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早期北非的城市建设与规划

罗马帝国早期北非的城市建设与规划

首页模拟经营罗马城镇建造模拟器更新时间:2024-06-05

罗马帝国初期,北非城市化进程显著,主要体现在部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例如,原腓尼基城市乌提卡(Utica),占地面积从迦太基时期的10—12公顷增加至罗马统治时期的88公顷。

随着海外移民的涌入,北非城市数量也相应增加,在帝国鼎盛时期,仅阿非利加行省地区就有200余座城市。罗马当局在行省城市治理中,根据居民身份的不同,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等级,不同等级的城市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罗马政府将北非地区的城市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同盟城市、自治城市、殖民地城市、纳贡城市。其中殖民城市(Coloniae)、自治城市(Municipium)对北非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当然,城市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城市精英或富有者可通过公益捐助或向皇帝请愿等方式提升城市等级。

殖民地城市

“殖民地城市”(Coloniae),是罗马国家为组建一个自治共同体所建立的新聚居区或殖民地。殖民地城市的定居者由罗马国家选定,居民需具有罗马公民身份,享有较高自治法律地位,在帝国行省诸多城市类型中占据显要地位

罗马在北非建立殖民地历史悠久,自阿非利加行省建立后,罗马当局就开始计划在该地区开展老兵殖民地建设和移民运动。格拉古兄弟(Gracchus)改革时期,在该地进行了最早的殖民地建设,并建有迦太基殖民地(ColoniaIunoniaCarthago),这也是罗马意大利本土以外的第一个殖民地。

恺撒统治时期,北非殖民地建设进一步扩展,大多位于北部沿海,例如,库卢比斯(Curubis)、哈德鲁梅图姆(Hadrumetum)、克鲁皮亚(Clupea)等。恺撒的殖民活动也为奥古斯都时期大规模海外殖民奠定了基础

奥古斯都时期继承了恺撒的海外殖民战略,大力推动北非殖民地建设,公元前29年,奥古斯都将迦太基殖民地命名为“尤利亚·康卡迪亚·迦太基殖民地”(ColoniaIuliaConcordiaCarthago),将殖民地冠以“尤利亚”头衔,不仅体现了对该殖民地的重视,也反映了对恺撒政策的延续。

奥古斯都时期,推动了北非城市化进程,在殖民地基础上建立城市成为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与治理的重要方式。在北非,奥古斯都将以下四类土地设立为殖民地城市:其一,原毛里塔尼亚王国属地。

公元前33年,毛里塔尼亚国王波库斯二世去世,罗马统治者没有指定新的继任者,也没有建立行省进行治理,而是在这里建立了12个殖民地城市,由罗马骑士阶层管理;其二,扩建原有殖民地城市,即在原有的殖民地上进行二次殖民,如迦太基和锡尔塔,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又接收了大量老兵来此定居

其三,将部分殖民地提升为殖民地城市。例如,奥古斯都统治初期,将部分努米底亚北部土地授予同盟者希提乌斯(P.Sittius),以表彰他在恺撒内战期间(公元前53年—前48年)给予的帮助,他的领地被授予“四个锡尔塔殖民地”称号,并享有自治权。其四,以军事防御为目的建立的新殖民城市。

例如,为保卫迦太基、控制梅杰达河(Medjerda)和米亚纳河(Miliana)南部的游牧部落,奥古斯都在这里建立图布尔博(Thuburbo)和乌提那(Uthina)殖民地城市;图伯尼察(Thuburnica)、西米图(Simitthu)和阿苏拉斯(Assuras)等城市则是为西卡(Sicca)地区的军事防御所建。

此外,提升为殖民地城市也成为当时北非社会精英和市民关注的焦点,他们寄希望于捐助建造奢侈的公共建筑、利用合适的庇护人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朱巴二世(公元前25年—公元23年)大兴土木,将恺撒利亚城(Caesarea,今谢尔谢勒Cherchel)建造成一座具有典型罗马化特征的城市,克劳狄时期,该城被授予殖民地城市地位。

综上所述,帝国时期,罗马统治者延续了共和国后期恺撒的政策,继续在北非地区广泛建立殖民地,大力推动北非城市化建设。奥古斯都、克劳狄、图拉真、哈德良等皇帝通过新建、扩建殖民地或授予原有城市以“殖民地”头衔等方式,提升北非原有城市地位。

大量殖民地的建立,不仅为罗马当局提供了一种治理行省的新方式,推动了北非的城市化进程,而且还保证了行省居民对帝国的忠诚,进而维护了北非边疆地区的稳定。

自治市(municipium)

罗马共和国时期,自治市指的是业已存在的意大利城镇,其居民被授予部分罗马公民权,但无选举权。随着罗马对外扩张,意大利以外、非罗马公民的城镇也被授予自治市地位。帝国初期,自治市地位较殖民城市低,可以实行内部自治,其居民享有罗马或拉丁公民权。

自治市上层在担任公职时或任职期满后可获得罗马公民权。帝国初期,北非部分城市被授予自治市的地位,大多出于军事原因。例如,廷吉塔纳—毛里塔尼亚地区的沃卢比利斯城(Volubilis),于公元40—41年为罗马军队提供了辅军,帮助其平息了毛里塔尼亚国王托勒密的被释奴艾德蒙(Aedemon)叛乱,随后该城市被罗马皇帝克劳狄授予自治市地位。

图拉真时期,北非地区一些土著游牧部落,如穆苏拉米人仍是帝国政治的潜在威胁。为了更好管理这些部落,图拉真采取了如下措施:其一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区设立两个军屯市,即阿梅达拉和马道鲁斯,后来被授予自治市。

其二是将部落领土分化,例如,将阿非利加行省南部的尼布杰尼部落领土划归两个罗马—布匿城市,即卡普萨和塔卡佩,后来也将它们提升为自治市。以此方式,加强了对这些游牧部落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加速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罗马北非时期,授予城市居民以罗马公民权,进而将该城市提升为自治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北非自治市的建立发端于奥古斯都时期,在此期间,自治市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靠近港口地区,克劳狄时期,进一步将授予自治市等级的条件放宽。

至塞维鲁王朝时期,尤其是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颁布后,帝国境内全体自由民都被授予罗马公民权利,北非自治市数量逐渐增多,分布更为广泛,而且向北非内陆腹地蔓延的趋势显著,主要集中在图加、图布尼卡等地区

综上所述,帝国时期,罗马北非城市化进程显著,一些小的定居点逐渐消失,逐渐纳入城市管理。罗马统治北非初期,采取大量建立殖民地的方式,巩固北非地区的统治和边疆的安稳,随着“罗马和平”的到来,殖民地的数量也逐渐减少。

相反,自治市发展迅速,尤其在塞维鲁王朝时期,北非自治市的数量达到顶峰。自治市和殖民城市的广泛建立对罗马北非城市治理意义重大,在促进行省城市化与罗马化的同时,也保障了北非地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完善城市娱乐设施

罗马讽刺诗作家尤维纳利斯(DecimusJuniusJuvenalis)曾论及罗马的城市民众只关心“面包和竞技场”(panemetcircenses),虽带有讽刺意味,但仍说明公共娱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罗马国家的公共娱乐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角斗赛、战车比赛和戏剧演出早在王政时期就已出现。至帝国时期,城市的发展也推动了众多娱乐建筑和设施的建立,极大丰富了罗马人的生活

在此期间,这些娱乐活动随着驻军、移民和包税商等传播至北非行省,成为行省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娱乐活动,来到北非的罗马人也将先进的水利技术,如引水渠和蓄水池等传入该地区,为当地居民带来极大便利。

戏剧表演是一项非常受北非城市居民欢迎的公共娱乐活动。帝国时期,剧场在北非地区大量建立,大约20个剧场遗址在此被发现,其规模如同神庙或会堂建筑那样宏伟,例如,建于奥古斯都时期的迦太基剧场,具有典型的维特鲁威风格,公元2世纪经过修缮后,该剧场可容纳11000名观众。

的黎波里塔尼亚的萨布拉塔(Sabratha)剧场是一座气势恢宏的三层建筑,上面装饰着精美的浮雕群,具有典型罗马建筑风格。北非的城市居民非常热衷于观看非洲作家阿普莱乌斯(Apuleius)的戏剧《金驴记》,戏剧不但丰富了行省居民的生活,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北非剧场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官员推动的,他们致力于通过资助免费的演出,来获得罗马统治者的青睐或城市民众的支持,以此提高自己的官职和社会地位。罗马统治者有时也推动了行省戏剧娱乐活动的开展,例如,罗马皇帝卡拉卡拉(Caracalla)将他最好的演员阿格里帕(Agrippa)借给大莱普提斯城,充分表达罗马皇帝对行省娱乐活动的支持。

角斗表演是罗马国家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甚至为满足对角斗士的需求,出现了角斗士训练学校。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早期驻军和退伍老兵殖民地的建立,角斗竞技也逐渐传入北非地区,据考古证实,北非大约有20余座保存完好的圆形竞技场,主要分布在阿非利加行省(今突尼斯)

北非的角斗士主要来自于战犯、罪犯和一些基督徒,故而竞技场也成为罗马人公认的“审判所”。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兹利滕(Zliten)地区出土了一幅关于角斗表演的镶嵌画,展示了

激烈的角斗场景:两名赤裸的囚犯被束缚在推送车上,被慢慢推进野兽的嘴里,场内有一个乐队在演奏,或许是为淹没角斗士凄惨的叫声。

圆形竞技场建立之初,大多是木制的建筑,随着帝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它们逐渐被石制建筑取代。位于突尼斯海岸的蒂斯德鲁斯(Thysdrus)(今埃尔杰姆ElDjem)竞技场(,是北非地区最著名,也是罗马帝国的最大圆形竞技场之一,高达42米,可容纳3.5万人。

角斗竞技成为罗马民众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战绩突出的角斗士成为罗马人心目中的偶像。角斗竞技表演在北非地区的盛行,与罗马统治者的推崇密切相关,罗马人本身就是尚武的民族,加之“面包与竞技场”政策推动了该活动的展开,促进了北非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的罗马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