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游戏运营:我的经验谈

数据驱动游戏运营:我的经验谈

首页模拟经营快速驱动更新时间:2024-04-11

我的第二本书《数据驱动游戏运营》终于出版了,我从向往写作跨入热爱写作,从被邀请写书跨入主动写书,从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变身为行内人士口中的“大佬”。开通公众号“数据驱动游戏”以后不到半年,在没有推广的前提下积聚了上千人的真粉丝。我不刻意追求名利,相信默默付出终有回报。

慧敏编辑说我越写越有经验了,须不知我花的精力比第一本更多了。我的领导沈杰曾跟我说要学会讲故事,在本书中我尝试了讲故事,希望能用故事的方式让读者更轻松愉悦地阅读,打动更多的读者。当你努力过后,才真正明白天赋有多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多的付出,也值得。

为什么写第二本书

自第一本书《游戏数据分析实战》出版以来,我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消息,得知本书给很多人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多帮助,甚至成为了大学教材,这让我感受到了分享知识带来的快乐。也让我认识到分享知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让我有了继续分享的愿望和动力。以下是部分邮件和消息的截图。

这本书写了什么

第一本书写实战,第二本书写驱动业务(这里指运营和市场)。实战是基础,实战能让人快速成长,从理解需求到思路探索,从工具操作到方法应用,能很快从数据小白转变为可以独挡一面的分析师。驱动业务是以实战为前提,从数据中挖掘业务价值、给出方向性的建议、解决业务痛点、推动业务的开展。

本书正是结合我个人的项目经历,虚构了一个现实中很少见的高开、低走、潜行、回升走向的游戏产品(巧合的是我们的确有一款这样的产品),为大家详细拆解各个阶段的数据分析工作是如何驱动业务开展的。从业者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一款游戏产品在运营过程中的全貌。

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趋势如下:

本书正是通过对《烈日纷争》这款游戏案例近乎全生命周期的拆解,介绍了数据分析是如何驱动运营和市场相关业务的。按业务发展时间顺序,分为7章,各章既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

本书具有什么特色

关于“数据驱动业务”的概念,我们听到过很多,但是真正实践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经验以及直觉在做事。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业务方为什么要这个数据?数据分析结果对业务有什么帮助?业务拿到这个数据后具体是怎么推动业务开展的?本书能帮你解答这个问题。

本书的特色是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为基础,通过一个游戏案例,对其各个阶段(立项、封测、内测、公测等节点)问题的拆解,围绕市场、运营和数据工作展开分析,阐述几年间起起落落的过程。有故事又有案例,读者如能从中获得数据分析、游戏运营或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便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数据驱动市场营销案例:

数据驱动运营案例:

想感谢的人

很多能力强的数据分析师,可以基于自己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但由于领导不重视数据,没有被采纳;但有些数据分析师没有接触业务的机会,分析工作就相当于闭门造车,其分析成果也只能是是空中楼阁;还有些数据分析师缺少项目的历练,难有沉淀和积累。很幸运,我在这个行业这个岗位工作了10多年,我的老板重视数据,给了我很多接触业务的机会,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写了很多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并结合个人项目经历,写了两本书。

感谢我的领导沈杰,给我接触各项业务的机会,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得出的分析结论能更好地落地,帮助驱动业务。

感谢叶洋和慧敏编辑,因为有缘分和你们合作第一本书,才有今天的第二本书。

感谢我的领导沈杰、乐逗CEOMichael、蝴蝶互动CEO凌海、Gamelook CEO洪涛、Appannie 大中华区负责人戴彬、青果灵动合伙人陈湘、JMP软件亚太区总经理严雪林、好友饭大官人(排名不分先后)为本书作序和推荐。

特别感谢GameLook CEO洪涛,《游戏数据分析实战》这本书因为在Gamelook媒体上的宣传,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感谢在职业路上给过我很大帮助的谭群钊、陈大年、沈杰、郭忠祥、岳弢,他们对我的成长提供了我很多的帮助,《游戏数据分析实战》的热销和你们的推荐密不可分。

感谢我的老同事和好友吴倩倩、柯恒辉、冯钧桓、杨家栋、赵勇,为本书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

购买方式

《数据驱动游戏运营》在京东、当当和天猫上均有售。(3.21~3.31日京东五折销售)

当当二维码

京东二维码

最后,附上本 书的链接,请各位多多支持,谢谢。

https://item.jd.com/12815816.html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