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猫启示|猫收容所,猫葬礼,猫迷之父……19世纪的猫狂热

寻猫启示|猫收容所,猫葬礼,猫迷之父……19世纪的猫狂热

首页模拟经营猫咪收容所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4-27

维多利亚女王从小就很喜欢狗,到1839年时,她已经拥有了太多的“狗娃”,以至于她想再多添一条狗时,墨尔本勋爵不得不向她劝谏,她可能会面临被狗娃们围绕“窒息”的危险。但很少人知道维多利亚女王也很喜欢猫,她有一只名叫“白希瑟”的猫。女王去世前最惦记的是她的猫,特别下令让猫继续住在白金汉宫过“皇家猫”的生活。19世纪,猫的命运有了大改观,猫和女性的关系更密切,当然,也出现了比女性更爱猫的男性。

1

人们很早就把猫作为宠物来养,但直到19世纪,“宠物猫”才开始变得越来越流行。因为当时饲养宠物成为现代家庭的象征,如果没有花花草草、宠物,甚至鱼,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就不完整。于是,作为宠物的候选者之一,猫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维多利亚人为何热衷养宠物?有学者这样分析:养宠物代表了控制看似无法控制的群体的能力。为了补偿贵族、有钱人无法控制危险的工人阶级的心理,上层和中产阶级主张他们可以通过养宠物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建立和延续自己的价值观。

不过,猫可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这大概也是当时猫作为宠物远不如狗那么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且人们对猫的描述也常常不那么友善。猫的角色更多是捕鼠者,而不是人的伙伴。但这不影响猫的可爱——19世纪,无论在英国还是法国,都出现了很多女人或小孩抱猫的美丽照片(图1,2,3)。

图1

图2

图3

此时,不管猫的性别如何,男人经常将猫和女人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家养的“动物”,而这些评价大多是负面的。比如,法国博物学家、作家阿尔方斯·图斯内尔在他1855年出版的《激情动物学》(Zoologies Passionelle)中这样写道:“一种如此热衷于保持自己的外表的动物,如此柔滑,如此娇小,如此渴望爱抚,如此热情,反应如此灵敏,如此优雅,如此……一种以黑夜为白天,以狂欢的喧闹声惊动了正派人士的动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类可以与其相比,那就是女人。”他接着补充:“又懒又轻浮,整天故作沉思,整天睡觉,假装在捉老鼠……遇到令人厌恶的事情,毫不在乎,但遇到快乐的事情,好玩的事情,做爱,夜晚的情人,却不知疲倦。我们在写的是谁,是(母)猫还是别有其人?”

猫被描述成狡猾的女人,女人也经常被比作猫。并且,两者的有一个共性是:都渴望摆脱家庭的束缚。似乎只需要很少的引诱,猫就能从房中跑出来,成为自由猫,而当时的社会对女性普遍抱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女人很容易受诱惑,很容易堕落。要成为灵魂高贵的女人,那就需要净化?有趣的是,女人和猫经常出现在当时的肥皂广告中(图4,5,6),两者似乎都成为“净化”的代名词。当然,也许广告商并没有考虑这么多,只不过觉得猫咪可爱,会吸引家庭主妇们争相购买。

图4

图5

图6

因为人们对宠物的热爱,一场新的运动出现了。民众要求保护宠物,承认它们的权利。1840年,在维多利亚女王的授权下,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成立,之后不久,英国国会通过了几项保护动物的法令。1850年,法国颁布了《格拉蒙法》(loi Grammont),禁止虐待所有动物。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等社会名流公开反对拿动物做医学实验,指出这是犯罪。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为了动物的权益鼓与呼,很多女士忙于拯救猫猫狗狗,将她们所有的积蓄用于建立动物收容所。19世纪末,猫收容所比比皆是,比如巴特西的“猫之家”、哈默史密斯的 “饥饿和被遗弃的猫”的戈登小屋(1895年)、卡姆登镇的“皇家饥饿猫救济院”等。

除了收留无家可归的猫,这些地方也提供猫寄养服务。因为在当时,仆人的工资不包括喂猫的费用,主人若长期外出,猫会被仆人赶出家门,或者仆人会吃掉主人留给猫的食物,或者干脆忘记喂猫。因此,把猫送去寄养是最佳选择了。法国也有类似的寄养机构。一位法国作家在1896年出版的《圣殿酒吧》(Temple Bar)杂志中描述把爱猫送去寄养的感受:“带这种胆怯、活泼的小动物去旅行是不可思议的。怀着很多遗憾和顾虑,她被我留在了一家猫寄养处。我按照寄养圣伯纳犬的价格支付了她的寄养费。每天,他们除了喂她几磅肉之外,还必须带她散步,‘因为’有人告诉我,‘小猫太难管理了。’我听说她一开始很憔悴,但发现有玩伴和一棵可以爬的树的时候,她开心了。”

街上被遗弃的猫越来越多,它们瘦骨嶙峋、可怜巴巴,而猫收容所又猫满为患,一些思想前卫的女人们挺身而出,她们提议为这些处境窘迫的猫咪实施安乐死。正如1889年6月24日出版的《格洛斯特公民报》的报道:在英格兰西部的一个大城镇里,住着一个女刽子手——她专门*猫。她向所有朋友和相关人员宣布,她可以借助三氯甲烷(注:有麻醉作用),让猫咪快速无痛地离世。她欢迎那些外出避暑或留下空房子的人把他们的猫送到她那儿,因为这是一个比让它们孤苦伶仃、忍饥挨饿更仁慈的方案。今天,兽医通常只会对一些健康情况过于糟糕的猫猫狗狗实施安乐死,若因哪位主人外出,就要“安乐死”他的毛孩子,这算不算谋*呢?

2

人和猫的感情日益加深,有些人已将猫看成家人。维多利亚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为爱猫举办较正式的葬礼。猫主人会为猫定制精致的猫棺材,石匠们会在猫的墓碑上刻下猫的名字,牧师也会为猫主持葬礼。主人可以在葬礼上表达对猫的哀思,感谢它曾给自己带来的欢乐和慰藉。这样的纪念方式也可以缓解主人的悲伤。但有些人认为这类葬礼只不过是有钱人的嗜好,或是老处女的怪癖,也有一些人对给猫办和人一样的葬礼感到被冒犯。

1894年3月,英国的《切尔滕纳姆纪事报》报道了肯辛顿的一位女士为她的爱猫保罗举行葬礼的消息,文中写道:“除了教会没有批准之外,这次活动就像是埋葬一个重要的人物。一位受尊敬的殡葬师被邀请来,他被要求以普通葬礼的形式举办这场葬礼。猫的尸体被封装起来,放进精美的橡木棺材中,里面有常见的饰品,包括一个牌子,上面刻着这样的声明:十七年来,保罗一直是小姐心爱而忠实的猫……”1897年的《赫尔每日邮报》报道了一名牧师为他的猫举行葬礼的故事。报道称,猫的遗体被安放在一口黄铜搭配橡木的棺材里,这口棺材在客厅里安放了三天。 葬礼结束后,牧师雇了一辆出租车,带着棺材前往车站,乘火车前往北方。

不过,也有些猫葬礼招来麻烦。1885年9月的《爱丁堡晚报》刊文讲述了住在阿伯克龙比街(Abercromby Street)的一位老妇人给她的猫汤姆举办一场“体面的葬礼”的故事。谁曾想,这场葬礼被一群人破坏。他们大声叫喊、抗议,叫嚷着用基督教仪式埋葬一只猫是一种耻辱。他们砸碎了汤姆的棺材,拎出它的尸体,而老妇人死死抱住猫不放……幸亏警察及时赶来,帮助老妇人和她刚去世的至亲躲进附近的一处房子里。为了保护老妇人,那天警察不得不值班到很晚。

像埋葬人类那样埋葬猫,有什么不妥?圣经诗篇里不是阐述:动物与人类和睦共处,并共同分享神的恩典吗?因为一些基督教信徒认为,基督教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宗教,重点是人类的救赎,而非动物的救赎。动物和人类不同,不能按照同样的方式埋葬。不过,也许引起人们愤怒的仅仅是把猫埋在人类的墓地里。些许因此,许多墓地不允许将宠物埋葬在那里。于是,宠物墓地应运而生。比如,1881年,海德公园的狗公墓建成,成为英国最古老的宠物公墓。据说,除了狗,该墓地也埋葬着三只猴子和两只猫。

当然,最合适的墓地肯定是“自家大院”。位于多切斯特东郊的马克斯门(Max Gate)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为自己设计、建造的豪宅(图7)。托马斯·哈代在屋后的花园里建了一处宠物墓地(图8),其中的大多数墓碑也都是这位著名小说家亲手雕刻的。托马斯·哈代非常爱猫。不过,这处墓地可能并没有埋葬过他的猫。因为他非常爱他的第一只猫,以至于那只猫去世后,他拒绝再养任何别的猫,他说:“我再也不要养猫了!要一直让你的位置空着。”他一直信守诺言,直至晚年,才开始养一只有着一双橙色眼睛的波斯猫科比(Cobby)。托马斯·哈代去世时,科比还活着,但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图7

图8

3

在维多利亚时代,受宗教道义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注重家庭和家庭生活,也更重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当时,父母被要求培养有道德的孩子,而培养孩子有道德的方式之一是养宠物。从19世纪中叶开始,父母们经常会收到一些小册子,建议他们养宠物。孩子可以和宠物玩耍,不再孤独,并且,养宠物会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耐心,教孩子学会负责任等。这被视为一种性格塑造练习。即使是贫穷的工人阶级家庭也会养宠物,比如他们会养野外捕捉到的鸟。而富裕的家庭则倾向养昂贵的宠物,比如纯种狗等。纯种狗被视为阶级和地位的象征。

在19世纪80年代,猫作为宠物越来越受欢迎。1882年出版的《绅士杂志》称,伦敦家猫的数量达到30万只(这个数字还不包括街上的流浪猫)。据报道,为了喂养这些傲娇的宠物,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人每年花10万英镑从“猫肉贩” (Cat's Meat Men)那里购买马肉。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猫肉贩就出现在伦敦街头了。他们挨家挨户地兜售“猫粮”。不过,这些猫粮的原材料不是鸡肉、牛肉,而是马肉。商贩从马屠宰场买回马肉——因为马肉又老又硬,没人会买,而做猫粮似乎再合适不过。据说每年约有2.6万匹受伤的马或老马被宰*、切割成肉块喂猫……这个职业似乎商机无限,当时仅在伦敦就有约1000名猫肉贩。

这些猫肉贩走街串巷,像猫一样,有各自的领地。并且,神奇的是,猫可以辨认出谁是自己的“特供”商贩。猫主人A.W.巴克兰(A.W. Buckland)描述他的猫如何区分来他家的猫肉贩和街上的其他商贩。“汤姆安静地坐在那儿打盹儿,一个又一个的人走过,他们发出熟悉的叫卖声‘肉,肉’。没多会儿,他跳了起来,冲到窗前,保持一种非常兴奋的状态,不久之后,远处传来一阵叫喊,可能听到的是“肉”。我们知道汤姆早在我们……听出他是谁之前就已经听出他是自己的猫肉贩。随着叫卖声越来越近,汤姆越来越兴奋,几乎要飞向门口。”

猫肉贩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并不需要花太多钱,只需用约两便士购买半磅马肉,当然,还需要一个用来装马肉的篮子和展示肉串的钉板。有些资金雄厚的摊贩不再使用钉板和篮子,而是推着装满马肉的小独轮车(图9)。猫肉贩一出现,猫咪们就各种不镇定了,主人们赶紧花上半便士,给心肝宝贝儿送上一份美食。也有些猫奴是猫肉贩的常客,他们按周付款。猫肉贩一定是猫咪的快乐使者——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他们。马肉的气味经常引起周围邻居的抱怨,他们描述这种气味“恶臭”或“令人不愉快”。估计这些邻居肯定不养猫。

图9

正式猫粮也是在维多利亚时期诞生的。1880年代,由美国企业家詹姆斯·斯普拉特 (James Spratt) 创建的斯普拉特专利有限公司在伦敦售出了第一批“斯普拉特专利猫粮”(Spratt's Patent Cat Food)。该猫粮广告(图10)表示:这些猫粮由新鲜的牛肉等其它健康食材制成,而非马肉或其它有害物质;它有助于猫的健康,能增强猫的体质,延长猫的寿命。

图10

不知不觉中,卖马肉的猫肉贩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毕竟,马肉太硬,口感不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马肉真的不好吃。那吃了将近一个世纪马肉的猫咪们有没有抱怨?它们是真的爱吃马肉吗?

4

19世纪,两个英国男人在改变猫的命运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哈里森·威尔(Harrison Weir)和路易斯·韦恩(Louis Wain)。

1860年代,猫在英国备受鄙弃,它们经常吃不饱,受虐待。而有一个人对猫无比狂爱,他的举动也永远震撼了猫的世界。他是哈里森·威尔,第一届英国猫展的组织者,英国猫俱乐部的创建者,他被誉为“猫迷之父”。

威尔原本不是猫奴,他在1889年出版的《我们的猫和关于它们的一切》书中承认自己曾对猫抱有偏见。结果有一天,他突然对猫的态度大转变,认为猫“可能是最完美的,当然也是最适合家养的”动物。他指出,“长期的忽视、虐待和绝对的残忍,很少或根本没有温柔、仁慈的对待或训练,使得猫变得不得不自力更生。”对猫的热爱促使他要做点什么。

为了增加人们特别是贵族对猫的兴趣,威尔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竞技娱乐形式:猫展。他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个盛事,比如起草了一系列评比的标准,请德高望重的人当评委等。1871年7月13日,第一届英国猫展在水晶宫举办。这场展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品种、大小各异的猫参加了猫展,评审过程也令贵族朋友们感到很满意。当地报纸还刊登了获奖猫的画像(图11)。威尔希望通过这次猫展,让人们了解猫的魅力,发现猫的潜力。无疑,这次猫展是英国史无前例的“猫公关”活动。它影响了维多利亚人对猫的看法,全国各地的猫展层出不穷。1887年,威尔创建了英国猫俱乐部,并担任主席,再次在水晶宫举办了由该俱乐部主办的首次官方猫展。

图11

展览很成功,威尔却陷入了反思。他发现有些猫主人很自恋,只关心能不能赢得奖品,而不管猫的福利。并且,阶级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猫展中,因为评审根据猫主人的阶层来划分。普通人的猫根本无法获胜,猫奖章大都是为猫俱乐部的会员准备的——猫展更像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游戏。

好在这些阴影并没有阻止猫咪打翻身仗。14岁围观过第一届英国猫展的作家弗朗西斯·辛普森 (Frances Simpson) 在1903年出版的《猫之书》中表示,根据她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猫已经渐入人心。1900年出版的英国《女士之境》杂志也肯定了威尔为改变猫在社会上的地位所做的努力。

路易斯·韦恩堪称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会画猫的英国男人。他对猫痴迷,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呈现这种痴迷。在他的画作中,猫咪可爱、俏皮,并且,他还经常把猫画成人,把猫的世界画成人的世界——猫聚在一起喝下午茶,打高尔夫球,上课,散步……(图12,13)这些画作打动人心,让不喜欢猫的人开始喜欢猫,喜欢猫的人更喜欢猫。

图12

图13

韦恩痴迷画猫的原因是妻子的鼓励。1883年,韦恩和艾米莉结婚。两人收养了一只流浪猫,并给他起名彼得。不幸的是,艾米莉在与韦恩结婚后不久就病倒了。韦恩为讨妻子欢心,画了各式各样的彼得,艾米莉鼓励丈夫将这些作品出版。没想到,这些诙谐可爱的“猫画”大受欢迎。让韦恩一举成名的是他发表在1890年《伦敦新闻画报》上的一幅猫画,画中,一只戴着单片眼镜的猫正跳舞,抽雪茄。英国作家罗德尼·戴尔(Rodney Dale)在他1968年出版的《韦恩传》中写道:“我认为,路易斯·韦恩与彼得的相遇改变了家猫的历史进程,这样的推测并不牵强。”

并且,韦恩不仅用他的画作改变了大众对猫的看法,也写文章呼吁人们善待猫。1911年,韦恩在《每日邮报》上发表了一封信,写道:“致力于动物救赎事业的协会已经并正在为减轻动物世界的痛苦做出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不假思索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痛苦比人们认为的要多得多。”

他预言,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猫的温柔、亲切的品质,以及猫的平均智力要优于狗。”爱狗人士大概会反对最后这句话。还是猫行为学家聪明,他们指出:“猫实际上和狗一样聪明,他们只是拥有不同类型的智力。”无论如何,两位英国男人使出洪荒之力,最终让猫成为与狗一样受人喜爱的家庭宠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