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读书 | 建筑师的20岁

巅峰读书 | 建筑师的20岁

首页模拟经营铁路建筑师手游更新时间:2024-04-16

内容简介

在当今建筑学领域,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理卡多·雷可瑞塔、弗兰克·盖里,贝聿铭,多米尼克·佩罗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大家对他们的建筑作品也都耳熟能详,但是他们作为一位建筑师的成长道路却鲜有人知。1998年,时任东京大学教授的日本zhuming建筑师安藤忠雄邀请了当今世界上这六位炙手可热的建筑大师到东京大学和师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畅谈他们年轻时的求学生涯和从业经历,本书即是当时的访谈内容记录。

这些访谈生动而轻松,提供了一般画册、图书难以涉及的细节.其中有坚持,有艰辛,更有成功的喜悦,透露出大师们的鲜明个性,坦率真诚的人格力量以及他们对建筑设计的执著热爱。

目 录

启示和收获

访谈录

伦佐皮亚诺

RENZO PIANO

让努维尔

JEAN NOUVEL

理卡多雷可瑞塔

RICARDO LEGORRETA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库哈斯没来)

弗兰克盖里

FRANK O GEHRY

贝聿铭

I.M.PEI

多米尼克佩罗

DOMNIQUE PERRAULT

座谈会

建筑与教育——如何制造“场所”

编译者简历

座谈会出席者简历

演讲者简历撰写者和注释执笔者简历

译者简历

责编后记

这是一本访谈录,安藤主编,收录了大师们在年轻时代的经历和感想。如果当成一本借鉴书目,会感到虽然是十分令人热血沸腾的著作,却让人怀疑:这样的不可复制的成长经历真的有借鉴价值吗?不如当做是一本更好地理解大师们创作思想的参考书,加深对于其作品的理解。你20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或许我们从书中可以找到很多共鸣。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 巅峰建筑学社

精彩内容

伦佐·皮亚诺

1.无师自通:大学时代学校政治混乱,白天在建筑事务所沉迷工作,晚上回学校学习,从不去上课。

2.建筑就像浮在大海里的冰山:建筑包含的除了水面上能看的一部分山峰----设计,空间体量,技术外,水面下的才是主要部分----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等,是纯粹的学术问题。

3.就像孩子在海边玩弄沙子一样,我的青年时代就是在玩弄材料:当时的我是非常愚蠢的,不过那是完全属于我的独特方式。建筑师需要时间的沉淀,我用了起码50年才成为一个建筑师。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这是你所独有的东西,要以自己为基准构建自己。

4.对学生的建议:

(1)有自主性,学会质疑和批判。这要求两种品质:足够自信以至于坚韧不拔;有强烈的好奇心。当然,坚韧不拔和顽强必须建立在聆听他人和了解世间的基础上。

(2)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留有一定自我冥想的时间,消化思考自己所学的

(3)要有强大的求知欲

瑞卡多·雷可瑞塔

1.启蒙经历

幼年时期:

(1)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2)跟随父亲走遍墨西哥,培养了对建筑最初的热爱

大学时期:生活由旅行,读书,在工作室实践组成。通过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来学习。

2.从墨西哥的乡村和街道中学习

一方面吸收老师(现代主义代表人之一)的关于规范和专业概念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从墨西哥本土建筑中汲取关于色彩,比例,墙体运用的知识,以建造出符合时代又根植国家的建筑。

3.在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发展的高潮时期,走了一条如此独特道路的原因:我心中的浪漫主义思想使我无法接受强硬僵化(国际化的现代建筑)的形式。

4.评判一幢建筑的真正方法是走进建筑的内部,去亲自走访这幢建筑。谨慎对待网络上或者杂志上的知识,因为很可能使你仅仅从外观或者表面去评价一幢建筑。这就是为什么旅行是很有好处的。旅行还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了解新奇有趣的建筑,理解我们所不了解的东西,在国际化的社会中更好地接受挑战。

5.做建筑是因为热爱,要是为了钱去做建筑不如去开餐馆。

多米尼克·佩罗

1.建筑是工程师家庭背景和喜爱学习绘画的结合点。由于我两者都擅长,所以很早就得到了实践机会。在学校学习和事务所实践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然六年没有时间旅行。

2.在大学中我更倾向于学习“为什么造建筑”和“怎样形成一个城市”这样的问题,并为此进行了许多研究,我的毕业论文是在一位理论老师和一位工程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这对我帮助很大。我研究了城市的演变,例如市政厅的建筑构造和修道院的分布等,令我收益颇深。

3.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铁路的两条平行铁轨,应该不断的在它们之间游动。

弗兰克·盖里

1.高中开始对艺术有兴趣,陶艺老师介绍给我第一位建筑启蒙老师让我打开新的大门;从日本服役回来的南加州老师们交给我了许多关于日本文化的知识,这很大程度影响了我。

2.在建筑事务所里积累经验之后,前往巴黎工作并感受罗马风情。

3.回到洛杉矶后,面对繁乱的都市和混乱的规划,我开始思考建筑形式的问题,并从中萌生出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能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设计和思考建筑。

4.我的设计更多和艺术家而非设计师一起工作,这让我用不一样的角度观察型体与空间。

5.少受到杂志的影响,而要探寻自己所拥有的建筑风格。

6.想进行建造的冲动和不知道会建成什么的恐惧是设计和建造的原动力。

让·努维尔

1.建筑思想启蒙:

(1)幼时生长在法国小镇萨路拉(街道完全中世纪模样,家旁就是史前遗迹),然我觉得我生活在原始社会而渴望未来。8岁时入住一幢17世纪贵族住宅,房屋的设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我的启蒙。

(2)高一与美术老师德维耶的相遇让我沉迷于美术,并立志成为一名画家。

(3)曲线救国进入波尔多美术学院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沉迷玩乐。

(4)考入巴黎美术学院,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克劳德·巴兰和保罗·维利利奥事务所实践学习,算是真正开始接触建筑

(5)68年法国“五月革命”颠覆了传统“画图美就是美”的评判标准。

2.向美术学院式教育方式发起挑战

学院:培养绘图技巧

努维尔: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进行方案设计大胆尝试:其中一次是唯一一个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完成作业的人(当然被拒绝了),另一次通过调查与分析,一方面得到了“想象被信息左右”的结论,另一方面以概念性的纯文字表述成品对抗一些当时的形式主义派。

3.开始独立完成一些工作

4.“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努力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而非随风而动。仅仅依靠既存的东西是无法充分表现个人的热情的。

5.关于如何工作:建筑就像是拍电影

(1)与工程师的合作是必要的

(2)但是就像电影只有一位导演一样,每个项目中也只有一个带头人

贝聿铭

1.我反对全球统一化的建筑形式。

2.我刚到美国时对建筑一无所知。先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又转入麻省理工,但都对它们巴黎美术学院式教育感到失望,所以进入了哈佛大学,跟随格罗皮乌斯学习。

3.由于历史客观因素,我真正的建筑设计生涯开始得比较晚。在为建筑开发商,大型事务所做事许多年后,我终于可以开始选择业主和项目,非常仔细地挑选自己的工程。

4.第一次前往美国的途中经过日本,是对新世界认识的开始。还让船停靠,我们非法下船,参观了很多地方。

5.如果没有对场所的深刻理解,就不会有卢浮宫的建筑。了解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6.强烈推荐旅行,旅行能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学习群199588890


布鲁书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让我们了解建筑大师在20岁的时候在做什么,还有他们给年轻的20岁的建筑师的建议。能亲自聆听这些大师的讲座真是幸福,希望我们一直能保持20岁的天真和初心,一直努力的在建筑的道路上前行。


好书推荐:机械工业出版社《作品集炼成记》国内第一本建筑留学作品集图书,建筑留学作品集黄宝书。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