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子宇
编辑 / 漆菲
2022年5月15日,日本冲绳县迎来回归日本本土50周年的日子。
50年前的这一天,东京的日本武道馆内,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宣布冲绳复归本土后三呼“万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尽管日本一直强调冲绳是其“固有领土”,但有着广为人知历史争议的冲绳战后确有脱离日本的可能。最终通过美日之间的一系列谈判与密约,冲绳被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收回,谈及相关意义,持不同立场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直到今天,冲绳人依然有三大心结:他们自豪于独特的、不同于日本本土的文化和历史;他们依赖也担忧美国的军事存在;他们也要质问,除了旅游和所谓“基地经济”,冲绳如何摆脱全国经济垫底的困境?
整整半个世纪,仍不足以弥合冲绳与日本本土之间的裂痕,冲绳距离当初复归时提出的“无核、向本土看齐”的目标依然遥远。
冲绳问题在根源上要回溯到1879年的琉球吞并,乃至17世纪以来日本对琉球的侵略。
从天上俯瞰,琉球群岛如珍珠项链一般散落在东海之中。从14世纪开始,就有当地人在此建立起中山、南山、北山这三国政权,最终由中山国完成统一,被称为“中山世土”。
历史上,琉球国和中日两国的历代政权都有密切交往,琉球王族姓尚,就来自明朝赐姓。但从地理来看,琉球孤悬海外,离中国远而离日本近,随着日本在15-17世纪逐渐从战国时代过渡到江户时代,整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发展到了其古代历史的巅峰,琉球逐渐被日本所控制。
1609年,日本九州岛南部的强悍诸侯萨摩岛津氏派兵3000入侵琉球国,当时的尚宁王被迫投降,同王子、官员等一百余人被萨摩军押送到鹿儿岛,史称“庆长琉球之役”。这是琉球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萨摩入侵后,琉球依然维持名义上的独立,但实际被纳入日本势力范围。
所以,琉球是特殊的,一方面向明清两朝纳贡,是中国传统朝贡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向日本的萨摩藩和江户幕府纳贡,和虾夷(今北海道一带)构成了日式朝贡体系的一部分。这种“两属特征”在古代亚洲外交领域不常见,也并不罕有(如中亚多国同时向沙俄和满清纳贡)。
1832年11月,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描绘的琉球群岛香蕉种植园的样貌。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着手把国家主权扩大到东海和北方诸海岛(库页岛和千岛群岛)。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是自己的领土,结束了其与日本的朝贡关系,设琉球藩,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正式侵占琉球。1875年,日本要求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朝贡,断绝与清朝的外交关系。1879年日本将琉球改名为冲绳县,从本土派官员进行管理。
同期忙于应对中法战争和新疆危机的清王朝,对其难有实质干预。这一孤悬海外的属国,从此国脉断绝。
日本将这段历史称作“琉球处分”。“处分”一词,足见露骨的“以强凌弱”。在冲绳的本土历史叙事中,则将从1879年到1945年的这段时期称为“大和时代”。
从日本本土委派到琉球进行所谓“琉球处分”的官员
这之后,铁风暴(“Typhoon of Steel”,日语鉄の雨)从天而降,那便是1945年的冲绳战役。
冲绳战役作为太平洋战争攻入日本本土的第一战(也是最后一战),参战美军数量多达45万人,是美国在二战中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光是第一天就有18.5万人上岸,是诺曼底战役首日的两倍。与之对阵的,是来自日本第23军的10万余人。
整个战事从4月1日开始,持续了80余天,日军战死7万人,美军战死1.4万人,是在硫磺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总和的两倍。美军总计伤亡超过8.4万人,作战部队伤亡率近48%,创下美军战史纪录。
1945年4月,美军在冲绳南部西海岸的白沙海滩登陆。
到了最后阶段,两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接连丧命。6月18日,美国第10军指挥官小西蒙·巴克纳中将死于日军炮击,是美军在二战阵亡的最高军衔将领,6月23日,日本第23军指挥官牛岛满中将和参谋长长勇中将自*,日军结束有组织抵抗。由于冲绳战役的惨重伤亡,坚定了美军使用原子弹的想法。
冲绳本土百姓的命运更加悲惨,根据不同统计,当时介乎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平民在战斗中死亡。许多人被日军强制自*乃至直接*害。
澳大利亚学者加文·麦考马克(Gavan McCormack)在《冲绳之怒》一书中写道,“任何说冲绳语言的人都可能作为间谍而受到惩罚。”据后来成为冲绳县知事的大田昌秀回忆,自己作为冲绳学生,当时被日本军官认为是间谍,而用刺刀刺胸,直到后来出示了一份证明而幸免于难。
美军方面,较有名的例子是击沉了满载撤离平民的渡轮“对马丸号”,造成1500人死亡,其中包括755名小学生。
以上种种,仅仅是铁风暴的片羽。1995年,冲绳政府在冲绳战役最后的战场摩文仁山丘立碑,无差别列出所有在战斗中死亡的已知外国和日本军人及平民的名字。截至2021年6月,它共列出了241632个名字。冲绳县政府还将旧日本军队组织性战斗结束的6月23日定为“冲绳慰灵日”。
冲绳糸满市摩文仁和平祈念公园的石碑上,无差别刻有战争中身亡人员的姓名。
冲绳战役对日本有着特殊意义。如果将冲绳视为日本本土,这是现代史上发生在日本的最残酷战事;另一方面,包括牛岛满在内的将领都承认,日军在冲绳的殊死顽抗,不过是为本土防御争取一些时间。
换句话说,冲绳被视作一个“弃子”,所以连提前的平民疏散都没能大规模进行。与冲绳相比,在硫磺岛或贝勒琉这样的太平洋血战之地,日军至少提前疏散了平民。不论是10万日军,还是40万平民,就连日本海军残存的、曾为日本海上霸权象征的“大和号”战舰,也被送去冲绳殉葬。
24万人丧生是冲绳历史上难以翻过的一页。日本知名女作家山崎丰子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命运之人》,就是以冲绳返还期间的密约事件为基础,讲述被命运捉弄的人们的故事。而这24万名男女老少,也都是被命运捉弄的人。
《命运之人》电视剧海报
1945年以后,冲绳进入“美国时代”。
从《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来看:“日本的主权范围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其他的小岛是否包括冲绳?并未确定。
1945年4月5日,海军上将尼米兹发布美国军政府布告一号令(即“尼米兹通告”),宣布即日起,停止日本政府在奄美群岛以南的西南诸岛的行政权,改由美国军政府进行统治。1946年,军政府权力由美国海军移交给了美国陆军。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将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群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由美国进行军事管理。
1950年-1952年,美国从军事管制逐步向民政统治过渡,于1952年4月1日成立“琉球美国国民政府”,由陆军上将麦克阿瑟担任第一任国民政府长官。
麦克阿瑟对冲绳有着特别看法,一方面他主张美国对冲绳的统治“绝不可少”。另一方面,他曾在1947年6月对美国记者发表谈话称:“冲绳诸岛是我们天然的国境,对于美国保有冲绳,我不觉得日本人会反对。为何这么说呢?冲绳人不是日本人。”
麦克阿瑟有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是做了历史功课。自他开始,美国军方一直主张将冲绳与日本本土分离,而美国国务院持相反意见。军方与国务院之争,一直延续到后面决定冲绳命运的条约谈判。但或许出于《大西洋宪章》中“战胜国不谋求领土扩展”的考虑,美国始终没有吞并冲绳。
冲绳主权未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51年。同年9月,美英等国与日本缔结《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简称《旧金山和约》),意味着日本和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结束战争状态,也是身为战败国的日本确立战后再次崛起和国家走向的决定性合约。
时任日本首相吉田茂签订《旧金山和约》。
《旧金山和约》第三条确定了冲绳的法律地位,即冲绳、奄美大岛、小笠原群岛等所谓第三条地带由美国行使行政权,但主权仍属日本。第三条还有一项重要规定,就是以后冲绳地位问题无需所有媾和国家的同意,只要日本和美国两国协商就可。
由于《旧金山和约》签订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取得联合国席位,因此被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排除在外,故中方从未承认过该条约。
美国管制下的冲绳有自己的专属邮票,有专门的海事辨别旗(琉球旗),去日本本土需要专门的签证,甚至连车辆都是靠右行。这里与其说是日本领土,不如说是一块同时能讲日语和英语的美国海外飞地。
战后美军在冲绳发行的军用票100元
冲绳最大的特色,是遍布全岛的美军基地。美国之所以要控制冲绳,是因为这里具有无比重要的地缘价值。以冲绳为圆心,到马尼拉、香港、金边、平壤、首尔、大阪与东京,几乎可以画成一个圆形,处于美国海空军最有利的覆盖范围。占领冲绳后,美国不光没收了原有的日本国土,还如同在空白地图上画界一样征用民用土地为军用地。
1945年,美军接收了4.5万英亩土地,之后归还了5000英亩,但4万英亩依然占据冲绳本岛面积的约13%,其中44%是原来的农耕地。也就是说,过半的土地是从当地居民处强制征收的(1950年起开始支付租金)。以著名的嘉手纳基地为例,它占到嘉手纳町的八成土地。大田昌秀讽刺说,冲绳军事基地的密度,几乎无法使人类拥有体面的生活。
在要塞化的冲绳,美军和当地人的冲突日益激烈。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富兰克林·齐布尼曾在1949年写道:冲绳被称为美军最后的宿营地,这里的军纪比世界任何地方的驻扎美军都要糟,驻扎冲绳的1.5万名美军统治着在绝望贫困中度日的60万居民。“冲绳成了收容美国陆军中无能和落伍之辈的垃圾站。”
宜野湾居民抗议美军强征土地,打出标语:钱是一年土地是万年。
返还前,几次引发严重军民冲突的事件包括:1955年,6岁女童永山由美子被美军强奸*害,事后案犯伊萨克·亨特被判刑45年;1959年,一架美军喷气式战机坠落在石川市宫森小学内,导致17人死亡;1961年,一架美军战机坠落在具志川村川崎庄,造成2人死亡等。
除此之外,美国还在冲绳储存化学武器乃至核武器。围绕军事基地、美军犯罪以及反核武器、化学武器等主题的反美运动成为冲绳战后最大的社会运动。这种反美浪潮,也成为冲绳复归日本的民意基础。
更值得提及的是日本乃至国际左翼对冲绳的态度。从战前及战后初期来说,日本左翼同情乃至支持冲绳独立。
1946年,日本共产党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祝贺冲绳民族独立”的宣言称:“明治以来苦于日本天皇制帝国主义榨取和压迫的冲绳的人们,在此次民主主义革命世界性的发展之中,终于获得多年来希望的独立和自由的道路,你们一定感受到无比喜悦。”
但在冷战环境下,国际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阵营的主要立场是反美,支持冲绳返还日本便是打击美国。最终日本共产党、社会党领导了支持冲绳复归的运动。
社会党的芦田均外相在1947年做国会答辩时表示:“冲绳和千岛历史上就属于日本的政治经济圈,人种上也是一体,所以在和谈会议上希望得到盟国最大谅解。”
日共的转变更为明显。1948年,日共在关于《关于对日和谈的基本方针》当中主张:民族地、历史地来看,应让原属于日本的岛屿复归日本。到1956年,日共官方杂志《赤旗》的文章标题已是《死守国土、“寂静的斗争”,炽烈激荡的日本民族的心》,文中写道:“为了发展实现冲绳同胞要求的国民运动,我们党要进行诚挚的努力。”
在战后日本激荡的社会斗争中,左翼不可能“真心”和右翼合流。部分左翼拒绝使用主流说法“返还运动”,而使用“冲绳斗争”这一概念,甚至在1960年代末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合并冲绳”等口号。
炽烈的社会斗争之外,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尝试收回冲绳完整主权,这一历程中,“等待政治”和“密约外交”等传统做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1948年,将日本从战败深渊拉出来的关键人物吉田茂第二次担任日本首相。正是在他的一系列斡旋下,美日签订《旧金山和约》。这一过程中,吉田茂开始向美国争取冲绳。
条约是当年9月签订的,1月时,他向美国特使杜勒斯提交的一份领土备忘录中,要求美国在不必要托管时将冲绳及小笠原群岛归还日本。尽管条约中没确认这一点,但杜勒斯在媾和会议上对条约产生的背景进行说明时称: “面对盟国间意见的分歧,美国认为最好办法是将这些岛屿置于以美国为施政者的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承认日本保留主权。”
对此,吉田茂非常高兴。条约签署后,他发表演说称: “对于根据和平条约第三条,奄美大岛、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等被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的北纬29度以南诸岛的主权留给日本的美国全权代表和英国全权代表的发言,我非常高兴地以日本国民的名义予以接受。我期望世界特别是亚洲尽快确立和平与稳定,使这些岛屿尽早返回日本的行政管辖之下。”
从吉田茂的角度来说,虽然要不回冲绳,但确认了“潜在主权”,就是大功一件。他也留下了一句历史名言,那就是:“在战争上失败而外交上获胜。”
这一过程中,日本昭和天皇也起到重要作用。1947年9月,日本天皇特使、宫内厅御用挂(翻译)寺崎英成拜访了驻日盟军司令部政治顾问代理兼外交局长威廉·希尔伯特。寺崎以《天皇备忘录》的形式转述道:“天皇希望美国继续对包括冲绳在内的群岛进行军事占领。天皇认为这样的占领对美国有利,亦能保卫日本。”
《天皇备忘录》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件,其表达了由美国来确保日本的安全这样的请求,而这种安全是由冲绳美军基地来完成的。有了天皇的意见作为保证,就打消了美国的疑虑,放心在之后的媾和谈判中把琉球的主权留给日本。
自吉田茂以后,历届日本政府虽然也有努力,但进展不大。
1957年,以完成《美日安保协定》作为政治标签的首相岸信介,访美时首次正式提出归还冲绳的要求。对此美国表示,尽管日本对冲绳拥有“潜在主权”,“但只要在远东存在威胁和紧张状态,美国就有必要维持现状”。
1957年6月26日,日本东京,警察从美国驻日大使馆正门将示威的学生推开。
1960年,日本国会前的反《美日安保协定》大游行
1961年,接任岸信介的首相池田勇人访美时,没提主权问题,只提出“希望美国理解日本政府改善冲绳居民的福利愿望”。但在随后的《日美联合声明》中,美国对日本政府援助冲绳给予了积极评价,而且同意节日、庆典时可在公共建筑物上悬挂日本国旗。
1962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对冲绳新政策,公开表示“琉球是日本本土的一部分”,并承诺“随着日本对琉球诸岛主权的最终恢复,美国将减少对该岛的权力”。
可以看出,吉田茂之后的几届政府虽然没有大的进展,但按照日拱一卒的方式,依然为1970年代的返还奠定了基础。所谓“等待政治”,还需时势与人的巨大变化。
1964年,池田勇人被诊断出患有咽喉癌。在老师吉田茂的安排下,岸信介的弟弟、安倍晋三的外叔祖父佐藤荣作借机上位。这位强势首相,在冲绳问题上赌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佐藤荣作本来不甚了解冲绳。曾闹出过问周围人“在冲绳到底是说英语还是说日语”这样的笑话。1964年就任首相后的第一次施政演说中,他并没有提到“冲绳问题”。
但当时的国际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1960年代开始,越南战争进入高潮,不时有美国轰炸机从冲绳出发轰炸越南。冲绳的反美运动日益高涨。冲绳历史学家新崎盛晖评价称:以政治统治为前提的美国冲绳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得不直面被统治着的冲绳人民的强韧抵抗。
越南战争军事和政治上的败北,标志着美国远东政策的全面崩溃。到1960年代后半期,美军统治难掩溃势,濒临*。
另一方面,1965年日韩关系实现正常化,佐藤荣作本人的亲台立场和当时的美中对立局面,决定了他无法在对华外交上有所作为。冲绳,成为他为数不多能取得重大政绩的突破口。
1965年,佐藤荣作成为战后首位访问冲绳的日本首相。当地居民举行大型示威活动,致使其不能返回下榻的饭店而只得夜宿美军基地。不过,佐藤在那霸机场依然讲出那句名言:“不实现冲绳回归祖国,日本的‘战后’就永远不能结束。”
1965年,日本左翼在北纬27度海上集结要求返还冲绳。
1967 年佐藤荣作派出密使、在美国有诸多人脉的京都产业大学教授若敬泉前往华盛顿进行游说。若泉敬和时任美国总统助理罗斯托进行广泛交流,罗斯托提出了让日本支持越南战争、缓和日美贸易不平衡、援助韩国及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等条件。
这几项条件其实不难达成,支持越南战争尤其值得一说。为了表示全面支持美国的对越政策,佐藤荣作特意在1969年第二次访美前访问南越。
日本社会自然对此强烈反对,左翼不用说,自民党内部反对意见也不少,觉得会让日本卷入战争。就在佐藤荣作访南越之前,吉田茂去世,导致他的停留时间从15个小时缩短到4小时。但佐藤荣作仍然感到满足,认为“只要踏进越南南部,就完成了对美国的义务”。
从策略来看,佐藤荣作也不是一味迎合美国,他在传统等待政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自己的“技术动作”。
本来美国对冲绳的态度可被称作“晴空政策”,即承认冲绳主权在日本,但不为返回给出具体时间。佐藤的应对则是“白纸政策”,顾名思义就是在日美相互试探中先确定返还时间,再谈返还条件。具体操作是1969年确定返还时间,1972年实现返还,在此期间就条件达成一致,利用这个时间差“教育”日本公众。
白纸政策的背后,是密约外交。没有那几份密约,冲绳返还恐怕难以实现。
1969年11月16日,佐藤开始第二次访美之行。此行并不顺利,日本左翼在这天发起统一行动,欲用大规模游行阻止他访美,为此佐藤不得不提前乘坐自卫队的直升机赴羽田机场。在出发前,他还专门去老师吉田茂的墓前进行祈祷。
正是这次访美达成了关键协议。在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办公室旁的小房间里,日美*在两份秘密协商议事录上签了名。整个密约签署仅限于佐藤荣作、尼克松、若泉敬和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的参与。
佐藤荣作与尼克松
第一份是关于核武器的。
核武器是美国愿意将冲绳返还的先决条件。对此,知名日本通、美国驻日大使埃德温·赖肖尔说的很明白:如果日本能在其土地上接纳核武器、包括冲绳,并且能保证我们的军事指挥官在出现危机时实质支配这些岛屿,即使将“完整主权”归还日本,我们也能在这些岛屿保留基地。
佐藤毕竟是提出过“无核三原则”(不生产、不保有、不引进)的政治家,不能公然打自己的脸,允许美国在属于日本的冲绳部署核武器。
1969年,佐藤对此做出过很暧昧的解释:“无核三原则”实行的条件是,美国的战争威慑能力对于确保亚洲(包括冲绳基地)的和平与稳定是有效的。他后来在与美国智库“外交报告”(Foreign Reports)创始人、原《新闻周刊》外交事务主编哈里·克恩(Harry Kern)会谈时指出,美国可以撤出冲绳的核武器,将其部署在朝鲜半岛,一旦周边有事,美军可像在本土一样使用冲绳基地。
最终,美日关于核武器的密约内容包括: “重大紧急事态发生时,美国政府在与日本政府事前协议的基础上,拥有将核武器带入或通过冲绳的权利”,“美国政府在重大事态发生时可充分利用冲绳的核武器贮藏基地”,“日本政府理解美国政府的要求,在事前协议时将毫无迟疑地满足其需要”。
第二份密约和钱有关,还导致了著名的“西山事件”。
美国宣称返还后要对冲绳居民提供400万美元的补偿费,用于退还基地后的重建。但实际上根据密约,这笔钱是由日本政府转交给美国来支付的。
这一密约被日本《每日新闻》记者西山太吉揭露,一直闹到国会。但事后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西山太吉被指控借喝酒与外务省一位已婚女性事务官莲见喜久子发生关系,并让后者偷出了时任大藏大臣福田纠夫与美国财政部长肯尼迪关于此事的绝密会谈记录。
事后,西山太吉和莲见喜久子均因为违反国家公务员法被起诉,西山因教唆罪被判刑4个月(缓刑一年),莲见因机密泄露罪被判刑6个月(缓刑一年)。
直到2009年,自民党政府都否认相关密约的存在。2010年,取代自民党政权的民主党宣布解密相关档案,承认密约的存在。这笔由美国“代付”、实际由日本政府支付的赔偿金超过1亿美元。
西山事件是日本1970年代的奇案之一,涉及政治、外交、法律、新闻乃至社会伦理等多领域,山崎丰子正是以此为背景写成长篇小说《命运之人》。
此外,日本还在贸易摩擦,特别是纺织品方面做了一些让步。日本政府一直避免给舆论造成冲绳是日本买回来的印象,双方约定在共同声明中不提及贸易摩擦问题,但日本国内依然有“卖丝(纺织品)买(冲)绳”的说法。
在诸多历史进程的作用下,1971年6月,佐藤荣作和尼克松在华盛顿发表共同声明、正式签署《冲绳返还协定》,确认美国将冲绳行政权返还日本,重新成立冲绳县。
1972年1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加州圣克莱门特会见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敲定冲绳返还的一些细节。
1971年6月17日,美日《归还冲绳协定》签字仪式在东京华盛顿同时进行,并通过电视进行了直播。
1972年5月15日,冲绳复归纪念典礼在东京武道馆与那霸市民会馆同步举行。在亲历了二战的裕仁天皇夫妇和1万多名嘉宾的注视下,佐藤荣作在东京会场说道:“在和平时期,通过外交谈判而收复在战争中失去的领土,这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让我深深感到,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日美友好的强韧感情纽带。”最后,他三呼万岁,激动落泪。
1972年5月15日,冲绳复归纪念典礼举办当天,那霸的一条主要街道。
从《天皇备忘录》到《冲绳返还协定》,冲绳复归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为什么佐藤荣作能成功摘到这一大桃子?总的来说有几大因素。
首先是执政时间够长,佐藤荣作执政长达近8年,这个纪录直到21世纪才被他的侄外孙安倍晋三打破。足够长的时间,能保证他可以维持政策的连贯性。
更重要的则是时代因素。1960-1970年代正值美国国力在全球退潮,日本国力则日益上升。前任池田勇人政府注重发展经济,得以让佐藤政权尽享战后繁荣。1969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大经济体。
美国迫切希望让日本分担在亚太的军事压力,从“只出钱不出人”到“既出钱,又出人”。
1960年美日签订《日美新安保条约》,在明确美国有防卫日本义务的同时,也明确了日本有在自己领土范围内防卫美国的义务。这被称为“集体防卫”,但仅限于日本政府可以行使行政权的地方,冲绳、小笠原群岛和“北方领土”不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一旦冲绳美军受到攻击,日本给予军事支持在法律上是存疑的。
但无论如何,该条约的签订结束了日本的半占领状态,使日本取得了真正独立,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尽管“美主日从”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日本的主动权和战后初期相比已是咸鱼翻身。
当然,事情绝不会那么完美。冲绳复归纪念典礼上,不光美国总统尼克松令人瞩目地缺席,从冲绳选出的参众两院议员也无一人捧场。日本共产党和社民党更在全国举行示威游行,那霸也有大规模抗议活动,与会群众高喊“抗议冲绳处分,打倒佐藤内阁……”
对此,复归后的首任冲绳知事屋良朝苗一方面表达了“难以言表的感激和无上感慨”,另一方面也坦言,“纵观返还内容,很难说复归眷顾到了我们的殷切希望。”
作为琉球王室后人的屋良朝苗是冲绳本土力量的代表,一直主张在无核、撤军的基础上实现复归。他在战后首次冲绳大选中战胜了执政党支持的对手,可以说代表民意所向。
冲绳首任知事屋良朝苗在冲绳复归前对当地公务员发表讲话。
“没有眷顾到殷切希望”,指的是美国的军事存在并未减少。负责与日本谈判的基辛格说的很明白:“我们已经尽可能取得更有利的结果”。更有利的结果是,美国将冲绳归还的前提是保留美国在冲绳的驻军与基地,以及不能妨碍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能力。
美军虽退还了部分军事基地,并向日方移交了34处军事设施,但大部分都是类似那霸机场这种本就要去军用化·的设施,关键的军事基地不但没有放弃,还会“提升质量”。
此外,冲绳返还埋下了一个对后世有着深远负面影响的雷——钓鱼岛主权争议。海峡两岸都认为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因甲午战争中国失去台湾而被日本占领。日本政府则声称钓鱼岛是无人岛,基于无主地先占先得的原则将其划归冲绳县,它不属于清朝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的领土,也不在《旧金山和约》中规定必须放弃的领土之内。
在过往美日关于冲绳问题的协商中,钓鱼岛的归属是模糊的,美军一直强占钓鱼岛周边岛屿作为靶场。但在冲绳返还的过程中,日本顺便“接收”了钓鱼岛及其周边附属岛屿的主权,这引发海峡两岸的反弹,兹有后世源源不断的保钓运动。
1970年,美国国务院在解释其“钓鱼岛立场”时称:“根据《旧金山和约》第三条,美国政府以琉球群岛之一部分而拥有对钓鱼岛群岛的施政权,但认为琉球之潜在主权属于日本。”当被问及“如果钓鱼岛群岛发生主权争议时,美国的立场是什么”时,美方回答是:“关于任何有关主权的诉求,吾等认为此事应由当事国共同协议”。
有观点认为,美国将冲绳归还给日本,却没在当中明确钓鱼岛的主权,不光给日本与当时的台湾国民党政权之间造成了麻烦,也为未来的中日关系埋下隐患。麦考马克等学者则认为,美国在相关主权问题上的模糊态度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设计,就是为了在中日之间埋下领土冲突的火种。
1972年佐藤荣作下台,将政权交给田中角荣,直接原因就是美国在没知会日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尼克松访华。两年后,他因为无核三原则和冲绳返还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75年,他在东京的高级料理店新喜乐突发脑溢血去世。
完成了冲绳复归“大业”后,这位战后知名右翼政治家便从顶峰坠落,政治生命和物理生命同时终结。
冲绳则从“大和时代”、“美国时代”进入“日本人时代”。与前两个名称相比,这个名称不光体现了回归,更有民权的意味。
1972年冲绳复归日本时,当地美军基地面积占驻日美军基地总面积的58.7%。此后,日本本土美军基地规模不断缩小,冲绳基地的缩编却十分缓慢。
目前冲绳集中了31个美军基地,占地面积超过驻日美军基地总面积的七成。考虑到冲绳的领土面积仅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0.6%,冲绳的美军基地密度是日本本土的100多倍。
在著名的普天间基地,当地人每天有数小时因为战机噪音而无法正常说话,生活、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命运之人》也无奈写道:直到今天,美军的战机依然在冲绳上空飞过。
空中所见的普天间军事基地
1976年5月,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一架美军B-52轰炸机飞过上空。
犯罪方面,据日本冲绳警察署4月27日统计,自1972年以来,驻冲绳美军成员(军人、军属)触犯刑事罪的案件累计高达6109件,被揭发者达6018人。其中,*人、抢劫、强奸等凶恶犯罪高达584件(共757人)。
经济方面,美军基地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冲绳的经济产值中所占比例达到38.5%,并创造了约8800个就业岗位。为了平息当地人的不满,日本政府在返还时直接将军用地的地租提升了5倍。目前冲绳县政府预算中,有一半来自于日本中央政府支付的美军基地补偿费。
但同时,这也造成了严重的基地经济依赖,大量中央投资用来大兴土木做基建,却没能得到实际的经济回报,冲绳成为日本建筑业比例最高、制造业比重最小的地区。除了旅游和农业,冲绳没有其他行业能带动经济发展,至今仍是日本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全国排名垫底。
除了噪音、扰民之类的烦恼,美军基地的存在将冲绳置于地缘政治冲突的前沿地带,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这并非福音。
与之伴随的还有当地的独立运动。总体来说其支持率不高,一般民调在10%以下,且被揶揄为“居酒屋独立运动”(因为最常见场景是当地人喝多了以后宣称要独立),但冲绳独立的理念始终没有消亡。
更重要的是,日本和亚洲邻国的关系起起落落,无法摆脱历史与现实冲突的阴影。钓鱼岛问题多次引发中日外交风波,日本也同样无法解决与韩国乃至俄罗斯的领土纠纷,历史认识问题始终困扰着日本周边外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