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草莓博士”的生意经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草莓博士”的生意经

首页模拟经营水果收成更新时间:2024-07-25

新华社贵阳5月4日电(记者李凡、郭可树)天气逐渐转热,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的一处水果基地里,今年39岁的李世瑶在大棚里劳作,他正带着村民一边给处于结果期的草莓补水,一边翻地为种植西瓜做准备。

“我们基地种有红色奶油草莓、粉色玫瑰香草莓等10多个品种,最好的一斤能卖80元。”谈到基地里的收入,李世瑶乐呵呵地说,克服今年早春干旱等不利条件,目前草莓基地已有20万元的收入。“接下来,还有最后一季草莓,我还要用心管护基地。”他说。

4月30日,李世瑶在大棚里耕作。新华社发(许强强 摄)

李世瑶家乡所在的中箐村位于乌蒙山腹地,村子海拔在1900米左右,这里海拔高、土壤贫瘠。“父老乡亲种传统玉米、土豆,经济效益不高,但我一直有个乌蒙山下的‘丰收梦’。”

带着这份梦想,2017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的李世瑶,当年就选择回到老家,开始盘算他的“农业经”。

回到中箐村后,他先在自家的土地上试种了10多个品种的草莓以及部分鲜食玉米和冬小麦。“我最初就想试种一些高产新品种的经济作物,让每亩土地发挥更大价值。”

经过前期准备,2019年,李世瑶带着周边的4个农户一起投资10万元,成立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修建大棚、水利设施和流转农民土地等方式,逐步种植草莓、西瓜等水果和其他粮食作物。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到一名优秀的农技专家,李世瑶这几年扑在地里精心钻研,也吃了不少苦头。“草莓比较娇气,各种生产环节都马虎不得。有一年冬天,气温太低,大棚里的花和果都冻坏了,我非常沮丧,不过后来也吸取教训,每次极端降温天气到来,提前给棚内生火,给大棚加厚。”李世瑶回忆说。

现在,在李世瑶的种植基地里,不少设施“技术含量”十足:利用山地自然落差,用自流引水、滴灌等方式实现自流灌溉和自动施肥;增加粘虫板、捕虫灯等防治病虫害;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达到保水保肥功效……每一处生产环节,他都耐心布置。

李世瑶不止专研草莓品种的种植,他的更大计划是研究在高山地区以良种良法提升传统农业的“含金量”。总结起他这几年的主要经验,李世瑶说,一是探索了“草莓 西瓜”的集约化轮种,二是通过优选品种推广“鲜食玉米 马铃薯”粮食作物套种模式,让高山农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023年12月6日,李世瑶向村民传授草莓种植技术。新华社发(许强强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世瑶试种的多种农作物有了明显成效,“经过几年培育,有些草莓品种果大、产量高,还能提前一个半月早熟。优选品种的籽粒玉米每亩产量1578斤,高出当地玉米平均亩产一倍以上。”李世瑶介绍,他现在的合作社种植基地发展有50余个大棚,同时通过技术推广,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参与草莓、西瓜、高产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

安兴江是李世瑶带动的一名水果种植大户。去年,在李世瑶的技术指导下,安兴江和他妻子发展了22个大棚种植草莓,每个大棚为他带来了2万元左右的收益。“今年李博士对我进行了细心的技术指导,我还发展了15个大棚种植西瓜,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安兴江说。

如今,李世瑶在当地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六盘水市山海园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当地更多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我将继续钻研,深入田间向乡亲们传授农业技术,带动更多老百姓增产增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