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岛城巨富丁敬臣,进出口贸易起家,跌落神坛晚节不保

钩沉|岛城巨富丁敬臣,进出口贸易起家,跌落神坛晚节不保

首页模拟经营岛上大亨更新时间:2024-04-30


民国时期,青岛商界产生了著名的“四大家族”,分别是刘子山、傅炳昭、江苏才子丁敬臣、李涟溪,这四位堪称是青岛商业响当当的风云人物。

今天来说说丁敬臣。他曾经担任青岛总商会会长职务,名下开办了多家企业,名副其实的岛上大亨。他一生功业声名尚可,只是创办的“大阜银行”,曾经为日本侵略者周转融资,因此而名节大损。

照猫画虎:丁敬臣的商业帝国

丁敬臣祖籍江苏,1880年出生于江都县(今天的扬州市江都区),光绪年间为了广大家族门楣声望,家里曾经给他捐了监生头衔,到地方上放了知县,官阶最高时候做到候补知府(四五品官衔)。

1843年,随着清政府《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落地,上海开启了对外的大门。开埠之后,中外贸易的区域中心,很快由广州转移至上海,各国商品和资金流纷纷涌入长江口,几平方公里的上海老城里,行栈、码头、银行、租界比比皆是,俨然另一个繁华世界。

通过上海开埠,从政期间的丁敬臣发现了广阔的商业前景,遂放弃了官员身份,辞职下海,专肆经营洋务生意。不得不说,丁敬臣的商业眼光还是很精准的,政府为官的经历和操办洋务的历练,让他成为当时很少见的多能人才。

1897年,冒着黑烟的炮舰裹挟着德国军队,气势汹汹冲进胶州湾,青岛沦为德属殖民地,经济命脉中混入了德国基因。德国人要在青岛打开市场,打造第二个“上海滩”,迫切需要既懂国际经济,又谙熟中国事务,特别是对清朝官场非常了解的买办。丁敬臣就这样进入德国人的视野。

德国人对丁敬臣的能力很是肯定,德属企业“禅臣洋行”聘任他作为买办,待遇优厚。洋行的是外商在中国设立的公司,算是代理点或者办事处,主要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目的。丁敬臣所在的禅臣洋行,主要业务是进口德国的机械设备,出口中国的初级土特产,比如山东的农副产品,运到青岛进行初加工,之后运到外地销售。

丁敬臣在德国洋行做了几年,将他们的经营门道摸得精熟。看着洋人们买进卖出,大把大把德赚着钞票,遂萌生了自己开公司的念头。他很快在火车站旁边的泰安路上选好经营地址,定名“悦来公司”。经营初期,主要以出口中国商品为主。

为了打开市场,丁敬臣亲自跑到农村去收购基础货物,然后联系货轮进行水上运输。除此之外,丁敬臣还经营着旅馆生意。不久之后,他看到德国人在淄川、博山(今山东淄博一带)等地开办煤矿,获利丰厚,丁敬臣脑筋灵活的很,紧跟着也开办了一家煤矿公司,取名“悦升”。在筑基阶段,丁敬臣盯紧了德国人的路子,照猫画虎一步一步,丁氏商业王国的雏形在青岛显现出来。

一面之交:著名记者采访丁敬臣

清末民初,有一位著名的媒体人叫包天笑,擅长小说,又撰写报稿。包氏《钏影楼笔记》中,曾经有关于丁敬臣的一些记载。1907年,包天笑受聘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监督,类似今天的中学校长职务。他由海路从上海来到青岛,计划在此转乘火车去青州赴任。

他在书中记述,当时海上轮船是德国汉堡公司的,而船上的茶房(就是服务员的代称)却是雇佣丁敬臣所有的悦来公司员工。可见当时丁敬臣的商业中也包含了劳务派遣项目。包天笑在青岛留宿,也是悦来公司的旅舘,并且有幸见到了这位奋斗的中国企业家。

丁敬臣对这位知名媒体人也非常有兴趣,热情的接待了他,向他介绍自己的商业和青岛的情况。在德属殖民时期,青岛居民有着严格的层级划分,金字塔顶端的是欧美殖民者,其次是来青的逊淸遗老遗少,然后是广东、江浙和省内的商办,多以会馆为中心抱团,最底层的才是山东本地平民百姓,大多从事佣工和苦力。

采访结束以后,丁敬臣安排公司为包记者购买了去青州的车票,二等车厢。当时的青岛,一等是“高贵”的欧美移民包厢,二等座是欧美人和中国人的混搭,三等以下才是中国人的位置。包记者的座位,挨着一位德国军官,对同车厢的中国人非常傲慢和不礼貌。包记者也去三等车厢看过,里面没有座位,更像是一节货厢,旅客和鸡鸭蔬菜水果一起运送,里面的味道不堪忍受。

长袖善舞:游走于殖民者和遗老之间

1911年,是中华大地翻天覆地的一年,辛亥革命爆发,孤儿寡妇让出了国家权力。清帝国的坍塌,让逊淸遗老和贵族们猝不及防,他们纷纷携家带口,卷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寻找可以安身的地方。他们看好青岛的殖民位置和经济形势,先后有120多名朝廷高官到这里避祸,俨然清廷的翻版。

他们中的许多,初来乍到,就落脚在丁敬臣在泰安路上的悦来公司。按照当时的情形,遗老遗少们要想在青岛扎下脚跟,除了巨额的财富支撑,最重要的是必须与德国人建立关系。丁敬臣和德国人的联系非常密切,恰好成为逊清遗老和德国人之间的纽带。比如,青岛第一座高等学府“德华大学”(今青岛铁路局用地)的首任总稽查,就是曾任监察御史的蒋楷,由丁敬臣介绍给德国人的。

虽然丁敬臣与这帮大臣走得很近,甚至帮助遗老们的“前清联谊会”协调场地和驻地,还把三江会馆(今青岛劈柴院江宁会馆)借给他们举行成立大会。但是有些事情,丁敬臣也有原则。据资料,当时隆裕太后去世,在青遗老们想用三江会馆作为公祭堂“开追悼会”,丁敬臣断然拒绝,他认为德国人承认的只有民国政府,隆裕太后作为前朝人物,在青岛举行公祭不合适。遗老们对此都很有意见,却也无可奈何,因为离了丁敬臣很多事情都没法办。

一帆风顺:岛上商业大亨成长记

1912年9月,国父孙中山先生来到青岛,社会各界热烈欢迎,可谓全城轰动。访问期间,孙中山应邀到山东路上的三江会馆,在丁敬臣的主持下,会馆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用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招待了革命家。由于孙中山的到访,山东路更名为中山路,三江会馆也改为江宁会馆,沿用至今。

1914年,日本接替德国继续占有青岛。丁敬臣凭借自己在地方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出任青岛中华商务总会的会长一职,大学路16号甲的那栋气派别墅,就是他的新宅。日本接手青岛不久,在馆陶路上建立了一家“取引所”,即证券商品交易所,丁敬臣则开了一家“论行”,专门从事期货交易。

当时的青岛商界,共有刘子山、傅炳昭、丁敬臣、李涟溪四大姓,掖县的刘子山与日本人走得比较近,组建了青岛第一家银行“东莱银行”。丁敬臣与日本人不对付,在日方压力下,失去了商会会长的位置,退位常务董事,会长由东莱银行的经理成兰圃担任。

日本有盐商在胶州湾(今红岛区域)建造了一些简陋盐田,但是技术水平不高,产量低质量差。丁敬臣掌握了较高的晒盐技术,成功拿下永裕盐场的经营权,获得丰厚利润。1922年,国际国内形势突变,当时的中国政府据理力争,收回青岛主权。此时,丁敬臣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岛上大亨,他的经营不涉及黄、赌、毒,在商界的名声相对较好。

乌烟瘴气:丁刘之间的“鸦片战争”

上世纪初年,由于国家积贫积弱,加上殖民者的恣意引入,贩卖烟膏成了获利最厚、来钱最快的行当。追逐利益,是商人的天然本性,丁敬臣作为岛城四大商王之一,当时的政府虽有管制,却没有严格措施,为什么没有涉足烟膏生意呢?

据资料,赫德担任胶澳海关税务司长官时,曾经召集丁敬臣、刘子山等人,集资入股的方式,在北京路一处糕点作坊里开设“立升官膏局”,公开销售烟膏。但是丁敬臣等人经营了一阵,发现烟膏销售没有想象的赚钱,甚至初期还有外债,于是商议撤股退出。

此时,刘子山提出愿意“一肩挑”,丁敬臣顺水推舟,将手中股份连同所欠账务,全部转给刘子山承担。丁敬臣相当于甩掉了“烫手山芋”,刘子山却窃喜捡到了“大金矿”。刘子山垄断烟膏生意之后,在河北路寻找店面独自经营,他前店后厂,批发零售,还有专门的“体验店”,设置烟馆招揽客户。

日本接管胶澳以后,公开承办贩烟生意,刘子山主动投靠,揽下日本人的官办贩烟机构——“扶桑官膏局”,虽说开办了烟膏局,但日本人严令不得触碰此物,只是销售给中国人。有了日本人的支持,刘子山很快成为岛城“烟土大王”,据说利润年均四千余万元。

丁敬臣看在眼里,悔在心里。他悄然离开青岛,带着悦来公司的二十万股金,直接去东京接触大正天皇的关系,要求撤换刘子山的烟膏专卖身份,由他接任。大正天皇发电询问此事,日本驻青守备司令回电,称刘子山擅长经营,获利丰厚,每月供应军费不菲,没有必要重新换人。丁敬臣悻悻而归,什么也没办成,反而伤了悦来公司的元气。

日寇侵华:为求利益沦为鹰犬

日本第一次侵华的时候,丁敬臣“看不起”他们,与日本人的关系非常冷淡,直接导致他失去了青岛商会会长的位置,还把“大金矿”拱手让与刘子山,实在后悔不已。1938年初,日本鬼子卷土重来,中国经济遭遇重创。日本人需要“以战养战”,迫切寻找中国的代理人,于是瞄上了丁敬臣。

丁敬臣也在等这个机会。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丁敬臣为敌人效劳,出面创建了“大阜银行”,主要作用就是为日本筹集资金,购买军队物资。

根据《中共淄川地方史》记载,1938年5月,日本人找到悦升煤矿的负责人丁敬臣,即提出合办的要求。1941年,在日本政府和特务机构支持下,威胁悦升公司签署合办协议,将悦升公司变更为“悦升矿务公司”。吃掉丁敬臣的矿山以后,日伪时期任命丁敬臣为山东煤矿产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董事长,彻底沦为日寇走狗。

查询《青岛百科全书》的资料,可以发现,丁敬臣作为岛城一代商界大亨,在“亲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先后在日寇公司、宪兵机构、金融部门任职,丧失了作为中国人的血性和良知,沦为殖民走狗而欣欣然。

【题外话】岛城一代商业大亨的归宿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军统首脑人物戴笠在军统内部,专门设立了肃奸委员会,把资产肥厚的“经济汉奸”,确定为首先惩治的目标。丁敬臣作为青岛“老牌日伪汉奸”,又是身家巨富的经济汉奸,很快被抓进了监狱。

“丁敬臣汉奸案”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关注,舆论呼吁严惩,但是在市长李先良的庇护下,丁敬臣都没有过堂,就以证据不足为由免予起诉,不久便无罪释放。此案如此收场,引起社会舆论哗然,本案检察官朱巍然不得不公开表态,“丁敬臣案如有新事实、新证据仍可提起公诉。”

此后,丁敬臣案在省市两级反复折腾,实际上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表现,却因丁的关系背景深厚无法定论,最终引起了南京高层的关注。1947年3月底 ,国民政府司法院对丁敬臣曾经管理的大阜银行认定为“伪组织所属金融机关”,丁敬臣由此证据确凿,正式被定为经济汉奸。

直到风雨飘摇的1948年9月,丁敬臣案仍然没有最后结果。此时国民政府行将崩盘,已然顾不上“肃奸”。1949年,这场轰动全国的“丁敬臣汉奸案”终于不了了之。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今日头条"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

更多原创文章,关注: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