一位不声不响、低调的文学青年,愣是被我拽到了疾行的快车道上,我相信他的实力,更期待他的辉煌。

长岛知名作家、《父母爱情》作者刘静的同班同学、我的学哥徐滔,是一位高产作家,临近退休了,我将他请进“海岛寻梦”创作团队,今年一年给他在“海岛寻梦”专栏发稿30篇,阅读量达104.6万人次,其中有26篇阅读量达万人以上,他讲述长岛的渔家风情、自然景观等文章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长岛浪》阅读量为20万,《把孤岛支教的所有日子过成了诗与远方》14.6万,《文科班里的窃书贼》11.6万,《长岛老渔寨》为8.7万人,《两个老师和八个学生》5.5万,《雨夜话乡愁》5.2万,《秋月朗》《雁过蓝天》《风雪长山岛》《长岛红烂漫》均为4万以上的阅读量。他还先后参加了齐鲁晚报组织的一些征文活动,其中《溜鲜的年味》获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的三等奖,《金融文学沃土上的追梦人》获第二届青未了金融散文奖的二等奖。《荒山秃岛变形记》获第一届“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征文大赛优秀奖,其中还有六篇散文分别入选《一匹马自梦境中奔来》《放歌长岛》《红村礼赞》等四本书,个人散文集《故事里的长岛》也顺利出版。他加盟“海岛寻梦”专栏,既给本土作家团队带来了感召力,又使得本专栏放歌家乡长岛的前景更广阔。

林海大哥今年的文学创作也是个丰收年,他在“海岛寻梦”专栏的作品达到了25篇,60多万的阅读量,其中《缘》37.3万阅读量,这篇文章讲述了自己与多年不见的朋友过往和重逢的幸福回忆,人间大爱跃然纸上。《大红灯笼高高挂》《长岛那片海》《神龟飞天》《嵩山下,那口妈妈井》也取得非常好的阅读量。

最有趣的一位长岛文友,是我小时候在海岛上学时东村一位叫肖淑华老师的儿子赵伟,他来专栏发表文章还是他妻妹推介给我的。开始他也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将自己的小诗小词在专栏发发,有没有人看,他不关心,他只想找这个平台安放他的“诗和远方”。从7月15日发表第一篇文章,我对他也没报多大的希望,只是成全这个小弟的文学爱好,顺手编辑一下。到了十月份,我在微信里经常看到他发过来的美食照片,还有简短的文字,我戏称他是美食家。有一次我俩在微信里,我顺手发给他我这个“长岛美食爱好者”的一组买“磨螺”、煮“磨螺”、吃“磨螺”的照片,他那边也敲打出几小段关于儿时吃“磨螺”的回忆。我一看他写得挺有意思,就编辑了一下发表了,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我还把小外孙吃“磨螺”的短视频附在了文尾。没想到,一篇美食文章竟获得了好评,阅读量也是节节升高,几天时间达到22.4万人,一炮打红。受此鼓舞,我俩对长岛美食的热爱之情,一拍即合,他写我编辑、补充和修改,两个月下来竟编发美食文章37篇,其中过万人阅读量的有14篇,《蒸针良鱼》39.6万,《大头鱼的传说》26.8万,《长岛大面》21.9万,《咸鱼饼子》19.4万,《壮脸辫子鱼》19.1万,《刚撸的海虹》12.1万,《美味煞星》10.3万,《诗意白吃鱼》5.1万,《上盘磨螺》4万,《扇贝丁饺子》3.9万,《都叫老板》3.1万,《啃段八蛸腿》2.8万,《丝滑骆驼毛》1.8万,这一篇篇文图并茂的家乡美食文章,也弥补了“海岛寻梦”专栏“烟火气息”不足的缺憾,使得专栏更接地气。年末一篇《冬至雪倾城》又获得33万的阅读量,也让赵伟完美收官。赵伟今年称得上是栏目的一匹“黑马”,半年时间他为专栏撰写43篇文章,阅读量达236.7万人次。长岛写美食文章的作者有不少,但像赵伟这么全面、细致地写美食文章的人我认为他是独一个,这也是我们为宣传家乡不遗余力做出的最大贡献吧。

袁克廷是家乡长岛任现职的宣传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多才多艺之人,其书法、摄影、作词、文章在家乡融媒体上俯拾皆是,我请他来“海岛寻梦”专栏,就是想让更多的读者,通过了解他的作品,能看到如今的长岛官民齐心,文化文学艺术氛围浓厚的这么一个良好的环境。他发表的7篇作品,其中《海的颜色》35.7万人阅读,《长岛几多美,你还没发现》4.4万人阅读,歌词《小岛军营百家饭》1.8万人阅读。他的毛体书法更是一绝,自学成才,功夫了得,在今年*诞辰129周年纪念日时展出,抚慰了多少像我这个年龄段人的思念之心。

肖洪莉是今年新入会的市作协会员,是土生土长的长岛人。她的文章写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岛语风趣,妙语连珠,很受读者的喜爱。半年来发表作品10篇,都是过万的阅读量,其中《老魏钓鱼》30.4万,《岛里女人》29.4万,《再说老魏钓鱼》10万,《家有神兽》7.5万,《家乡的丝绸迎风起舞》1.6万,《草垛儿》1.5万,《兄弟》1.3万。《老魏钓鱼》一文专业性词句不少,有的读者说没钓过鱼的人是写不出来这么生动的文章,更何况是一名女性作者。我细问她方知,文学创作真是来源于生活,她为了写好这篇文章,花了大把时间采访老魏,就差跟船队出一趟海了。如果仅有专业知识,没有作家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没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是写不出这么生动的文章。我每个月很期待她的新作,喜欢看她写的海岛风情和人物传,也希望长岛像肖洪莉这样的本土作家再多一些。

李昌今年因为含饴弄孙,创作时间不多,只有两篇文章发表。《与部队同居小岛的难忘时光》在八月份随“八一特辑”时发出,收获了81.1万的阅读量和月度优秀征文奖,《小姨,您可化作了那白色的灯塔》在中秋节念师恩征文中发表,收获了6万多的阅读量。

刘贤同、刘彩兰兄妹:最先到“海岛寻梦”专栏发表文章的刘彩兰在诗歌、散文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她好学勤问,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感染了我,虽然刚入文学这个圈子,但后劲十足。连续发表了7篇文章,过万人阅读的就有3篇。其哥哥刘同贤,书法作品有特色,我从刘彩兰微信朋友圈看到后,邀请其哥展示作品。陆续编辑发表了他5期书法作品,获得了喜爱书法的读者称赞,也丰富了“海岛寻梦”专栏艺术作品欣赏的种类。

林勇、石爱云、孙寅昌、张新光、张状庆、郭明、吴强、王宏章、宋延武等长岛文友,也将自己创作的精品在“海岛寻梦”专栏发表。

我哥哥马爱国的两篇文章是悼念我们的爸爸妈妈的,其中《心中永远有咱爸妈》有1.8万人的阅读量。

4、烟台文友

烟台知名记者、作家尹浩洋在“海岛寻梦”专栏发表了11篇文章,他的文章文学功底深厚,篇篇都是佳作,其中《长岛的乡愁海酱》一文有18.4万人次的阅读量,《及早感恩》3.9万的阅读量。

同时他的学生藏永刚、老邻居高守莲也被他带动,来专栏发表文章。

藏永刚的《我的语文老师是尹浩洋》一文阅读量2.6万人。文章写的好,用尹浩洋老师朋友的话来形容:“这可是教体育的老师,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员也会写文章,不简单啊。”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文学梦想,别看他干着与文学不搭界的工作,但为人之师储备知识的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关键是人家小时候的语文老师尹浩洋厉害啊。

烟台日报社王玮副总编的《“海岛寻梦”栏目被写入论文范例》,烟台日报社执行总编辑马全应《致马素平大姐的一封信》是“海岛寻梦”专栏今年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章。两位资深报媒专家,一位将我和“海岛寻梦”专栏的现象写入业内学术论文里,高度褒扬,意味悠长。一位就我的参赛文章《我的文学苹果树》给予点评和鼓励,文笔超然。他们是审阅了无数篇文章的科班专家,是写了无数篇文章的大笔杆子,他们为“海岛寻梦”专栏的鼓与呼,让我倍感荣幸!因为他们的文章,专栏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廖鲁川在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颁奖典礼上给予了总结表扬,称我为:“壹点号主理人完成了从一名单纯的专栏作者向一名内容的生产者、流程的组织者和品牌的推广者的转变。”

原烟台日报社知名记者张兵写长岛的两篇文章《我和海参的故事》也获得了4.3万阅读量。

烟台作协副主席胡剑华的文章《那块手表》也被我编辑发表,获得好评。

杨文革是我在芝罘区散文学会的文友,下半年来“海岛寻梦”专栏发表文章,她比较擅长写两千字左右的文章,投稿于报社,每每被采用发表,被我誉为“经常拿稿费”的文友。在壹点号发表她的这些文章,比较适合归类到“青未了”散文作品这个板块,开始她文章的阅读量一般化,没有过万人的,直到她参加中秋节感师恩征文活动,《花好月圆喜相逢》获得了32万多的好成绩后,她渐渐被读者认可了。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秋意深丝瓜长》21万,《所成里之夜》17.4万,《重逢雪如花》23.6万,年末以23篇107万的阅读量完美收官。

鲁从娟文友发表6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细腻,其中《高空看巧云》收获12万多的阅读量。

陶传蔚、刘萍、张力田、王岩、王春选,迟春东、赵修基、孙韶等文友今年都有作品在“海岛寻梦”专栏发表,反响不错。

5、长岛老兵作者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退役老兵依然把八一作为自己的节日。八月,载满了长岛老兵的荣光,“八一特辑”是我用于编发老兵文章的一个栏目,它联结了长岛老兵的对第二故乡的真挚情感。

回味八月,那是激昂的每一天!我在“海岛寻梦”专栏与长岛老兵相逢,将老兵们的文章进行了编发。共发“八一特辑”46篇,总阅读量393.5万人次。

八月过后,一些长岛老兵的投稿热情不断,陆续有12位老兵发来21篇稿件,我把老兵的文章归结到“长岛岁月”栏目,编辑了21期,年末统计了一下老兵文章的阅读量,其中:

王家堂《我给首长当公务员》278.3万

杨建新《记忆深处的老首长》72万;

周兴泉《牵挂出征战友》59.5万;

王玉环《奉献在长岛医院》52.4万;

侯玉德《回校园》35.2万,《当兵第一次站岗》3.3万人;

赵 阳《长岛旧事》26.5万;

卢书志《我的老班长》25.6万;

李继港《马车班里的功臣》22.1万;

王凤栋《父辈们的长岛情结》19.7万;

武瑞才《纪念郭伟战友》19.3万,《最难忘的一天》3.4万;

王瑞增《忆在北隍城的日日夜夜》19.2万;

刘玉庭《山中那一条条难以忘怀的坑道》17.7万;

张军《亲历南疆战火》15.2万;

盛范修《渤海前哨第一岛》14.8万,《最忆是长岛》8.5万,《感受精简整编》2.2万;

刘基地《封存四十年的血手印》14万,《一双军鞋的故事》3.8万;

甘传伟《团长教我当队长》13.3万;

夏侯新年《画不尽的长岛情》10万;

黄国荣《无尽的眷恋》6.9万;

王延恒《话说长岛》6.6万,《追忆马贵仁科长》5.7万,《长岛军恋》3.3万;

周秋生《怀念母亲》4.2万;

梁海鹏《亲历长岛拥军潮》4.2万;

滕风华《再圆老兵军营梦 赓续海岛鱼水情》3万;

秦汉庄《我心目中的将军》2.7万;

宗树刚《缅怀我的兄长宗树坤》2.6万;

王淮国《爱恨就在一水间》2.5万;

李继港《马车班里的功臣》2.2万。

新中国成立以后,70多年来有30多万老兵相继驻守长岛,能拿起笔写回忆文章的老兵真是不简单,他们通过讲述自己和战友们的军营故事,从中获得了荣誉感和幸福感。齐鲁壹点号能给长岛老兵提供一个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他们当年的风采,我作为一名“海岛寻梦”专栏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职责。

写文章的老兵里30后40后50后60后都有,年长的已87岁,年少的也60岁了,从花甲到耄耋,即使他们当年在海岛生活如此艰苦,游走的记忆仍然封存在流年里,每一篇都能看到他们当年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些闪光的足迹。

老兵陆汉洲是目前在“海岛寻梦”专栏发表文章的所有文友中,少数获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格的作家之一。自前年开始,他的不少文章已陆续在“海岛寻梦”专栏发表,收获了不少喜爱他作品的粉丝。今年的八月,他更是提前准备了4篇有份量的文章,而且还将他居住地江苏省启东地区的战友们的回忆文章,整理打包推荐给“海岛寻梦”专栏发表。

南方有老兵陆汉洲组织战友们向“海岛寻梦”专栏投稿,北方有山东省淄博市的盛范修老兵组织战友投稿。

老兵盛范修,宣传干事出身,在部队担任过军分区副政委,在地方担任过地级市宣传部副部长、报社党委*。在八月他也是提前准备了4篇有份量的文章,再陆续把战友们的文章整理好后发给我。八月过后,他又发来了3篇文章和帮战友整理的多篇文章,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文笔也非常棒,每篇文章都是精品。“长岛岁月”也是经他的提议,作为“海岛寻梦”专栏常年为老兵战友发表文章的一个栏目。

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著名军旅作家黄国荣大校,在百忙之中,找出自己以前写长岛的三篇回忆文章,让“海岛寻梦”发表,为战友们写军旅文章带了好头,也让“海岛寻梦”专栏上了档次。

老兵王延恒叔叔曾经是与我父亲一个保卫科的战友,他的回忆文章总能把我带入父辈在海岛工作、生活的那个场景。他今年发表了7篇文章,阅读量近20万人次,篇篇都很精彩,他还帮战友们整理修改文章多篇。得知我父亲去世后,他召集跟父亲同事过的几位保卫科战友与我建立了微信小群,安慰、开导、关怀我,让我感觉就像幼时跟父亲到办公室,被这个叔叔逗逗,那个叔叔抱抱,那些难忘的父爱情景重现。

老兵侯玉德现在也是我的金融文友,今年他在此发表38篇文章,收获了70万人次的阅读量。除了军旅文章,他写的儿时随父亲待过的村庄《水盘村往事》也收获了14.9万的阅读量。

老兵王国政也是我的金融文友,他的文字水平来自军旅文化的熏陶和历练,今年发表他的文章7篇,除了那篇获三等奖的文章《乡村教材》和军旅文章,他的《重阳节看望姨妈姨夫》也收获7.7万阅读量。

2022年的句号已经画满,作为生活的记录者和时代的见证者,我和文友们回望2022,成绩来之不易!在壹点号“海岛寻梦”这方文学创作园地,耕耘和收获是相辅相成的,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些难忘的瞬间让人想要定格;那些无法弥补的遗憾让人难以释怀……“海岛寻梦”专栏也积了三年之功,从2020年十大个人号,到2021年十五个年度影响力创作团队之一,再到今年七月份的唯一新锐壹点号,如何不负众望,让专栏成为真正的新融文媒、军旅文学“现象级”网红,仍然是我和文友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感谢大家关注“海岛寻梦”专栏,感谢壹点号编辑团队辛苦工作。

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将更多的好故事讲给您听,在热爱中阔步前行,相信生活自有回甘。收获2022,努力2023,梦想再续航!

壹点号海岛寻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