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
用鹅卵石铺砌的乡村路。青海日报记者 叶文娟 摄
金秋九月,走进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东部的珠固乡东旭村骆驼脖子社的“高原桃花源”,会让你有种恍若穿越的感觉。
穿过一座人工开凿的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路面、围墙皆由光滑的鹅卵石铺就而成,民宅正门实木雕花修建,古朴雄浑,墙壁彩绘,或白牦牛,或奔马图,庭院干净、绿满家园,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东旭村有33户133人,距门源县浩门镇80公里,平均海拔2380米。依靠水草丰美的祁连山草原,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保持着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
走进东旭村村口小广场,只见一排生态文化宣传长廊很是醒目,靠北面的墙上“不忘初心颂党恩,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的大幅标语十分抢眼。
近年来,东旭村通过“村两委 ”模式加强党建、设立生态学校和生态课堂、建设生态宣传长廊和宣传橱窗等形式,深入广泛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及新发展理念等,立足祁连山生态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带动农牧民群众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的主力军。
“我们每周都会召集村民到村活动室,向村民宣讲党的好政策,宣讲国家公园相关知识,提升广大群众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的认知度。”东旭村党支部*田完麻才郎对记者说。
走进农庄,各具特色的民宿在鲜花绿树的环绕中若隐若现延伸到路尽头。这个三面环水、三面环山的小村落,曾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示范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海北州最美乡村等称号。
2012年在政府的扶持下,东旭村牧民杨公保当智和妻子开了一家农家客栈,从刚开始只能接待八九个客人,发展到现在能容纳四五十人的民宿,八年时间,他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妻子魏兰措回忆起以前的日子十分感慨。“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全靠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孩子们想吃零食还得拿个鸡蛋去换。现在生活好了,这全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啊。”
“是啊,比起以往交通不便,出村都难的日子,现在的东旭村风景好,生态好,村民的生活更好……”杨公保当智笑呵呵地说。
在保护生态中实现发展,用发展成果来推动生态保护。东旭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体验古老的“华热”婚俗、田园采摘、围墙彩绘、藏族手工体验坊等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享受了更加真实、更具深度的旅游体验,村里也逐步形成了集创意、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条。
田完麻才郎介绍,在游客中不定期开展“顺手净山、处处净水”等活动,树立发展旅游经济环境质量并重的观念,以河畅、水清、山绿、景美的新东旭来吸引游客。
56岁的村民张能君不仅是村里的生态管护员,还是吉祥农庄的庄主。村里的变化和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他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里,保护好这里是大家的心愿。”张能君说。
如今,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东旭村的现状,通过项目带动,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配套趋于合理,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为补充,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融合发展,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