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背后的成语故事:195件禁止出境文物(13)成语篇

文物背后的成语故事:195件禁止出境文物(13)成语篇

首页冒险解谜英雄盟约仙界乱斗更新时间:2024-04-26

文博时空 作者 陈丽媛等 一言九鼎、鼎鼎有名、人声鼎沸,为什么这么多和鼎相关的成语?古人用鼎做什么?矫若游龙说的是谁的书法?笔走龙蛇又是对谁的称赞?大动干戈中的“戈”是什么?弄璋之喜的“璋”又长什么样?佛教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真的存在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成语是我们语言和文字中最精炼最精华的部分,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典故、一段历史,背后还有能印证这段历史的珍贵文物。让我们一起走进 195 件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了解成语中的典故吧!

青铜器

01

后母戊铜鼎

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重 832.84 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因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鼎在古代多为礼器,青铜制造,不仅重,而且重要,所以经常被用来形容分量重、名气大、有威严。

力能扛鼎: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项羽本名叫项籍,字羽,史书上记载他身高八尺二寸,由于古代一尺要比现在略短,换算成现代的身高大约一米九左右,可以说是很高大威猛。秦末项羽刚起义之时,项羽为扩充兵力,去联络恒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四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

02

利簋

西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

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上圆下方的形制,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簠、簋: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也是食器,也用作放祭品。

簠簋不饬(fǔ guǐ bù chì):不饬即不整饬,意思是借指贪污,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出自《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意为:古代大臣有因为不廉洁而被罢免的,不说他不廉洁,而是说“簠簋不饬”。

03

大盂鼎

西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为“三足鼎”,雄伟凝重,内壁铸有铭文 19 行,是目前所见西周时期最早的“册命”类出土文献(中国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爵、任免、赠谥、祝祭等的诏令文书),是研究西周礼教制度、分封制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三足鼎立:像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 80 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04

大克鼎

西周 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造型雄伟凝重,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达到巅峰的历史见证。鼎立耳,口沿下饰变形兽面纹,中又饰小兽面纹,并有觚棱凸棱。

鼎铛有耳(dǐng chēng yǒu ěr):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出自《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赵匡胤宠幸赵韩王赵普,视他为自己的左右手。有个叫雷德骧的御史中丞劾奏赵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赵匡胤大怒,斥责雷德骧道:“只要是像鼎和铛这样有耳朵的东西就听说过赵普,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他是朕的社稷之臣吗?”并命令左右拖着这位大臣在庭前绕了好几圈,雷德骧的帽子都掉到了地上。赵匡胤还警告雷德骧不许对外人说起赵普的事。

05

齐王墓青铜方镜

汉 淄博市博物馆

齐王墓青铜方镜是器型巨大、形状独特,装饰精美。据考古专家分析,“齐王墓青铜方镜”很可能是当时齐国一位女性贵族的随葬品,这反映了当时非常盛行的公主文化。

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盛水的盆(古时称“鉴”),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

分钗破镜:钗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镜是梳妆用的器具,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出自南北朝时期徐德言的《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夫妻二人因战乱离散之前,破铜镜而各留一半,相约以此为凭、重新团聚。离散后不久,乐昌公主被迫嫁给新贵杨素,后虽破镜得以重圆、但二人终难团聚。徐德言即作《破镜诗》写于镜面,抒发思念之情。杨素得知此事后,安排二人重聚,乐昌公主即席赋诗一首,表达两难之情。杨素被二人的情义深深感动,遂安排二人重新结为夫妇,成就了一段传承千载的爱情佳话。

06

铸客大铜鼎

战国 安徽博物院

铸客大铜鼎体量巨大,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无不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堪称楚国重器。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正当;鼎盛:正当兴盛的时候,指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出自《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意为天子现在年富力强,品行道义上没有过错,对他们施加功德恩泽。

07

曾侯乙编钟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证明中国历史上已成功解决了一钟双音在物理学、音乐学、铸造学上的一系列难题,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鸣钟列鼎: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用“鸣钟列鼎”或“鸣钟食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西京赋》为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作,与《东京赋》合称《二京赋》。《西京赋》描述了长安的繁华,讽刺了社会的奢靡风气。

08

淳化大鼎

西周 陕西咸阳淳化县博物馆

淳化大鼎是迄今所见西周青铜器中最大、也是圆鼎中最大者。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这种形制的铜鼎为特例,至今仅见此一器。

扛鼎之作:指作者所有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的写作水平和写作风格的、最有分量的、最受广大读者推崇的、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比喻作品(多指文学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广大,意义深远。

09

景云铜钟

唐 西安碑林博物馆

景云铜钟是唐代为景龙观所铸之青铜钟,国家一级文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名钟”、世界名钟之一,据说每天撞击报时的时候,全城都能听到清亮悦耳的犹如凤凰鸣叫的钟声。钟身铭文 292 字,为稍参篆隶的楷书,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

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说晨钟暮鼓。出自南北朝·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铜钟早在原始社会,作为礼器的钟就出现了。由王孙钟上的铭文:“用享以孝,于我显祖文考……用宴以喜,用乐嘉宾父兄,及我朋友”,可以证明钟是宗庙及宴会时的乐器。当时的钟或以木制,或以竹制,或以陶制,是一种简单的打击乐器。随着青铜文化的开始,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钟。

铜钟发音宏亮而悠扬,自佛教传入中国开始,铜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写道:“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摄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因此,名刹宝寺皆有钟。当暮霭渐合,寺院庙堂钟声回荡,木鱼橐橐,与僧尼颁经声溶为一钵,增添了莲花佛界特有的神秘气氛。

10

中山王铁足铜鼎

战国 河北博物院

中山王铁足铜鼎是中山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还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鼎,是研究战国及中山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

一言九鼎: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按照周朝规定,天子祭祀时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一言九鼎”意为说话人的地位很高,说话力量大,能有很大作用。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二十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但到了楚国,经过相互交谈,他们对毛遂的了解加深,逐渐觉得毛遂很了不起,开始对他钦佩有加。平原君去和楚王商谈联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可是,平原君和楚王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是没有结果。随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怂恿毛遂上台去说服楚王。

毛遂对楚王说:“我们如今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于是,赵、楚两国歃血为盟。楚、赵结盟后,平原君带着毛遂等回到赵都邯郸。平原君感叹地说:“我手下的门客多时逾千,少时也有数百,我自以为识尽赵国的贤士。这次毛遂的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毛先生在府中三年,我竟没有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强兵。他到楚一国,只用了一席话,便使赵国的威望重于九鼎。”

11

西周晋侯鸟尊

周(晋国) 山西省博物院

鸟尊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根据考证,鸟尊是第一代晋侯燮父所作,其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昭穆之际,卒于穆王早期,“晋侯”是燮父的自称。成王时叔虞封唐,作为唐国的第二代继承人,燮父在位期间,改国号唐为晋,是第一位晋侯。鸟尊见证了第一代晋侯开国之初的功业。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遂以秦晋之好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春秋时代,晋国和秦国是相邻的两个大国,晋献公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称“穆姬”,以此来加强同秦国的友好关系。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动乱,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即位,称晋惠公。原来夷吾因为受献公的宠姬骊姬迫害而长期流亡在外,为了保证自已能安全回到晋国即位,就请秦穆公派兵护送他回国。作为回报,他答应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谁知夷吾即位后,并没有信守诺言。

晋惠公不守信用的行为,引起了秦穆公的不满。公元前 647 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向秦国求救。秦穆公不计前嫌,送去了大批粮食,帮助晋国渡过难关。第二年冬天,秦国遇到了同样的饥荒,就向晋国求援,但晋惠公忘恩负义,根本就不顾念秦国对自己的种种帮助,不但不支援一点儿粮食,反而派兵攻打秦国。秦穆公非常生气,等待国势转好,便亲自率军讨伐晋国。不久,晋国战败。秦穆公活捉了晋惠公,把他囚禁起来,准备回到秦国后就*了他。

穆姬得到消息后,身穿丧服,带着三个儿女登上一座堆满干柴的楼台,派人对秦穆公说:“上天降灾,使秦、晋两国以刀兵相见。如今晋君被您俘虏,他什么时候到都城,我就什么时候死,请君早做打算。”秦穆公一听着了慌,没办法只好放了晋惠公,还把他安置在灵台,待以上宾之礼,之后秦晋两国国君还缔结了盟约。

以后,秦、晋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晋惠公把太子子圉派到秦国去当人质,秦穆公还将一个女儿嫁给了子圉。后来晋惠公病重,子圉担心当不上晋国的国君,就于公元前 638 年秋天,偷偷逃回晋国。第二年,晋惠公因病去世,子圉即位,史称晋怀公,但他生性刻薄,不能容人,弄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这时,晋公子重耳来到了秦国。重耳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而且很有才华,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他。秦穆公看到晋国政局动荡,晋怀公昏庸无能,就决定帮助重耳回国夺取政权,而且还把自已最喜欢的女儿怀嬴及四位宗女嫁给了他。公元前 636 年,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和国内群臣的拥戴下,回到都城曲沃,秦穆公派人*死怀公,扶立重耳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12

春秋越王勾践剑

春秋 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制作精美,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卧薪尝胆: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该成语原意指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公元前 496 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 482 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 473 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拔剑自*。

13

战国商鞅方升

战国 上海博物馆

战国商鞅方升,又称商鞅量,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是中国度量衡史不可不提的标志性器物,是战国至秦汉容量、长度单位量值赖以比较的标准。

徙木立信:出自《史记》: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后用来比喻言出必行

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任,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这个故事也称“商鞅立信”。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在公元前 356 年和公元前 350 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就是如今传世的“战国商鞅方升”。

其他与青铜器相关的成语:

鼎鼎有名:鼎鼎指声威盛大的样子,现在通常用来形容名气很大。出自唐代诗人陆游的《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九鼎一丝:九鼎:夏禹铸的象征九州的九只鼎,后以“九鼎”比喻分量之重。九只鼎,只用一根丝来悬挂着,意思是指千钧一发,比喻情况非常危急。出自明代宋濂的《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

鼎铛玉石:以鼎为铁锅,以玉为劣石,意思是形容生活极端奢侈。出自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意为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商彝周鼎:彝和鼎,商周祭祀用的礼器,泛指极其珍贵的古董。出自明代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负鼎之愿:比喻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击钟陈鼎:指击钟列鼎而食,可形容贵族豪华排场。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新,立新。指革除旧的,建立新的。出自先秦《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瓷器

14

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宋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雨过天青:意为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成语出自明代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也有提及:“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色香,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

其他与瓷器有关的成语:

瓦鸡陶犬:泥土烧制的鸡犬,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际用途。出自南朝·梁·萧绎《金缕子·立言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意思是:泥土烧制的犬(虽然像真犬)没有为人守夜的警备能力,瓦做的鸡(虽然像真鸡)不能在破晓时带来鸡鸣的好处。

书法

15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卷

唐 故宫博物院

东晋王羲之与友修禊,把酒临风,即兴创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推崇备至,命朝中善书法者多加临摹,冯承素版便是其中之一,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且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王羲之原迹惜已无存,但从冯承素摹本中也可一览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

矫若惊龙: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后人点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人们常用“矫若惊龙”来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16

欧阳询《梦奠帖》卷

唐 辽宁省博物馆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隋唐书法家虞世南、唐朝书法家褚遂良、唐代大臣薛稷这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与唐代书法家欧阳通合称“大小欧”。他的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

这份《梦奠帖》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清劲绝尘。

铁画银钩:指运笔既刚劲、又柔媚,刚柔并济,如行云流水,多形容书法刚健柔美。出自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17

怀素《苦笋帖》卷

唐 上海博物馆

笔走龙蛇:用来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用来点评唐代僧人怀素书法作品的《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唐朝时期,一年秋天,秘书监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好不热闹。当时在座的有书法家怀素、“诗仙”李白。酒过三巡,贺知章向来宾敬酒致谢说:“嘉会良辰,少不得赋诗助兴,有请谪仙李翰林作诗以记盛会如何?”李白并不推辞,只是说:“诗意因兴而起,酒兴有了,但还不够,请怀素师当众挥毫以助诗兴。”

怀素放下酒杯,飘然起立,堂上顿时一片寂静。但见少年僧人援笔蘸墨,凝神注视纸绢片刻,突然运气挥毫,臂转腕旋,写完一张又一张,不多久,满地尽是灵气飞动的草书,几箱麻笺素绢顷刻用完。

怀素掷笔返座时,李白《草书歌行》亦已写就,当众吟哦道:“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吾师醉后倚绳休……起来向笔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倪倪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贺知章评论说:“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确实笔走龙蛇啊!好字,好诗!”

当年酒宴上怀素的书法作品今人虽未曾看见,但通过怀素的《苦笋帖》也可感受到怀素书法之高超,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笔意洒脱而不失矩度。

18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

唐 辽宁省博物馆

这份书法作品是武则天(624 年—705 年)命宫中画师勾填王羲之、王献之及其族人墨迹的唐摹本,共七人十帖,该帖勾填完毕后,原本又退还给王方庆;可惜原十卷早已亡佚,现仅存此勾摹本。东晋琅琊王氏一族书法风格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王羲之笔势委婉含蓄,朴厚而多隶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出自唐代著名书学理论家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曾给朝廷写过祭祀天地神明、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祝版”(祭祀时粘贴祝文的方版)。晋成帝司马衍即位后,就命祝版工人更换祝版上的题词。谁知工人们在那块木板上削了好半天,也没能把王羲之原来的字迹刮掉。工人们拿起祝版仔细一看,都大吃一惊,连声赞叹。原来,王羲之写的每个字都渗入木头三分多,好像刀刻一般,哪里能轻易刮得掉呢?工人们不禁赞叹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19

赵佶《草书千字文》卷

宋 辽宁省博物馆

《千字文》是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内容丰富,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它还是学习书法的范本。宋徽宗赵佶就特别喜爱《千字文》,一生写了多卷,现存有两件。

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千字文》,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几乎句句引经据典,它引申出来的成语多达 20 多个。比如用来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的成语“川流不息”、形容同胞的兄弟姐妹的成语“同气连枝”、指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的成语“聆音察理”、指根据对方的脸色和表情行事的成语“鉴貌辨色”等。

闰余成岁:出自《尚书·尧典》,有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个成语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历法(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密切相关,用设闰的方法,将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的时间差加在一起,就形成了闰年、闰月。

假途灭虢(guó):最早出自于春秋末期文学家左丘明的《左传·僖公二年》,指晋国向虞国借路去灭虢,晋灭虢后,在归途中又灭了虞国;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义而消灭对方。

蚕头燕尾:用来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宋徽宗醉心书法,收藏赏玩名家字帖,在《宣和画谱·颜真卿》中记载了他对颜真卿书法的高度点评:“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20

北宋刻本《范仲淹文集》(30卷)

宋 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是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可以说非常坎坷。范仲淹不到 3 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朱家是长山的富户。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他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和切成细末的咸菜一起吃,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

划粥割齑(jī):意思是等粥冻结后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形容十分刻苦。出自北宋文学家魏泰的《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

颜筋柳骨:指颜体书法丰满、端正,柳书笔画清晰、有骨感,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范仲淹除了在政治、文学上影响后世外,范仲淹还善书法,尤工楷、行体,是一位艺精技高、受人重视的书法家。他曾在《祭石学士文》中写到:“曼卿之笔,颜筋柳骨。”用来点评北宋文学家石延年(字曼卿)的书法体兼颜、柳(即唐朝书法大家颜真卿、柳公权)。

其他与书法相关的成语:

书法,一种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既有着字形美,又有着意蕴美,还有着“字如其人”的个性美;与书法有关的成语大多用来极力称赞文人墨客书写气势,或赞扬古代书法家刻苦学习的精神。

临池学书:相传东汉书法家张芝学习书法很勤,家中衣帛都被写上字,然后再煮白;他在池边学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练习书法上非常用功,每日苦练,不知疲倦。

银钩玉唾:形容书法笔画有如银钩,遒劲有力,言谈有如吐玉,弥足珍贵。出自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诗:“银钩玉唾明茧纸,松箑轻凉并送似。”

虞褚欧颜:指唐代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和颜真卿。也泛指楷书的各种流派。

落纸烟云:指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出自《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不缀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群鸿戏海:指像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多形容书法遒劲灵活。出自南朝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也作“风舞龙飞”。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力透纸背:意思是书法中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诗文等作品运力巧妙、内涵深刻。出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龙蛇飞动:意思是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丰筋多力:指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或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出自《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鸾翔凤翥(zhù):意思是鸾鸟盘旋,凤凰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出自晋代书法家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

如锥画沙:意思是像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出自《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渴骥奔泉:意思是像口渴思饮的骏马,奔向甘泉;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出自《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怒猊渴骥(nù ní kě jì ):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出自《新唐书·徐浩传》。

剑拔弩张: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春蚓秋蛇:意思是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像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出自 《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绘画

21

董源《山口待渡图》卷

五代 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描绘的正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梁鸿字伯鸾,所以此图又名《梁伯鸾图》。

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古时的一种有脚的托食物的盘子。送上饭菜时,把托盘举得同眉毛一样高。比喻夫妻相敬相爱。也作“齐眉举案”

东汉人梁鸿,字伯鸾,原籍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年轻时家里很穷,由于刻苦好学,后来很有学问。但他不愿意做官,和妻子依靠自己的劳动,过着俭朴而愉快的生活。

梁鸿的妻子,是和他同县孟家的女儿,名叫孟光,生得皮肤黝黑,体态粗壮,喜爱劳动,没有小姐的习气。据说,孟家当初为这个女儿选对象,很费了一些周折。三十岁了还没出嫁。主要原因倒不在于一般少爷嫌她模样儿不够娇,而在于她瞧不起那些少爷的一副娇模样。她自己提出要嫁个象梁鸿那样的男子。她父母没法,只得托人去向梁鸿说亲。梁鸿也听说过孟光的性格,便同意了。

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的时候,作为新娘,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睬她。到了第八夭,孟光挽起发髻,拔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勤劳操作。梁鸿大喜,说道:“好啊,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呢!”据《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和孟光婚后,隐居在灞陵(今陕西长安县东)的深山里。后来,迁居吴地(今江苏苏州)。两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真所谓相敬如宾。据说,梁鸿每天劳动完毕,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把饭和菜都准备好了,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梁鸿也就高高兴兴地接过来,于是两人就愉快地吃起来。

其他绘画相关的成语: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做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因此与绘画相关的成语多借绘画用的工具来比喻绘画技能的高超。

丹青不渝: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出自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妙手丹青: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出自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出自元代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画脂镂冰: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画龙刻鹄: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出自清代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涉笔成趣: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出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第 100 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玉器

22

大玉戈

商 湖北省博物馆

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的这件玉戈长 94 厘米、宽 14 厘米、厚仅 1 厘米,是目前所见中国历代玉戈中最大的一件,被称为“玉戈之王”。玉戈易碎,失去了实用价值,而是作为祭祀礼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大动干戈: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意思是“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战事”。“干戈”是古代兵器的总称,“干”指代防御性的武器,“戈”指代进攻性的武器。“大动干戈”的本意就是大规模地进行战争,一般用于形容两个国家之间因为摩擦而彼此战争,也可以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大打出手,或比喻某个人大张声势地行事、大费周章地做事情等

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其构造一般为平头,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端首处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戈最初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石戈,原为长柄,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三种。材质也逐渐由石制发展为青铜制。戈盛行于商至战国,秦以后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成为一种仪仗兵器。

23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长 54.5 厘米,宽 8.8 厘米,射部和柄部两面,均阴刻有两组图案,画面精美,雕刻技艺高超,是研究原始绘画艺术和宗教的珍贵资料。

弄璋之喜: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意思是:若生的是男孩,让他睡到檀木雕的大床上,让他穿漂亮衣裳,拿玉璋给他玩。“璋”属于礼玉六器之一,古人把珍贵的礼器给男孩玩,是对生男孩的祝贺,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

璋形状和圭相似,所以文献中常常将圭、璋并称。考古中所见到的圭上端都是等腰三角形,下端平直,呈扁平长方体状。而璋的上端是一道斜边,另一端或边有穿孔。也许正因为如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关于璋的形制颇多争议,故考古上一般把上端为一道斜边的长条形器称作璋,这也符合半圭为璋的释义。

24

角形玉杯

汉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

玉杯,在中国古代并不罕见,唐代诗人王翰一首《凉州曲》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一千古名句让“夜光杯”闻名遐迩,也成为玉杯的典型代表。后来还发展出了玉爵、玉觚、玉觯、玉斝、玉尊、玉壶、玉卣、玉方彝、玉枓、玉觥等一系列的玉制酒器。

象箸玉杯:出自《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删,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商纣王是一个残暴骄奢的君王,有一次纣王制作了象牙筷子,大臣箕子非常担忧,认为使用象牙筷子一定不会在陶制器皿里使用,一定会配合使用犀牛角杯或玉杯;象筷玉杯一定不会用于吃豆类食品熬的浓汤,一定要去吃牦牛、大象、豹子的幼体,劝谏纣王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在小事上也不能放纵。原比喻奢侈的生活开了头,享受的*就会越来越大,后比喻极度奢侈的生活。

25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博物馆

钺(yuè)是一种古代兵器,是由斧演变而来的,但相对于斧而言,钺的尺寸更大。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石钺、玉钺,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因为钺形体笨重,*伤力远不如戈、刀、 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兵器。

出土于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第12号墓的神人兽面纹玉钺,为青玉制成,上刻有神人兽面纹和鸟纹图案,是目前已知唯一一件有纹饰的玉钺。

秉旄仗钺:出自《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旄:古代军旗的一种;钺:古兵器,像斧头。这句话的意思是手执指挥全军的旗帜和受命出征的黄钺,比喻掌握着军事大权。

26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周 山西博物院

据《周礼·玉藻》中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这说明在周朝时期“佩玉”,已经成为一种礼仪文化与道德象征。战国、秦汉时期的玉佩繁缛华丽,甚至数十个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丝线串联结成一组杂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华贵威严。魏晋以后,男子佩戴杂佩的渐少,以后各朝都只是佩戴简单的玉佩,而女子很长时间里依然佩戴杂佩,通常系在衣带上。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复原长度约 158 厘米,整体大致有三列,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共 204 件各色玉饰组成。极尽巧思,华丽无比,代表了当时晋国的最高治玉水平。

玉佩琼琚: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玉佩和琼琚均是美玉做成的佩饰,泛指玉制的佩饰,也可以用来形容诗词文章写得好。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散文的大家。柳宗元把韩愈列为“先友”(父亲的朋友)。但两人在前期政治立场上有分歧,柳宗元为王侄、王叔文所用,韩愈对二王却恨之入骨。柳宗元死于元和十四年(819 年),韩愈当时由潮州召回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写了这篇祭文。作者在这篇祭文中极力称赞柳宗元文词之美,对他才高而不用于世的遭遇表示不平,并允其所托。字字句句殷勤恳切,宛如面谈。

27

西晋神兽纹玉樽

晋 湖南省博物馆

西晋神兽纹玉樽器器表纹样繁密,气势生动,是中国所见精美奢华的汉代玉容器之一,为东汉玉雕工艺的代表之作,固有“玉樽王”之称。樽是温酒器,最早为青铜制造;两汉时期主要制作玉樽,仿青铜樽式样。东汉开始,道教盛行,人们崇尚神仙道术,祈求长生不老,一些玉器也以此为背景创作而成。樽是盛酒器具,酒是通天之物,畅饮之后暂忘世事,不顾荣辱,确也是仙人的境界,以樽壁上神仙羽人的导引,唤出美酒,与知己同饮千杯,同醉今朝。

樽酒论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樽,亦作“尊”,是古代的酒器;论文是谈论文章的意思。樽酒论文即一边喝酒一边谈论文章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敬佩与思念之情,期待与李白再次欢聚,把酒论诗。

其他玉器相关的成语

玉器,古代礼器,由于玉石本身钟灵毓秀、质地坚韧、品相温润,因此与玉相关的成语多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重。

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出自明朝张岱的《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温润如玉:如美玉般温和柔润且有光泽。后多用以比喻人的品性、容色或言语的温和柔顺。多用于描述男子。出自《国风·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怀珠抱玉:用以比喻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出自《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美玉无瑕: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出自《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兰摧玉折: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玉润珠圆: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出自唐代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出自晋代王嘉《拾遗记》:“翟乾祜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

金玉满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出自《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出自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出自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金浆玉醴: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金玉良言: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陶器

28

河姆渡出土陶灶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博物馆

河姆渡出土的该件陶灶代表了当时先民在饮食生活中对炊具的制作工艺的进步,是当时发现最早的架釜炊煮专用设备,由于造型奇特,一般猜测被用来在船上烹煮食物。使用此类陶灶在船上升火做饭,可以延长在水上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捕鱼活动的便利性和效率。

沉灶产蛙:出自《国语·晋语九》:“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与《战国策·赵策一》中“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马相食。”与“臼灶生蛙”意思相近。“沉灶”是指洪水淹没了锅灶,老百姓只得悬釜做饭。春秋时,晋智伯水攻赵襄子,城中人家久浸水中,至灶中产蛙。以喻洪水,被用来形容水患之甚。

塞井夷灶: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左丘明所写《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意思是填平井口,推平灶台。比喻已经作好了布阵的准备,亦可用来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29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

新石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彩绘蟠龙纹陶盘展示了千年前陶寺人心中龙的形象。陶盘内蟠龙纹由红色颜料绘于底部,头有两角,口有锯齿,衔着一根枝杈状物体,尾部模糊不清,身上呈现两排麟纹,盘踞于陶盘底部,威严彰显着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蟠龙纹也是陶寺高级贵族尤其是首领或者王一级的专属象征。

龙蟠虎踞:出自晋时吴勃的《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龙蟠虎踞的意思是一个地方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可以用来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路过秣陵县时,诸葛亮察看山水形势,而后评价道“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其中“龙蟠”指的是南京东郊的钟山,如龙一般蜿蜒蟠伏。“虎踞”指的就是位于南京城西石头山(清凉山)上的石头城,似猛虎似地雄踞于大地。宋代诗人康与之在《菩萨蛮令·金陵怀古》中曾写道:“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指的就是南京城。

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唐代欧阳詹的《曲江池记》中写道:“真主巍巍,龙盘虎踞。”《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中提到:“﹝孙权﹞嘱讫而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乃蜀汉 延熙十五年也。后人有诗曰:‘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龙蟠虎踞也可用来比喻斑斓的纹理。汉代刘胜的《文木赋》中提到:“既剥既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以鸾集凤翔。”

30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彩陶八角星纹豆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豆作为古时的餐具,既有实用价值,也会用作祭祀礼器。这一器皿形似高足盘,通常与鼎、壶搭配起来使用,一般都有盖子。在尚未形成用桌椅坐着进餐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只能席地而坐用餐,这样的饮食习惯造就了豆这一实用的器皿。在人们走出席地而坐用餐的时期之后,豆就被更多的作为祭祀礼器了。

觞酒豆肉:出自《礼记·坊记》:“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次。”意思是一盅酒,一盘肉,让来让去,君子才接受那不好的一份,就这样还有人潜越长者。觞是古代盛酒器,豆是古代盛食器。因此以“觞酒豆肉”泛指饮食。

箪食豆羹:出自《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意思是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能活,不吃就会被饿死。箪是古时盛饭的竹器,豆是盛食物的器皿。一箪饭食,一豆羹汤,代表很少量的饮食,也用来比喻小的利益。明代陈继儒曾在《小窗幽记》中写道“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

其他陶器相关的成语: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其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既是古代的生活用品,也作为工艺品收藏。由于制陶工艺由来已久且步骤繁琐精细,因此与陶器相关的成语除了与制陶活动相关之外也有一部分用来形容培养情操、习惯,意指陶冶,而陶字也有着快乐的意思,因此也用来形容心境。

陶熔鼓铸:出自清代李宝嘉的《文明小史》中第六十回:“军机处各大臣,虽经洋翰林、洋进士一番陶熔鼓铸,也只晓得‘立宪,立宪!’”陶是用黏土烧制的器物,制陶是一个较为漫长且会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因此陶冶也用来比喻教育、培养。而鼓铸则是指鼓风扇火,从而能够冶炼金属、铸造钱币或器物。因此,陶熔鼓铸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宗匠陶钧:出自晋时袁宏所作《三国名臣序·赞》:“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在这里,宗匠指的是陶铸器具的大匠,陶钧是制陶器所用的转轮。宗匠陶钧即比喻培养造就人才。

陶然自得:自己觉得快意。出自宋代苏轼的《杨绘可知徐州》:“坐废十年,陶然自得。”

遣兴陶情:指遣释意兴,陶冶情趣。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这首词说着人世上诸般戏事,皆可遣兴陶情。”

漆器

31

吴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

三国 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季札挂剑:是指春秋时期吴国使者季札将佩剑挂在徐君墓前(表示赠与)的历史故事,现在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友情的忠诚和道义的坚守。漆盘中央绘季札挂剑图,着重描写了季札在徐君坟前挂剑后哀悼的情景,“季札挂剑”这一成语就是出自漆盘中所绘的故事。

季札是春秋时吴国公子,故事的开端是在公元前 544 年,季札奉命出使鲁国,接着又访问齐、郑、卫、晋诸国。途经睢地(当时睢宁地属古徐国)时,因平时听闻徐君仁义,前去拜访。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感到非常的亲切。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但季札因使命在身,没有将佩剑赠送,并打算在出使回来后赠之。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又经过徐国时,徐君却已经过世了。他站在徐君墓前,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

君子应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季札并没有因为徐君过世,而忘记曾经心中的承诺,挂剑这一行为是诚信的象征,表明了他对情、对意、对诚实、对诚信的一种珍视。现在,“季札挂剑”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友情的忠诚和道义的坚守。

其他与漆器相关的成语:

漆器,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与漆器相关的成语都着重的体现着漆本身的粘稠坚固的特点。

如胶似漆:指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丹漆随梦:指追随前哲。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胶漆相投: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投:投合。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出自《鲠直张千替*妻》楔子:“咱便似陈雷胶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离。”

织物

32

人物御龙帛画何尊

战国 湖南省博物馆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将争斗、战争化为和平,“干戈”指代战争;玉帛是古代诸侯会盟时带的两种会发光泽的物质,在祭祀和盟誓中作为升天“信使”和载具。《春秋左传·哀公七年》中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帛是用蚕丝织成,蚕的一生会经历卵、幼虫、蛹、蛾四种状态,有这种类似“重生”经历的物种契合古人“天地生死”的联想。卵就是生命的源头……而蛹的化蛾飞翔就是死后灵魂重生、羽化登仙的状态。古人相信帛可以以某种神秘的形式升天,把书写在帛上的文字或者图画上达天听

33

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

魏 敦煌博物院

1965 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最早的刺绣佛像实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残片,用几种彩色丝线绣出佛像、菩萨、供养人和发愿文题记,示意着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贯通。

长斋绣佛:形容修行信佛。出自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逃禅:这里指逃出禅戒,即不守佛门戒律。说的是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有关“绣像”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沈约《绣像题赞·并序》中:“乐林寺主比丘尼释宝愿,造绣无量寿尊像一躯。”绣制佛像的风气与佛教的传播息息相关,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历经各个朝代,不断发展变迁,最终呈普遍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魏晋南北朝之时,已经发展出佛教造像的多种表现方法,延续至唐代,受爱佛信佛的社会风气影响,从世家贵族到平民百姓盛行供养人造像或绣像

依佛经所言,信徒造像供奉成为供养人会得到佛的庇佑,脱离苦难。绣佛可以携带,便于时时礼拜,一针一线制作之用心,也更能体现信徒的虔诚。绣佛基本格局是佛陀居中,左右菩萨侍立,以宝盖、树木、莲花水池装饰。下方有供养人手捧香花或香炉,列队恭立或席跪礼拜,供养人前有时有乐队引导。另标有供养人题记,表明自己的籍贯、身份、造像时间、动机目的。

34

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

汉 湖南省博物馆

帛书《周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单就《经文》64 卦就暗藏了 60 个成语,漫长的历史岁月和源源不断的理论内容共同展现了其博大精深。

满腹经纶:出自《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意思是天地初创,国家始建,正人君子应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创建国家的事业中去。经纶是整理过的蚕丝。古人以蚕丝为材料编织成绸,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织物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用来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君子以经纶”,就是“君子藉以习得经纶之理”的意思。洪炎曾作“满腹怀经纶,笔闲(间)含露雨”以赞美师川谏议大夫才识过人,文章会照顾百姓。

《周易》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为人之理,为君之道等。连孔子也“读《易》韦编三绝”,历代学者们趋之若鹜,更是“仁者见谓之仁,智者见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其他与织物相关的成语:

中国在五千多年前,先民就开始养蚕。自进入汉代,我国的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绢、纱、罗、绮、绵、刺绣、麻布等纺织品,不仅品种齐全,工艺精细,而且色彩绚丽。织物相关的成语是我们对美的诠释和表达。

如花似锦: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其中锦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清朝黄小配的《廿载繁华梦》第三回,其中有句话描述了周庸佑的妻子香屏自从嫁给了周庸佑后,脱去孝服,浑身衣着服饰如花似锦,拥有了锦绣前程。

绫罗绸缎: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绫是纯桑蚕丝材质;罗纯蚕丝;绸分很多种,分别有合纤类、真丝类、柞丝类、绢丝类等;缎的品种比绸的面料还要多,常见有花软缎、织锦缎、素软缎、古香缎等。

绮罗粉黛:绮罗:有花纹的丝织品;粉黛:涂脸的脂粉和描眉的黛黑。绮罗粉黛代指年轻女子。出自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不减少君德耀,绝无绮罗粉黛之态。”

朱楼绮户:富丽华美的楼阁。出自明·张居正《赠国子马生行》:“不见当年许史家,朱楼绮户青云逼。一朝宠失门祚衰,堂前一一生荆棘。”

鱼书雁帛:泛指书信。出自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金银器

35

铜浮屠

唐 宝鸡法门寺博物馆

铜浮屠气象十分庄严、写实,是中国古代高超手工技艺的绝妙佳品,今之宝鸡法门寺博物馆内的主体建筑——珍宝阁,就是仿照鎏金铜浮屠的式样建造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出自《增广贤文》,救人性命,比修造一座七层宝塔的功德还大。此成语由佛教佛经演变而来,在佛教大正藏经集部《佛说骂意经》中佛云:“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一回:“大哥不要性急,待我摸摸,还有气息没有。岂不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

浮屠亦作浮图,其含义有多种:佛陀、佛教、僧侣或佛塔。此处所指的是佛教建筑形式的“佛塔”,源于印度。古印度佛教徒筑塔最初为供奉佛骨或葬贮僧尼尸骨之用,后来演变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见舍利如见佛陀本身。佛塔又称功德聚,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的事,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才有了“塔”这种建筑形式,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用“塔”字代替令国人费解的“浮屠”,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而塔本身的功能也扩大为收存佛经或置佛像之处。与秦始皇同一时代的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阿育王,以武力*戮统一了全印度。后来,当看到自己的胜利使数十万人丧失生命、还有更多的人受伤致残的时候,惊愕的阿育王顿感忏悔,决心放弃暴力屠*的侵占。有一和尚劝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育王遂生悔悟。从此,他皈依佛教,还宣布将佛教定为国教,派传道团去往周边许多国家传播佛教,佛教的声望因此而被提高。相传阿育王将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分为 84000 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祖舍利。

36

战国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战国 南京博物馆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偷一个带钩就要判死刑,看来古代的带钩还是很贵重的。此带钩纹饰繁复,玲珑剔透,包金镶玉,雍容华贵,是战围带钩中的精品,极为奢华,反映了当时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

其他与金银器相关的成语: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金器。作为贵重金属,极富宫廷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故与金银器相关的成语多用来形容华贵、富有,后也多用来指富有才学。

金玉满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玉堂金马: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出自《解嘲》:“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腰金衣紫:腰中挂着金印,身上穿着紫袍。指做了大官。出自元代《小孙屠》第二出:“自叹绿袍难挂体,腰金衣紫是何人?”

堆金积玉: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出自唐代李贺《昌谷集·嘲少年》诗:“堆金积玉夸豪毅。”

金装玉裹:形容贵重华丽的服饰或装潢。出自清代《好逑传》第十五回:“今日所见,却金装玉裹,打扮得与天仙相似。”

竹筒

37

战国简《金縢》

战国 清华大学

周公吐哺:意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出自《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战国简《金縢》系这个成语的前传:成王放下对周公姬旦的怀疑后迎他回朝,君臣二人尽释前嫌。因为忙于辅佐成王,周公无暇顾及自己的封地,便派长子伯禽去管理鲁地。

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意思是: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38

郭店楚简《老子(甲、乙、丙)》

战国 荆门市博物馆

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这个成语与竹简的制作密切相关,更是在“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上得到了验证(共 804 枚,有字简达 730 枚,共计 1.3 万多字)。

制作竹简的第一步是提取节长的新鲜竹子,刮去外皮(因为竹皮不能着墨),从节间切断,放在火上烘乾(这个过程称为*青),然后用刀子破为薄片,再刮削整齐。竹简的长度通常不到 30 公分,宽度通常不到 1 公分。在竹简上下两端钻孔,用麻绳、丝绳或皮绳“编”起来,上下各编一道,就成为“册”——“册”这个字正是个将一根根竹简编起来的象形字。

将竹简编成册后,好比在书桌上铺上一张纸,就可以用来写字了。一根竹简,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刀子把错误的地方刮掉,重新写上正确的。写满了一册,把它卷起来,捆成一捆,就成为一“卷”。

编竹简的绳子,如果断了,就要重编。编竹简的绳子以皮绳最为坚韧。孔子曾经多次把编《易经》的皮绳(韦)读断,可见孔子是多么用功!

其他与竹简相关的成语:

罄竹难书:个人做的坏事太多,以至于即使把一个地方的竹子砍光做竹简也写不完。这个成语后来指罪大恶极。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个竹,犹不能书也。”和《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瑞繁多,书不胜书”。更为著名的是《新唐书·李密传》中“隋时李密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曰:'磬南山之竹,干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名垂青史:跟竹简的制作有关:先以火烤青竹,渗出水分,再刮去青皮,故称汗青。后来,汗青借指史册。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不刊之论:“刊”字目前最早见于睡虎地秦简。刂,与刀有关;干,丫字形树杈,此处引用“树杈、树干”的引申义,刊就是削树干。竹简上写了错字,古人会用专门的书刀把错字刮掉重写。“不刊之论”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中兴比创业要难,这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

苞苴竿牍(bāo jū gān dú):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出自《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图片 | 陈丽媛等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