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通知》以准入试点的方式,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基本功能和安全设计提出了过程保障和测试验证要求。《通知》的发布将会为搭载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提供政策通道,对于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商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官方解读,智能网联汽车被作为了推动“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量产应用,将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实践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共享出行等商业模式。
L3及以上自动驾驶又向前进了一步,而被称作自动驾驶“中国方案”的“车路云一体化”,显然也要因智能网联车的上路通行试点而加快发展步伐。
车路云一体化再获政策利好 或将进入高速落地期
202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的目标。这既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构建数字城市和智慧交通的必然要求。
以此为目标,需要通过先进技术实现人、车、路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同时集成三大核心要素:单车智能、路侧集成、云端协同,它们共同搭建了城市的智慧交通体系,并由此实现交通出行的自动化和无人化。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研发投资不足、算力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以及对产业发展格局认知有限的情况下,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产业过去曾长期偏重单车智能模式,即仅围绕车辆开展自动驾驶研发和商业模式构建。
对企业来说,选择单车智能模式相对投资额度小且更容易见效,但此模式与道路和环境的交互有限且易受干扰,路网等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持续高质量发展潜力有限,更适合于载货、园区自动驾驶、无人环卫、智慧港口等场景。
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落地。在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车路云一体化”以安全性最高、落地性最强的自动驾驶技术方向,成为我国选择发展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指出:“我国明确提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战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探索汽车、交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车路云一体化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产业化落地的关键。”基于此,路侧、云端需要协同发力,与车主体共同构建车路云一体化体系,系统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除《通知》外,交通运输部于10月8日发布了《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JTG/T2430—2023)(以下简称《指南》)。作为公路工程推荐性行业标准,《指南》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我国公路工程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要求,旨在促进辅助驾驶技术和公路本身智能化交通工程技术相结合,加大车与路的协调融合。
《通知》与《指南》的密集发布,从车、路、云三端为“车路云一体化”打造了政策支撑。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我国在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领域的进一步发力,围绕车、路、云三端的技术与产品,或将进入密集落地期。
智能网联车上路试点 为产业带来多重利好
此次发布的《指南》,被认为是我国迈向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开始,在提供政策支撑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市场信心。
《通知》在2020年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2年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等系列指导政策的基础上,作为具体指导产业落地的配套政策,进一步阐明了沿“车路云一体化”路线实*意图,也表明我国将发挥制度体制优势,从产业全局高度去统筹,推进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坚定市场和行业信心的作用。
同时,《通知》以准入试点的方式,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基本功能和安全设计提出了过程保障和测试验证要求。在真实道路环境中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法规和基础设施挑战。随着试点的深入,车路云三端也将在应用需求的涌现中进一步融合。
事实上在2023年,车路云一体化也已不只是规划,在技术和产品上均有成熟案例。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蘑菇车联,今年5月发布了业内首个完整的自动驾驶标准化产品包MOGO Package1.0。成为全球首套能完整覆盖“车、路、云”三端、软硬件一体、高集成度、可模块化快速部署的标准产品。9月,蘑菇车联再次更新了产品包,推出MOGO Package 2.0。该产品包实现了赋能L0-L4各级别智能网联车辆。其产品体系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成为首个服务世界级赛事和会议活动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
图片来源:蘑菇车联官网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车路云一体化已形成完整的软硬件链条,主要由底层软件及硬件产品提供商,中层单车智能、路侧集成方案,以及顶层全覆盖的全栈技术服务商构成(如蘑菇车联),另外互联网厂商、云计算服务商、整车制造商等均进入了各细分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资本针对自动驾驶赛道的投资已发生变化,资本市场趋于理性,这标志着产业投资进入有序阶段。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3-2025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出台带来的技术进步、资本流入终将促进商业化进程。
统计数据显示,乘用车自动驾驶正在由L2向L3 以及L4过渡,商用车自动驾驶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据统计2022年我国在售新车L2和L3的渗透率分别为35%和9%,预计2023年将达到51%和20%。与此同时,限定场景下的商用车自动驾驶率先进入商业化阶段。
随着对自动驾驶赛道的投资趋于理性,商业化落地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性指标。当前,业内领先企业多兼顾算法优化和量产落地,通过新技术应用降维实现规模化量产,打通商业化落地路径,构建数据闭环,推动技术和项目加速落地。以蘑菇车联为例,基于行业领先的技术和标准产品包,其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已在北京、湖南、云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等19个省市落地。
蘑菇车联“车路云一体化”前装量产巴士
对于《通知》的出台,院士撰文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应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系统化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
而作为“系统化”的核心,“车路云一体化”仍然被放在了解决产业化问题关键的定位上。在他看来,在《通知》的引导下,未来智能网联产业将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思路,夯实发展理念和路径共识,抢抓发展窗口期。同时,发挥我国新型制度体制优势,全局统筹,并加大投入、解决问题,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