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鹤山茶起点 寻觅“古劳银针”

踏访鹤山茶起点 寻觅“古劳银针”

首页模拟经营合成农场更新时间:2024-07-16

鹤山红茶历史有名。据《鹤山县志》记载,“鹤山茶业之发源,历史悠久,远在宋元时代已现端倪”,至今已逾700年历史。相传,鹤山种茶始发于古劳丽水,继而传至鹤城、古劳、白水带等地。清道光年间,鹤山全县种茶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毛茶8万担,年出口茶叶近3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是清朝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鹤山红茶种植高峰期,输出总量占据全省总量八成,一时被称为“广东茶业第一县”。

走 访

走访昔日鹤山茶的起点

3月26日,南都记者来到鹤山古劳茶山古劳生态园,绕过弯曲的山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茶树整齐的种植在山坡上。茶山位于古劳镇西北部,山岭海拔高约200—400米,空气湿润、雾气濛濛、露水丰富,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宜种茶。

鹤山古劳镇茶山红星村的劳锦明在茶山种了几十年茶叶。他告诉南都记者,茶山是鹤山最早种植茶叶的地方。传说,宋代有一男一女带着茶种从福建来到古劳的丽水村石岩头山洞居住,开始种制青茶。二人死后被后人称作石公石婆,其种植的青茶繁殖成为后来的古劳茶。后来,丽水村人在其村后的葵根山开发茶园,先后建村10个,后葵根山改名茶山。

明代中叶,古劳以外的地方也引种茶叶,而且比较成规模。清康雍乾期间(1662-1795年),大批客家人从粤东、粤北迁入鹤山中部山区,让茶区迅速扩大。

鹤山共和镇来苏茶场负责人李镜波是鹤山市一名资深茶农,自退休后便一直种茶叶。他介绍道,1827年的《鹤山县志》记载,当时的整个鹤山出现了“无山不产茶,茶市达60余处”的盛况,在茶山、大雁山等地“一望皆茶树”“来往采茶者不绝”。

历史变迁 古劳银针难觅

在古劳茶山最著名及有传奇特色的茶种名为“古劳银针”,但是要寻找这种茶树,需进入茶山深处,且未必能找到。

南都记者在走访茶山期间,向当地茶农问道:“哪里有古劳银针?”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深山里可能还有,但茶园里并没有种植”。

据当地茶农介绍,古劳银针产于古劳镇丽水石岩头,故其又曰岩头茶,在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然而,在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鹤山县境先后发生洪兵起义及土客械斗且持续10余年,社会动乱,致茶农流离失所,大部分茶园被焚烧或抛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鹤山侨资经营茶场(俗称“金山庄”),虽然让鹤山茶叶恢复至年出口5.5万担,但由于科学技术跟不上,质量欠佳,市场竞争乏力,故好景不长。

劳锦明说,以前茶农会将采摘来的茶青卖给茶厂,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青的价格非常低,鹤山很多地方的茶农见赚不到钱,便砍掉茶树,改种其他作物,年轻人出去做工,种茶的人越来越少。随着后来鹤山茶叶种植走向衰弱,“古劳银针”也渐渐消失。劳锦明介绍,“古劳银针”是取茶树最新鲜的芽制作而成,产量极低,一般是好茶之人翻山越岭找来,自制自饮,目前茶山的茶园大多数种植云南大叶等引进来的优良茶种。

安置越南归侨种植红茶

南都记者来到鹤山市双合镇的十里茶乡,这里是鹤山现在最集中的茶叶种植基地。据了解,红茶作为双合的标志性特产之一,有“北有英红九号、南有双合红茶”之誉。双合红茶的崛起,与双合镇的越南归侨和华侨农场的历史密不可分。

1978年8月,越南排华,为了安置越南归侨,位于鹤山西部的合成农场改名为合成华侨农场(后来撤场建镇,并入双合镇)。至上世纪80年代,合成华侨农场有6000亩茶园。在此带动下,双合镇成为鹤山茶叶种植较为集中的地方。据当地茶农称,最高峰时有18支采茶队伍,每天采摘茶青两三万斤。

双合镇侨益康茶叶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林亚养是越南归侨。1979年,林亚养的父亲从越南回来,在双合镇从事茶叶种植生产,之后林亚养承接父业,并通过合作社发起种植户种植茶叶。他将自己种植和收购回来的茶青加工成茶叶销售,成品销量超2万斤。

近年来,双合镇从政策、资金上,对当地的茶业发展进行扶持,并通过政策引导,规范制茶厂发展。2015年鹤山红茶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合红茶是主采样品。目前,双合镇现有茶地面积3000多亩,茶叶品种主要有云南大叶、梅尖、金观音、水仙、金萱等7种,是广东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2018年、2019年,鹤山市先后举办首届、第二届鹤山红茶文化节,推动“茶叶 文旅”产业发展。2019年,鹤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纳入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主产区纳入首批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鹤山红茶”“鹤山桔(菊)普茶”被认定为广东省名特优农产品。

扶 贫

“公司 茶园 扶贫户” 模式精准帮扶

鹤山古劳茶山村是革命老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是江门市工商联“百企扶百村”结对帮扶的对象。2019年,鹤山工商联创新模式,发挥茶山资源优势,采取“公司 茶园 扶贫户”模式开展精准帮扶,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优化种茶产业链,共享经济发展红利。

据了解,具体做法为按三年一期,出资人按每亩茶田每年20000元,三年合共提供资金60000元给古劳生态园有限公司,古劳生态园每年以等价(20000元)的茶叶抵给出资人,另外每年向帮扶对象(1户1亩)支付总额为5600元的收益作为帮扶资金。其间帮扶对象可到茶园学习、培训和务工,另外发放报酬50元/次。

在鹤山市工商联的大力发动下,雅图仕、隔朗五金、雅图高新、东古、国机南联等21家企业及党支部出资126万元认领21亩茶田,共支持21名精准扶贫对象投身种茶行业,帮助扶贫对象逐渐实现经济增收,改善生活。

古劳茶山红星村受助贫困户劳锦明说:“茶园每年发放5600元扶贫补助,我们来这里采摘茶叶还有另外的劳动报酬,一年扶贫补助加上劳动所得都有一万多元,非常感谢热心企业的帮助。”

采写:南都记者 罗忠明 通讯员朱强 邓晶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