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流行的街头游戏,不但风靡大宋,现在仍然可见

宋代流行的街头游戏,不但风靡大宋,现在仍然可见

首页模拟经营宋朝大排档更新时间:2024-04-09

如今的我们,能够在很多商场或者是商业区中看见这样一个活动,那就是商家推出的抽奖活动。顾客能够使用小部分的钱来进行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顾客有着一定的机率能够获得奖池中的大奖,这种大奖的金额往往是高于参加活动时所使用的金额。因此,顾客就会有着这样的心理,以小金额的成本,来抽取巨大利润的奖品,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大家就会纷纷前去参与。商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吸引顾客,对于顾客来说,他们可以在这种活动中进行一定的娱乐。其实,这种抽奖方式并不是在现代才刚刚出现,最早是出现在宋元时期,这个活动还有一个特殊的名称:扑卖

宋代社会风貌

扑卖

扑卖又叫做“博卖”,是古代商贩用来招揽生意的手段,在宋元时期是一种流行的博戏游戏,有点像如今的赌博,利用的是一个人的侥幸心理。扑卖在宋元时期广为流行,不管是小物品,例如衣物,还是大物件,例如车马,都能进行扑卖。扑卖演变到如今,依然有所保留,在陕北话中演变成了“扑面”。与扑卖对应的便是扑买,扑买指的是投标夺买,演变到如今,与我们常说的拍卖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元史·耶律楚传材》记载过:“富人刘忽笃马、涉猎发丁、刘廷玉等以银一百四十万两扑买天下课税。”

宋代社会风貌

扑卖的玩法

扑卖之所以在当时受到许多人的喜欢,除了因为奖品之外,还有扑卖本身的表现形式。在宋元时期,扑卖就有许多玩法,主要的玩法有三种,分别是掷铜钱、摇和扔飞镖。《赵县君乔送黄柑子》这个话本中记载了当时掷铜钱进行扑卖的场景。掷铜钱指的是以钱币为载具,以钱币上的字来定输赢,在掷铜钱前,顾客需要拿出一些钱币当作定金,然后,商家和顾客要先约定好哪一面朝上。掷铜钱后,如果顾客猜中了就能获得商品,如果猜错,也许会失去定金,也许会失去买到更贵的物品。摇签和扔飞镖与掷铜钱的玩法相似,在进行游戏之前,顾客都需要先付一些钱币,付完后进行游戏,游戏结果达到商家的要求就能获得对应的奖励。

宋代社会风貌

流行于大街小巷的扑卖

扑卖在宋朝时期最为流行,可谓是大街小巷,不管是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扑卖流行的原因一共有四个。

第一,扑卖在当时算是一个新起的方式,在此之前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销售方式,当这种新鲜事物出现,没有见过的人自然会对此产生一定的好奇,这便是扑卖流行的第一步,抓住顾客的眼球。

第二,扑卖的玩法十分多,不同的玩法能够很好地挑起顾客的好奇心。在某一个角度上来说,玩法多了,好奇的人也就多了。一旦出现了获得奖品的人,便会有更多的人前去玩耍,这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目的。正所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宋代社会风貌

第三,扑卖的奖品是非常丰厚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丰厚的奖品有利于激发观看者的参与,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都有自己想要的奖品,看着代价并不大,于是便都想前去参与玩耍,这样玩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也就渐渐的流行了起来。

第四,虽然扑卖的本质有点类似于赌博,但是实质上与赌博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国家对于扑卖并没有很大程度上的约束,在南宋的时候,国家直接就放开了对于扑卖的约束。因此,在宋朝,扑卖很快就流行开了。

但是当扑卖流传到明朝的时候,就遭到了朱元璋的整治,这跟朱元璋对于国家经济的看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宋代社会风貌

“重本抑末”政策

在明朝刚刚创建的时候,朱元璋就大肆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程,奉行了“重本抑末”政策,这个政策的出现,反应了明初商人的困境。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创建明朝的过程十分艰辛,在他成功之后,他便觉得只有劳动才能获得成功,那些忠与博弈,游手好闲的人都是国家的蛀虫,既然是蛀虫,就应该受到消灭。也正是因为如此,商人在当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压,当时商人还被禁止穿绸纱。而“重本抑末”政策就是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的,朱元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这就是朱元璋对于游手好闲之人的打压。所以扑卖在明初受到禁止是有着一定理由的。

宋代社会风貌

结语

不管怎么说,扑卖在一些方面上的确与赌博相似,而赌博很容易麻痹一个人的心智,赌博会给人偷懒的理由,这不管是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利的。扑卖在宋朝的流行,反应出了宋朝当时的繁荣和昌盛,日子一旦过得好了,就会想到娱乐的方式。扑卖在明朝被禁止,反应出了明朝当时的经济体系,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国家来说,如果国民沉迷与博卖之间,对于国家之后的发展,是有着很大危害的,朱元璋正是明白了这种危害,所以才会及时止损,导致扑卖地消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