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编剧大神江奇涛,作品背后都是浓浓的家国情怀

一代编剧大神江奇涛,作品背后都是浓浓的家国情怀

首页模拟经营猎鹿人复刻版更新时间:2024-11-24

除了于正于妈,小伙伴们还可以说出哪些编剧的名字和其作品吗?

估计可能还有小伙伴能说出最近大火剧《庆余年》的编剧王倦

除此之外,你还记得哪位编剧呢?

今天小银子要跟小伙伴们说的就是一位大神编剧江奇涛。

一个具有大写的家国情怀的编剧。


1、都说影视是编剧的艺术,那么我们中国有哪些优秀的编剧呢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说过:“没有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

而著名悬疑导演希区柯克也说:“要是没有剧本,也就没有电影,因为电影只是将剧本搬上银幕。

可见优秀剧本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可从中窥探到:好的编剧对影视作品的重要性,无可比拟。当然,一部好戏的完成还需要整个剧组的全身心投入。

但当剧本的问题限制存在的时候,哪怕是陈建斌、雷恪生、倪大红、张国立、甚至李雪健等戏骨也没办法让这部剧更高一下。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编剧的工作,绝不是1 1=2的公式那么简单。

现在总有观众抱怨国产剧烂,编剧脑残,就像黄子韬在电视剧《谈判官》买胃药给女主,结果买了却发现女主跟别人约会后的这段台词,这段的确真的有毒啊。

男主竟然把买好的胃药,一整瓶吞了下去。把药丢了不行吗?吞药又是何苦呢?

这真的是因为编剧剧本写的太烂的缘故吗?其实肯定有部分烂是真的烂,但也未必全是编剧的锅,这还真不是我为谁开脱。

因为其实我们国内很多编剧在制作中是没啥话语权的。作为剧本故事秩序的最初建构者,其实本子从人物到节奏,从叙事到风格,都会在产生形成的过程中像个玩具一样因为各种因素而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变形”,而这种变形他们其实是无力抵抗的,最后作品变得面目全非,这种无言的结局其实是所有编剧都不愿看到的,然而往往这就是现实。而且现在编剧维权很困难,网上一搜一大把编剧维权案,由此也可看见编剧的著作权不被重视的现象:

比如2006年,《暗算》的原著麦家,就以不给署名权,外加不付尾款,将制片人告上法庭。

2007年,《金婚》的编剧李东东,因电视剧和DVD的署名权,展开了漫长的维权行动。


当然也有些编剧也的确水平有限,且有些编剧逃避或者根本不想理解和体会生活,忽视影视叙事中细节的真实,带着唯一的商人目的,把电视剧的艺术创作变成了生产销售流水线工艺,制造了一批背离新现实主义创作的影视快销品。把观众当傻子,这或许也是中国电视剧行业越来越走下坡路的原因吧。

还有现在正IP大热以及翻拍泛滥,翻拍作品从《新白娘子传奇》到金庸武侠小说到《流星花园》,可惜这年头,翻拍就没几部能看的。原版8、9分的经典,翻拍完连合格分都达不到,原作的精髓都没有了。

附2018-2019“翻拍剧”清单


谁还记得其实就在离我们不远的时间之前,我们曾经也出现过一个国产剧的黄金时代,那是一个导演和编剧,互相成就的黄金时代。

那时前后15年间,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剧,井喷式冒出。几乎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推出轰动一时的现象级作品:

《胭脂扣》编剧:邱刚健;

《卧虎藏龙》李安的御用编剧:王蕙玲;

《霸王别姬》《活着》编剧:芦苇

《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编剧:刘和平

《汉武大帝》编剧:江奇涛

《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编剧:高满堂

《小姨多鹤》编剧:林和平

《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编剧:邹静之

《双面胶》、《蜗居》、《心术》编剧:六六

《乔家大院》编剧:朱秀海

........

这些作品放在如今,都堪称镇山级别的存在。

这些编剧,现在哪个拿出来,不是大神一样的存在。


而其中,编剧江奇涛是个独特的存在,他不仅善于驾驭重大历史题材,而且人物刻画生动有力,剧情节奏引人入胜,更兼有一种当代年轻编剧难以复制的历史厚重感。

2、江奇涛经典作品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汉武大帝》。

江奇涛其人极擅史诗戏,部分作品不亚于HBO水准。

编剧作品

2015年 《少帅》 电视剧

2011年 《血战长空》 电视剧

2010年 《孔子》 电视剧

2009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 电视剧

2007年 《大唐芙蓉园》 电视剧

2006年 《无国界行动》 电视剧

2005年 《亮剑》 电视剧,编剧是都梁和江奇涛

2004年 《汉武大帝》 电视剧

2004年 《追踪》 电视剧

1999年 《最后的猎鹿人》 电影

1998年 《红色恋人》 电影

1997年 《白骆驼》 电影

1997年 《浪漫风暴》 电视剧

1995年 《血色童心》 电视剧

1995年 《红樱桃》 电影

1987年 《马蹄声碎》 电影

首先,我们看下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汉武大帝》,剧如其名,讲的就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生平。

这部剧是一部高扬爱国主义电影雄主义的史诗性作品。全剧以《史记》和《汉书》为蓝本,通过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人生,以新古典主义浪谩写实的手法串联起一个个历史大事件,全景式展现了一个辉煌壮丽雄浑悲壮的时代。

该剧的成功主要在于人物形象的个性化通过演员对于剧本深刻的理解的表演使远去的历史活了起来,在人物刻画上,《汉武大帝》对汉武帝也不是一味的吹捧,对他晚年的残忍、多疑有很细致的描写。特别是陈宝国的精彩演绎,把一个雄才大略、刻薄寡恩的大帝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另外这部剧辗转内蒙古草原、河北涿州、河南焦作和浙江横店数千公里拍摄,还原了汉王朝雄兵百万、金戈铁马征战天下的恢弘场景,给人极强的视听震撼。

《汉武大帝》故事的基本脉络没有离开历史太远。翻看史书,片中重大情节都与历史相符,在这一点上,电视剧浓墨重彩,着力刻画,从气势到细节多有与历史合拍之处。每次重温听到那荡气回肠的片头曲,总是心潮难平,仿佛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代。

虽然台词和一些改变情节遭人诟病,但瑕不掩瑜。


剧中角色,除了李广从自*被改成战死外,其他人的结局都可当作正史来看。除了景帝武帝两代皇帝,一些配角的塑造也颇见历史功底,比如剧中的霍去病的少年气盛与不恤士卒也都有历史定论。

由李乐饰演的霍去病,应该是目前最完美的霍去病荧屏形象了,几乎把霍去病那种天之骄子,少年英雄的气质形象完全复刻在了银幕上。而且李乐不仅演出了这个不朽的少年英雄的英姿勃发、胆气和灵气,也演出了这位骠骑将军的性情和一些弱点:有些傲气,有些孩子气,有些得意,甚至有些张狂。

特别是他射*李敢后,汉武帝对他又打又骂,但他依然不认错,还坚持“他必须死”的时候,真的桀骜不驯到极点。

还有一不足之处在于骠骑将军霍去病那令两千年来无数将军梦寐以求的封狼居胥,竟然用战报打发了,实属遗憾。


3、江奇涛其人

因为经典作品而名满天下的编剧江奇涛。一直被圈内人誉为“身怀绝技”的军旅作家。

因为不了解,所以便有关于这位神秘编剧的传闻在坊间流传。一说是将门之后,否则不可能对国共这段历史的始末这样熟悉。二说就算他家不是将门,那么也是军人家庭,至少也是在军区大院长大的那种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人,而他的同伴有将门之后。

而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写着:

江奇涛,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71年,应征入伍,历任防化学兵部队战士、营部*及侦察排长,《人民前线报》记者、编辑,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73年开始发布作品。1986年,担任战争剧《雷场相思树》的编剧。

不管这位神秘编剧是何身份,但他的作品部部都是经典的大戏,实力毋庸置疑。

除了圈内人或是跟他接触过的人,他的信息在网上基本上是搜索不到什么内容的。

每次制片人在接到记者电话时第一句话就说:“其他人都可以配合采访,但编剧江奇涛除外,他从来都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而张黎时江奇涛是旧相识了,他在接受时访时说:

“我们认识很多年,1986年,看他一个小说《马蹄声碎》,就认识了奇涛。他是个军人,对军事题材、军队的内部秩序非常了解。他父亲是安徽省宣传部部长,他对整个国家从50年代初以来的政治变化很清楚”。问到江奇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张黎表示“他身上有股子鬼气”。

他所有的新闻,基本都是与他的剧本拍摄的影视作品有关。

4、作品背后浓浓的家国情怀

纵观江奇涛的所有剧本影视作品素材,背后都有一套浓浓的家国情怀,这可能跟他的军旅生涯有关。

然而,什么是家国情怀?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萌生于商周时期的中华家国情怀,建立在人的自然情感基础之上,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到心怀天下、报效国家,数千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页,这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华部分。

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相信你只要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就很容易发现: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家国文化积淀深厚,浩如烟海,也博大精深。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古圣先贤告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都应如戴旭所言,“仗剑直言,血溅文章,为国请命,甘为鹰犬”。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拥有着对祖国与家庭如此深厚的情怀,在中国人心中家与国永远是最大的。

而这种情怀可以说,在江奇涛的作品中由一个个英雄或者事件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汉武大帝》霍去病的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剧中没有所谓的正派、反派,有的只是立场、信仰的不同。这部剧试图跳脱出阶级、党派、传统历史叙事的束缚,力图探讨一种超越意识形态和党派对立的理念,这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也是一种身系家庭伦常和友谊的处世之道。

这部剧用杨家的视角还原了那段波云诡异的时代,群像纷繁而不乱,情节紧凑而连贯。他们是中国近现代无数个家庭的缩影,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从军阀分裂到统一,中间可能会分道扬镳,不过最终都是殊途同归,一同做的还是那个植根灵魂深处的千秋家国梦!

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角色之一是杨廷鹤,还记得他曾说过:“国有正史,民有家谱。”作为杨家一家之主,他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之人,不管子女们如何选择人生道路,他都不予干涉,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祖国统一,不再被人欺负。

在本剧最后,杨廷鹤临终之际,对养孙费明说:“费明,我们过去是一家人,将来还是一家人无论走到哪儿,不论海角天涯、生离死别。”杨廷鹤在剧中就象征着这批人共同的归属、共同的家国,一直贯穿全剧始终。

我们可以从编剧江奇涛的剧本被拍摄成的影视作品中,拼凑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家国全景。

这种情怀也是最打动人心的责任与担当,都在演员对剧本角色的诠释中化作相融、感动和难忘,也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祖国满腔的热爱和衷心的祝福。

最后,以《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瞿恩曾说理想主义者有两种作为结尾:

在这个世界的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到实现,纵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小银子壁纸!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