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系列·精神分析诊断
常见初级防御方式·之十二
极端解离
一 极端解离的定义和功能
关于极端解离,我个人认为南希的书里讲得不太好,她描述了一堆自己对这个防御方式的认识过程,但是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布莱克曼的书里也讲得比较零散,综合了一下可以这么理解解离的定义:
解离是当整个人格面貌“分离”并变得无意识,以防御来自童年期被挑起的强烈情感的一个过程;也指主体凭借其他人给到主体自己的感知的意义,来建构他自己的经验。
解离最常见的表现是失去现实感及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你很难对当时有清晰连贯的记忆,甚至可能怀疑那些是否真的发生过,经常忘记一些事,这是因为这段时间里藏着难受的感觉。
而极端解离则指个体处于和周围的隔绝状态中,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身边正发生什么,甚至听不到周围的声音,这样也就不用承受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刺激了。
解离是极度危险情况下大脑保护自己的一种办法,是人们面对创伤的“正常”反应。当面对超乎能力范围的重大灾难难以忍受的疼痛或恐惧时,人们可能都会以解离的方式应对。我们常常听说,在危急的战场、命悬一线的灾难以及生死攸关的抢救中,英雄临危不惧大义凛然。这些事实很难使人不去联想到解离现象的存在。任何年龄段的个体在遇到灭顶之灾时,都难免会出现解离状态;那些童年时期曾反复遭受虐待的个体,更是会习惯性地以解离来应对刺激。
应对难以忍受的情境,解离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人们可以借此隔断痛苦、恐惧、憎恶和死亡威胁。任何有过致命危险经历的人,哪怕未曾经历且难以共情的人,都完全能够理解身陷绝境而试图置若罔闻的心态。短暂或轻微的解离能够使人置安危于不顾。
但解离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它会在尚未真正受到致命威胁时自动运行,从而严重损害个体适应现实危机的整体机能。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可能会把普通压力理解为危机情境,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出现混乱,瞬间意乱情迷,仿佛“灵魂出窍”。
二 极端解离的表现形式
许多当代分析师认为,个体的轻微痛苦到创伤感受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自常态-轻微——严重——极度严重的谱系上,解离始终存在。白日梦、突然走神、人在心不在……都是轻度解离的表现,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曾经经历过。
50%-75%的成年人都曾经历过解离。多数人能意识到自己走神了,然后主动调整,解离也会随之缓解。可有些人经常被强制性扯进这种状态难以脱身,甚至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发挥和状态。若反复或长期走神、神游,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关系,就可能成为病症。
三 极端解离的形成原因
有解离障碍的人大多数都在过去(特别是0-9岁)有过创伤。创伤是对客观事件的主观体验:可能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却让你感到强烈的痛苦和害怕,比如搬家、转学、分床、断奶、抱养、体罚……这些感觉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那它就算一个创伤性事件。
当你感到处于创伤的伤害中,你的身体可能受伤,精神也感到极大的压力,你的神经系统一旦压力爆表就会自动判定: 我正处于某种无法逃脱的危险之中!这时大脑就会把你的身体和环境分开,通过“危险-逃跑”模式帮你的感觉脱离当下,从难以承受的压力中逃出来“喘口气”,稍微好过点;所以神游的时候会失去当前的感觉,甚至记忆,别人如果此时注意到你,就会发现你突然变得有点呆。
我本人曾经在一次工作坊中有解离的体验,当时其他人在继续进行活动,而我自己闭上眼睛默默哭泣,感觉时间变慢,身边的声音似乎变得遥远,直到几分钟后活动结束,我决定睁开眼睛让自己回到现实去喝水。当时进入到这种状态就与我体验到了很痛苦、不愿直接面对的感受有关。
四 极端解离可能导致的人格和精神障碍
极端解离在所有类型的人格中普遍存在,但多数的完全解离状态本质上属于精神病。比较常见的解离性质的精神障碍包括如下几种。
解离性遗忘症。这种病症的主要症状是比正常健忘更严重的记忆丧失,并且也无法用医学疾病进行解释。个体无法回忆起关于自己或您生活中的人或事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在某个创伤时间发生的事情。解离性遗忘症可以是忘记激烈的战斗等特定时间内的特定事件,也可能是完全丧失自身相关记忆,后者更为罕见。有时可能包括旅行或在神志恍惚的情形下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如梦游。
遗忘症通常会突然发作,并且可能持续几分钟、几小时,在极少情况下也可能持续几个月或几年。影视作品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比如《还珠格格3》尔康因为受伤失忆,《初恋五十次》里露西永远都不记得前一天发生了什么,《孤独又灿烂的神—鬼怪》中恩倬在拔掉金信胸口的剑之后,忘记了一切。
人格解体 - 现实解体障碍。这种障碍会伴有持续或偶然的分离感或游离感,就像看电影一样从远处观察自己的行为、感受、思想和自我(人格解体)。个体可能会对周围的其他人和事物产生分离感和迷糊感或梦幻感,时间可能会被放慢或加快,整个世界可能看上去都不真实(现实解体),可能会经历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或两者皆有。这些症状可能非常痛苦,可能只持续几分钟,也可能持续很多年。
电影《记忆碎片》中,莱昂纳多因为意外罹患一种精神疾病,只能够记住几分钟内发生的事情,大脑处于不断格式化的状态,为此他通过借助纸质备忘录来把记忆储存到大脑之外,从而实现记忆的保留和连贯。《谍影重重》男一号伯恩丧失身份,经过一系列的历险,终于寻回自己真实身份。
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以前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其特征是会交替“切换”到各种身份。个体可能会感觉到有两个人或很多人在您的脑海里交谈或生活,也可能会觉得自己好像被其他身份控制了。每种身份都可能拥有独特的名字、个人经历和特征,他们的声音、性别、举止甚至是需要佩戴眼镜这样的物理特征都存在明显差异,每种身份对其他身份的熟悉程度也存在差异。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患者通常也伴有解离性遗忘症,并且经常出现解离性神游。
小说《24个比利》和电影《分裂》都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案例:威廉·密里根,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有守护者里根、8岁的承受者戴维、女同性恋阿达拉娜、流氓菲利普、职业骗子凯文、小丑利伊、工作狂马克……像是一个队伍,每个人承担不同任务。
五 极端解离导致的精神障碍的治疗方向
针对以上极端解离导致的精神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用的都是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物。心理治疗一般用催眠分析疗法及宣泄疗法。治疗方向可以让主要的人格情绪得到有效的宣泄,从而将其诱导回来,之后要对继发的人格进行宣泄,使其能够自动解体,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南希·麦克威廉姆斯,【M】,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2015,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J·布莱克曼,【M】,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201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载自公众号 去爱去发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