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年,西汉外戚王m用毒酒毒死了西汉末代皇帝孝平皇帝,改国号为新朝,王m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社会改革,但因步子迈的过大,触动了大量的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加上了天灾,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这里就包括西汉宗室刘秀,刘秀最终在公元23年推翻了王莽,并于25年重建汉朝,因其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汉。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汉历寅正为丑正,改元始建国,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托古改制"的新政:下令天下农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禁止买卖;无田者按一夫百亩受田,一户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900亩)者,分余田给九族或邻里;设立五均,管理工商业,严格管制物价和加强税收,实行经济垄断;屡次改变币制,货币名目繁多,换算复杂,造成社会和经济的极大混乱;更改官制名称,滥加封赏;又发动对匈奴和对东北、西南边境各族的战争。
天凤四至五年(17-18年),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在三个地区爆发,在今湖北西北有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起义,在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有樊崇等领导的赤眉军起义,在今河北一带则有大小数十支起义队伍, 其中最大一支称为铜马军。
地皇四年(23年),新朝皇帝王莽的大军与汉朝宗室、以后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昆阳(今叶县)爆发了一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决定着未来历史进程的战役--昆阳大战。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 ,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