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打不骂制服撒泼耍赖,胡搅蛮缠的熊孩子?这本书里有方法

如何不打不骂制服撒泼耍赖,胡搅蛮缠的熊孩子?这本书里有方法

首页模拟经营被三个熊孩子折磨的一天更新时间:2024-06-23

作为一名二孩宝妈,焦虑真是无处不在。一会为大宝动不动遍地打滚,撒泼耍赖而发怒,一会又为二宝讨价还价,胡搅蛮缠而抓狂。出门在外,不停指责大宝爱发脾气,二宝哭闹缠人。宅在家,不停唠叨大宝把房间搞得太乱;抱怨二宝精力太旺盛,手脚不歇,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

我的大脑,像一台不停歇的机器,夜以继日在焦虑中转动,疲惫不堪,感觉已被“熊孩子”折磨到神经衰弱,濒临崩溃。

在医院工作的好友佩佩看到我的状态不佳,拉我进一个叫做“萌萌乐”的妈妈群,看到姐妹们每天吐槽,我发现这种“对孩子过分关注,过度焦虑”是妈妈们的通病。

群里一位小姐姐为我推荐了一本书《别理他!你的焦虑是因为对孩子关注太多》。看到书的第一眼,宝蓝色封面上印着一句话:“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正确的互动方式,专治孩子各种讨价还价、哭闹要挟胡搅蛮缠。”我瞬间被圈粉,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晚上安顿孩子们睡下,我迫不及待拿起书,细细读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凯瑟琳·铂尔曼是纽约大学博士,育儿导师,有20多年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他告诉家长们,正确忽视孩子们的一些坏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是给予了孩子认识错误的空间,只有根本上意识到了错误所在,孩子才愿意去改正。这给如我一样身陷育儿压力的家长们一个另类的育儿方式,摒弃喋喋不休地说教,转而以冷静的姿态“随性”去面对。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孩子什么行为应该被忽视,什么不能》、《如何忽视》、《鼓励,是的,仍然需要鼓励》。循序渐进向读者阐述“随性”育儿方式的适用原则范围以及为何要忽视孩子行为问题的理论基础,具体实施方法和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技巧措施,对忽视孩子行为问题的延伸,比如如何鼓励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一、父母要分清:孩子什么行为应该被忽视,什么不能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里的“小太阳”,孩子虽然需要关注,但是过多的关注不一定能培养出良好,守规矩的孩子。有时候,他们会故意惹大人生气,扔玩具、摔东西、哭泣,躺地打滚、胡搅蛮缠、发出声音,这时候如果你用“吼叫打骂”来处理,就大错特错了,这其实是小淘气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求关注,刷存在感,或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要挟”大人的一种手段。你若发怒正好中计,无形中鼓励、纵容了这种坏习惯。因为孩子如果发现这种行为有效,那么下次一定会故伎重演。

但是,有一些行为,作为父母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比如疾病,意外伤害,恐惧情绪引起的真实哭泣,孩子蓄意破坏、偷窃、自残、违法等事关品质和生命危险的行为,还有孩子一些良好表现也不能忽视。

二、父母要学会:如何进行有效忽视

当小淘气们故意博眼球,撒泼耍赖时,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下面6个步骤实施“忽视方案”:

1.观察和计划

辨别清小淘气的目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忽视孩子这个行为。不能简单粗暴忽视孩子所有不好,因为有些行为你必须纠正,要分清场合,目的等。比如:吃饭时孩子吵闹乱跑,如果发生在家里,你仅仅希望他能安静,就大可不理睬;如果在公众场合或者你希望他学会餐桌礼仪和餐具的正确使用,你就必须干涉制止,并予以纠正。

2.列出需要改善的行为清单

通过观察和思考,理清思路,利用图表,归纳出孩子的哪些行为容易激怒你,将自己的感受与孩子的行为联系起来。当你下次遇到类似情况,马上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最常见的行为有:用脚踢东西发出声音,推搡别人,把食物弄洒,乱扔玩具,哀嚎,咒骂,抱怨,乱咬衣物等。

3.实施忽视

在亲子互动中有一种天然诱惑力,当孩子触及了你忍耐力的底线,要抑制此时的冲动很困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技巧做到:不要跟孩子有目光接触;背对他们;看起来正忙着做别的事情;尽可能远距离观察孩子的举动;不要以任何方式让孩子感到你被惹恼了;别发出让人感觉你很厌烦的声音。

忽视最关键的是要假装:你假装看不见小淘气扔玩具;假装不在乎他不穿衣服乱跑;假装他趟地上打滚,你也无动于衷。你要看上去淡定,镇定,这些事完全对你毫无影响。千万不能让孩子发现,他的行为折磨了你。

4.倾听

当我们忽视孩子时,其实一直在暗中倾听和观察他们。因为,我们并不是真的忽视孩子,而是在寻找最恰当最合适的时机介入。我们需要倾听孩子的话。

5.重新回到孩子身边

忽视,是为了改善孩子的行为。当孩子意识到他的胡搅蛮缠不起作用,从而停止这种行为时。家长可以重新回到孩子身边,转移注意力,谈谈别的平复孩子情绪。要注意,此步骤中,千万不能对孩子说:“宝贝,我不理你是因为……”,这会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孩子又恢复难缠的状态。

6.修复

这一步是可选的,如果孩子发脾气造成后果,比如伤害到他人,财产损失,我们需要向受害人道歉,整理或赔偿物品。

三:父母要懂得:忽视的最终目的是强化积极的良好行为,弱化并消除不好的行为

你要用自己的反应,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 什么样的行为令人讨厌而且根本要挟不到父母?什么样的诉求容易达到目的?

比如:孩子遍地打滚,撒泼耍赖要一包糖,你可以通过第二部分的步骤,让他知道合理表达诉求比“耍横,发脾气”更起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掌握并使用“鼓励和奖励”这个法宝,如果说“忽视”是一种惩罚,那么“奖励”就是一种肯定和赞许,孩子在奖励中学会甄别自己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从而明白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

书中在每一部分专门有相关篇章,进行大量实例分析,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和语言,以便让读者结合生活实际,更好理解并掌握“忽视”技能,尽快从养育孩子的焦虑中抽离出来,更多享受到为人父母的快乐。我花了一周时间,读完整本书,心态上轻松了很多,而且也把书中的方法运用到带孩子的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修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在认识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我们对孩子的爱多种多样,重视是爱,适当的“忽视”也是爱,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一种另类“爱的智慧”。通过学习,遇见更好的自己,养育出更好的孩子,快乐迎接未来,是我们为人父母者最幸福美好的一件事情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