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无知,越喜欢做这件事,毁掉子女的一生却还不自知

父母越无知,越喜欢做这件事,毁掉子女的一生却还不自知

首页模拟经营爸爸的甜甜圈店更新时间:2024-07-27

最近,刷到一则视频。

虽然只是一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新闻,却引发无数人的共情和讨论。

上海,一家蛋糕店内。

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夹起3个甜甜圈放到托盘里,并回头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买3个!”

孩子眼里亮着光,手舞足蹈地期待着妈妈结账。

来源:视觉中国

不料,妈妈冷着脸挂掉电话,眉头紧蹙,语气冰冷:“你买这么多干吗?一个人吃得完吗?”

孩子眼神黯淡了一些,却还是小心翼翼地出声辩解:“我一个,妈妈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上班很辛苦。”

不等孩子说完,妈妈直接打断:“我不爱吃,爸爸也不爱吃,就你喜欢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知道大人赚钱多难吗?”

孩子眼里的光暗了下去,小嘴巴嘟起,一脸委屈:“好吧,那我放回去。”

在孩子把甜甜圈放回去的间隙,妈妈又接起电话,完全没有注意到:

此刻孩子的沉默,无声却振聋发聩。

原来,她只是想买个面包安抚忙碌而焦虑的妈妈。

然而,妈妈回馈她的,却是指责和误解。

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透过屏幕,很多网友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当你想跟父母分享一些自己觉得很开心的事时,TA一边表现得很冷漠,一边说这有什么好开心的?

当你告诉爸妈自己想要实现一些目标的时候,TA就泼冷水:就你?还是算了吧!

……

那感觉就好像是热脸贴了冷板凳,要多扫兴有多扫兴。

明明出发点是好的,但到了父母这里,就变成了“不懂事”“不成熟”。

于是,在漫长的你来我往中,我们不再怀抱期待,拒绝梦想加持,心中的炽热也在父母的指指点点中湮灭消散。

来源:视觉中国

记得一位网友说:

“能拥有不扫兴的父母,已经打败了90%的家庭!”

这句话看似夸张,实际上却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会和孩子好好说话。

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

“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当代年轻人最值得炫耀的奢侈品。”

扫兴的父母,到底“扫”了谁的兴

曾在《读者》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扫兴的父亲》

《读者》2024年第4期

女儿买彩票中了600元,于是打视频电话和家人分享。

妈妈比女儿还惊喜,连连感叹孩子运气好。

妈妈的开怀大笑,引来了爸爸。

结果,爸爸阴沉着脸说:

“有什么好高兴的,这是赌博,你看着吧,中了600元,以后不知道要输进去多少。”

纵然隔着屏幕,女儿还是感觉到了空气的凝固。

她十分委屈:

“不过是偶然的幸运,我爸就预设了我是没有自制力的赌鬼,他这番话让我瞬间觉得,这600元不是幸运的奖赏,而是通往罪恶深渊的门票。”

从小生活在父亲的“扫兴”中,习惯被一句话主宰情绪的女儿,在日渐获得的“不配得感”中长大,并开始重蹈覆辙。

来源:视觉中国

起初,女孩并未察觉自己的异样,直到一次和弟弟的对话被丈夫听到。

那次聊天,弟弟十分开心地跟姐姐分享他的大学生活。

弟弟分享社团生活,姐姐说不要耽误学习;

弟弟说自己学了一样乐器,姐姐转而问他花了多少钱;

……

听完,丈夫十分理性地说了句:“你怎么这么扫兴。”

女孩这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继而号啕大哭。

“我难过的原因不是老公这样说我,而是我意识到,曾经伤害我的那根刺已经复刻到自己身上,我开始刺痛别人。”

是啊,父母和孩子是至亲的关系,当孩子觉得很开心,但是父母却不支持,甚至出言反讽,就会把看见和看不见的情感消耗殆尽。

父母过得不快乐,孩子不敢独自幸福。

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孩子,一生的精神世界都是贫瘠且荒芜的。

更有甚者,会像上面提到的女孩一样,把自己曾经的痛苦经历再加注到其他人身上。

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无独有偶,前阵子Tik Tok博主@jiaoying summers发布的一则母女对话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来源:网络

视频中,女儿对着镜头说:“妈妈说我是个小丑女孩,但是妈妈你知道吗?在美国,黑皮肤是很美的。”

妈妈用怀疑和戏谑的表情反问女儿:“那……你是个美女了?”

接着,妈妈说:“我从来不认为你是个美女,你的皮肤很丑,嘴唇是‘猪油嘴’。”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失望性情感隔离”

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一个人经历过多次失望后,为避免进一步受到伤害,会刻意远离对方。

不管是成人世界,还是孩提时代,都存在这种主动切断情感链接的行为。

尤其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如果父母一遍遍打压,一次次扫兴,将孩子越推越远,那孩子长大之后,会选择主动与父母疏远。

来源:视觉中国

所以,当很多父母不断抱怨“孩子和我不亲”时,不妨回头看看:

那些年,当孩子一次次敞开心扉的时候,你又是如何扫兴地回应的?

逐渐长大的年轻人,重新学习怎么跟人打交道

去年,在万圣节COS那英爆火的网红这英,在一条热搜上待了很久。

#这英被父母扫兴了二十年#

来源:视觉中国

这一话题下,这英娓娓道来的成长经历,令人唏嘘。

这英从小被同学欺负了不敢回家说,因为妈妈只会反问“为什么不欺负别的人?”

17岁中专毕业就开始上班,每个月工资上交家里,只留400块给自己,这英没想过有任何不妥。

漫长的时光中,这英养成了懦弱又敏感的性格,练就了一套讨好爸妈的行为模式。

19岁,她搬离原来的家,并决定“重养”自己一遍。

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服装设计和广告学以不断提升自己;做服装店导购员、互联网公司广告投放、直播电商运营等工作,不断积累经验……

后来,这英从北京搬到上海,身边是不扫兴的男朋友和给予她鼓励的闺密。

去年6月,她发了那英的仿妆帖,获赞过万,走红网络。

来源:网络

她嗅到了“商机”,于是抓住机会,调动所有的幽默细胞,在模仿那英的整活路上做到了第一。

28岁这年,这英不断觉醒,与自己握手言和。

即便面对不友善的评价,这英也能坦然处之:

“面对恶评心态不会那么稳定,会受到一些冲击,毕竟刚把自己养好,底盘没那么稳。”

不少网友听了这英的经历,感慨她治愈自己这一路的不容易,也纷纷诉说着重养自己的经历。

一位网友发帖说,发现自己把自己“当女儿养”之后,过得就不拧巴了。

喜欢的歌手巡演抢到了门票,可是一看价格上千,隐隐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消费;

花钱拍写真,本来满心欢喜地团购下单,结果拍完后觉得自己不该这么享受。

……

来源:视觉中国

但转换一下视角,如果是自己的女儿面对这些——

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是不是美女不重要,身材好不好也没关系,和人处不处得好关系也不是要紧事,不优秀也可以……

“我的女儿只要开开心心做自己想做的,自由过每一天就好,她值得。”

还有网友说,小时候,没能吃到心心念念的奶油冰激凌,于是长大后开始重新建立跟食物的关系。

巧克力、果冻、雪糕,想吃什么牌子、什么口味就去买;一下子拆开好几包零食,不用怕被骂;薯片口撕大了,也不用担心被数落。

周末睡到几点、回家之后怎么摆烂、每天穿什么衣服,都由自己决定。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来源:视觉中国

他们,正在慢慢治愈着自己内心的小孩。

并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重塑自己的人格,重建自己世界的行为模式。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孩子撑把伞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

“未表达的情绪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形式涌现出来。”

过去,很多人被长辈的情绪绑架,一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之下,卑微、讨好,又懦弱。

现在,这些人逐渐学会了自己把这些坏情绪挖出来,放在阳光下晾晒。

并且,成为父母的他们,开启了职业“不扫兴父母”模式。

还记得高考考场上那个“横幅萌爸”吗?

女儿喜欢玩乙女游戏,他便专门做了一个“查理苏”的人形立牌和横幅,手捧鲜花迎接女儿高考结束。

来源:视觉中国

或许,他并不清楚“查理苏”到底是谁。

但他此刻知道,这么做会让高考结束的女儿开心。

至于女儿考得如何,不重要。

微博话题#父母不扫兴且情绪价值给到满了#之下,一个小男孩的举动戳中很多网友。

妈妈喜欢戴耳环,儿子偷偷攒钱给妈妈买了一个925银材质的花式耳环。

接过耳环,妈妈没有埋怨孩子乱花钱,而是满心欢喜地谢谢儿子:

“好好看,太感谢你了!妈妈很喜欢。”

听到妈妈的正面反馈,原本紧张的儿子,一下子放松了下来,眼角悄悄噙上泪花。

我们时常感慨,小时候如何被父母管制,长大后如何“报复性”成长。

却忘了,已经或即将成为父母的我们,也要给予孩子同样的鼓励和赞许。

并想方设法让孩子明白:“你值得所有的美好。即使遇上挫折,也要学会乐观面对。”

来源:视觉中国

毕竟,父母子女一场,终将是一次渐行渐远的旅程。

多留一些爱意、多收藏一些幸福,用恰到好处的赞扬激励孩子,对孩子在意的小事多点耐心,让亲情在理解与沟通中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前段时间看了一则新闻,很有意思。

30岁的上海女孩卡卡(化名)因为记录了和父亲的一段对话,在网上走红。

卡卡单身,而且失业,但父亲不仅没有催婚、没有焦虑,反而替女儿打抱不平:

“女儿今年一定要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今年必须谈男朋友,一定追求这些并不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女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尤其在小孩自己比较焦虑迷茫的情况下,我们家长应该给她鼓励,而不是一味去指责、继续施加压力,这样只会起反效果。”

“失业、找不到男朋友,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这样,其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许有人觉得太随意了,其实在现在,人就是要随意一点,生活就是不完美的,平平淡淡的,也不一定非要多姿多彩,谁又能定义什么叫多姿多彩。

卡卡的父亲/来源:网络

正因为有这样的父亲,卡卡没有深陷于当前的困境,而是依旧对生活充满热情,主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对感情也满怀期待。

不得不说,不扫兴的父母,才能养出幸福感很高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即使面对困境,内心依旧充满力量,会从内生出一股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就像莫言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世上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优秀,也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差劲。

所以,不要吝啬于夸奖,以及表达对孩子的赞美。

希望我们都能做个“不扫兴”的父母,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忠实的观众。

来源:今夕何夕,但遇良人,山水一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