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巡视组“回头看”整治大棚房,农庄的用地问题再一次推上风口浪尖。
徐志毅 | 文
上周的一次论坛上,一位休闲农庄协会的领导非常乐观地说,关于用地问题,估计很快就会有重磅的好消息出来。
——实际上,这两年,不断有媒体爆出所谓用地问题“重大转折”。最终发现都不过是“标题党”。
也不断有专家表示会有相关政策出台,但这种预测比前几年预测的“房价会大幅下降”还不靠谱。
我的观点是:关于农庄用地问题,数年内不会有质的突破。或者说,不可能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政策出来。
农庄现在要做的,不是等待好消息,而是认清形势、放弃幻想、积极转型!
为什么不会有“好消息”?
1、 当前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国际产业分工大循环处在紧张状态。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就是有关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粮食进口风险系数提升,自产就必须得到保障。因此,保耕地就是刚性需求。
2、 作为行业人,我们都在强调休闲农业的重要性。但是客观来看,休闲农业的价值很大,但也没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比起大农业,休闲农业是个小行业;比起乡村振兴,休闲农业是个小版块;比起传统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所占分量更是微不足道。
为了这个“小行业”,去牺牲粮食安全战略?恐怕我们想多了。
有人说,我们只是想要合理合规地得到一个口子,给这个行业一点活路。实际上,说这些话的人,恐怕早都想好了如何打擦边球。“一放就乱”在我们这里早已不是新鲜事。
放弃幻想后,该如何转型?
我们需要认清一个形势:当下的农庄模式,其实只是一个过渡产品!
放眼全球看,农庄都是一个中国特色产物。其他地方的休闲农业更多是以一产为主的农场。
当然,所谓三产融合的综合农庄在中国出现,也是有特定原因:
大约在2010年前后,随着消费升级,以游玩为核心的初级户外休闲游开始在都市人群中兴起。但另一面,方兴未艾的文旅市场,比如方特、欢乐谷等品牌,又都在抢占高端市场。
这就给近郊的农庄留下了大量的空间。所以,大多数农庄从一开始,就把游玩当做了核心的盈利项目,开始大肆收割初级的户外游玩市场。
但是到了近两年,随着文旅品牌不断下沉,开始在1000-3000万级市场发力,以粗放经营的农庄自然难以招架。以郑州为例,投资不到2000万的松鼠部落开业后,在体验感上秒*其他所有农庄项目。
再加上近两年传统景区向庄园化转型,在综合实力上对传统农庄形成碾压。可以说,前些年在夹缝空隙中尚能生存的农庄,这些年大面积亏损,根本不足为奇。
那么问题来了,农庄到底该怎么办?
我给的建议是:别再把“农旅”当“文旅”去做。
这两年,农庄“景区化”的趋势逐渐弱化,大多数庄主都认识到重资做景观的弊端。但是“文旅化”的浪潮却势头不减。
农旅和文旅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可以用一个不准确的界定:文旅更多追求的是新奇特的体验和沉浸场景。比如方特、迪士尼、欢乐谷、电影小镇等等。让项目更刺激、更新奇特是文旅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但农旅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田园自然时尚场景。虽然所有农旅项目也都有体验性游玩项目,但那都是配套。
换言之,农旅项目的核心卖点,是一产主题的田园场景。比如稻田主题、草原主题、花海主题、香草主题等等。哪怕这些项目的二消游玩项目大同小异,但是由于主题的田园场景不同,依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项目。
当我们明确了这一点,也就会直面一个残酷的问题:
当下的多数农庄,之所以对建设用地那么痴迷,到了“没有就活不下去”的程度,根本上,还是我们对农旅的误读,是把农庄当做了“文旅”项目。
如果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到田园场景打造上,更多通过一产的场景来做卖点和引爆点。那么,也许我们对土地性质的要求,包括对资金的要求,就不会那么急不可耐。或者说,打打擦边球就够用。
很多问题无解的时候,很可能这个问题,就是个伪命题。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