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
陶渊明描述了令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桃花源
一百多年前
霍华德设想了人类追寻的完美家园
田园城市
东、西方贤者
共同倡导了人类心中的田园生活
而如今
这也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共享度假·完美生活
——田园生活的理论基础
1、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1600多年前,伴随着东晋诗人陶渊明这篇《桃花源记》的问世,一片亦真亦幻的乐土呈现在世人心中。从此,中国人有了一种奇妙的情结——“桃源情结”。于是,桃花源从陶渊明一人的梦想变成了万千国人共同的梦想。
千百年来,世人寻求桃花源的脚步从未停止。从诗仙太白到乡村寒儒,从画坛名宿到寻常百姓,无不把描绘、追寻桃花源作为人生乐事。人们总是怀着美好的希冀不远千里,接踵而至,寄望如这渔人一般,发现这片不为人知的隐秘天地。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描述了远离都市喧嚣,安宁和乐的理想田园生活。
2、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田园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理想城市,让每一个人能更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型
3、西方国家崇尚的郊区生活
在多数的西方国家,郊区被视为上流社会的绿色聚集区。因为,在那里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毫无噪音与干扰,田野开阔,是他们所向往的健康、自由、独立的郊区田园生活。
最初,他们为了更换环境、呼吸新鲜空气、振奋精神,在田野或葡萄园中建有的小茅屋,后来将郊区里小屋作为其临时隐退修养之地,并逐渐的变为永久性住所,在郊区里享受度假生活。
4、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一般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共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属人与物的关系,是低级发展阶段;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属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自我实现属发挥潜能、实现理想,是高级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对于旅游度假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享受田园生活,成为城市人群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共享度假·完美生活,城市人群向往的理想生活方式
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有山水田园、小院美景,有时尚有趣的玩酷项目、农耕文化与生活体验......
田园亲子、青年玩酷、中年养生、井田生活。每一个城市家庭,都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二居所,享受自由、惬意的田园度假生活。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都会选择驱车来到这里。一方面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享受这种田园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让家人远离都市的喧嚣,让身心得到释放。
除此之外,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共享度假的田园生活:共享旅途、共享文创、共享禅修、共享运动、共享医护......只要你成为共享度假生活家、共享度假爱玩客中的一员,小镇的所有都邀您共享。
相比于都市的吵闹,这里则更加的宁静淳朴,没有车水马龙的废气,没有各种各样的噪声污染,也没有危害健康的各类食品。
这里还有VR 虚拟现实、智能交通、Livingbox(超级迷你农场)等科技产品,让你体验到科技感爆棚的度假生活。
VR运动
VR医疗康体
VR对战
在这里,还可以亲手耕种,享受健康生态的新鲜蔬果。每天起床推开窗,映入眼帘的是田野、山间、深林;闭上眼睛,感受在新鲜空气下带来的舒畅心情。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这些
就是我们打造的生活方式
共享度假·完美生活
春风十里小镇®
中国首个共享度假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