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制推进看《导演请指教》的野心

从赛制推进看《导演请指教》的野心

首页模拟经营导演请指教更新时间:2024-04-24

开腔 ▻▻▻

围绕《导演请指教》的争议,从节目开播就没断过。

我也看过前面几期,确实,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也知道这个节目想要做什么。

今天,资深娱评人Nico发来文章,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这个节目的价值。我们不妨暂时停下争吵,听听她的看法。

——枪稿主笔 子戈


从赛制推进看《导演请指教》的野心

文/Nico

作者简介:资深娱评人,凤凰电影、腾讯娱乐、奇遇电影等媒体长期撰稿人。

开播以来,《导演请指教》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人说它吵架好看过短片,有人说它暴露了影视行业的内部矛盾,也有人说它全凭制造戏剧冲突吸引眼球。

我也一直在关注这档节目。诚然,作为一档全新的导演竞技类综艺节目,它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客观来讲,它也确实起到了为电影祛魅、为大众科普的作用,在把电影产业的全链条呈现给观众的同时,也把电影人的苦恼、创作的艰难、以及市场与艺术的平衡问题,全都抛掷在观者面前。

特别是当这档节目进行到第二阶段后,我们尤其能看到它要为“全行业”发声的野心。

这篇文章,我想暂时搁置争议,聊聊这个节目不该被忽视的一面。

01

导演如何指教?

《导演请指教》的第一阶段,所有人把关注点都放在“吵架”上,但我的目光却一再偏离,注意到这个节目的“科普”价值。

可以说,节目第一阶段的最大看点就在于,把电影的拍摄流程事无巨细地摆出来,让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幕后。

从选题、剧本、选演员、到选景、安排日程、实地拍摄、直到成片,每位导演要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一部短片。如此仓促的时间,大大压缩了创作进度,也激发了高密度的创作能量,使得导演们只得把“绝活”通通拿出来,才能应对如此艰巨的挑战。

《导演请指教》为我们全景展现了导演的幕后工作

导演到底是干什么的?

很多人以为这就是个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职业。但实际上导演是个解决问题的人,他们无时不刻不在做着艰难的取舍。尽管他们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命令和指教,但背后却是平衡和让步。

宏观层面,他们要协调好投资人、市场与自身艺术追求的关系;微观层面,他们又要深入到创作的无穷细节中,对每一个镜头负责,同时祈祷有个好天气。

《导演请指教》的第一阶段,通过16位导演的16部短片,为我们全方位展示了导演的日常工作。

这些短片横跨多种类型,包括爱情、科幻、喜剧、悬疑、惊悚,以及现实主义的文艺片;而导演要面对的困难也是五花八门。

曾赠导演的短片《爱情》,讲述了一个男孩与女孩的偶遇与爱情的发生

以第一阶段我最喜欢的一部短片——曾赠导演的《爱情》为例。

这部短片改编自经典IP《大话西游》,不可否认,成片效果吃了原IP的红利,以至尊宝和紫霞之间的爱情为本片的男女主角作证。但它依然是动人的,特别是影片最后,当男主角自沙漠尽头出现时,透过女主角的眼睛,我们得以见证一场爱情的发生。

曾赠无疑是个有才华的导演,尤其懂得电影语言的魅力。但当我们去到幕后,看到全片的拍摄过程,就能明白电影诞生的不易。为了银幕上那十几分钟的时间,曾赠把剧组可能会经历的麻烦事,几乎全过了一遍。

因为名气不大,在导演与演员互选阶段,曾赠没有选到心仪的演员,只好找场外演员帮忙;经费不够,她就用最省钱的外景,直接到北京郊外找一小坨“沙漠”做取景地;群演闹脾气,她就和工作人员合计,减少人数;突下暴雨,沙漠变泥地,她只能尽量拍近景,实在没办法,干脆就把水潭拍进来……

曾赠剧组在拍摄时遇到了重重难题

看到这些,你就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

在银幕上的每一秒、每一帧背后,可能都藏着导演的一句:当初要是怎么怎么样,一定能拍得更好。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导演请指教》的第一阶段让我们见识到了电影的复杂,它就像是绕过光影魔术的背后,去给我们看魔术师的“台下十年功”。这种“戳穿”一点也不煞风景,而是以一种更坚实的论据,反证了电影艺术的魅力。

02

制片人是干嘛的?

进入第二阶段后,《导演请指教》的赛制继续推进,进入影视行业的更深一层,揭示导演与制片人的微妙关系。

在这一阶段,制片人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自下场,率领各自的导演团队,进行PK。

比起大家相对熟悉的导演来,制片人对很多观众来讲更为陌生。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就是掏钱的吗?

很显然不止如此。

节目第二阶段将制片人拉入战局,进一步展示影视行业的底层逻辑

在现代电影工业体系中,制片人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一个,是CEO,也是操盘手。他们既代表市场,投资符合市场规律的项目;同时,他们也和导演、主创们站在一起,为他们保驾护航,提供资金、人员和经验的支持。

受节目“篇幅”所限,《导演请指教》无法面面俱到地还原制片人的工作,而是进行高度的提纯,呈现出制片人的统筹能力、价值取向,以及他们与导演的共生关系。

笼统地说,制片人要掌管的东西,无非两样:人和钱。

由于拍摄题材有限——节目规定,仅可在“真实改编、喜剧之王、脑洞大开”三大类中选择;且资金也有限——每位制片人手里仅握有210万元。于是,该如何把题材分配给适合的导演,并且将资金调配得当,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就成了每位制片人最头疼的事。

而四大制片人工作室之间的较量,彼此竞争观众的票数,则犹如一次虚拟的票房大战,看谁能在同等资源的情况下,拍摄出最受市场认可的作品。

随着竞争白热化,制片人的职责得以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也正是因为引入了高度还原市场形态的竞赛机制,我们得以看到电影业最残酷的一面。

比如在题材选择上,方励工作室就面临难题。他旗下的三位导演德格娜、相国强、宁元元准备的都是真实改编的本子,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同一“档期”只允许有一部同类型电影。所以大家只能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求改变,乃至于退而求其次。

这还只是“题材”的冲突,牵扯到“钱”的事,就更为棘手了。

花钱简单,难的是把钱用在刀刃上。

像王晶那样做“端水大师”,把经费平分给每位导演,是一种方法;更为合理的做法,是像陈祉希、方励、郝蕾那样,根据项目特质,按需分配。

特别是郝蕾工作室,尤其认真,看他们分配经费的过程,也刚好能一窥导演与制片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比如曾赠和王一淳导演都报了较高的预算,但经过工作室的考虑,发现项目中存在很多不必要的开销,于是将群戏缩减,音乐版权费缩减,以保证项目能以最高的性价比完成。

制片人有时要做“恶人”,把握好商业和艺术的平衡

这就是制片人的工作,他不能是个老好人,由着导演的性子行事,同时又不能一味追求市场回报,忽略了艺术规律。

相信,随着第二阶段的展开,观众们可以更全面、立体地看到“电影”的全貌。它是商品,是艺术,同时,它也是项目,是合作,是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的创造。

03

真实的行业生态

目前,《导演请指教》的第二阶段主要以“对话制片人”为主,据说后面还会推出“面向市场”环节,安排导演的短片作品在线下放映,接受院线观众的检阅。

看得出,在赛制方面,《导演请指教》做了比较全面的考量。它几乎以一己之力,打造出了行业的微缩图景,纳入了导演、制片人、演员、影评人、观众、口碑、市场在内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可能不够精准,但十分全面的全产业链。

通过这个产业链,导演可以直接、快速地链接市场反馈;制片人可以传达自己的投资理念;演员可以有发挥的舞台;影评人可以展示自己的审美趣味;而观众则可以用投票来表达自己的好恶。

由此,《导演请指教》创造出了一个鲜活的舆论场,或者说是一个微观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虚拟的,不是数字的,而是面对面的,是各抒己见的。这在当下这个匿名的网络时代,尤其难得。尽管参与者由于身份不同、背景不同,暂时还找不到对话的基础,甚至更多表现为争吵、互怼,但所有的互怼也可能通向共识,争吵中也必然孕育着对话的可能。

《导演请指教》创造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对话空间,在争吵中寻求共识的可能

当前的电影业由于疫情等不稳定因素,还没能恢复常态,新导演无戏可拍,影视公司纷纷*,所谓的创投扶持计划,也只是杯水车薪。整个行业都需要出口,好导演也需要被看见。

综艺节目作为当代最具观众缘的节目形态,背靠平台,可以凭借其影响力,帮助新锐导演获得机会与知名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演请指教》无疑是一个提供机遇的舞台。

我们要看到这个节目积极、有价值的一面,并且期待它能为电影、为创作者做更多事情。

别只盯着吵架,好戏,或许才刚刚开始。

编辑/子戈

排版/子戈

THE END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