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犯罪成本太低,该如何管控?

网络暴力犯罪成本太低,该如何管控?

首页战争策略网络冲击更新时间:2024-06-19

最近几天,关于老师开车撞死学生这一系列事件着实让人痛心,尤其当我看到孩子妈妈因受不了网络暴力,选择以跳楼的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时,更是难以释怀!

素材来自澎湃新闻截图

痛失爱子的母亲,原本应该得到周遭善意的关怀,就算如此也绝对不能抚平一位母亲内心的伤痛,然而迎接她的却是网暴者的污言秽语,最终,舆论再次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无法想象孩子父亲在短时间内接连失去亲人的痛楚,一切都来的那么突然,这种痛大概无法用已知的疼痛等级来衡量,而造成这一切的施暴者们呢,他们封个号禁个言就够了么,传播这些言论的大v呢,不该承担一定责任么?

素材来自网络截图

素材来自网络截图

为何网暴事件频频发生又屡禁不止呢?我想,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网暴者的犯罪成本太低,许多人现实中可能和颜悦色,一旦到了网络平台就原形毕露,该说的不该说的恨不得吐个干净,反正也没啥代价。

no,网络平台不是不法之地!

前几天刚看过大鹏的电影《保你平安》,电影生动的讲述了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的故事,只不过电影往往会留给人们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供大家对美好无限遐想,而现实中可能就大相径庭了,本次的网暴事件就是例子,不禁引人深思,类似的事件该如何规避?

素材来自网络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可能先得弄清楚网暴者的类别,只有清楚病灶才好对症下药,仔细想来,网暴者或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别有用心者

今年开年以来,经常会在网络平台中看到大量同质化内容,有自媒体创作,也有评论区短评,往往戾气很重,通过某些事件制造话题,造成网络平台*乱进而向社会面扩散,这背后少不了别有用心者的推波助澜;

二、道德败坏者

这类人往往能辨别善恶,却又不与恶划清界限,驱动他的只有利益,为恶发声于他有益他也在所不惜,至今记得安倍去世时头条的生态环境,为安倍哭丧的内容动辄上万点赞,反观捍卫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却遭无情下架,这背后由谁左右?值得深思;

三、真SB

这是基数最大的一类,他们从不小心取证只管大胆胡言,不具备自主思考能力,也没啥底线,往往只凭自己最朴素的情感决定好恶,就好像前几天另一个热搜案例“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他是一个知法犯法的罪犯呀,在这部分人眼里似乎成了受害者,他们选择性失明,忽略掉交易保护动物的犯罪事实,放大了大学生量刑过重这个点,还将本案法官喷的体无完肤,多TM可悲啊,这部分人很像动漫《大护法》中的花生人,他们乍看觉着可悲,却披着朴实无华的外衣干着一件件可恨的事!

素材来自网络

这第一类人其实好对付,他是站在主流价值观对立面的,就像长在背后的一个恶疮,自己够不到,如果大家愿意协助,就一定能够到它,忍痛剜除总有恢复的时候。

第二类人同样需要大家互相监督,更需要平台加大审核力度,提高创作者准入门槛,让其无利可图,不过这似乎触动了平台的利益吧,可恶的资本,呵呵!

解决掉一二类人的问题,第三类人的问题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不能,那就只有寄托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了。

再说压死骆驼的那一根稻草“舆论”,稻草孱弱,实则两侧有锋,不注意也能割得你满手鲜血,舆论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付坏人时往往觉得火力不足,遇到无辜的人,这股力量往往又过于暴戾,要很好的掌握这个平衡确实不易!

可是不能因为难就选择躺平,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更应该站出来勇敢的说不!

素材来自网络

网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传媒载体,尤其自媒体时代给了很多普通人抛头露面的机会,可这些自媒体创作者的内容良莠不齐,这当中就包含了上述的三类人群,一旦这类人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基数,将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一个三观有问题的大V极有可能带偏一大部分人,“笑果文化”不就是例子么,一旦把握不好,将会对主流价值观和咱们传统的公序良俗造成冲击,处理一个大V无非封号或者踩缝纫机,可是这个影响却是深远的。

素材来自网络

综上所述,文章开头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管控这类问题首当其冲就该从一众大V入手,类似头条这类平台应该提高大V的准入门槛,别什么话题热度高就无限制,未经考证的虚假消息也值得被传播吗,网络暴力的犯罪行为也不制止吗?

同时,对待网暴者和造谣者的处罚措施应当更严格一些,犯罪成本太低只会让更多跃跃欲试的人迈出那一步,成为压死骆驼的施暴者!

半夜起来码字,跑题有点严重,哈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