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人偶改变了世界

这5个人偶改变了世界

首页模拟经营人偶车祸模拟器更新时间:2024-05-09

当科学家们把洋娃娃带进实验室时,这些玩具就超越了它们作为玩具的角色。它们可以揭露种族主义、人们学会侵略性行为的原因;因为类人形态很容易被认同,它们还可以作为科学替身和治疗伙伴;它们熟悉的解剖结构也非常适合绘制技术参考点。

你更容易在实验室里看到这些娃娃,而不是在玩具盒里。

下面这5个小小的人偶,有的滑稽有的可爱,却为几十年来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动力——它们都改变了世界。

1、人偶用到模拟车祸中,来代替尸体

测试汽车安全

汽车安全的历史充满了鲜血。早期的汽车制造商把尸体扔到挡风玻璃上,看看它们的头骨是否会裂开,后来是用麻醉的狒狒。1949年,第一个碰撞测试假人塞拉·萨姆(Sierra Sam)改变了这种状况。但是萨姆个子很高,橡胶接头很容易弯曲,这使测试结果产生偏差,而且由于缺乏行业标准的假人规格,使得测试很难复制。解决方案是1972年的混合II型,它的体重和身高完全符合大多数的美国男性。工程师们发明了新的仪器来测量撞击到它栩栩如生的关节和姿势。现在混合动力车有各种尺寸,所以汽车制造商可以带着一整个人偶仿造家族一起去兜风。

2、这个娃娃对美国的民权运动产生了连锁反应

揭示种族主义的人偶

非裔的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菲普斯·克拉克和玛米·菲普斯·克拉克使用了一组玩具婴儿——一些是白皮肤,一些是棕色皮肤——来了解20世纪40年代生活在种族隔离下的黑人儿童是如何发展自我意识的。两种选择都给了黑人孩子,他们更喜欢白色的洋娃娃;当被问及哪个长得像自己时,有些孩子甚至哭了。克拉克夫妇认为,这是年轻人内化了他们所处环境的社会价值观的证据:他们认为自己因为肤色而低人一等。在著名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诉讼案中,肯尼斯作证说,种族隔离导致了自我憎恨。最高法院1954年对该案的裁决最终导致了学校的种族融合,并刺激了一场不断壮大的民权运动。

3、它为了科学被重复挨揍

它调查暴力的习得

上世纪60年代初,小丑人偶波波帮助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研究儿童是如何向成年人学习“暴跳如雷”的。当时,他的同事们推测人们的行为选择是基于对奖励和惩罚的感知。不过对此班杜拉持有怀疑。他的年轻研究对象本能地模仿那些对“波波”粗暴、恣意殴打小丑的成年人。当孩子们看到成年男性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最有可能进行攻击,也许是因为社会将男性视为理想的攻击行为的榜样,由于实验对象没有看到暴力会导致奖励或惩罚。班杜拉得出结论,我们有时只是通过模仿他人来学习复杂的行为。在关于暴力电子游戏影响的研究中,“对波波的疯狂”仍能引起共鸣。

4、它帮助孩子们复述最黑暗的记忆

大多数娃娃都没有符合解剖学的生殖器。但是一些调查人员让某些人偶精致保留了的特定的人体结构。这些玩具的任务是帮助虐待幸存者揭露他们的遭遇。这些所谓的解剖娃娃被专门用于为孩子们的证词提供帮助。

支持幸存者

在20世纪70年代,儿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学家开始与他们怀疑被性*扰的年轻人进行深入的对话。当这些年轻人不愿意透露时,现实的模型鼓励他们透露更多。在一项研究中,这些玩具让受访的儿童说出施暴者名字的可能性增加了两倍,而详细描述自己经历的可能性增加了三倍。然而,关于这些保留生殖器官的人偶如此应用,是否会引发错误的争论仍在继续。

5、它们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治疗

一些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地使用婴儿人偶来帮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的人。这一趋势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案例研究表明,多亏了这些洋娃娃,这些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一位研究人员在1990年写道:“几天之内,这个孤僻、沮丧、抑郁的人就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治愈系的人偶

在2006年的一项初步研究中,养老院的员工报告说,有玩具陪伴的居民看起来更平静、更快乐,并且有更好的使命感。在2014年的一项实验中,当护士离开房间时,接受玩偶治疗的人变得不那么激动了。心理学家认为,这些玩具可以作为过渡性物品,帮助患者更舒适地与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类似于孩子抱着自己最喜欢的毯子。

结语

从向人们展示年轻人是如何学习暴力的,到给痴呆症患者提供安慰,这些人偶和人体模型,发挥了游戏之外的作用。而作为玩具本身时,它们也有助于让我们度过快乐的童年。也许,这就是人偶存在的意义所在。你说是吗?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