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年的各种不幸和灾难接踵而来,很多人都说愿生活可以重启,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无论我们遭遇到什么样的灾难和痛苦,生活虽然可以继续,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却可能是完全改变了。
心理学家们将人们遭受到的重大打击创伤所产生的很多心理问题,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PTSD。人们的童年期创伤、家庭暴力、疾病、战争等都可能造成重大创伤,尽管大部分人可能会慢慢好转,但是相当多的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很难得以完全恢复。
同样的,心理学家们也发现,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有很少一部分人,他们却因为创伤而改变了生活。他们创造了过去无法创造的可能,可以说通过创伤生活得以升华。这部分人他们不仅仅是恢复了生活,而且和过去相比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飞跃。
他们重新调整生活的方向,感受到新的召唤,开始了新的旅程,帮助其他人,推动社会的教育、法律改革等等。创伤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他们被称为“超级幸存者”比如蝙蝠侠。
电影《蝙蝠侠》讲述的就是一个受到创伤而改变的故事。年幼的布鲁斯,在经历了歹徒残忍的*害他的父母的场面之后,他就产生了亲手铲除罪恶的强烈愿望,于是他游历世界各地,拜访东西方格斗大师,学习各流派格斗术,并利用强大的财力制造各种高科技装备。最终他成为了令罪犯闻风丧胆的黑暗骑士——蝙蝠侠。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反而迸发了更多的力量呢?美国心理学家戴维.B.费尔德曼和李.丹尼尔.克拉维茨在《幸存心理学》这本书中,讨论和研究了这个问题。
这部分超级幸存者,他们在受到创伤之前,几乎都是平凡的人,他们没有任何过人的地方和资源,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成为了超级幸存者,他们是如何做到呢?这里面有没有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地方?对于帮助我们战胜灾难和痛苦有没有什么启发呢?
几个超级幸存者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10多个超级幸存者的故事,他们有的经历了严重的疾病、车祸,命悬一线;有的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种族的屠*,经历了死亡的痛苦;有的面临了信仰的破裂。他们是如何从这当中走出来的呢?
从事银行工作的阿莎,业余时间喜欢拉小提琴,在28岁时发现得了乳腺癌,癌症手术后她开始学习过去喜欢的小提琴,并且参加巡演,三年之后她成为了美国著名的乐坛新星,签约大型唱片公司,发行唱片。
从小喜欢滑稽表演和篮球运动的凯西,在他刚刚读大学一年级时回家,却意外遭遇车祸,被迫截肢一条腿,康复之后他参加了铁人三项。佩戴假肢后,开始练习滑轮,并在全国巡演,建立全美假肢库,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参加表演训练,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特技演员,参加了五十多部电影的特技表演。
20岁的阿曼达在受伤前是一个性格活泼的研究生,一次在船上意外受伤,几乎成为脑死亡,最后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下慢慢恢复过来,并最终结婚和正常工作。
一个坚信爱国的美国青年保罗,在参加伊拉克战争之后,面对残酷的战争真相,他再也无法相信国家政府的说辞,他心中的信仰动摇了。回国后,为了宣传真相,他参加总统竞选团队,成为美国退伍老兵组织的执行官,风云人物。
而同样在伊拉克战场上,辛迪的孩子死于战争当中,她同样无法接受政府的战争宣传,为了不让更多的青年人再上战场无辜死亡,她成了一个著名的反战斗士。
在911事件当中,得知好友身故的保罗,本来是一个通过自己的奋斗成功的百万富翁,拥有金钱、地位,而面临好友的突然死亡,他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公司、财产,成为了某个教区的大主教,面临飓风的袭击,他全力帮助当地恢复生活,成为一个虔诚的主教。
美国大屠*纪念馆
惨遭种族歧视的、种族屠*的卢旺达的小女孩克莱门婷,在家破人亡之后,后来在美国读书,并且后来被奥巴马总统任命为美国大屠*纪念馆的重要成员之一。
虔诚的基督教徒马克,成立了帮助治疗同性恋教徒的组织,后来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反而遭到组织当中的各种迫害、凌辱,之后他的信仰崩塌,而最终他又再次获得了信仰的力量。
这样的故事还很多,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和大多数其他受害者一样,反而从此改变了命运,有什么原因吗?
改变的因素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如此惊心动魄,这些超级幸存者的故事当中,可以看到他们并非天生就具有改变的力量,在发生重大事件之前,可以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常人,过着平常的生活,没有过人的天赋,没有强大的背景。
那么他们在面临重大创伤之后的改变,是哪些因素起作用?这个过程当中,又有哪些因素让他们走上了和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重新获得力量呢?
01认知成长
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创伤幸存者在恢复时都有积极的变化。在经历创伤之后,他们的内心开始变得强大,虽然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因为大部分的成长都是内在和隐秘的,心理学家称为“认知成长”。
认知成长可以帮助人们从过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产生新的愿望,比如蝙蝠侠在经历痛苦之后,就把为了不让其他人遭受到与他同样的悲剧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这种认知调整能减轻情绪压力,也可以改善身体的状况。
02放弃目标
在遭到创伤前,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很多想法愿望和目标,但是创伤之后,我们不得不放弃目标,或者说完全不可能达到以前的目标。
而选择放弃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多个研究表明当人们发现目标遥远不可及的时候,最适合的做法就是放弃,放弃能让人避免遭受挫折,身心伤害。
放弃就是“目标解除”,因为放弃目标,我们内在的痛苦就可能就会得到释放,转而追求一些曾经被忽略的梦想。
身患癌症的阿莎就是放弃了过去的目标,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拉小提琴,并且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就。
03基于现实的希望
超级幸存者他们常常会有对自我控制力的错觉。这种错觉是一种积极的错觉,它是有助于超级幸存者获得成功的。这里积极错觉就是对自我和自我控制未来的能力有些夸张的观点。这种比较夸张的观点更能改变和获得希望。
作者认为现实看待当下处境 强烈认为个人有能力控制个人命运=基于现实的希望。当然人们有基于现实的希望时,产生的行动力就可以改善人们的处境。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依赖自我控制力和自信心,然而创伤最容易摧毁的就是这些。
所以如果说创伤之后要获得进步和成功,需要一个人有强大到盲目的自信,对危险多少有些偏激的认同。
04陪伴和自我的感知
所有的创伤者恢复之后,都承认他们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力量,他人的帮助十分重要。
有一项跨度两年半的研究涉及3000名病人,研究发现,精神支持是最重要的因素,结果表明接受较高程度情感关怀的参与者死亡率减少了一半。他人的关怀能够给受到创伤的人提供情感缓冲,并能减少创伤后精神疾患的困扰,甚至帮助他们获得创伤后成长,从创伤经历中获益。
这个结论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研究发现这种获益和他人的实际帮助是多少并不一致,反而是他们对得到了多少帮助的自我认知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帮助。
也就是说,即便一个受害者曾经受到过很多帮助,他仍可能感到目前没有得到帮助,或者将不会再得到帮助,这种想法就会直接影响受害者的精神状况。
受灾后的人们有帮助的需求是正常的,然而需求也是复杂的。研究发现人们的需求总是大于实际提供的帮助,人们的帮助似乎不能减少伤害,这个时候真正重要的是受灾者自己的感受,是他们是否相信能够获得其需要的帮助。
如果帮助并不多,但是自我能感知到他人的帮助,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是可靠的,比如亲人的不离不弃,都会减少受灾者的极度低落情绪,极大提高恢复力。
05对死亡的思考
在受到创伤时,我们不得不产生对死亡的思考,这种真正面对和经历死亡的危险和平时思考是不同的。
只要死亡对于我们是抽象的,我们就会信心满满,感觉似乎人生还有很长的道路,而当死亡临近,甚至擦肩而过时,我们才可能深入思考死亡,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和平时肤浅思考是不同的。
有一项研究发现,让参与者深入思考死亡之后,过去选择外在的比如金钱名利的人,变得不那么贪婪,更加具有精神追求。而过去肤浅思考死亡的人,没有真正深入死亡的人,变得更贪婪了。
在电影《遗愿清单》中,两个身患癌症的老人,面临即将到来的死亡,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和快乐。
所以,在面临死亡危险,有过重大创伤之后,人们会意识到生的时间很短暂,就会采取更大程度去体验生命,放弃过去某些追求,因为他们会发现之前所做的事情都太浪费时间了。
经过对死亡深入思考的人,可能就会改变人生的轨迹。
06对信仰的看法
大多数人都有信仰,无论是某种形式的宗教,还是无神论。信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有更多的勇气和信心。但是对于宗教信仰,有时候可能会帮助人,但有时候也可能变成一种摧毁人的方式。
在受到创伤之后,宗教信仰到底是增强还是削弱似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可能包含创伤的种类,遭受创伤的时间,已经造成不幸的程度,同时还有其他可能存在的文化、社会经济,以及人口状况的差别。也可能和受创伤者本身信仰的宗教与其所受创伤的关系有关。
一个很有趣的研究发现在对艾滋病人的研究中,对上帝的看法确实与病毒数量和免疫功能有关。那些认为上帝是严厉的判决者、对人施以惩罚的参与者,病毒增加更快;而那些认为上帝仁慈善良,宽容大度的人,病毒增长速度更慢。
心理学家劳拉.布朗《创伤治疗中文化力量》:创伤把人从过去的思考中拉了出来,不再用旧方法想事情。宗教至多能教给信徒们一个摆脱没意义、不可测的现实的方法。无论他们是膜拜吡湿奴,向安拉祈祷,念基督还是《施玛篇》,吃犹太饭菜还是素食,或者践行独身主义。通过这样那样的人类仪式,他们得以面对终极的空虚,在无序中寻得秩序。
07原谅
在遭受重大创伤,特别是人际创伤之后,大多数人常常会怀恨在心,酿成终身仇恨,伺机报复。而一心想着报复,心怀仇恨会带来了更多的痛苦,身陷绝望之中。
这个时候原谅非常重要,而原谅是艰难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图图主教曾说过:”没有人有权利让经受折磨的人必须原谅谁,我们需要理解那些人的悲伤,给予他们同情和理解,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希望受害者能意识到不原谅会对他的人生造成影响,希望他们明白仇恨与他们的健康不利,那很可能会让他们患上胃溃疡“
原谅是难以做到的,也不是必须的,因为原谅是个人行为,只有真正准备好才能发生,而逼迫人们原谅是继续罪行。
科学证明,对于那些自然地决定原谅那些看似不可原谅之事的人,原谅对于他们来说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这会让他们在生活中更进一步,甚至超越自己,成为超级幸存者。
有实验也发现原谅和减轻抑郁有关,越是不原谅就越会陷入绝望,导致抑郁。
心理学家斯奈德研究发现原谅和希望关系简单——原谅就是不再幻想着改写过去。就是打破你和过去之间的心理联系。
原谅是需要人们了解施暴者为什么要这么做,了解他们的出发点,这对受害者非常重要。图图主教说:原谅不是假装没有蒙受冤屈,这非常重要。
启发
通过好几个超级幸存者的故事,我们看到他们如何从一个普通的人在经历了极其痛苦的经历之后,变成了超级幸存者。
他们在创伤中重新认知成长,放弃了过去的生活和目标,看清现实的情况,坚信自己有能力掌握自己的生活。
他们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开始拥有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并且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
他们经历了信仰的破灭,但会重新看待信仰,看待过去,他们不再幻想改写过去,而是重新发展新的可能。
当然,对于这些超级幸存者来说,他们的成功,或许其中有一些光环效应,有一些机遇因素,但是正是他们自身的这种改变,重新开始的勇气,让人们看到他们的与众不同,并且给予了他们新的机遇,又更加激发他们改变的决心。
我们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生死的痛苦,绝症的考验,信仰的崩塌,但是我们或多或少都可能会面临某些创伤或生活中的痛苦,比如恋爱婚姻的失败、学习和工作事业上的挫败、人际关系的破裂等等。
这些超级幸存者所展现出来的改变、希望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改变因素,去重新思考,用他们获得的经验来让我们在生活摆脱痛苦,重获希望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