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街巷|商战风云中山路(上)

我们的街巷|商战风云中山路(上)

首页模拟经营商战风云更新时间:2024-05-11

录制:金秀丽

商战风云中山路

作者:晓晓

曾经,一座久久天桥把中山路分成了东西两半。站在天桥上向东西两边望去,长长的路几乎没有尽头。若是交通高峰期,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

东大街(《宁波旧影》)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 ,明州治所从小溪迁至三江口,筑成大街(今中山路)。自唐代起,中山路便是以贯桥头(今解放南、北路口)为界,分东大街和西大街,即今日的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

民国年间,东西大街分别修建泥结碎石路面。民国35年(1946),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西大街为中山西路,东大街为中山东路。

后来,中山东、西路合并,统称东方红大街。1981年恢复原名。1994年, 西郊路纳人中山西路,中山西路则向西延伸至机场路。中山东路亦向东延伸,改大河路为中山路;1995年,延伸至中兴路。至今,中山东路已延伸至世纪大道。

沿解放路口西行,一路走来,历史的遗迹随处可见。

永丰库遗址,位于中山西路靠近鼓楼的一侧,仅一墙之隔。它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地方城市大型仓库遗址。遗址布局清晰,总建筑面积达9600平方米,遗址以两处单体建筑基址为核心,并有与之相关的砖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沟、水井、河道等众多遗迹,非常独特。永丰库遗址出土了宋元时期江南和中原地区著名窑系的陶瓷产品等各类文物800余件,充分反映了古代宁波在对外交通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是迄今为止宁波最重要的城市考古发掘,为宋元考古提供了重要实例。曾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永丰库遗址

继续往西,位于中山西路南侧一处修葺一新的明代古建筑,便是范宅。它建于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古称“西湖范氏”和“察院前范家”。范宅的主人范亿系范仲淹第十七代后嗣,是当时甬城名医。范宅为大木规范模式,以南北方向为纵轴线,坐北朝南,由前后3幢厅堂同左面和右面配房组成座规模较大的“日”字形木构建筑群。现有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范宅为宁波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住宅建筑。据现有资料分析,这一单座体量可称浙江第一,是座名不虚传的深院大宅。范宅历经风霜后,整体结构与部分装饰保存尚好,但内部已有破损,现已修建。

因古而古,今天的范宅已经成为古玩交易市场,店铺二三十家,自又多了份古韵长在的感觉。遇到周末,还有人沿着老宅摆开一溜摊档,古物云集, 交易非常兴旺。

徐宅位于中山西路155号,沿街筑有高高的围墙,那扇精致镂空的欧式铁门,平素大多是紧闭着的,使得这幢老洋房平添了几分神秘。徐宅建成于1940年,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是宁波近代名建筑之一。宅院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加阁楼,堪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杰作。事实上,这幢房子几经易主。最早的主人徐先生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房地产商,老家在章水镇细岭村,人称“快发财”。2001年, 经协商,徐家后人将房子转让给了老乡、台湾商人,台商接手后将此宅正名为“徐宅”。

中山西路北侧上原有的天宁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 原名国宁寺。宋崇宁年间(1102- 1106)改名为崇宁万寿寺,政和元年(1111)改名为大宁万寿寺;建炎年间,毁于战火,不久重建。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 为倭寇所毁,后又重建。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天宁禅寺。民国初年,改称天宁寺,寺前原建有东西两塔,东塔已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 崩塌。1995年,配合中山路改造,发掘出塔基。现存的天宁寺塔为天宁寺的西塔,是南方现存屈指可数、基本保持原貌的唐代砖塔。因塔砖上有正书“咸通四年(863) 造此砖纪”之铭文,1995年在西塔维修时,又发现了许多咸通年间的塔砖,故有“咸通塔”之称。由于该塔比较矮小,又形似鸟龟,所以俗称“乌龟塔”。

中山路上的天宁塔

天宁寺塔是我国现存唐代佛寺前双塔制的孤例,它的立面呈抛物线状,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约3.20米,共五层,逐层收缩。每层用砖叠檐,塔檐翘出,有别于北方常见的唐塔。塔内部呈筒形,底层四面均开设壶门,以上每层四壁均设有龛。塔高约12米,壁厚约0.76米,占地面积为10.42平方米。

文章来源:《甬城街巷》

编辑:邬盈蓓

更多关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