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的玉玩行当里,有一条规矩:熟人久别重逢,要从衣袋里拿出最近把玩的文玩,或木质、或玉石、或有机宝石,互相比一比。
不比价位,不比档次,而是比品味、比成色,以物喻人。
这种修炼指向的是把件主人的心性,因为作为把件的文玩,大多是能够放在主人的手掌内进行摩挲和观赏的小物件。
人体掌心指尖穴位丰富,人在把玩时会产生丰富而鲜活的触感,以翡翠或和田玉制作的玉玩因此润泽;另一方面就是把玩玉件能给予人深层的精神愉悦。
先入眼,再入手,后入心。
从相互接触,再互相欣赏,后彼此成就。
这是中国人玉玩文化的一种升华。
至于盘玩翡翠把件的深度和意境,大概可以分为三重境界和三种盘法。
第一重叫“物我之境”,对应的手法是“缓盘”。就是与手中的翡翠玉把件交流。
从小白玩家迈进初级玩家的门槛,开始把手中的玉玩跟此刻的心情做对照,一边细细推敲、琢磨翡翠玉玩的细节,一边细细品味玉雕师的整体风格和美感的塑造。了解把件的物性,获得把玩玉器的满足感。
第二重叫“有我之境”,对应的手法是“急盘”就是对大多数把件的材质都有所了解,对大多数的题材和做工都有一个大致判断。
懂世故而不世故,历尽千帆悲喜,归来仍是少年。
从初级玩家迈入中级玩家门槛,在经过对玉玩的反复鉴赏和摩挲后,不再满足于与把件的浅层次交流,而是要跟经手的任何一件玉玩,进行“对话”,开始探索玉玩背后的故事,一琢一磨都清晰地被“看见”,一点一滴的信息汇流到脑海里,沉淀为经验。
久而久之,翡翠玉玩一上手,就能分别货品的真伪、材料的属性、制作的时间、阐释的题材、背后的寓意,并在不断的锻炼中,眼光和手感愈发成熟和老练。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道:“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是有我之境。
第三重是“无我之境”,对应的手法是“意盘”
王国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是无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迈入高级玩家门槛之后,不再满足于对盘玩物件的满足感,也不再因上手过多少个价值千金的宝贝而自豪,而是开始思考把件背后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器大师李博生先生曾阐释了他作为一个制作者对于一类把玩物的创作
理念:
“如果我做降龙、伏虎这两个罗汉形象,我决不会做得像武松一样,挽着袖子要把虎打死;像哪吒一样,要把龙剥皮抽筋。正相反,我只要让他静静地坐在那里,耳边轻轻地说上两句箴言,老虎和龙就乖乖地驯服在那里了。两种降龙伏虎,你说哪一个更有力量?你要战胜一个力量很强大的东西,你必须要比它更强大。强大到最后,当你不可能再达到那么高的层面时,就要反其道而超越它。”
以柔克刚,上善若水等价值理念,就这样,巧妙地寄托于把件的文化内涵之内。
特别在古玉之中,各种造型、纹样、沁色、痕迹,都记录了独特的社会变化与人间浮沉,高级玩家要做的是,层层解码,读懂隐蔽角落里的故事,把握世道人心。
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特的,能透过作品与玉雕师隔空交流,能产生惺惺相惜的感受的玩家,才是真正的高玩,何必拘泥于俗法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