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一类人在生活中特别“双标”,其实这种现象在代码中也存在。这篇文章,我们从无监督学习中的K均值 & C均值两种聚类算法中可窥见一些一样的思路。
现代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双标”,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对人对己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当然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个人处于“利己”的思维来“双标”, 但“双标”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人是懂得“变通”的人。我们从K均值 & C均值两种聚类算法中可窥见一些思路。
K均值(K-means)和C均值(C-means,也称为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是两种常见的聚类算法,以下简单介绍下这两种方法,已经熟知的小伙伴可略过。
K-means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的目标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重叠的子集(簇),使得每个数据点到其所属簇中心(质心)的平方距离之和最小。这个算法假设簇是凸的,并且每个数据点只属于一个簇。
大致步骤为:
C-means是K-means的一种扩展,它允许数据点以不同程度(隶属度)属于不同的簇。每个数据点对所有簇都有一个隶属度,介于0和1之间,表示它属于该簇的程度。
大致步骤为:
总的来说,
那在“双标”的场景下,可能这个人是出于“对人对己两套标准”,也可能是他把这件事归属到了多个类别下(如A和B两个类别),某个场景可能A类别的隶属度高于B类别,而某个同类型的场景B类别又高于了A类别,也会给人一种双标的“错觉”。想知道“双标”的原因到底是属于哪一类,主要是看场景,这里就要考验每个人应对不同场景下的“应变力”了。这里分享个佛经中的小故事:
古代有个君王去找佛陀说,他的国家正在面临外来军队的威胁,但是他们国家的人都深受佛陀众弟子的教导,不愿sha生,自然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但如果士兵们都这样,这个国家只能被侵略了,百姓会被欺负。
这个国王很困惑,因为他也深受佛陀的教导,觉得很两难,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佛陀的回答很快就让他解了困惑,回去安排士兵保护家园。佛陀回答的大意是,如果sha念是出于自己的私利自然不行,但是如果sha是万不得已,是为了保护他人那就不一样了,如果有能力保护,却没有保护,眼看着同胞被欺负那也是另外一种sha。
于是佛陀下令他的僧侣不能再继续对这个国家的士兵讲法,从而保证士兵们面对敌人时的战斗力,避免他们用错了“执”,好心办了坏事。这里佛陀说的意思是就是要“变通”,如果不分场景,死守某个词,某段话,就会陷入“法执”,被文字束缚住了思维。
人家常说,没有佛经,看不到佛法,但是还有后面一句,佛经里没有佛法。佛经是看到佛法的路,但佛法不在佛经里,看了佛经后还要靠“实践”才可能看到佛法。
那从以上“变通”这个角度看,生活中,你喜欢c均值的思维还是k均值的思维呢?笔者的想法还是看“场景”,在此举例一二,大家可各自发散!
K均值适合的场景以上只是抛砖引玉,总体来说,如果能保持对“原则”的深刻认知,同时又抱有“变通”的思维,就能在明白“知识层面”的道理后,根据场景变通去应用出来,才能更加拥有“应用层面”的智慧。
用“手”指“月”,要人看的是“月”,不是指向“月”的“手”,文字或词汇是想让人明白某个道理,但如果执着于某段文字,不知道根据这个道理的意思,分场景来“变通”,就会失了焦点,过犹而不及了。
本文由 @养心进行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