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为汉津古镇。据说唐以前并无明确地名,仅是汉江边上的一个渡口,名汉津口,后逐渐成集镇。
史载公元前十二世纪,商朝分封武丁后裔建权国,在境内马良筑权城。西周权国地。春秋时期,楚武王克权,迁权于那处(今拾回桥镇)设权县。战国属楚。秦属南郡。汉名汉津口,为汉江一港口。南北朝西魏恭帝(535-556)在此设绿麻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更名为章山县,唐代章山县入长林县,汉津改称长林镇。唐贞观八年(634年)时任荆州路总管的尉迟恭(字敬德)在靠汉津口的琼台山(今五一路。一说今黄家山南三眼桥一带)修建“沙阳堡”,后讹为沙洋。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设荆门军。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荆门军移驻新城(今沙洋县李市新城村)。元代筑绿麻县城。元文宗开历元年(1328年)长林县迁至沙洋西南藻湖。明洪武九年(1374年)废长林县入荆门县,沙洋设巡检司。明成化元年(1465年)沙洋巡检司移驻新城。清乾隆年间(1736-1765年)巡检司迁回沙洋。
沙洋历史上曾三次建市。1928年至1940年,中华民国湖北省政府把沙洋与汉口、沙市、宜昌、樊城、老河口、新堤、武穴并列为湖北省八大重镇。1949年初,沙洋设市,同年9月撤市复镇,属荆门县。1960年3月29日,国务院批准沙洋镇与沙洋农场管理局合并,成立沙洋市(县级)。1961年12月15日撤市复为镇,属荆门县。1983年置省辖荆门市。1985年5月设沙洋区(县级),1998年12月9日,沙洋撤区设县至今。
沙洋县辖沙洋、五里铺、十里铺、纪山、拾回桥、后港、毛李、官垱、李市、马良、高阳、沈集、曾集13镇。
沙洋镇
因处汉江河滩地而得名。汉代名汉津口,西魏曾于此置绿麻县。唐尉迟恭在靠近汉津口的琼台山修建“沙洋堡”。1961年(一说1950年2月)设沙洋镇。1985年改为卷桥街道。1993年更名汉津街道。1998年复名沙洋镇。
五里铺镇
古为驿站,与邻驿相距五里,故名。1986年设镇。
十里铺镇
古为驿站,与邻驿相距十里,故名。1987年设镇。
纪山镇
原名四方铺。昔有四家店铺相对呈方形,故名。1997年更名为纪山镇。以纪山命名。隋代在山上建有纪山寺,唐代成集。
拾回桥镇
传三国时蜀刘备病危,遣关兴接赵子龙过镇边一桥拾迥,而得名“接龙拾迥桥”,镇以桥名。春秋时称“那处”。南北朝即已成镇。1984年设镇。
后港镇
因河港得名。为西湖(属长湖)后有一港口,故名。1985年改镇。
毛李镇
原为毛老店,明朝渐成集镇,后因鲁姓在此经商而改称“鲁店”。1984年设镇。
官垱镇
昔街侧小河有官修土垱,故名。
李市镇
传五代荆南国高季兴在此筑有李家市城而得名。1985年设镇。
马良镇
传东汉末马良居此,故名。古权国地,后楚武王在此建权县。1984年设镇。
高阳镇
原名为烟垢。以小烟墩集和南垢冢子各取一字命名。1984年设镇,2000年以境内的高阳村改今名。
沈集镇
昔沈姓在此建庙和酒坊成集,故名沈家集。1985年设镇。
曾集镇
清未曾姓至此地定居得名曾家集。1984年设镇。
知识链接
1952年
8月13日湖北省国营沙洋农场成立,对内称“湖北省劳动改造管教总队”。
1956年
5月30日湖北省公安厅撤销沙洋农场总场,成立省劳改局驻沙洋办事处。
9月19日中共湖北省委撤销沙洋农场办事处,成立中共沙洋农场委员会和沙洋农场管理委员会。
1957年
12月21日中共湖北省委撤销沙洋农场管理委员会,成立中共沙洋农场管理局委员会和沙洋农场管理局。
1958年
1月4日中共湖北省委决定沙洋农场由荆州专署统一领导。
1960年
1月设县级沙洋市。沙洋农场由荆州市和沙洋市领导。
1963年
沙洋农管局归属湖北省公安厅。
1983年
7月沙洋农场管理局由湖北省公安厅移交给湖北省司法厅。
1995年
8月沙洋农场管理局更名为沙洋监狱管理局。
1981年
2月21日湖北省劳改局通知沙洋一农场改为沙洋劳教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