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加工的短板,能否拯救你的农场?

补上加工的短板,能否拯救你的农场?

首页模拟经营工艺建设农场更新时间:2024-07-18

▲ 点击上方红色按钮添加“关注”

在国内,绝大多数的农场都是靠着一产的种养实现生存与发展,说实话,活的很不易。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大谈三产融合,大搞休闲农业的时候,很多生产型农场纷纷想通过增加餐饮住宿、亲子研学活动等业态来增加收入,可结果呢?农场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了不可能有大客流,无法即便有些营收,却还不够养活团队的。紧接着,整治大棚房的一声号令,彻底断送了想通过三产融合、六产革命,实现财富指数级的增长的妄想。可谓赔了本,吆喝也没赚到。

一产加三产看来是不好走了,那么,一产加二产呢?

业内的一个大咖说农庄挣钱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二产(加工)。他列举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案例,日本的mokumoku,台湾的青梅梦工厂,都是靠着农产品的加工制品,实现年收入几千万甚至过亿的农场。

这观点对吗?乍一听,貌似有道理,但细思极恐,让人直冒冷汗。

要说这三个产业有多难,让我们掰开来看

一产难不难?要想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从品种选择到种植技术管理,所有的细节不能有差错,环境不适合,作物长不出那个味,土壤肥力不够,作物长不好;病虫害严重,打农药担心农残超标,不打农药产量受影响;杂草丛生,用除草剂、铺地膜、对环境有污染;天气不给力,一场冰雹、一场台风,农作物遭灾更是毁灭性的……,辛辛苦苦盼来丰收,收益跟回报不成正比。

二产难不难?涉及到农产品的加工,这可不是咱们自己在家榨个果汁、蒸个馒头、腌个咸菜啥的。要有生产厂房、有加工设备投入、有员工操作,一整套的生产线下来,绝对是个重资产的投入。花了重金建造的厂房、买来的机器也不能闲着啊,一旦运转起来,原料能否稳定供应、员工是否熟练、销售渠道是否通畅,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产难不难?有不少机构建议农庄轻资产运营,靠设计课程、游戏活动来赚取消费者的钱。三产是服务性的行业,服务的对象是人,无论是餐饮还是住宿,或是亲子游乐、研学教育,即便是再简单的活动,就算不需要重金去砸硬件,至少需要人员的投入,团队的专业度直接决定了活动的可参与性与体验感受。因此,三产是个极为重运营的板块。这些专业的运营人员哪里找?在城市里,自然不缺,但是换在农场呢?由于区位太远,缺少足够的客流和现金流,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缺少了高素质人才,运营毫无章法,活动毫无趣味性,自然就不会有客流,如此恶性循环,结果可想而知。

这三个产业形态,每一个都不是简单的事,要把三个难啃的骨头叠加在一起,试问难度大不大?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做加工,能解决农庄盈利难的问题吗?

的确,通过加工,改变了农产品的形态,让非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变得标准,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为产品未来的品牌化奠定了基础。要说咱们国内的农产品品牌,做的响的,的确是凤毛麟角,但是要说农产品加工类的品牌,那是数不胜数,超市里随便一转,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个不是品牌林立,让人眼花缭乱。可见,农产品加工的确是个巨大的市场。

但如果你真的进入二产领域,你会发现这更是一片更大的红海。任何一个细分的加工品类,都有无数的同质化的产品在等着你。有活的很滋润的头部品牌,但更多的是苦苦挣扎的二三线产品。那么,你的农场想加工什么?面对的客群是谁?原料供应是否稳定?产品有无卖点?加工工艺如何?QS是否过关?销售渠道如何布局?推广方式、产品促销如何进行?线上线下如何协同?一大堆问题需要你勇往直前过关打怪,一个关卡没过,就会有满盘皆输的风险。做加工型企业,要么就是打通关,干到脱颖而出,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的那一天,或者是……机器停转,关门歇业的那一天。

所以,一旦企业做了二产,在这些问题在没有解决之前,哪有什么心思搞什么一产、玩什么三产?二产做的好的,产品行销全国甚至世界,让你盆满钵满,压根看不上一产的小钱,三产的小玩意;二产做不好的,深陷其中,既无心也无力去布局上、下产业链。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就是产业化分工市场最科学和最经济的选择和结果,而不是上下通吃。

而所举的国外的那些案例,与其说他们是农场、农庄,不如说他们的本质就是一家家农业加工型企业,只是在做大做强之后,延伸出了一个三产的农园。这些农园的本质是为了品牌提供的场景背书,是链接消费者和品牌方的渠道之一,是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强化品牌内涵的营销手段。

我们去参观这些农场的时候,往往只是看到了企业经营的表象,以为靠做点餐饮,收个门票,搞点互动游戏或是DIY,农场就可以日进斗金了。太幼稚!

自己不做,找个工厂代工,行吗?

有农场说,我自己不加工,找加工厂去代工,总该行了吧?当然可以,现在各种加工设备和技术都比较成熟,不过你要先算一算投入与产出的明细账。

从投入来看,农产品从地里采收上来,送往加工地、加工、包装,再运回农场,这些都是要有成本的;

从营收上看,产品如果仅限于农场里的销售,那就要看看定价多少?能否卖得出去了?靠着农场自身的客流量,想消化出去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卖不出去,那就要砸在手里了,所以,酌情做好加工计划是很重要的,避免无谓的浪费。如果想走流通,就得通过食药监的审批获得上市的许可后方可流通,这对于一个农场来讲,显然已经从生产跨界进了零售行业,如果运气好,市场上销路不错,那接下来估计就是积极组织农产品供应基地、委托加工、包装设计、渠道建设,品牌推广……,这完全是另一套工作流程了,这种情况下,至于是否还需要有个农场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做农场需要自己想想清楚,自己核心的业务是什么,延伸的业务是什么。主业是什么,副业是什么。切莫掉进主业不行,副业来凑的坑里,到头来,只会是田埂上拜年——两头空。

注:本文图文来源于君纬农业规划,如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