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东口”繁荣起来的张家口堡后来为什么衰败了?

“走东口”繁荣起来的张家口堡后来为什么衰败了?

首页模拟经营骆驼运输更新时间:2024-05-09
“走东口”繁荣起来的张家口堡后来为什么衰败了?

说起张家口,也许你首先想到是一个军事重镇、首都北京的生态屏障,甚至还会想到它是一个贫困地区。但在历史上,张家口曾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地方,除了曾硝烟烽火弥漫、边城号角长鸣的古战场,它还是个名播四海的内陆商埠、"旱码头",也是人们俗称的"东口"。"走东口",不仅让商人们"走"出万贯家财,也让张家口成了繁盛一时的贸易都会。

溯源
张库大道

由于张家口处于华北平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地理单元的交汇点,“具有陆地商埠之天然形势”,从张家口大境门外延伸出去的“张库大道”,更是一条曾经载金驮银的国际商道。张库大道是从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库伦(今乌兰巴托)的一条贸易运销路线,它曾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或“草原茶叶之路”。正是通过张库大道,我国内地的茶叶、丝绸、布匹以及细货等源源不断地运销到蒙古草原甚至俄罗斯,而蒙古草原的马匹、牛羊、皮革也随之进入我国。

追述
晋商发家在“东口”

在张家口,有两个对晋商和张库大道非常了解的人。一个叫常忠弼,是晋商常家第十八代传人,现年71岁,祖籍山西榆次,生于张家口,幼年时在张家口堡子里奶奶庙后街居住。一个叫刘振瑛,是张家口桥西区文保所所长,致力于研究张库大道的兴盛与衰落,并著有相关论文。

走“东口”发迹

说起常家发家,其实是从第八代传人常威开始的。而那时候晋商做生意分为走西口和东口,西口就是*虎口,而东口就是张家口,从这里经张库大道到蒙古高原和俄罗斯。

当时常威就瞄准了张家口,从家乡贩卖“榆次大布”,由于这种布纱支较粗,密实耐用,且幅面较宽,于是很快打开了市场。

清雍正六年(1728年),常威父子在张家口创立了“大德玉”,经营仍然以布类及日用杂货为主,但已是个颇具规模的字号。常威在自己还乡养老之前,从大德玉中抽出资金,新立了一个字号“大德常”,并将“大德常”和“大德玉”分别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常万玘和常万达经营。常家逐渐形成了两个商业集团。

万里贩茶路

常万达步入商界之时,中俄贸易正盛。俄、蒙对茶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看准商机,常家第九代传人常万达决定发展对外贸易,将张库大道上的恰克图发展成又一个销售终端,而“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茶叶。

为保证茶叶质量,常家还在武夷山购买了茶山,组织茶叶生产,并自行创立茶坊、茶库,加工红茶砖茶。每年茶期,雇佣当地工匠达千人,用车马运输,至张家口或者归化(今呼和浩特)后,再换骆驼运至库伦、恰克图。由于骆驼运输比马驮或大车安全、快速,每驼可驮400余斤,所以常家很快就备起了自己的骆驼队,兴盛时多达万余峰。

常家因为在对外贸易中注重信义,得到了俄国政府的重视,不久便将生意做到恰克图以北的俄国境内,并开设了许多茶庄分号,先后开办了“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形成一门五联号进入俄国的格局。在国内又陆续增设了大昌玉、大顺玉、三德玉、保和玉、泰和玉的字号,合称“十大玉”。

■贾多山右人

除了常家在张家口经商发迹以外,张家口也是很多晋商的掘金之地。

据史料记载,明末时,张家口“贾多山右人”,就是说经商的多是山西人。据刘振瑛的研究考证,清赐的晋商八大皇商,手持“龙票”潇潇洒洒地在张库大道上几乎垄断经营近百年之久。清中后期,除八大皇商之外,张家口还有大大小小几百家晋人商家店铺,太谷王氏的大盛魁是一个北方巨商字号。还有名声显赫的太谷曹家,是明清两代的大商家。在张库大道上经营的晋商财富急剧增加,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清《茶市杂咏》中描述晋商说:每家资本二三十万至百万(两)。

思考

张家口缘何与财富擦肩而过

张库大道盛极一时,张家口也富庶一时。然而,随着张库大道的衰落,这种盛况仅仅定格在老辈人的记忆中,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为什么曾经盛极一时的财富与张家口擦肩而过?这成为人们心中越来越重的疑问。

张家口历史学会会长杨润平,也在进行着这样的思考。

“张家口的兴盛离不开张库大道,而张库大道的经济地位,因为战争以及其他贸易通道的开通,越来越衰弱。”杨润平讲到,在俄远东铁路修建前,张家口这里主要做的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最巅峰时期就是京张铁路修通之后。而随着铁路延伸至绥远,张库大道的贸易通道作用就低了下来。经济作用的强势不再,在这里经商的人就会转而到其他地方,人分散之后,把财富也带走了。

刘振瑛也表示,张家口对于商人们来讲,是个挣钱的地方,但却不是个“宜居”的地方,就像山西商人一样,很多经商者在这里发了财,会将财物运回老家盖房子,而并不是留在这里。

“在张家口,富庶之人居家过日子的并不多,多是在此做生意的买卖人。本地的房子,精致的也很少。”杨润平表示,张家口本地人,除了一部分为传统的农耕者外,其他的也就是为商业服务的劳动者,并没有积累多少财富。而张家口本身有着从军事要塞到商业城市再到工业城市的发展脉络,商业兴盛带来了近代文明,而近代文明又支撑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商业像流动的水、工业像扎根的树,两者分离,张家口“选择”了“树”。而由于自然环境、政治需要、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张家口过去的辉煌也就慢慢地暗淡了下来。

寻访

驼队漫漫载来无数财富

“车辙行腾市井嚣,百年休养得今朝,黄云匝地遮沙漠,衰草连冈走骆驼”。从现在的张家口大境门上远眺,已不复当日的繁盛与嘈杂,但通过查慎行的这几句诗,我们似乎隐隐还能听到驼铃声声,看到车辙道道,承载着无数商人的财富梦想。

挣钱发财一串子

从大境门出发,进入“西沟”,已是平坦的柏油路,而路旁,车轮、驼队踩出的黄土、碎石、沙砾的古商道还依稀可辨。由张库大道辗转库伦,沿途要经过沟壑纵横、落差近千米的大坝以及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还要抗御自然灾害,防御土匪强人。但是,可观的利润还是吸引了大批的商人在这条商道上奔波。张家口曾流传过这样的口头语:钱鬼子(钱庄票号业)、皮贩子(皮毛加工业)、碎销圪蛋子(旅蒙业),挣钱发财一串子。可见,这条商道上是通往财富的“金光大道”,“走东口”、“跑草地”不仅是山西商人的时尚,也几乎成了各地商人的选择。

十来年将心思放在张库大道研究中的刘振瑛每每走上这条古商路,就会发出许多感慨。当年,在这里跑草地的买卖人,除了被人们称为“老西子”的山西帮,还有联手经营的束鹿、深州、饶阳、辛集等的“直隶帮”;也有拿着国家俸禄的“京帮”;小本经营的蔚县、阳原、怀安、万全、涿鹿的“本地帮”。刘振瑛说,由张库大道延伸过去的旅蒙商业经营范围极广,“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无所不营”。

张库大道的兴盛,不仅富了张家口,富了跑草地的商人,也让这一带的普通百姓沾了不少光。走上古商路不是很远,有一个村子叫石匠窖子,据说刚开始时,这里确实住的多是石匠。可到后来,村里人却大多成了木匠和铁匠,因为除了驼队,走商路的人们大多还用的是木车,这些车跋涉千里,需要整修,而守在商道边上的村子里的人,也随行就市地改了行,并发了些小财。顺着商路继续向前,在平原与坝上的交汇处,有一个小村落———坝底村,而这个村子在过去叫作“银城子”,走到这儿正好是车马一天的行程,这个村子就以车马店为生,为往来的客商服务。现在已66岁的刘成老人说,这里的人都不种地,就靠开店为生。他爷爷那辈哥儿七个当年就在这儿经营车马店,十多间房养活着全家上下30余口,生活过得很不错。而从“银城子”这个村名,似乎还能看出当年的红火盛况。

繁盛带来财富

这条商路的兴盛也给张家口带来了繁盛与喧嚣。大境门外元宝山下的狭长沟谷中,形成了一条人兴气旺的金街,店铺商号鳞次栉比,交易市场人声鼎沸。据记载,张库大道全盛时,最高贸易额达一亿五千万两白银。张家口的繁荣,还不仅仅体现在这儿。据说,当时大境门外一带商业兴盛,因此房价奇高,一处标准铺面包括栈房的月租金要五十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三千多元人民币,真是寸土寸金。除了国内的商人要来这里发财,外商也将目光注视在了这块“宝地”上。据记载,当时设在张家口的外国商行有英国的“德隆”、“仁记”、“商业”、“平和”,有德意志的“礼和”、“地亚士”,有美国的“茂盛”、“德泰”,有日本的“三井”、“三菱”,还有法、俄、荷兰等的商行,总数达到了44家,这在当时可以和天津、上海相媲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