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幸存的恐龙,只有四个在恐龙灭绝时幸存的动物。
第一个,格陵兰鲨。
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在地表的动物很难有幸免,但是海洋中,尤其是深海中。
恐怖的格陵兰鲨,体型巨大,外形怪异的他,极有可能是当时存活下来的生物,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了一只生活了390年的鲨鱼,根据研究证实,他们的寿命长达500年之久,这种鲨鱼同大白鲨一样凶猛,以海鸟、鱿鱼、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各种腐肉及内脏为主要食物,因为格林兰鲨也吃海洋哺乳类,所以也被称为海洋中的鳄鱼。由于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深海中对人类目前没有任何威胁。
第二个,雀鳝鳄。
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鱼,外貌也长得像鳄鱼一样。
躯体修长,身上的鳞片坚硬呈菱形,成为他们最佳的防御手段。
这种动物在地球上生存1亿多年,这种鱼一旦被掉到,他们拼命挣扎的力气都要比别的鱼大。
第三个,鳄龟。
它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龟,鳄龟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龟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龟。
鳄龟长相奇特,浮在水中猛地一看和鳄鱼极其相似,它们的头部呈三角形,所以不能完全缩入壳内,眼睛小、脖子长。
鳄龟是一种凶猛的龟类,虽然他们平时并不咬人,但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发起攻击,也能咬断人的手指。
1、三角龙
三角龙是世界上最晚出现恐龙之一,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体型上中等,长度7-9米,高度2-3米,重达5.5-10吨。从外观上看比较像犀牛,长有大头盾、三根角状物,四肢粗壮有力。三角龙是植食性动物,没有很强攻击性,因为比较受到很多人喜爱和欢迎。
2、独角龙
独角龙生存在8000万年前晚白垩世的北美洲,整个身长为6米,高度为1.8米;外形上看起来如同一只成年大象,鼻子上长有一支弯曲长角,脖子后面长有圆大的颈盾,并饰有骨质短棘。独角龙属于一种群草食性恐龙,例如蕨类、苏铁、针叶树等优势植物,在吃食时用锐利的喙状嘴咬下树叶、针叶。
3、原始角龙
原始角龙主要生活在1亿—6500万年前,分布区域在中国、蒙古一带。体长均为2-3米,体重为300公斤,头部后方有大型头盾,嘴部肌肉强壮,具有较高咬合力,属于一种食草性恐龙。1922年美国一队人发现了原始角龙第一个标本,1920年考古学家在蒙古戈壁沙漠发现了第一批原始角龙化石蛋。
4、戟龙
戟龙称之为有尖刺的蜥蜴,生活在76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白垩纪坎潘阶中。体长为5.5公尺,重达2.7吨,头颅巨大,鼻部长有50厘米长角,颈部长有美丽的盾状环形的装饰物。它们性情温顺,属于食草性恐龙,常以低高度植被为食。通常在遇到危险时候,常以角与头盾来抵抗大型掠食者恐龙。
5、霸王龙
霸王龙生活在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最晚灭绝恐龙之一。体长为11-15米,体重为9-15吨,体型粗壮威猛、咬合力惊人,常以北美洲的各种恐龙为捕猎对象,堪称最恐怖食肉恐龙。2019年人类挖掘出世界最大一只霸王龙骨架展出,伸长13米,体重8.8吨。
6、肿头龙
肿头龙大多生活在距今约六千七百万年前,外形上形似鸟脚类恐龙的一种,体长为5米,体重为1.5吨,靠着两条粗壮后腿走路。这种恐龙常以群居生活,主要吃树叶、种子、水果、以及昆虫等混合食物。1974年在蒙古发现保存完好首具肿头龙的头骨,让人们更好认识到这最后灭绝恐龙种类。。
7、爱德蒙托龙
爱德蒙托龙是一种体型庞大恐龙,距今约7100万到6500万年前,体长达到9米,体重为4吨。生活方式以植物为主,属于食草性恐龙。行动上前后足都可行走,主要靠后肢有力支撑。世界上首例爱德蒙托龙化石是在艾伯塔省马蹄峡谷组中发现,名字由劳伦斯·赖博在1917年所命名的。
8、锯齿龙
锯齿龙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分布在世界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由于发现化石比较少,所了解并不是那么全面。锯齿龙以食肉为主,身躯比较庞大,它的足印跟霸王龙足印一样大,每枚牙齿长达10厘米,对于撕咬猎物非常凶狠。
9、暴龙
暴龙生活在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也是最晚灭绝恐龙之一。体长达到14米,头高为6米,体重9吨,咬合力非常惊人,达到20万牛顿,堪称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这种恐龙猎食范围比较广,常以食草性恐龙为主,也常吃一些肉食性恐龙,可以说是恐龙界中霸王。
10、鹦鹉嘴龙
鹦鹉嘴龙生活在距今约1亿2320万年前到1亿1000万年前,属于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常常以陆地、低洼的湖沼、河流岸边为栖息地。因外形酷似鹦鹉嘴而命名,体长为2米,头宽且高,行走主要靠后肢进行。这种牙齿非常锐利,能轻易将坚硬植物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