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民之大事。
无论从食材的丰富多样上,还是从烹饪的精细考究上看,对饮食所倾注的心思,流露出了人们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而食,同时还是情绪的表达方式和故事的记录载体。
所谓深夜食堂
Deep Night
在小龙坎农贸市场对面的居民区里,藏了一家日式居酒屋。来过的客人都几乎一致对它作出了这两个评价——“重庆版深夜食堂”和“两个老板小哥哥好帅”。
我想,这应该也是这家店的定位和特色。
经过一番在居民区的曲折迂回,我们才终于像寻到宝藏一样找到了这家居酒屋。
接待我们的男生叫猫猫,他是老板之一。关于深夜食堂,他有不一样的看法。
从经营的概念上来说,深夜食堂其实并不存在。相对来说,日本人是没有夜生活的,在日本也不存在从深夜12点开到凌晨的店铺。而深夜食堂之所以被大众接受,被市场认可,是因为它以食物为枢纽,通过特定人物汇聚了来自四方不同的故事。这是一个精神上的概念,而不是实际经营的范本。
那作为精神集合的概念来说,深夜食堂到底提供的是什么?
猫猫先跟我聊了经营的路子,他认为无非只有两条路:一是通过推广宣传带来热度,但挣的只是快销钱;二是做味道,营利来得慢或许会死,但是活下来就是真的成了。
他们选择了后者,猫猫说:“如果在这里我们都能活下来,以后还有什么尝试我们不可以?”
所以在经营的要素位置、环境、口味中,猫猫他们舍弃了第一个。
而剩下来的环境氛围和料理口味,刚好便是深夜食堂的必备。
料理是让人温暖的首要
Cuisine & Warm
饮食的铺子里,入口的东西永远是首要。
在开店前,猫猫他们试了许多日料铺。给米花,定下了许多自己的规矩。
小木牌上的就是米花的餐食,照烧鸡腿也是居酒屋的招牌
米花的料理种类并不多,甚至可能有些偏少。猫猫说:“店铺人力空间都是有限的, 要想种类丰富很简单,用半成品。但我们做不到,料理必须是第一位。”
唐扬鸡块既是日本料理的招牌,也是深夜食堂里的主菜。猫猫吃了那么多的日料店,他发现好像大家都没有将日式炸鸡块的方法坚持下来。
许多日料店的炸鸡块是带皮一起炸,腌渍时间也并不足。这样炸出的鸡块,吃下第一口会觉得似乎油脂饱满。但若要吃下一盘,就会过腻。
这对于商家的销售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客人的体验和食材的浪费则是个大问题。所以将鸡块去皮后腌渍24小时,再进行油炸是米花里绝对不放弃的工序。
除了鸡块,猫猫还试了许多炸猪排,无论是日本的还是国内的。他发现用水和苏打使肉质更嫩,其实是猪排通用的方法。但许多店家并没有做到,猫猫觉得这不妥。
他甚至把水更换成了大骨汤,这样的猪排酥脆之余会更加浓香。店开了两个月,猫猫他们的猪排就研究了两个月。每一次客人回馈照片里的猪排都不一样,因为他们用了所有不同部位的猪肉来尝试,选择了现在最好的。
而这个好的标准是什么呢?猫猫想了个办法,谁说都不管用,盘子最客观。现在定下来的这款猪排,分量比市面上一般的猪排还要多出三分之一,但却几乎从未有剩。
店内日本当地的清酒,这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而入喉的饮品,猫猫他们从日本带回了许多当地的清酒。他们都有好听的名字“一滴入魂”“美少年”“幻舞”等,流淌着日式居酒屋的原汁原味。
至于深夜食堂里的料理这里也有,如“茶泡饭”“厚蛋烧”等,满足了客人们的好奇和兴趣。但无一例外,必须坚持口味的原则。
环境是抒情的必备
environment & Moving
两个月下来,猫猫发现他们和客人之间最常的状态只有热情,真的会讲述的客人少之又少。这或许,就是故事和现实的差距。
但他也发现了深夜食堂存在的另一个价值,“抒怀或许并不一定必须通过语言的表达。”
猫猫喜欢的日式小店风
米花居酒屋的店铺风格,实际上还源于猫猫他们在日本街头偶遇的小店。做旧和复古是两人给居酒屋定下的主题。
但日式风格在中式居民区百分百还原是有难度的,两人用了些迂回的战术。
找不到适合的木材,他们去网上淘来了做旧的喷漆,自己一点点重新加工。
墙上装饰的挂物,实际上是他们去木材市场老板不要的旧门板。
米花装修上最大的特色,是店里暖黄的灯笼。这是猫猫的心得,深夜食堂的温暖在美学上是有讲究的,灯光上强调的是冷暖对比。
天黑下来的时候,在安静的街角,这样一家透着温暖的食店,会让人产生推门进去的*。
但这种暖得花心思,居酒屋里的灯笼是猫猫不惜成本从上海定来的。他问我觉得这灯笼有什么不同,我只觉得舒服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来。猫猫说“你看得到灯芯吗?”
一般的灯笼采用化纤材料,好一点的是纸质的,但它们都透光刺眼。只有这种材质,人才可以直视它,柔和且舒服。
但灯笼都是白色的,这在中国人眼里却意味着不祥。猫猫又琢磨了新的方法,日本带回来的米袋,定制上居酒屋的名字,成为了米花特别的用心。
常引来路过的小孩、大爷大妈好奇驻足观看。隔壁的老大爷说,这是他们这条街最有品位的店。
品位是其次,环境的氛围能为客人提供的,是抒怀的可能。除了口腹的满足,猫猫还想能安慰一下年轻人的焦虑感。
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个留着长头发充满艺术感的男生,他一个人到店里点了份餐点了杯酒,边吃喝边流泪,猫猫他们见状并没有上前打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同一天里我们经历着不同或相同的情绪,如果米花能让他们默然释放这种情绪,这也是深夜食堂的意义。
生活不过如此
Ideal Life
猫猫和搭档黄衍萌在来重庆以前是北漂的同事,一个学新闻,一个学摄影。后来迫于生活压力,他们不再北漂了。
而重庆是两个人曾经出差来过的地方。“重庆是GDP前十里,房价最低的。”这是猫猫的原话。
直白吧,但生活其实也就不过如此,没有“勉强”也没有“必须”,最重要的始终还是人。
沙画栏,两个人经常自己画,顽皮的小鬼偏偏喜欢破坏
无论是和每周都要拉着爸爸来居酒屋吃鳗鱼饭的小家伙玩,还是陪着一言不发安静吃猪排的女孩子享受料理看,生活好像也就是这个样子,平淡而不需要意义。
店铺现在只开了两个月,两人慢慢也总还是会回归本职工作,居酒屋是个副业。每天结束自己的工作,再来米花里陪陪客人。这样的深夜食堂,或许已成为一个不再需要主人且独立于故事之上的聚集地。
而对于这样的深夜食堂,猫猫他们想做的角色是记录者。
他们希望今后,愿意来这里分享故事、舒缓情绪,愿意信任他们的客人能越来越多。如果可以,记录出像食堂夜话一样温暖人心的故事,也是猫猫他们隐隐的期待
。
既满足了客人对食物的需求,也达到了舒缓客人情绪的效果。
如猫猫所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舒缓的时候舒缓。”这就是深夜食堂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