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了宝宝后,妈妈几乎天天围着宝宝转,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很辛苦,但宝妈们也乐在其中,因为能享受到和宝贝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初来乍到,更多的是依恋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妈妈在生理和心理上给宝贝更多的支持,因而联系最为紧密。在宝宝心中,妈妈也是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可是这种甜蜜的依恋关系总有一天要被打破,妈妈可能要出去上班,而宝宝自己也面临着上幼儿园的挑战,分离在所难免。人说“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的确如此,父母一边在养育孩子,一边在和他做告别,就像雏鹰总要自己飞上天一样,分离是必然的,但万事开头难,这会让宝宝感到严重的不适。
分离焦虑集中在两个时期,你家宝贝属于哪种?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人生的初始阶段将面临两场“惊天动地”的分离,一是从7个月到18个月,你会发现宝宝认人了,如果和妈妈分开,有时哪怕只是上个厕所的功夫,宝宝都会失声痛哭,感到万分焦虑;另一个阶段是3岁左右入园的时候,那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场拉锯战。
幼儿园入园阶段简直是父母的一场噩梦,动辄就要牵扯到一家人的心。刚送去的时候大人在门外哭,孩子在门里哭,奶奶姥姥在家里哭。有的宝贝因不愿和妈妈分离,还扯着头发不松手。怕孩子会不适应新环境,不少家长都静静地等在外面,等孩子出来活动时再偷偷观察。一个孩子说:“别哭了,*妈不要你了”,就会引来一个班级的孩子都跟着哭起来,看着真是让人揪心啊。
宝贝在此期间会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他们会以哭闹、拒绝、厮打等方式想要逃离,入园初期的宝宝还有可能出现失眠、厌食、不爱与小朋友互动的特征。这种仿佛“生离死别”一般的感觉叫做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运动的能力,自主意识也在增强,他们此阶段需要和除了家庭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接触,尝试社会化的开端,但心理和精神上还没有做好准备,因此会出现矛盾和冲突的内心感受而变得焦虑不安。分离焦虑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几乎每个宝宝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过。
说说分离焦虑适应期的五个阶段依恋主义之父约翰·鲍尔比将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更细化一些,其实孩子的每一次分离焦虑,都会呈现出这五个阶段的特点。
第一阶段:震惊与麻木
还是拿儿童上幼儿园这件事情来分析,当娃第一次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对他心灵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这并不是因为他开眼看到了许多小朋友或者更新奇的事物,而是对父母“抛弃”自己这件事感到不可思议,难以接受。
孩子会处于一种“应激反应”状态下,震惊之余变得麻木。他们往往会面无表情,不与其他人互动,好像还没有回过神来而期待着爸妈有如“神兵天降”,能马上出现在眼前接走自己,或者幻想着睡一觉之后妈妈就在身边。
第二阶段:反抗
在整个分离过程中,第二阶段的反抗是最让父母和老师操心的。孩子会突然变得急躁不安,他会采取种种反抗措施来对抗这种“不公”,哭闹、推搡、厮打、尖叫,偶尔看到在墙外的亲人会控制不住情绪痛哭流涕,以至于回到教室后可能还在全身发抖。
第三阶段:讨价还价
在激烈的情绪对抗后,孩子会发现反抗无用,或者收效甚微,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和老师进行沟通。孩子可能会说“可不可以让妈妈陪我睡午觉”,或者“我们做完这个游戏就让妈妈来接我”等等。宝贝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尝试逃离,这是他走向独立,动脑思考的表现。
第四阶段:失望
经过讨价还价发现毫无用处,孩子会陷入一种失望的情绪当中。他们不再试图逃离,有的会以更激烈的反抗形式表现出来,用怒吼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失落,有的孩子则比较淡然,他们虽然没有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但是会明显不配合老师的工作,喜欢独处。
第五阶段:超脱
分离焦虑到第五个阶段,属于“黎明前的黑暗”了,终于能看到曙光了。宝贝逐渐接受了分离的事实,他们开始正常的活动,接受别人的照顾,但有时只是“暂时的接受”,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或者自己想起心酸的处境,又会鼻涕一把泪一把了。
看过这五个阶段,你会发现孩子分离焦虑的产生和瓦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个特点是孩子在分离中的哭闹会出现反复,这都很正常,需要家长理解和支持。
如何帮宝宝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分离的痛苦是儿童必须经历的,这点避无可避,但分离焦虑是阵痛,过去就好了。这也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次考验,将孩子推出心里舒服区,是为了让他更好地适应外面的世界,开始建立起与社会真正的联系,所以家长千万别心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1、 多带娃参加户外活动
当孩子具备了独立运动的能力后,家长可尝试让宝宝从小家的“壳”中走出来,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多参加户外活动。这能帮助宝宝开拓视野,交到二三知心好友,也能发掘更多他的兴趣爱好。当他有了更广阔的视角后,妈妈虽然无可替代,但不会是娃生活的全部了。孩子不仅心灵收获了更多丰盈的东西,而且迈出了接触社会的第一步。
2、 告别要有仪式感
告别的仪式感,其实是在给宝宝爱的鼓励。分离时抱抱孩子,拍拍他的肩,挥手告别,这些虽然是大人眼中的小动作,对孩子来说却意义非凡。它代表着尊重与告知,并表明分离的坚决态度。告别不宜过长,告别不要反复,最好在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时间离开,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期,并逐渐接受分开的事实,告别时父母也要尽量控制情绪,家长高兴离开,孩子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3、不偷偷溜走
父母偷偷溜走,突然从孩子的视线里消失,看似有效,结果却并不好。宝宝发现妈妈不在了,依然会哭泣打闹,只不过这些妈妈看不到而已。由此造成的连锁反应,就是当家长再出现时,孩子会比以往更加黏人,他们害怕父母突然消失的恐惧感,也因此加深了不安全的感觉,并不为心理专家所推崇。
4、 做言而有信的父母
父母不遵守承诺,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说几点回来就要言而有信,如果做不到可以用“晚饭后”或者“你睡觉前”等模糊的字样来代替,最忌给孩子以希望过后,再兜头泼冷水。父母言而有信,有助于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也能增加他内心的安全感,帮助其逐渐摆脱分离焦虑。
5、争取其他照顾者的支持
如果分离不可避免,那一定要帮孩子找到合适的照顾者,最好是孩子比较信赖的人,比如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平时生活中也可由其他监护人轮流照顾,特别强调爸爸的参与。当孩子的心不再系在一个人的身上时,分离的时候忧伤和反抗也能小很多。
总之,我们在了解了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和阶段性特征后,对孩子的这种状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最关键的是,父母不要让自己也陷入孩子的分离焦虑中难以自拔,而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各位父母,你准备好和孩子分离了吗?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