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矛盾,是题主对于“暴露需求感”和“释放可得性”的区别不够清晰。在这里,我们当然也要承认“需求感”与“可得性”这两个概念确实有相近之处。
这里将对这一对概念的异同做出分析,并举例,希望这个回答能够能读者们更多的启发,在与异性的社交中避免暴露需求感的错误,增加获得对方真心的成功率。
公司招聘的策略
想象一个公司要招聘一个岗位,你去应聘,发现几乎没有人和你争,而HR迫不急待地想让你早点入职,如果你足够聪明,你会选取怎样的策略呢?
首先,你会怀疑这是一个陷阱:没有人和我争,公司又这么希望我早去干活,极有可能不是什么好岗位,给的待遇也不会太好。
然后,你做了很多调查,确定公司的确是诚心诚意的,不是陷阱。那这个时候你当然不是那么快就决定,而是要把待遇谈上去:让我来上班,可以,但你要给我满意的薪酬。
想想你为什么占据了主动权?这是因为HR犯了致命的错误,暴露了公司的需求感:他们这么迫不急待,又招不到人,你当然有了更多的议价权。
但是,如果公司的HR足够聪明,那就是另一码事了,他们会对这个岗位做宣传,声称能给很好的待遇,对每一位应聘者都表明应聘这个岗位的人很多,竞争激烈。
看到这种情况,你会退缩么?我想不会。因为你知道,再小的概率也不是完全没机会,那就去试试呗。在这里,HR相当于给应聘者释放了岗位的可得性。
不难发现,“需求感”和“可得性”在这里本质上确实是一码事,正因为公司有需求,对应聘者而言这个岗位才有可得性。
既然需求感和可得性的本质是一码事,那为什么策略的不同,应聘者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别?其实这里的主要差别在于市场的供需关系。
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著名的小米公司在曾经使用过“饥渴销售”策略——让一款性能好,价格低廉的手机上市,但严重供不应求,这导致黄牛党把价格抬高了很多。
市场调节的机制也在这里: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从而降低产品的性价比,促使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商品生产,反过来,商品积压会导致价格下跌,资金得不到盈利会撤出,降低产能。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供需关系的价格背后,是用于交易的货币的流动,需求量越大,货币的总流量会大大增加,因而需求是为生产者助力的。
然而社交却是完全不同的问题,虽然社交也是交易,但是社交中的货币,包括情绪价值,智慧价值,物质利益,职权,通常一方能提供的量是固定的,另一方的需求则直接影响提供者的心理状态,大致关系如下:
当提供者提供的资源多于需求者的需求时,需求者会对提供者产生吸引力,引起提供者的更多关注;当提供者提供的资源不能满足需求者的需求时,提供者会排斥需求者。
注意,这里是指“提供者”的心理状态,而不是“需求者”的心理状态。当然,由于这个世界一切都是交易,所以双方都既是提供者,又是需求者。
举个例子,你是老板,新来一位员工,你觉得他的实力值一万二的月薪,但他只跟你提了一万月薪的要求,你肯定觉得这么好的人,不贪,又能干,很关心他。
但如果另一位员工,他的实力也就值一万二的月薪,但是他却要求拿一万五的月薪要求。估计你肯定觉得这个人贪得无厌,不喜欢这个人,干脆不录用。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想象你的老板给你固定的月薪一万二,每个月给你安排值一万块钱左右的工作量,让你感觉上班很轻松,你会觉得他是个好老板,很喜欢他。
但反过来,如果老板给你同样一万二的月薪,却要求你做一值一万五的工作量,把你累得喘不过气,那你肯定觉得他是个不良老板了。
这就说明,在交易中,你得到来自对方资源的同时,也会有个预期的付出,如果对方的需求小于你的预期付出,那你就会被吸引,反之,你会躲避。
情场上的供需博弈
在现代社会的情场,物质利益已经成为“低级资源”,只能提供低级资源的男性即是“供养者”[1],得不到真情,无法真正参与情场的博弈。
有魅力的男性能提供的高级资源其实是“情绪价值”[2]和“智慧价值”[3],智慧价值即是博学多才,情绪价值则是高情商[4]。女性能为男性提供的资源,则是“情绪价值”和“性”。
男女双方的交易资源都包含情绪价值,其中颜值[5]也是情绪价值的一部分,它在女性的情绪价值中的重要性高于男性。
不难发现,这种资源更多取决于人的客观条件,而不是劳动。这意味着双方能够为对方提供的资源上限是一定的。恋爱学导师则是建议通过提升魅力,增加能为对方提供的资源的上限。
情场的本质即是资源的交换,双方都会根据对方的资源提供量,自己做出相应的回报。“供养者”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和智慧价值都太低,所以女性不会释放情绪价值和性作为回报。
但颜值极高或者情商极高的男性,则可以为女性提供巨量的情绪价值,这让女性能毫无保留的把回报的资源量投入到上限,也就是“身心俱献”。
情场上还有一条特殊的规则,那就是一旦发现对方的需求量高于自己愿意回报的量,会直接拒绝以后的所有交易,再也不给对方重新和谈的机会。
例如,假设你能够提供有限的情绪价值和智慧价值,对女性来说做普通朋友是足够的,那女性是愿意和你做普通朋友的。如果你没有多的需求,那女性可以接受并长期保持这个距离。
但是,如果你暴露了要她做你女友的需求,就意味着向女性索取巨量的资源:做你的女友就要拒绝别的男性,还要与你在床上合作。这个交易是否能达成,就要看你能提供的资源上限了。
如果你颜值高,情商高,能够提供巨量的情绪价值,女性觉得这些资源值得做你“女友”来回报,那祝贺你,你成功脱单了。但如果不够,那很不幸,你们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了。
需求感与可得性的区别
“需求感”与“可得性”既然本质是一样的,那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供需关系”的区别:“需求感”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可得性”则是“供过于求”的状态。
假设你想约妹子一起出去玩,看看能不能升级感情,那怎么约呢?如果你表现得“求着她去”,那你就暴露了“需求感”。
暴露需求感,意味着她早早意识到你最后的目的是想让她做你的女友,你的需求量“突增”,然后她会立马审视你能提供的资源够不够做这桩交易,并做出判断,选择接受还是拒绝。
如果在这之前你已经展露了自己能提供的资源足够多,那她觉得你提供的这些资源足以让她做你的女友来回报,那突增的这个需求量无所谓,她会一口答应你,甚至你直接表白都可以了。
但如果你释放的资源量还不足,过早暴露了需求感,那就发生了很遗憾的事情——妹子认为你能提供的资源量只有这点,不够让她做你女友,只能拒绝你,不再给你继续释放的机会了。
而且更为恐怖的是,她的这种拒绝并不是理性脑的决策,而是情绪脑[6]的感受——也许她出于礼貌没有明确拒绝你,但她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跟你在一起就尴尬,不舒服,觉得硌硬。
这样的后果就是你彻底失去了机会。这也是恋爱学导师强调“不能暴露需求感”的原因。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那就是释放“微小的需求感”,也就是“可得性”。
在试图约她的时候,要表现出“不在乎对方的回应”的态度——我是需要有人陪我玩,但你不跟我去,也有别人跟我去,应聘这个陪我出去玩的位置的人不止你一个,我只是给你个机会。
那这样“索取量”就变得很小了,而只要你以前释放的资源量让妹子觉得值得陪你去玩一趟,那她同意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释放资源的进程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让她做你女友”的动机迟早要暴露,那早暴露和晚暴露有什么差别呢?其实这里面的差别极大。
在多数情况下,妹子对你的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算你有巨量的资源,也只能慢慢地释放——试图快速释放只会被认为是炫耀,反倒引起妹子对真实性的质疑。
所以在与妹子接触的过程中,要提升她的好感度,并不是累积给她提供物质利益,而是要让她慢慢感受到你是一个博学多才,高情商的人,能帮她解决困惑,化解烦恼,带来快乐。
这个过程即是她在不断发现你的优点,越来越能感受到你能提供巨量的资源,她愿意为这些资源给予和你升级关系的回报——从互相认识到熟悉,再到暧昧,最后升级为情侣。
而她每一刻的回报状态,就是对你的好感度的标识,越往后级别越高,等你释放出了全部的资源,即到了她对你的好感度的最高值。
如果这个值依然达不到她做你的女友的回报,那只能说明你对她的吸引力还是不足,也就只能做普通朋友了——这是她对你所有资源的主观判断。
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遗憾,其实你没有犯任何错误,只是按照这个妹子的标准你的资源不够。但换一个人,也许在她的眼里更认可你的资源,真能对你身心俱献。
这即是恋爱学导师劝你“广撒网”的原因。可能还会有人问,既然资源是这么缓慢释放的,那为什么还有人玩“速推流”呢?
其实资源的释放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颜值,身材这种资源通常第一眼就能大量释放,还有巨量的物质利益也可以用一些手段释放,比如开豪车,有僚机恭维等等。
“速推流”的玩法就是要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可释放的资源,所以玩“速推流”的通常都要精心打扮让自己很帅,伪装富人。体育生的身材也是玩速推流的巨大优势。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需求感”还是“可得性”,都是基于客观的需求,因而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量”不一样。
“供需关系”在商品交易中能影响价格和生产规模,在社交中,却会影响“资源提供者”的心理状态:在回报一定的情况下,“资源提供者”会喜欢需求量小的资源需求者。
在情场上,两性之间的吸引力是资源交换的筹码,如果一方的索取量超过了另一方愿意提供的资源量,则另一方会立刻中断交易,不再给对方机会。暴露需求感即是突增的资源需求。
所以隐藏好会暴露“巨大需求量”的“需求感”,而释放“少量需求量”的“可得性”,能够有效避免对方中断交易。
吸引异性的过程即是一个逐渐释放资源的过程,只有释放的资源量在对方的评价体系中达到了“做情侣以回报”的级别,再提出需求才能成功,否则会直接失败。
希望这个回答能让更多的读者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心理学原理,避免暴露需求感的错误,顺利展示出全部的吸引力,实现脱单,享受被爱的快乐。
关注我,我做你军师,帮助你在男女关系里决胜千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