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一个出身皇族宗亲的寒门子弟,尽管仕途黯淡却用他变幻莫测、诡谲奇丽的诗篇惊艳了世人。他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犹如一曲惊魂乐章,让人震撼不已。他以雄鸡一生天下白的豪情壮志诠释了天地造化之奥妙,尽显大气磅礴。
李贺的诗篇鬼泣般瑰丽奇特,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与李白那飘逸清新的诗风相比,李贺的诗更显得变幻莫测,惊世骇俗。清朝的郑板桥曾告诫后世子孙不要学李贺的诗,因其深奥莫测难以领悟。
公元790年李贺在河南福昌县出生,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的正统后代,然而家道早已中落。尽管父亲是一个小县令,但家境仍然十分贫困。在古代大家庭中李贺从小便承受着生活的艰辛,身材瘦弱与常人迥异。然而这个看似孱弱的少年却怀揣着巨大的梦想,他对读书的狂热超乎常人,以至于他的母亲都为之惊叹。
他的努力和执着正应了那句成语"呕心沥血",他真的把心都呕出来了。尽管命运多舛,李贺却以他独特的诗篇和无与伦比的才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虽然仕途坎坷,但他的诗歌却如雄鸡一声天下白光耀千古。
李贺这位年仅17岁的才子带着他的得意之作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旅程,希望得到文坛巨匠韩愈的赏识。李贺的诗歌成就除了个人勤奋努力外,还得益于当时文坛领袖韩愈、白居易等的支持和赏识。他对古代诗词格律进行了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往诗坛的规则和传统,为唐代诗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尽管李贺的诗歌生涯充满坎坷和挫折,但他以独特魅力和才华横溢的诗歌作品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