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剑平&宋卫平的农业综合体探索实践—做100个农镇,辐射带动1万个小镇,改变2-3亿人的生活
一、陈院士的使命
2012年的一天,陈剑平到浙江淳安扶贫,在一户农家中他问一个小姑娘:“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小姑娘头也不抬:“山核桃成熟。”陈剑平又问:“你喜欢吃山核桃?”小姑娘说:“我才不要吃呐,因为山核桃成熟时,我爸妈就可以回家了。” 陈院士深受震动,中国有3.7亿农民工,6000万留守儿童,作为院士该做点什么。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他提出了“农业综合体—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载体”战略思想。用体系思维,从多元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培育、质量安全控制、科技支撑引领、互联网 流通、投资融资助推、三农政策创新等方面系统集成,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组合拳。
二、“思想家”遇上“实干家”
“中国人用前30年,造了三代房子。”陈院士说,那么,接下来能不能用三个30年,只造一代房子?一个小小的农庄,可以赋予太多意义:都市人的乡愁、安全的食品、传统农村社会的复活、农民生活品质的飞跃、农业高科技的迭代……陈院士说,自己的偶像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他有改变社会的灼热理想,但一直觉得,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只能是“空想”。直到他遇到宋卫平,一个有情怀,有人脉,又有成熟经验的业界巨子。陈院士联手杭州蓝城、绿城集团进行农业综合体探索实践,在浙江奉化、嵊州、余杭等地试点建设农镇,计划通过十余年努力建成100个理想农镇,以此来影响、推动全国成千上万个农镇的建设,改变数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一天,向全球输出中国的文化话语权……
三、蓝城农庄小镇
从杭州出发,沿杭甬高速转上三高速,大约两个多小时,就来到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这个剡溪边的村庄,曾是百年越剧的发源地。宋卫平的第一个“农庄”实体,静静地躺在山谷间,在冬日阳光下亮白耀眼。
蓝城农庄占地面积约20亩,主体是一栋落地约500㎡的中式宅院。户外,便是前庭、后院、菜园,再到大片农田和果林的“庭院园田”四级体系。它不仅是几百平米的青瓦白墙,也不仅是都市人的心灵原乡。它更是中国未来30年,从经济、社会、生态到科技的“源代码”。甚至会代表中国,向全球输出价值观……
1、架空层上的合院
架空层高3.9米,做成了一个高科技农艺空间:有A字抱架水培、垂直多层水培、基质培、立柱栽培……为什么一楼要架空? 因为受政策限制时,这样造房子不占用耕地面积。一楼仍用于农业生产。一个32㎡的垂直多层水培,种菜面积就有160㎡,产量是传统的3—5倍,还可以半自动或全自动管理。
2、20亩的庭院园田
沿楼梯走上2层的合院,室内是朴素的装修,游廊下摆着露木的中式长桌。建筑面积只有143㎡,有3个房间,2个卫生间,1个大厅,还有一个厨房加工区,南向面宽18.8米。中庭长宽约7.6×9米,墙面种满绿精灵、帆根、鸭脚木和阿波蕨。一部分做成玻璃地面,为架空层的植物提供采光。再远处,隔着一道溪渠,就是大片的果林、农田,将近11亩,一直延袤到天际线上的群山。
这个农庄是未来蓝城小镇的一个产品原型,这不是简单的去乡下租几亩土地,盖两间民宿,种几棵菜,养几头猪,也不只是去做一个项目,而是做一个“大体系”,彻底改变三农问题。这是一种“大农业观”,整产业链、全绿色化、多功能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通过一个个农庄这样的“农业综合体”,不仅激活农村经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而且实现农民从一种“身份”向“职业”的转换。
从这里开始,宋卫平的“农庄”将会在中国大地迅速生长。它们将集结成镇,为大量“空心化”的农村,带来更多的人口、财富和农产品,甚至教育和医疗资源。陈剑平说,这个小小的农庄,可能是未来30年中国的“源代码”。藉由这个源代码,形成农民、家庭农庄、农业园区和村镇4级体系,在大城市周边编织出一串“小镇项链”,最终绘出一幅“城乡一体化”的宏大图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