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版外卖小哥:600万份才送错一次,我们送的不是外卖

印度版外卖小哥:600万份才送错一次,我们送的不是外卖

首页模拟经营拖拉机手推车瓦拉更新时间:2024-04-27
提起印度,除了人口大国的印象之外,最为深刻的大概就是这个民族开了挂!比如那火车车厢外面挂满的三哥,比如阅兵仪式上的杂技表演等等。但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是印度的外卖小哥。

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印度的外卖小哥也是在做着配送服务,但他们配送的其实并不是外卖,而是每个家庭自制的食物。通俗一点的说法,那就是印度的外卖小哥只提供配送服务,将饭菜从客户的家里运送到客户上班的地方而已。

在大多数印度人的认知里面,外卖既不健康又不环保,而且价格很贵,加上吃外卖没面子,所以印度人本质上并不怎么喜欢吃外卖,他们比较习惯的是达巴瓦拉提供的配送服务。既可以吃到家人做的爱心便当,又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花销,这是非常划算的就餐服务。

所谓的达巴瓦拉,其实是印度特有的职业,指的是‘运送盒子的人’,主要集中在孟买地区。在马拉地语中,‘达巴’是饭盒的意思,通常是指圆筒状的锡或者铝制容器。而‘瓦拉’则是尾词,指对前面的词操作的人,也就是快递者的意思。

不知不觉间,达巴瓦拉在印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时候,是英国殖民者到达了印度定居,由于吃不惯当地的印度食物,每天都需要由家里送饭到工作地点,这就形成了一个市场需求。于是,在1890年的时候,两个印度人看到了这个商机,召集了100多名当地人组成一家专门配送午餐的公司,这就是最早的达巴瓦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目前每天进行配送的人都在5000人以上。

在国内,外卖小哥进行配送主要是靠系统操作,虽然提供的服务已经很好了,但瑕不掩瑜,遇到意外情况的时候,难免还是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与之相比,印度的达巴瓦拉在这方面就做的很细致,无论是配送的准时效率,还是配送的服务体验,都尽可能的做到了极致,堪称商业上的奇迹。当然,各有各的国情,自然不能同一而论。

在印度,从事达巴瓦拉的印度人基本上都是文盲,进行配送服务的时候,也很少有摩托车,基本上都是靠自行车和手推车以及双脚。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高效率的配送服务呢?

其实,跟国内的外卖行业类似,印度的达巴瓦拉虽然没有高效的软件系统,但他们内部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也演变出了一套独特的编码系统。根据这套独特的编码系统,每种颜色代表了孟买不同的区域和街区;而横杆、打叉、圆点则代表了街道、建筑物甚至楼层;单一颜色的代码则表明是需要优先派送的业务。比如蓝色代表某个火车站、B代表某栋大楼、9代表9楼。

据说,达巴瓦垃刚出现的时候,为了区分不同客户的地址,人们曾在饭盒上缠满了各种颜色的丝带。随着时代的发展,丝带逐渐的被各种彩色标志和横条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利用这些特殊的标记,客户从来不用自己写地址,达巴瓦拉就能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做到精准送达。不过,这些看似天书的编码系统只有达巴瓦拉内部能够看懂,其他人绝对是不可能看明白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印度的达巴瓦拉虽然提供的是配送服务,但他们的工作模式更像是物流运送,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跑腿服务。

按着达巴瓦拉细致的标准流程,每天上午九点多钟,达巴瓦拉都会准时的敲开孟买郊外的一所所住宅,从主妇们手中收集做好的午饭。这些午饭基本上都是标准的小提盒,里面被分成了四个小格,装满了主妇们为亲人做的营养午餐。

每一个达巴瓦拉通常要收集30—40个主妇的提盒,然后通过自行车送往最近的郊区火车站。在不同的中转站与其他同事汇合,就像快递一般,达巴瓦拉会将收集的饭盒在站台上按照地区分好,再换乘火车前往孟买市区不同的车站。

抵达火车站之后,数百名达巴瓦拉会卸下数万盒午饭,然后分门别类的将这些午饭放在盘子里,或是顶在头上,亦或是绑在自行车上和放在手推车上。在中午一点的钟声敲响前,达巴瓦拉会匆匆跑进政府、学校、工厂、企业等场所,将这些午饭送到主妇们的亲人手中。吃饭后,达巴瓦拉再将这些空盒一一回收,从头到尾复制一遍整个过程,在傍晚六点前把饭盒送还到每个主妇手中。

靠着这套标准的细致流程,达巴瓦拉虽然基本上都是文盲,但他们用精准的配送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即便随着网络时代到来而兴起的外卖平台大肆扩张,也依旧无法影响到达巴瓦拉。为此,哈佛商学院开课题专门研究达巴瓦拉的高效准时配送,其每配送600万份才有可能出现一次出错,这种出错率之低堪称奇迹。

送饭看上去很简单,似乎也没什么难度。但如果送饭的数量达到了数十万以上,那就是一个堪称壮举的活动。而印度的达巴瓦拉能够依靠着人力完成高达99%的精准效率,堪比计算机的效能,绝对是一个奇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