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社交时代的交际指南

来自社交时代的交际指南

首页模拟经营社交时代更新时间:2024-06-03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寻觅并表态,但有时我们的作法不仅无助于交往,还有碍交往结。
我们都想跟他人联系交流,最后培养出深厚的关系,并有助于工作的完成。我们想找的是共事的伙伴。社群媒体提供那样的功能,但网络行为往往流于自我推销、嘈杂喧哗、毫无益处,于是别人开始疏离我们。有什么规范和方法可以帮我们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不是造成疏离?

维持好关系的网络守则与禁忌
多数人都希望自己在网络上是受欢迎的,或是值得交友的对象,最好能吸引大家的关注,但有时我们的表现即使不虚伪,也容易显得笨拙。如果要打个比方,网络社交圈就好像一所新学校,多数人的表现很像刚上那所学校的青少年,想了解校内有哪些不成文的规矩。很多人难免会犯下一些禁忌,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例如:
到处按赞。
对任何东西都按赞的人根本是在传递大量的噪声,而不是在传递清楚的讯号。到处按赞的习惯,往往让人觉得你很闲、没事干,或标准很低,或喜欢逢迎拍马。无论是什么原因,那很可能意味着你缺乏真实的观点。什么都按赞,跟吃馊水的猪没什么两样。你表明你真正喜欢什么时,大家会认识到真正的你。你的独一无二会清楚展现出来,帮你和真正重要的事物连结。
只为自己。
自我宣传无妨,一周一次就好,一个月一次更好。自我宣传后,就继续过日子,并帮别人和他们的想法宣传。不断的自我宣传令人反胃,例如每天贴一大堆东西,持续洗版,占满别人的动态消息版面。你发布的讯息,最好从宣传自己改成宣传你觉得重要的信息。你可以分享许多追踪者可能感兴趣的议题,并告诉他们为什么你这样做。这是表明个人志趣的实用方法。
把工具变成叫卖宣传。
标签的使用,是为了在推特上建立索引,以便大家搜寻类似的内容。例如,#OSFest16的标签代表一场研讨会,会议汇集了上千位熟悉共享经济的思想家。如果你是与会者,你可以用那个标签找到其他的与会者。如果你没有参加研讨会,但想知道会中讨论的重要话题,那个卷标会指引你看哪些信息。然而,在讯息中使用多个卷标时,指出了你很可能是想要使新用户上勾或叫卖货物。
渴求关注。
我们应该发明一个字来形容那种不断发送讯息给别人,请别人帮忙宣传、转贴或散播其作品的人。大V说他常收到私讯写道:「我写了这个!」或「你的追随者会喜欢这个!」或「能不能请你帮忙转贴一下?」他说:「这类要求多到往往和其价值成反比。当然,其中有一些很酷的东西,我乐于和更多的受众分享。但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垃圾,或者没有人会相信那是我真心分享的东西。最糟的是,根本没有人点进去看。」
我自己的收件匣里固定会收到某位专业朋友传来的讯息,请我帮忙在微博上发文宣传。收到那种信5次后,我开始觉得很烦;收到10次以后,我已经开始觉得很火大。到了第11次,我再也不读她寄来的东西,她的私信现在都是直接寄到黑名单。她不只失去了我的关注,也失去了一位盟友。
从来不投入,只想马上收割。
如今社群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同时兼具虚拟茶水间、市民大会、小区活动中心等功能。有些人坚称他们永远不会用到这个工具,因为「他们有要事需要处理」或「日子过得很充实」。然而,他们需要找工作时,却又突然发现之前从来没投入过的社群媒体有其力量。这种手法是绝对没用的。如果你是那种永远不需要任何东西的人,例如工作、了解业界最新发展、育婴建议、本地最好的餐厅指南,你大可完全疏离整个社群网络。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会需要一些知识渊博的人提供协助,所以你还是需要加入社群网络。你可以只花一点时间,少部分的参与,但不要完全退出。

像跟踪狂一样。
你联络某人时,对他表明你知道很多他的相关信息,对方一听可能会起疑。你可以用比较明确的信息来表达意图,以消除对方的疑虑:「阿明说你曾在我之前任职的地方上班,而且我们的时间有重迭。」你可以搜寻对方的背景信息,但你需要坦白,并让对方知道你搜寻的用意。
觉得做功课是别人的责任。
如果你不同时花至少10分钟去培养有意义的关系,对方会觉得你根本不在乎。我希望一位朋友对这本书提出独到的见解时,先花了一些时间了解她最近在脸书和推特上的动态,发现她最近有一些令人兴奋的好消息,那不仅为交谈提供了不错的切入点,也显示我尊重她。
滥用网络聊天。
把网络聊天当成对方就在你面前跟你聊天。网络聊天是用来约中午吃饭,简单八卦一下,或简单回答是或否的工具。不要卯起来传一堆讯息给别人,不要在聊天时附上附件或网络链接。聊天和简讯是为了实时交流;如果你希望对方过了那个短短的交流瞬间之后仍然记住你给的东西,你应该以更持久的方式发送给他──对多数人来说,那是指微信。谨记哪种媒体最适合做什么交流,然后适切地使用,或是询问对方喜欢透过哪种方式交流。
害怕。我们很早就知道,做自己不见得很安全。
面对老师、父母、老板、同学时,我们会忍不住修改我们分享的东西,因为担心自己不够好、被边缘化、被忽视,或甚至被讨厌(有大量证据显示,这不仅是某群人的担忧,而是事实。)社群参与者可能也会担心,分享自己会导致太多人对他提出要求。这些形形色色的不同担忧,归结到底是相同的恐惧:不知道如何真心的、不造作的、做真实的自己。在线交流放大了这个核心问题。获得接纳和归属是每个人的渴望,但是要实现这些渴望,你必须让大家真正看到你──完整的你,完整呈现你的独一无二

「加入吧,并拿捏好分寸」
诚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知名社会学家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在一起孤独》(Alone Together)书中所写的,我们使用的媒体塑造了我们。虽然我们最近从「面对面交流」改为「连结对连结的互动」,那不表示人类文明真的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崩解了。我们寻找社群并对其主动表态的能力,意味着你现在可以带着意图运用工具来创造数字链接。网络世界是现代的公民广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那里表明个人兴趣,以及对那些兴趣的关注程度。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参与网络或社群媒体,但参与者往往是想在世界上有所作为的人。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显示,只有14%的推特用户积极发文。
发文使你成为塑造对话的一分子。所以,加入吧,并拿捏好分寸。
不过,切记,上网搜寻只是找到盟友的一种方式。搜寻盟友时,主要是采用实际到场参与活动的方式,并以网络内容作为补足。透过反复的尝试错误,你会找到适合你发挥的影响力。但无论你选择什么方法,一定要拉动你的独一无二那条线,持续与社群结构保持链接,用力地拉,让大家知道你对什么感兴趣及在乎什么。

喜欢就点在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