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方山祭祀天地日月的祭坛,是帝王祈福宣示君权神授的圣地

栖霞方山祭祀天地日月的祭坛,是帝王祈福宣示君权神授的圣地

首页模拟经营皇帝日月堂正版更新时间:2024-04-26

探秘山东省栖霞市方山远古观象祭祀礼制建筑与龙图腾之五——

祭坛千载通天地

山东省栖霞市的方山是我国东方远古天文观测和天地日月祭祀的中心,遗址核心面积243万平方米,遗址中遗存了大量远古的祭坛、石墙、石塑龙、神庙、大路等,向我们展示出一幅远古先民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祭祀天地日月的神圣场景。方山是古人祈求上苍,进而通天的圣地。在对方山的多次实地考察中,笔者将发现的所有积石堆进行编号。一般情况下,只要多个积石堆连在一起就算一组,低于两平方米的石堆不计算在内,共发现有69组。实际上,考虑到统计遗漏及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人为破坏,当年积石堆数量一定多于这个数字。
当笔者再度审视方山龟相时,它本身是否也与天有关呢?

31号祭坛

佛顶慈云

68号祭坛正对西佛落顶

方山的山上平原

《礼统》曰:“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淮南子•览冥训》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其实,方山龟相本身就是宇宙的天然模型,背像天,腹像地,足则像连接天地的维和柱。
方山位于胶东半岛的天地之中,符合观象台要选地中的要求。山上有大量祭坛、石墙和石塑龙,笔者据此推测,方山就是远古一处规模宏大的观象祭天场所,很多积石堆也都是祭坛。

方山主祭坛(已经不存)

主祭坛前的壝墙

被毁掉的主祭坛只剩下一地建筑垃圾

积石堆与石墙构成北斗星形状

在东西第8大路的东面路南,有一条长约510米的厚重石墙,这道石墙的路北正中,是这段路的最高点。

编号为26号积石堆因规模大,形体特别,所处位置正好在这段路的最高点,笔者把它视为方山的主祭坛。它长13.4米,宽10米,高约3米,非常威严。26号祭坛的北面特意向内凹进一块,形似斗勺。石墙东面几十米处偏向南,与边缘的圈子墙相交,指向27号积石堆,与26号积石堆构成北斗星的形状。这道石墙就是指示斗柄了,这就形成了观象授时的标准星象。

《鶡冠子•环流》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围绕北天极做周年旋转,使斗柄在一年12个月中分别指向12个不同的方向。

《史记•天官书》言:“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这道石墙以斗柄的形象出现,而且斗柄东指代表春分。这道石墙就相当于一条春分日道线或纬线,符合羲仲来测定春分的推论。

沿第8大路向东走向路的尽头,有一个巨大的编号为27的长方形积石堆构成的祭坛。这个祭坛是斗柄的最东面,与路不成直角而是明显有意的偏向东南方。登临这个祭坛放眼向东南望去,它的正前方约3公里处就是杨家圈古遗址。

圈子墙

31号祭坛

壝墙和墠

方山圈子墙应该是祭祀建筑壝墙

到方山游玩的许多人都会有个疑问,方山平原内外那些只有一米左右高的矮墙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它们是否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呢?大家要是到北京天坛、地坛、社稷坛参观的时候,是否发现天坛的圜丘,地坛的方泽坛,社稷坛这些祭坛的四周都围了一圈矮墙,这圈矮墙有个专有的名字叫“壝(wěi)墙”。壝 ,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周礼》:“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封其四疆。”说明在古代祭坛的四周往往都建有矮墙,作用是用来保护里面的祭坛,这些矮墙就叫壝。
2016年考古专家发掘了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北的血池遗址,在这里发现了秦汉时期使用长达700多年的皇家祭天台——雍畤。在这处祭坛的四周就发现了壝的遗迹,不过这里的壝是用沟来代替,作用是一样的。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就是说黄帝当年也曾经到雍城这里祭祀过上天,说明这种祭天传统源远流长。
方山上有大量远古的祭坛,因此笔者认为方山祭坛四周的这些低矮石墙包括圈子墙就是“壝墙”,它们守护着里面重要的六座祭坛。
古代祭祀时除了修筑祭坛,还有一种特殊的祭祀建筑“墠(shàn) ”,墠是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礼记·祭法》记载:“除地为墠”。《礼记·祭礼》记载:“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至此笔者认为方山上祭坛周围矮墙和矮墙内外一些特殊修整过的平地,它们就是古代祭祀重要的礼仪建筑——“壝”和“墠”。

27号祭坛

方山的山上平原

方山63号祭坛

方山祭祀建筑遗址北为地南为天

笔者在研究方山祭祀建筑群的布局时,发现方山圈子墙内中心区域的祭祀建筑遗址,以东西第10大路向北到东西20大路这片区域的石墙遗留最明显。尤其西北部,不但规模大,而且保存得也最好。

这些路和石墙把方山隔成棋盘状,方山祭祀建筑群既然是古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理论的一种体现,在山上是否还有其它特别的体现呢?

对照地图,笔者突然恍然大悟,古人以北为地,以南为天,所以北面才有大量石墙,形似棋盘。南面既然是天,所以才很少有石墙,只有一条石塑龙飞行其中,而龙本身就代表春天和春分。

方山上唯一的一条贯穿东西的大路为东西第8大路,正好把方山分成南北两部分,在它的路北有方山最重要的祭坛26号和64号,它们不都正好安排在天地相交之处用以通天吗?

方山上还有什么特殊的建筑物呢?东方是代表北斗星的26号主祭坛,北斗星是天帝的车辆,指向东方就代表春天。方山在东方,观象祭祀建筑遗址主要代表春分,所以方山的祭坛才重点突出东方。

26号主祭坛、64号祭坛都位于东西第八大路的北面,代表方山的东西两方,距离中心南北第十大路距离相同,都是530米,显而易见这是精心设计和测量的,既然主祭坛代表春分,为祭日所用,那么64号祭坛则代表秋分,为祭月所用。

南北第十大路将方山等分成东西两部分,路的南北两头,代表方山的南北。南北第十大路南面尽头为编号10的龙形积石堆,这条路北面有一条长620米,高0.7米,宽5米的海墁大路,海墁大路又叫丹陛桥,应是天文意义上的子午线即经线。

70号坎

64号祭坛(坎)

海墁大道(丹陛桥)

69号祭坛在南北第12号大路的南面尽头,紧依着外面的圈子墙,非常有气势,而这处祭坛正好位于方山正南方。
在69号祭坛的正北方,也是方山平原的正北方,东西17大路和南北13大路交汇的西北不远处,有编号68号的祭坛巍然耸立,地位很是不凡。
南北第11大路的北部山坳的路上有65号、66号积石堆,其中65号积石堆呈龙形,这在方山所有积石堆中是很突出的。
东北方向代表性的积石堆有39号、67号、33号和31号石塑龙。33号的积石堆是一座远古的神庙,距主祭坛东北约600米。它的外围有几条巨大的石塑龙,其中31号龙头部的圆形祭坛是祭天的,祭祀时正好可以乘龙登天,沟通天地。
31号石塑龙的龙头,是一个高约2.9米,直径约12米的巨大圆形祭坛,祭坛东面被圈子墙所围护,由此可以断定圈子墙就是祭坛四周的壝墙。在这处祭坛的外面,有一块半圆形的平地,一看就是特地平整过,特别预留出来,用来做祭祀仪式用的,相必这就是墠。东汉郑玄注《礼记·祭法》时说:“封土为坛,除地为墠。”
笔者将它和陕西血池遗址雍畤的祭坛做对比,《史记•封禅书》记载:“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
笔者将它们两处祭坛对比后惊讶发现,这两处祭坛选择建设的地点很接近,都是在“高山之下,小山之上”。两个祭坛形制非常接近,都有坛、壝和墠。不同的是雍畤祭坛是土夯的,方山是石头垒砌的,雍畤祭坛下面三层平台组成的墠,方山31号祭坛外面的墠只有一层平台。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31号祭坛非同一般,它是专门为祭天所设的。
方山西北的中心有片30×30米的方形水泽,让人不由想到《周礼》中:“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所言之地。《礼记•祭义》说:“四坎坛,祭四時也。”也就是说祭祀四时需要两个坛,两个坎。在方山上,26号和64号祭坛一东一西正好是一对坎坛组合。对照方山的祭祀建筑笔者认为这处水泽就是第二个坎,为了记述方便,笔者将其命名为70号坎。它与正东1700米的31号祭坛,正好构成一对坎坛。31号祭坛是冬至日祭天所用,所用70号坎就是夏至日祭地用的,正好对应四时。因为坎是阴,所以在西方,祭祀大地和月亮。坛是阳,所以在东方,祭祀天和太阳
方山的正西方为56号积石堆和63号祭坛,56号积石堆是两组石堆构成,西一组呈虎形,东一组呈龙形,龙头紧邻63号祭坛,或者说它们是专门守护63号祭坛的。63号祭坛东西两边第四和第五大路都有厚实的海墁大路,它们一起和方山西北,63号祭坛正北的70号坎构成一个完整的闭合体。《广雅》里说:“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这里的“圆丘”,指圆形的坛,“方泽”也叫“方丘”,指方形祭坛,因坛设于泽中,故名方泽。就是说夏至日这一天要在水中方形祭坛上祭祀大地。因此笔者推断这里是夏至日祭祀大地的地方,地位极其重要。
在方山西南面,东西第二大路和南北第六大路交汇的西面,有62号石塑龙,是远古生殖崇拜的地方。唯有东南部分很特别,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东西。
笔者认为方山圈子墙就是古代祭祀用的壝墙,应该代表着天庭的边缘,那些紧贴圈子墙内外的积石堆,可能就是代表着象征中国传统星象格局的二十八宿中的星星,它们与天庭内外大量游动的龙构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天庭,这在我国现有观象祭天建筑遗址中是绝无仅有的奇观。

69号祭坛

68号祭坛

东西第八大路

参考文献:
1: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烟台市博物馆编《胶东考古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2:何驽:《在陶寺遗址中寻找尧舜》《光明日报》2021年8月28日
3:高广仁、栾丰实:《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4:张学海:《龙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5:王献唐《山东古国考》齐鲁书社出版1983年11月第一版
6:迟克俭:《古莱国初探》《齐鲁学刊》1984年第1期
7:丛领滋:《莱与东莱两国论》《管子学刊》1992年第3期
8:杜在忠:《莱国与莱夷古文化探略》《东岳论丛》1984年第1期。
9:黎耕、孙小淳:《陶寺IIM22 漆杆与圭表测影》《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1卷 2010年第4期
10:严文明 、吴诗池 、张景芳: 《山东栖霞杨家圈遗址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4年
11:田亚岐、陈爱东:《凤翔雍山血池遗址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20年第6期
12:何驽:《从陶寺观象台IIFJT1相关尺寸管窥陶寺文化长度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5年第10期
13:关增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4:曹斌《胶东铜器与西周纪莱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1年
15:宋承钧:《胶东史前文化与莱夷的历史贡献》《东岳论丛》1984年第1期
16:王睿、林仙庭、聂政:《八主祭祀研究》 文物出版社2020年5月
1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良渚遗址群》文物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18:郭大顺:《红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