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C大调第二季第七期」二代企业家的“守”与“破”

「城市C大调第二季第七期」二代企业家的“守”与“破”

首页模拟经营城市企业家更新时间:2024-04-26

主持人:欢迎两位来到《城市C大调》,欢迎安东华。

安东华:你好。

主持人:也欢迎王思迪。

王思迪:你好。

主持人: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两位少帅的身上都被贴上了二代这样一个标签,在我个人理解中,如果是一个企业的一代创业者来说,他和他的企业关系就应该是一个父子关系,可是对于两位就是不是这样,我有一个比喻,不知道是否恰当,就是说你们的企业可能跟你们是兄弟关系,是哥们关系,因为在父辈的手中它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气质,有了一定的虚拟的人格和精神意义在里面。两位的企业在我们吉林省长春市这块,都是响当当的企业,外界也好,百度百科也好,都会对两位所领导的企业,你们的家族企业有所了解,有所认知。但是我更想请两位从你们的角度来还原回顾一下,你们的这个企业的创业史和它的不断传承,一路走来。

安东华:回顾安华这个历史,我们是2001年开始,当时父亲也是勇敢的把这个铁饭碗和母亲放下来了,一起走出来了。走出来之后,当然我们看的第一桶金,父亲看的什么呢?觉得房地产一定会好,因为说中国人有钱了先买房,有觉得房才是这个家庭的组建的一个核心部分,才是安稳、才是吉祥的代表。然后我们安华呢,当时就是说先注册的是安华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了我们现在安华通信商场这个位置,叫安华公寓。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有了一定量的资金积累,父亲就有一个大的想法,当时是1999年,当时是BB机最盛行的时候,当时我父亲就说“这个东西特别方便,会不会有更好的一代通信产品呢?”说着说着,我们传统的第一代数字产品,叫“大哥大”就诞生了。当时诞生了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也就是小学毕业前后,初中吧。

父亲就带我去了一趟沈阳,当时东北只有沈阳可以买到通信器材,他说你看这个东西怎么样,我说“好!”拿起来想给谁打电话就打电话,他说比BB机方便多了。然后,他说如果咱们把这个市场引进到长春怎么样?因为当时长春没有一个特别集中的一个消费场所,或者这个集散地。当时,我父亲很超前,而且当时在我的印象中,长春成规模的只有百货大楼、国贸,包括王总家以前的那个光复路市场这种小商品,这种尖端的东西在长春还看不到,我说这么贵的东西,集中放到一起可以吗?然后父亲当时说,如果输了,就相当于咱们这个项目白干,我和*从头再来也无所谓,就是抱着这种思想,不怕输,输了也无所谓的精神,误打误撞,也没有什么市场调研,也没有什么市场分析,那个时候更没有什么前车之鉴。误打误撞地把安华建立起来了。

2006年,就是说我们不想再继续做这个通信市场,在它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再回头去做房地产,我们先后开发了几个小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我2008年年末,回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思想让我回来的?当时我在国外,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祖国这么强大,没有必要说是舍家撇业的在国外去过这种不求上进,衣食无忧,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当时父亲让我选择,说你看你想移民,还是想怎么样?我选择,我说我想回到国内,我说想做点事情。

回来之后,父亲说你自己想做点什么,大概说给你一部分钱,你去试着创一创业,但是我就说我想脱离安华的体系,做一些安华没有做过的事情。当时就自己,说实话,就是很不光彩的事情,赔了。但是,自己知道怎么输的,大概是百万级别的亏损。

王思迪:哪年的事?

安东华:2009年。但是最起码我说了,这个东西对我人生来说,永远是宝贵的一课,知道怎么输的。

这个时候就是说我跟企业还是在一同成长,就回归到咱们这个主线,企业继续发展它的,父亲带着他的说做房地产,做什么也好,继续做。但是到2010年,我父亲说你就正式回到公司吧,在公司任个职,现在公司这个企划比较弱,关于对外宣传、搞活动,包括做,当时刚提出来一个叫“企业文化”这个词的时候,他说你应该在国外听过,怎么把咱们安华这个口碑,包括这个宣传能做一下?我开始第一次进入到安华这个正规的体系,是从企划部经理开是做起的。

从2009年到2010年,开始真正融入到这个企业的成长中。直到2013年我升为集团的副总经理,开始慢慢掌管公司的全部业务,我觉得什么时候自己长大了呢?父亲单独把我叫到办公室,开始问我问题的时候,这件事你怎么看?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某个岗位,或者某一件事,怎么处理比较好?慢慢觉得自己压力变重了,自己说一句话不再像父子之间那种关系,慢慢地,就是不知不觉中,感觉自己长大了。

主持人:我们再聊聊思迪,对你的企业我多少有一点了解,这个企业也蛮能折腾的。

王思迪:是。

主持人:你看从房地产典型的中字号的这种房地产住宅开发,而后开始做了市场的开发运营,又做了教育,染指的都是在当时非常非常之热门,非常非常有发展的那样的板块,所以就是令尊大人也是相当厉害的,那可不是一般人物。

王思迪:我从我接触我们家公司之前,我父亲基本上从来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没让我接触过他的这个事业,他就是说虽然家里的条件很好,但是他更想让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孩子去成长,所以我对家里这些事,之前应该说是一点都不清楚。一直到去英国留学,然后2010年毕业回来,我父亲还安排我到深圳工作了一年,去接受大公司的这种相当于比较正规、正统的这种工作的环境。然后,2011年我才正式回到长春,才真正开始知道,说这个家里的企业是做的教育、做地产、做这个整个的过程,听我父亲讲他的经历。所以,这个家里的企业对我来说,就像是,应该说,因为我回来的时候父亲身体不是很好了,所以说这个企业对我来说就像我父亲一样,我跟这个企业共同地去融合在一起,去学习这个企业的经营的过程,去感受我父亲对这份企业的一个经营的理念。然后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说到我接班以后,能把这个企业继续发扬光大,能把他的这一份事业传承下去,就是我唯一的一个目标。所以,老师您说就是说可能我们是二代,也不喜欢听二代或者怎么样这些说法。

接手了企业以后,我的唯一的想法就是说,我要把这个企业继续做好,尤其是教育。我是2014年正式接手了家里整个的事业。刚回来的时候,也是经历过东华像你说的,自己也投了一些小的项目,也要不断地尝试嘛,赔钱是肯定的了。但是,对我来说也是个学习,我后来养成了一个写日记习惯以后,我就写说,虽然我现在是集团的董事长,但是我还是给自己好多的身份,比如说我也要像员工一样去亲手写企划书,去亲自做一些事情,因为我想毕竟经历的积累,是不能够去投机取巧的,有些事情还是要自己不断地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学习到,然后我也会像一个创业者一样,和朋友、和同事们一起去研究一个项目,然后我也要担起这个集团董事长的身份,硬着头皮去找领导,去接触一些人。所以这些年经历了好多第一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去教育厅开会,给领导汇报工作,作为一个当时还是24、25岁的小孩,应该说在整个一个会议室里,给我紧张的,心里怦怦跳,当时在讲话的时候。所以说慢慢慢慢地就是在不断的努力过程,我自己也告诉我自己说我的人生信条也是,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全力以赴地去做,这样的话,未来不管怎么样,也不留遗憾。

主持人:两位个人关系也不错,平常也在交流,但是今天咱们用另外一种方式,在做一个互相的加持和探讨。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还会遇到问题,那我特别想知道,两位目前分别拿一个问题来讲吧,就是特别特别让自己困惑的,需要找到一种答案的,需要对方给一些建议和指导的问题,你们交叉来互相解答一下。东华总先来。

安东华:行,那我先说吧。我管理这个企业喜欢带动着所有人一起去做,但是我跟我父亲现在属于交接班,他对企业的理解,什么事要自己去做,只有自己做了,什么东西才会懂,自己懂了之后,才有见解,才能指挥或者领导别人。我这块我想找专业的人在专业的领域,没有任何概念的去限制他,发挥他,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企业存在着很难受的这个问题,我放任员工做主、做权、敢当大,我开会的时候,一定要说一件事,一定要做这个容错制度,什么叫容错制度?你错了我也不批评你,反而表扬你,做了你会错,证明你在动,一年不犯错,不动的人,这种员工我不想要。这个我总结叫什么?叫“董事长依赖症”,领导做什么,他们做什么,领导喜欢什么,他们做什么,领导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做什么,但我看,如果这样的话,就把董事长或者领导给绑架了。董事长有多大能力,这个公司就有多大能力,董事长多高效率,这个公司就有多高效率,这是我看到的,所以说我希望说,思迪帮我想想这个问题,可能说谁对谁错这个东西可能它不是那么绝对的,究竟说适合咱们这种中小型民营企业来看,说哪种观念是正确?我的思想是让所有人一起在动,错了也无所谓。老一代的人,说什么事自己要去做,做了之后你参与了才行,这是我比较困惑的事情。

主持人:理念上的分歧。

王思迪:我想其实您和您父亲的这个问题,应该不是一代和二代的问题,它只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而且,尤其在创一代的这个很多创业者们,通常都是某一个领域很专家的,而且是伴随着这个领域发展一路走来的,所以他认为,什么事都自己要亲自去弄懂,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但是我想,在企业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尤其是东华家这个企业我也比较了解,板块非常的多,每一份事业应该说做得都很大,这种时候,我想可能自己不能把每个领域都弄懂、弄透,这样东华的思想是我要请不同领域的专家,不同领域的人,来一起共同帮我去参与管理。

我前一段时间学习这个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他是目标管理,设定好这个企业的目标,所有的员工们为这个目标而贡献自己对企业的价值,我想这个可能东华就是有这个另一个管理的方式,我也很支持他。我支持他去做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学习,最后能找到一个管理好自己企业的方法。

我觉得我有一个感受,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当时我父亲也给了我很多建议,说了很多事,其实我的心里都是比较反对的。但是,我就告诉了自己一个道理,就是说既然我父亲算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他给的决策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我都选择了默默的去接受它。而且,到后来实践证明,他说的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还是对的。所以我想在东华整个的集团当中,他父亲的一些做法,我认为还是会有他的一定道理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咱们还是要大胆地去尝试,在有限的空间内,其实要是我的话,我也会默默接受我父亲给我的建议,因为我认为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安东华:自己做一点牺牲。

主持人:我个人觉得这个时代来说一定是术业专攻,只做企业经营是不合适的,工匠精神是一定要术业专攻的,

就是类似这种情形。所以我觉得安老先生一定也会听咱们这栏节目,您也可以推荐他听,就是我是觉得他那样一个开明的人,我这也是套用了思迪那句话,他那么成功的一个人,他一定是善于学习的,包括学习这种时代的走向。

人家贡献了这么多,人家也得问个问题。

王思迪:问东华一个管理层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发现有些时候跟同事沟通的过程中,说的过程,你自己肯定是明白自己想说的是什么,对方也频频点头,这个时候,双方貌似达成了一种共识,你可能也碰到了。但是他回去做的时候,做了一段时间回来再反馈这个信息的过程中发现,他做的其实并不是你们当天沟通说的这个问题,就是在这个沟通成本上实际特别高,在这种问题上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式或者是建议。

安东华:我明白思迪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当时他说的时候,我脑子已经反映一遍了,我这个事分几点去看:

第一,思维层级不够,他是真的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他只能表面地敷衍你,我听懂了,不能让领导觉得我听不懂,他真的是听不懂,就是他的思想意识达不到那里。

第二,我可能考虑这个沟通,像思迪下过的命令,对方达不到,这个人没有用心在做事。

最后一点我要说的是,还得了解这个员工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跟他正常的沟通。如果员工单纯地是为了钱,为了想挣一个比较可观的工资,我能给你做成什么样的事,我觉得这个不是员工上下级,这是一个交易,一次买卖。但我觉得如果所有员工都是在跟老板做买卖,这个公司的向心力很差。所以说我们要了解员工想做什么。我觉得新进的员工,尤其像思迪这块年轻人比较多,我觉得他们想要的是成长性、未来,包括一个比较光明的前景。我觉得作为王校长也好,或者我的兄弟也好,应该知道他的对话的朋友、属下、学生,甚至他的领导想要什么,他能给对方规划一个怎样的不同,让对方去由心去做事。然后再回到第一步跟他达到一样的思想层级,我觉得这样他们从行动力,到思想力,最后到结果,一定会产生共鸣。就是说,我们不能太强势、太主观地说我这么想,对方也一定这么想,他真的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问题是,特别希望两位通过你们现在的实践和观察,给那些计划创业、正在创业、正在守业至少有向上、向善,不断地去发展产业、发展事业的这些人,给一些建议,在这样的一个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守住什么?

安东华:其实这个问题,我想过之前,对自己也问过,如果给我重选的机会,我会问自己,是让爱好成为你的事业?还是把事业变成你的爱好?这是一个先后关系。所以说这个问题带着我这句话,我觉得很多东西就比较好解决了。如果是从大学刚走出来,或者已经选完了,或者正要选,或者正在做的,就是说什么呢?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用心去做,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你就会了解。做你喜欢的事情,了解之后,你才能深入,深入之后,你才能把这个事业做精、做强、做创新。所以说对创业的青年来说,一定要挑自己喜欢做的事,当然是积极向上。

想对第二批人说的,就是说已经在做,或者在做这个事业,无法选择这个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那就像刚才老师说的,如果改变不了别人,那就先把自己改变,对吧?就把你的事业变成你的爱好,去爱它,去爱你的事业。

第三个我想说的就是说,总结自己想对创业和正在经营,或者遇到困境,或者系正在顺境高光时刻的所有企业家,或者企业家朋友们想说的。别怕失败,尤其对创业青年和正在起步的人,别怕失败,敢于做一做,我觉得真正的富有不是财富的累积,我对真正富有的理解就是积极向上的态度,丰富的人生阅历,还有一个是强大的思想,如果我兼备了这些,我觉得这个人就是富有的,不被失败所击倒,不被胜利所腐朽,更不被这种碌碌无为所固化。如果有这种强大的心理和这种组合,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我觉得他做什么都会成功,无论是事业也好,人生也好,一定会无比强大,所以说我也自己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说的肯定比做的要简单,但是有的时候人得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而且要擦干泪水地往前走,这就是我对创业和这些在经历的这些朋友们说吧。

主持人:这个年轻的胸膛里装着怎样的一种隐忍和韬略。

王思迪:擦干泪水。

主持人:你有没有泪水?思迪总?

王思迪:我都自己擦干。到我吗?

主持人:到您。

王思迪:这个创业,我本身也很享受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身份,不断地去努力,去实现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想。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确实很不容易,像刚才东华说擦干自己的泪水,遇到很多困难,然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坚持朝着自己的方向继续前行的过程,实际真的不容易。到每一位创业者的时候,我都会很鼓励他。

我们学校也有创业园,在吉林省海归协会,我在做会长,也有我们海归协会的创业园,所以接触了好多在创业路上的小伙伴,要说对他们说一句话就是说,在创业的过程中,其实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随着这个创业的过程,去把自己最初原来设想的项目慢慢地发生变化了,可能这一个事情还没有做好的同时,就想说如果我在这个项目上再加点什么,我再加点什么,可能我就形成了我的这种核心竞争力,但实际有的时候往往它并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扩大了自己面对的更多的对手,最后这个项目可能就失败了。所以说我就是切身有这个体会,因为我也创业过,也经历过这样的失败。现在我面对每一个创业者,我的想法就是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心里头到底想做的是什么,之前看很多创业的节目,包括国内很多创业的大佬们,他们可能给你一分钟说一下你的项目,之前可能我都不太理解,就说在一分钟之内怎么能说明白呢?或者说当年孙正义和马云可能是谈了15分钟,就做了这么大笔投入,但是我想现在慢慢我理解了,就是这个创业者对他项目真正的核心的要素,要真正地把握住,而且要在这一个点上去创造自己项目的价值,他就一定会成功。而不是说想法很多,其实在实现的过程中根本实现不了,所以就希望每一个创业者都能坚守住自己内心最初的梦想,然后去实现他的梦想。

主持人:我觉得两位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对于创业者的这样的,你们通过实践中得来的心得和体验。

现在你们都顺利的已经完成了进入企业接下来接班的这样一个历程,但是我想可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两位是不是也会想,如果我不是这样的一种选择,我可以自主选择的话,我会有怎样的人生道路的另外一种可能?所以我特别好奇地想请两位分别说一下,在你们的思想中,在你们的梦想中,如果不做这个企业的领导者、掌门人,你们对自己的人生打算怎么规划?

安东华:说实话,我这个人已经让我父亲潜移默化地培养得有点过于老成,朋友、身边的人,1986年以后的,我基本朋友特别少,因为聊的话题和思想永远不在一个波段上,思迪也是我这种为数不多的知己,能聊到一起去的。因为年轻人如果聊,都是聊玩什么?吃什么?怎么享受这个人生?或者当到人生这个比较好的(阶段),怎么去奢华地去渡过它?聊这些东西,我说实话,我一点发言权都没有,没有经验。但是你要跟我聊一些企业和一些心得,我可以喋喋不休地,几壶茶水都喝进去聊。

我说实话,就是说刚才老师问我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我最喜欢的行业,或者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投资,是股票投资。

我如果可以像老师说的天马行空地场所自己的欲言,白天看股票,做做公司分析,然后下班游泳、打球、看电影,这是一个理想的生活。因为投资这个方面,就是说我对它的总结,因为现在也在花一小部分的精力在做,会让你有很多的知识的吸收。因为我觉得男同志既然我不选择,或者不喜欢做这种术业专攻的人,那我就让自己做到一个几何无限放大的人。什么我都懂,因为我这个人可能喜欢的形状都是一种,如果说只有这么大的面积,我不喜欢三角形,也不喜欢那种锥体,我喜欢一个圆形,方方面面都很周全,从知识面、军事、体育、人生、美食,包括理想,我喜欢方方面面(我都懂)。

因为这方面是完全不受我父亲影响的,完全在自己的小隔几何空间内,放大自己的思想,怎么去钻研这个股票,怎么去投资,怎么去想,甚至可以动用自己的经济条件,或者人脉条件去做,我很享受、很欣慰这个人生,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如果可以再奢侈一点,旅旅游,环游世界,这是我的第二步想实现的。如果有自己足够的经济条件,自己可以养活自己,可以支撑整个家庭,愿意开眼界,走万里路,交友部署,这就是我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父亲一听可能(觉得)不务正业,这不是实体。

主持人:思迪总的另一种可能呢?

王思迪:这个话题其实特别好,还能畅想一下自己心里头的想法。我其实是一个爱好特别广泛的人。回想到小学我的人生梦想是成为一个画家,到后来又想做运动员、跆拳道和篮球,包括足球都特别热爱。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有意思的在于我现在做了好多之前从来不会去做的事情,比如说我从小到大很讨厌长跑,直到前两年才开始第一次跑步一次性跑步超过5公里。然后连续两年了,我参加长春市的马拉松,这个我觉得我之前从来不会去做这种事情。再一个我以前特别讨厌写作,但是,后来从2014年全面接班以后,就养成了这个写日记的习惯,现在每年能写一本。很享受有自己的一个时光,可以写写作,像刚才东华说的,打打球,我很热爱生活。

然后,另一个方面要问我最大的爱好是什么?可能就是工作,可能就是想去实现自己的一个理想,所以让我重新选吧,因为对于我来说现在也可以去丰富自己的爱好,最近又开始热爱上拳击,也可以一方面去完善自己的事业。就是很幸运,像老师您刚才说的,很幸运出生在这个家庭,其实也实现了自己现在想要做的,可能你还得有一步,我觉得我就是在不断努力的工作过程中,然后去享受这个生活,就是我现在最想要的。

主持人:因为喜马拉雅FM是倡导大家读书的,两位为分别一本好书。

安东华:我推荐的一本书就是关于投资的一本书,是叫《大钱》,大小的大,金钱的钱,《大钱》,它的标题写得很直观,就是教你如何学会做一个100倍回报的投资,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是2008年,它在2008年就大胆地预测,如果贝佐斯这个人可以克服困难,他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财富和实现最大梦想的人,结果贝佐斯在2016年亚马逊爆发的时候,实现了。这种钱告诉我们看现在只是看本质,要看这个公司的长远发展,我们做人也是一样,不要说只看现在,赢了或者输了怎么样,要看你未来的方向,包括你心中的想法,你的初衷,你的初心是什么,别把方向走偏了就行。所以说我推荐这本书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不是说它能教会你如何去赚钱,这本书,它会告诉你如何做投资,如何来梳理自己的人生信条,包括怎么来看待事的一个角度。不要目光短浅,看现在,不要看脚下,而要把头抬起来,看未来。能赢的公司,今天赢不代表未来它不会输。

主持人:喜欢投资的东华总推荐了一本跟投资相关的书《大钱》。思迪总,你推荐哪本书?

王思迪:因为今天提到创业和管理,我给大家推荐一本管理学的书,本身我自己是喜马拉雅的很忠实的客户,每天都有听,就给大家推荐一个我在喜马拉雅上听的这个李杰老师讲的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精讲》,这个确实非常好。彼得德鲁克这个管理的大师,他写了很多著作,内容很多,李杰老师用他对大师的一个理解,管理学的一种理解进行了一个解读,这样的话在听的过程中,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想这也是喜马拉雅做这个节目的一个初衷,也学到了很多这个大师管理上的一些精髓。因为毕竟最早一部著作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内容,和现在在企业管理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们现在今天还在学,说明大师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学的方法,而更多的是一种管理的哲学。所以,真的希望创业者们,或者是已经创业了的朋友们,如果想在管理学上学一点东西的话,我推荐大家去喜马拉雅听李杰老师讲的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精讲。

主持人:我觉得今天有新的创新,因为除了推荐纸质书之外,包括去上喜马拉雅上听书这件事情可能也是一种新的推荐,我觉得真的很有创意,

感谢两位荐书,也感谢两位走进C大调,分享你们的心得和智慧,也分享你们梦想的光华,我们后会有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