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新书《玩出个山间别院》上市两周了。
自上市第5天成为“当当网文化新书榜”第一名后,这十几天一直在第一和第二之间徘徊,说明这个魔性的小院和这本奇葩的小书还真有很多人喜爱,顿时甚为欢喜。
朋友跟我说:你写写别院的故事吧,毕竟很多人还没看过书,你写写院子的故事,说不准会有更多人喜欢,也或许会触发更多人的梦想与灵感呢!
好的,写写就写写。


新书《玩出个山间别院》。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一)缘起
话题还得从4年前说起。
2017年1月,我正式辞掉做了14年的工作。决定到崂山深处一个小山村,做一个名叫“山间别院”的创意小院。
在此之前一年,老婆已率先辞职,全力以赴打造小院。
辞职这件事曾让我纠结了很久。毕竟,那是一份体面光鲜的工作——品牌策划。我每天与策划和创意打交道,思维激荡,创意泉涌;在公司被称为“林总”,出门被叫做“林老师”。出入高档写字楼,受人尊重,每月都能领到不菲的薪水。
老婆跟我说:“现在的工作安稳有保障,而做小院则前途不明朗……你真的想好了吗?”
我淡淡一笑,点点头。
我知道,这是我的一个梦。

曾经的我是一个斯文而又严谨的品牌营销人。
这个梦最早萌芽于2014年。
我清晰记得那一天是元旦。
难得的假期,一觉睡到自然醒。坐在马桶上,我鬼使神差地点开了手机里的万年历,沿着元旦这天,开始一页一页往前翻。很快,日历在我手指的滑动中回到了1980年,那是我出生的年份。我突然意识到自己34岁了。
我重新把日历切换到元旦,开始往后翻。
翻到2040年,我想:这一年我60岁,我的梦想都实现了吗?
翻到2060年,这一年我80岁了。如果我还活着,人生也几乎要盖棺定论了吧?我这一生有什么遗憾吗?是心想事成、功成名就?还是碌碌无为、草木一生?
又翻到2080年。唉,我不太可能活到100岁吧?
翻到2100年时,我彻底不想翻了。我想,那个时候的我一定早已化作尘土许多年,极有可能被这个世界遗忘得一干二净了吧?……
内心深处在那一瞬五味杂陈。
“你今天所做的一切,真的有意义吗?”
“你还有梦想吗?”
“你已经在这世上活了三十四年了,有几年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活?”
……
这几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问住了。
我就像个傻子一样,久久地怔在那里。
很长一段时间,在梦想面前,我常常陷入纠结。
比如心底明明有一个很强烈的声音:“一定要去追逐梦想啊,只有为梦想奋斗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最波澜壮阔的人生!”
但很快又被另一个更强大的声音盖过:“梦想虽美,却总有着诸多不确定。追逐梦想,虽有登上山巅的可能,可一旦失败呢?必定失去眼下拥有的一切。现实虽平淡如水,却是最稳定、最保险的。”
纠结。彷徨。
一觉睡醒后,又被当下的美好所勾引,继续在现实中沉沦着,麻木着,纸醉金迷,苟延残喘。
而我最终还是坚定了一把:辞去工作,做了别院。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老得再也没有力气实现梦想,甚至连记忆也泛黄淡去……在人生这短短几十年里,无论如何都要为梦想豁出去一回。否则未来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一定会抱怨自己当初的懦弱,连梦想都不敢追逐,一定会死不瞑目的。
(二)改造
初见那个院子的时候,便惊艳于她的美。
时值盛夏。
红瓦蓝天,绿树葱郁。鸟叫虫鸣,不绝于耳。
虽因年久失修,房屋破败,田地荒芜,但在我眼中,她便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了。
不需多余的介绍,立刻就被她的美所俘获,一见钟情了。
“一定要让她变得更美好!”我内心有个强烈的念头。“也许未来的她不是这世上最漂亮的院,但她一定要是最特别、最独一无二的院!”

那时,进院的左手边还是一片荒坡。

而右手边则是一个大坑,堆满了砖石瓦砾。

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原有的几块田地也荒芜着。
一个月后,正式开工建设。
与很多民宿经营者上手便喜欢对房屋爆拆爆改不同的是,我们决定对房屋不做任何结构性的改变,只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缮。
首先,房子外观代表了当年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已经在此默默坚守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凝结着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和喜怒哀乐。
其次,还有一层重要的原因是资金问题。
听说几公里外新开了一家民宿,租的是农民的小院,前前后后折腾半年多,装修出六个房间,光改造费就花了两百多万。
有人说:这世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不是我们故作清高不想要好看的皮囊,而是好看的皮囊注定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创业之路,处处需要用钱来填,所以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
于是我们决定暂时先舍弃漂亮的皮囊,老老实实做个有趣的灵魂。等“财大气粗”后,再慢慢“整容”。
屋顶的瓦片多处破烂,房梁也早已被虫蛀得千疮百孔,务必彻底修缮。
内外墙面斑驳脱落,也应当好好修整修整。
请人换了房梁,挂上崭新的红瓦,屋内屋外也重新做了粉刷。

整修房屋。

内墙粉刷。

整修之后的果园。
另外,雨水多年冲蚀,梯田的边墙坍塌严重,需要重新垒砌石墙。

整修之后的果园。

移来了一百多棵果树,种在了果园里。
未来餐桌上的菜一定要是自己亲手种植的绿色蔬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激素,自然生长,方才放心美味,所以还需要有一个菜园。
菜地平完了,站在边上左看右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还缺个门脸!于是将屋顶拆下的旧梁抬来几根,一通敲打,钉成门框,便成了菜园的大门。又扛来修路时清掉的一小片竹子,扎成篱笆围在菜地边上。菜园顿时有了模样。

用拆下来的房梁钉成菜园的门脸。

将修路时清掉的一小片竹子,扎成篱笆。

菜园顿时有了模样。

鸡舍、果园、菜园。
鸡鸭鹅和副产品将会是未来餐桌上的明星产品,所以还需要几片养殖区。这个倒是简单,山上地方大,买来几卷铁丝网,随便圈出几块地,便成了鸡窝。用拆房子拆下来的废木头、旧瓦片搭起几个遮雨棚,就成了鸡鸭鹅们临时避雨的场所。
将鸡鸭鹅放入其中散养,完事。

刚刚圈好的鸡窝。
院子改造加室内装修,从烈日炎炎的盛夏,一直持续到寒风刺骨的隆冬。半年之后,一个脱胎换骨的小院呈现在我们眼前。
皮囊虽算不上完美,却总比原来好看多了。但是,好像还缺很多东西。
缺的那些,正是灵魂。

只花了不到二十块钱,大厅秒变单间。
(三)创意
有人把日子过成了诗,我是个俗人,没有那个雅致,因而做不了诗。于是我们就努力将日子过成乐乐呵呵的“打油诗”。
菜园建好了,果园建好了,鸡窝也围好了。
但没有名字。
没有名字的菜园不像个菜园,果园不像个果园,鸡窝不像个鸡窝。
老婆说:“干脆就叫‘绿色菜园’、‘生态果园’和‘土鸡养殖场’吧!”
我摇摇头,说:“不好不好,你这是传统思维,几乎每个人都能想到。我想要的是那种不那么正儿八经的‘非传统思维’。”
于是绞尽脑汁,非要憋着劲给菜园、果园、鸡窝起个有趣的名字。
一个多月后,终于想好了名字,菜园叫“良知菜园”,果园叫“林伯伯的犟脾气果园”,鸡舍叫“功夫土鸡”。还给它们写了故事。
比如:功夫土鸡的故事:
别院的土鸡们,个个热爱功夫!
它们常常起早贪黑,只为练就绝世武功。
每天从泥土中刨食虫子、草籽的土鸡练的是“铁砂掌”;在山坡上、树林间奔来跑去的土鸡练就了“凌波微步”“无敌旋风腿”;为争食虫子而群殴的土鸡练成了“九阴白骨爪”和“降虫十八掌”……这群土鸡个个身怀绝技,故被江湖上称为“功夫土鸡”。
将写好的故事做成牌子,立在菜园边、果园旁、鸡窝旁,来来往往的客人都觉得很有趣。




鸡舍、果园、菜园。
小院共有五个单间和一个大厅,我觉得每个单间都应该有个响亮而有趣的名字,于是便给每个单间起了名字,从西到东依次是:木根家、二狗家、梁子家、柱子家、二妮家。

不仅起了名,我还给每个房间里写了一篇故事。比如:第一个单间是木根家,推门进去,墙上有木根的故事。进了二狗家,墙上则是二狗的故事。于是,一个冷冰冰的房间,因为有了名儿和故事,立马变得有了温度,变得立体,变得活生生了。

二狗的故事。

我和钟伯伯齐心协力,从树墩上切下圆木片。
从开业之初我就很想给大厅也起一个名字,但想了很多,都没有满意的。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来别院的客人越来越多。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是我焦头烂额的时候。因为时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喂,是山间别院吗?”
我:“是的。”
“你好老板,我想定个位子!”
我:“没问题!”
“请问是单间吗?”
我:“抱歉,别院只有五个单间,已经全订满了,可以在大厅里给您安排一个位子吗?我们家大厅的环境也很不错的!”
“哦……没有单间啦?那算了,我们改天再去吧!”
……
因为没有单间给顾客,我们错失了很多生意。
终于,在被顾客的电话刺激了十几次之后,我决定把这个大厅变成“单间”。
于是我找来电锯,找来米尺,找来木板,买来画笔,买来复写纸,买来丙烯,准备把大厅改成单间。
最终,只花了不到二十块钱,我和钟伯伯就把一个大厅成功“改造成了单间”。

我和钟伯伯齐心协力,从树墩上切下圆木片。

垫上复写纸,勾勒出轮廓,便用画笔蘸着丙烯描。

只花了不到二十块钱,大厅秒变单间。
打那之后,顾客再给我打电话时,我就底气十足啦!
顾客:“喂,是山间别院吗?”
我理直气壮道:“是的!”
顾客:“你好老板,我想定个位子!”
我理直气壮道:“没问题!”
顾客:“请问是单间吗?”
我理直气壮道:“是!绝对是单间,而且,还是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单间!”
我没骗人哦,它的确是个“单间”啊,单独的一大间嘛!
做了别院后,我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能把别院做成一个让人快乐的小院,让每一位来到小院的人都能感受到发自肺腑的快乐。
但如何能够既花很少的钱,又能让每一位客人感到快乐呢?
于是,我将“不着调”“不正经”的思维在小院里做了彻底的发挥。
比如:我们造了个秋千。
秋千的样子很普通,跟其它秋千并无多大差别,但我给它起了个好玩的名字:“欢乐牌秋千”。还有一句好玩的广告语:“荡一荡年轻十岁!”
于是每个人在荡着秋千时,心里便多出了许多欢乐。

欢乐牌秋千,荡一荡年轻十岁。
比如我的送货车。我的送货车是个面包车,我觉得车每天在路上跑,如果不做点广告上去那简直是太浪费资源了,于是就在面包车上做了广告。
车身尾部:“烦,天天被跟踪,就因为俺家农家宴好吃?”
车身左侧:“超俺车?一定急着去山间别院吧?”


做好广告的面包车跑在路上,比一百多万的豪车还要拉风。
我们还在院里挖了个鱼池。因为挖得方方正正,不太好看,被客人调侃了几次后,我索性给它起了个很个性的名字:“鱼的澡堂子”。很有点自黑的意思,每个人看了,也都会心一笑。

鱼的澡堂子,很多人一看这名字就乐喷了。

后来,因为鱼池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又做了一道护栏。鱼池的颜值一下子降低了不少,于是又自黑了一下,给护栏命名为“防坠墙”。虽然有点丑,但是更安全。
我们还建了一座只有“三个佳丽”的“后宫”。
别院养了几只小兔,一开始放在地上养,但时常被野狗和黄鼠狼攻击。于是我们便造了一个坚固的兔笼,固定在墙上,变成了一个悬在半空的兔舍。打那之后,小兔子再也没被野狗祸害过。因兔笼建在别院大门的背后,我便给它起名“后宫”,又因兔笼恰好有三间,于是我分别为其命名为“东宫”“西宫”“正宫”。

后宫和后宫的三个“佳丽”们。
院里还有一个“拍脑袋拍出来”的烤场、一个名为“赝品小江南”的花园、一条写着“坐坐这条长凳,听听自己心声。今世做点什么,方才不枉此生”的“立志牌长凳”、一棵“阅尽风花”的大杨树、一座花了三千块钱造出来的“我慢亭”……

“吃过别院烤鹅蛋,考试再不考鸭蛋”。这个烤场可以烤鹅蛋、鸡蛋、烤肉,就是不允许小朋友烤鸭蛋。

打造了一个小花园。本想起名“人造小江南”,但打造出来的效果确实不容乐观,于是自嘲地命名为“赝品小江南”。

造了一条长凳,名叫“立志牌长凳”。

亮点在凳子侧面的这首打油诗上:“坐坐这条长凳,听听自己心声。今世做点什么,方才不枉此生!”很多人坐着这条长凳,就开始思索起自己的人生。

这棵老杨树,我给它起了名字,还给它写了一首打油诗。
老树今年六十八,
阅尽秋实和春华。
看着娃儿长成才,
看着青年白了发。
人生忙忙又碌碌。
争名逐利图个啥?
淡看世间风和雨,
笑谈落叶和繁花。

还花3000块钱建了个亭子:我慢亭。亭子上的对联被很多人所喜爱。
上联:与其忙忙忙,忙忙碌碌平平庸庸过一生。
下联:不如慢慢慢,慢慢悠悠认认真真成一事。
每个人都有自带身份的专属T恤。

老板和老板娘的T恤。

林伯伯的T恤。

钟伯伯的T恤。
动不动还会在门口挂一些好玩的条幅,引得人们总想进到这个院子里瞧一瞧。

开业条幅。


后来,条幅被风刮破了,于是又重新做了几条。
这些有趣的创意,或让客人大呼“好玩”,或让人激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于是在小院的一整天里,都心情舒畅。
(四)温度
做一个有创意、有个性的欢乐小院,这只是这个院子的外在。
而成为一个有温度、真正有人文关怀的小院,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本质。
怎样才能有温度呢?
首先要有一颗“良知之心”。
有段日子里,我每天都会问自己同样一个问题:究竟要把别院做成一个什么样的院?
换句话讲,在“别”和“院”的表象之下,包裹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后来得到的回答是:良知。
“一定要做一个有良知的小院!有信仰、有原则、有底线,老老实实,将我们能力所及的最健康的产品带给客人,让来别院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美食的健康和内心的快乐!”
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但简单的东西有时也并不那么容易做得到。
为此,我专门写了三块品牌宣言,挂在一进院的位置:
“这时代,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慢一些!”
“这时代,聪明人越来越多,我们笨一些!”
“这时代,心越来越浮躁,我们不要丢掉梦想!”
以此时时警示自己,即使面对再多纷杂与诱惑,也永远不忘初心、坚守信仰。
有人说:情怀不能当饭吃。可我常常告诉自己:像个孩子般单纯一些,善良一些,没什么不好。
其次还要有一颗“温热之心”。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特别热衷于给别院的客人们写小黑板。只要客人提前有预定且我的时间允许,我都会为客人写一块有趣的小黑板。
比如我知道:常来别院的贾小琛是个机灵俏皮、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因为她常常喜欢开我几句玩笑。所以有一天,当她告诉我她要带着家人来别院时,我就想,干脆我写块俏皮的小黑板,跟她开个玩笑吧!
于是我写到:
“欢迎贾美女……哦,不不不……是真美女和她的家人来山间别院做客!”
整整一天,贾美女在别院里都很开心,笑得褶子都快出来了。

而薛美女则是个温情知性的人。
她曾送了一只名叫小黑的小黑狗在别院寄养。我知道,对于她和孩子而言,选择将小黑寄养在别院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选择,他们的内心一定都是非常舍不得的。
有一天,薛美女在电话里告诉我,她想带着孩子来别院看小黑。我猜想,他们肯定又想小黑了。
于是,在他们到来之前,我特意写了一块小黑板,挂在狗窝处欢迎他们。
欢迎他们的小黑板用的不是我的口吻,而是小黑的语气。
“热烈欢迎妈妈和哥哥、姐姐来山间别院看我。——永远爱你们的小黑”
小黑是条狗,小黑不会说话。但我想,这些话一定也是小黑想对他们说的吧?

每逢假期和周末,别院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院里跑来跑去,一会儿进果园看看,一会儿又到菜地里转转,很淘气。
入秋时,菜园子里的白菜正在拼命生长。常有调皮的孩子,喜欢到地里捣蛋一下。我便写了一块小黑板挂在门口:
“白菜正在生长,所有人禁止入内!”
挂上之后,果然很有效果,孩子们看到之后,不再进菜园了。
但我总觉得这样的告示很冰冷,没有人情味。我就想:能不能写得有些温度呢?让孩子们看了也不觉得是一种很严肃的警示,而是觉得:“咦,这个告示看起来好像很有意思呢!”进而主动萌发一种想法:“嗯,我要好好保护这里的小白菜们!”
第二天一早,我重新写了块小黑板,是一首有趣的打油诗,挂在菜园的入口处。
白菜年纪小,
害怕被打扰。
老板年龄大,
都去*扰他。
孩子们看了之后都很开心,纷纷跑来调戏本老板,再也不进菜园捣乱了。

4年里,这样的小黑板我在别院里写了不下1000块。
虽然有时候挺折腾自己的脑细胞的,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常常想:一块黑板,它的本身是没有温度的,但写在黑板上的那一个个字,却是可以有着情绪和温度的。它可以温暖看过它的每一个人的心。








情怀也好,梦想也罢,这便是一个“不怎么着调”的山庄小老板做的“不那么正儿八经”的“魔性小院”背后的故事。
当然,上面所写的这些故事只是别院所有故事的冰山一角,因为篇幅原因无法一一展开。更多的故事都被我写在了《玩出个山间别院》一书之中。
这个院子里的故事,有梦想,有坚持。有欢乐,有感动。很少世俗,很多温情,简简单单。
有一家人齐心协力的进退,也有客人们回馈的善意。
4年前,源一个梦想,我们做了山间别院。
常有人问我: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山间别院会是什么样子?你是不是希望能将别院做得很大很大呢?
每次我都笑笑,不知如何回答。
我曾在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并非一个极有野心之人,也从未想过要将“山间别院”做成一个多么厉害的品牌。我想:她小小的、美美的便好,真诚良知的小而美,远胜于虚妄欺蒙的大而假。
即使光亮微如荧火,也一定要彻底绽放,照亮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
这段话,便算作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吧!
《玩出个山间别院》现已全渠道上市
当当、京东、天猫及各大书店均有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